74年重生日常-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硕郡主仿似也不用她多说什么,就像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般,也像是充满了回忆般,那双眼睛透过吴情仿似就看到了吴家大姑娘在眼前一般,道:“当初你大姐姐嫁人的时候,不说比得上公主,郡主,可也是十里红妆,百抬嫁妆,新郎倌红衣怒马,新娘子娇俏可人,这该是多好的一对啊,哪里成想,成亲不过一载多些,你大姐姐就香消玉殒了,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不知道,那段日子我是如何熬过来的。”
说着说着华硕郡主的泪又流了下来,湿了身上的真丝红袄,连在一旁伺候的丰盈都是湿了眼眶,还不得不忍着心理的酸涩,上前劝着华硕郡主。
吴情也忙跟着劝了两句,只是不痛不痒罢了。
华硕郡主又擦了泪,才苦笑道:“瞧我,竟是在晚辈面前失了脸面,让你笑话了。”
吴情微笑的摇了摇头,又让丰盈下去打了洗脸水进来,丰满随后跟着进来伺候,给华硕郡主重新净了面,又梳了妆,理了发,才让小丫头进来把东西收拾下去。
华硕郡主抬手打发了两人出去,才道:“来,到我跟前来,也不知道怎么的,也许是你身上有被佛祖净化的气息,从那天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亲切,尤其这双眼睛,清澈见底,竟像是与你大姐姐如出一辙一般。”
吴情不知道华硕郡主这话是真的心理的想法,吴馨性子单纯,所以眼睛里没有杂质,瞧见谁都笑眯眯的,那份单纯是张扬在外的。
而吴情虽然与吴馨不是一样的性子,可是吴情的眼睛却如宝石一般的明亮,也许是心理无所求,或者说这次回府,吴情不过是想对付着到了自己及笄的时候,就与这泼天的富贵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即便在府里见到了再好的东西,于她而言,不过是过客罢了,眼里没了贪欲,与吴家的其他人比起来,自然有一份清静的气度,这也是华硕郡主在吴情作过诗以后就相中了她的缘故,再加上她又是静慈师太一手带出来的,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让吴情以后的路,只能按着华硕郡主安排的方向去走,即便她想反抗,可是她的力量,在吴家,还是太薄弱了,别说一个玉颜昭撼动不了,就是十个玉颜昭也撼动不了。
而且决定吴情命运的也不是华硕郡主一人,连吴家的老太爷都对她有了想法,试想看看,吴家的两尊大佛,都将赌注押到了她的身上,她只能如同如来佛祖的孙悟空一般被困在五行山下。
华硕郡主拉着吴情的手细声的问道:“在青州的时候都学了些什么,读了哪些书,琴棋书画可有涉猎,可去过女学,府里可请过先生。”
吴情低着头回道:“回郡主的话,我因为给府里祈福,离府那三年跟在师太身边到是学了些东西,只不过大半都是经书类的,师太的书藉很多,又不拘着我,因此我才看了不少,再加上偶尔师太出门也会带着我,因此也跟着长了些见识,至于别的,到是没学什么,后来回了青州,听说我们太太才刚小产,身子不适,府里的事大半都是老夫人打理的,老夫人说姑娘家家的,在屋里绣绣花,静静心,比学那些诗书来的有用,也省的女孩子把心思念的大了,因此到也没学别的。”
华硕郡主心理对吴老夫人很是嗤之以鼻,不喜庶出,原也没什么错,京里包括江南仕族,从来最重礼仪,在嫡庶上自来就是泾渭分明,只是这里也得有个变通,就是府里的嫡出都是出色的才行,府里不缺少爷,而且各房嫡出都皆有各色,到是姑娘们,二房嫡出的姑娘就只被养的攀着花钱打扮,争宠上了,瞧瞧那两个嫁了人的,在婆家除了与妯娌攀比打扮,与小妾争风吃醋,还会有什么手段,三房却是连个嫡出的姑娘都没有,这没有嫡出就退而求其次吧,从庶出里面总能挑一个吧,可是大房的庶出早就过了年岁,二房的庶出可想而知,一个连嫡女都教不好的夫人,让她去教好一个庶女,那不是玩笑呢吗,三房的庶女就更别提了,小冯氏完全继承了吴家老夫人的那一套,不闻不问,连个先生也不给请,这大家的女子,别说是嫡女,至少庶女也得有一样能说得过去的本事吧,不然真有了什么比试,丢的也是吴家的脸。
吴老夫人想事情从来就是以己为中,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会为大局,为前程考虑,好在吴家三房出来个奇葩,华硕郡主这两天没召见吴情过来,就是因为打发人去了解吴情的底细了,虽然要问小冯氏,小冯氏也会说,只是这样的片面之词,华硕郡主总是觉得会有偏颇,所以还是派了自己的人去了云阳打探,当然,这一南一北,自是路程遥远,不可能这么快回了消息,不过华硕郡主手里有专门传信的工具,那就是信鸽,以往是并不大用的,除了有关税朝廷的大事,否则自己的事,这个渠道自是不会用的,这次也是实在着急,就派了自己离云阳最近的人手去打探,到也打探出一二,至少吴情的姨娘是个什么样的人,祖宗八辈都打探的清清楚楚,华硕郡主这才有些满意,到底是落地秀才家的姑娘,就算是让赫连家查起,也比那起子奴婢生出来的庶女要强许多,而且席姨娘是良妾,这一点也占了优势。
华硕郡主手里的筹码加大了,所以才着人递了话让吴情过来的。
华硕郡主到是没对吴老夫人多加置评,当着小辈的面,这点面子她到是还知道给吴老夫人留,又与吴情说了会话,然后就打发她出去了。
随后又召了丰满进来,道:“你去给老国公回个话,就说事情按说定好的办就成,只是这事得快。”
小冯氏这会也是一身新衣歪在迎枕上听着安顺家的与她提着吴情去了郡主院子的事。
小冯氏一边看着墨哥在黄花梨草龙牙板三弯腿的炕桌上写着大字,抬手指了哪个字的不足之处,又让墨哥安心继续写。
接过绿松递过来的帕子擦了下手才道:“嗯,知道都说了什么?”
安顺家的摇了摇头,道:“不知道,郡主的院子向来把守森严,若没回秉,一般的下人也到不了近前。”
小冯氏心下暗疑,问道:“你说咱们回来那天晚上,郡主打发人给九丫头送了一匣子东西,如今又叫了九丫头过去说话,一说就差不多一个时辰,这里面可是有什么阴谋?”
安顺家的细想了一遍,也是想不出半分究竟,小声道:“会不会是九姑娘特意去谢郡主的赏去了,听说那天晚上送东西来的时候,九姑娘都睡下了,按说郡主赏的东西自该要谢恩的,这两天也没听到九姑娘那边有动静,今儿一早,郡主才打发人去了九姑娘那,说是让九姑娘有空就过去说话,奴婢想着,这是让九姑娘谢恩吧。”
小冯氏总觉得这里面透着不寻常,不过她也没心思去猜了,如今眼瞅着要过年了,她手头还压着不少事呢,以往回京,她自是京里的好友,娘家都要走动一番,可是如今娘家都没了,只怕以往那些玩的好的闺蜜也把她忘了吧,她也就不去给别人添麻烦了,就是京里别的官员人家,她也不想走动了,按说就是她们自己房里这些事了,到也没什么难的,如今回了国公府,老夫人自然不会再单独来管三房的家,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小冯氏现在迎头的问题就是两个庶女必须在过了年就要嫁人了,至少拖不过下一个年去。
这原就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可想而知,小冯氏自然不会太尽心,只是这心理想的,与面上做的,总不会一样,至少这里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这国公府里,下人的眼睛可是贼着呢。
烦恼的揉了揉额头,小冯氏方道:“我让你打听的事,你打听的如何了?”
安顺家的笑道:“太太只管放心,人我已寻了三、四个,只等着您什么时候闲了,我就让她们进来给您回话,这几人都是京里有名的媒婆,在这亲事上,只要太太提出要求,她们手里的人脉自然就有合适的,到时候太太就只管瞧了日子就好。”
第94章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祭祖,吴家的男人们都在吴家供奉着祖宗牌位的屋子里参加祭祖的仪式,而吴家的女人们则都在院子里等着男人们祭祖完毕后开始的年夜宴。
祭祖的时候有很繁复的仪式,时间比较长,现在的天还有些冷,女眷们虽然是各种大氅、昭君帽,还有手炉、暖炉的备着,可是长期娇贵的身子还是抵不住外头的寒风,只是男人们不出来,别说是二夫人、三夫人,就是华硕郡主也得顶着寒风在外面冻着,更惶论是姑娘们。
当然,女眷也也很难在几个时辰里都站立着不动,每到这时,她们就会三三两两的碰在一起说说话儿,一边叙着家常里短,一边去去身上的寒意。
说起来,吴家和所有的大家族一样,主枝旁系在这一刻都聚到了国公府,等待着祭祖之后唯一的亲近机会,当然,也是借此好好的看一看国公府,以至于让自己这一年中,若是登不了门,也有机会与别的人炫耀一番。
当然这些女眷,大多数都随着各自的丈夫分府而居,都是在各自的府上主持中馈的人,平时忙得很,一年四季也只有这个时候能齐聚一堂。
这其中吴老国公庶子的媳妇也都赶在了这个时候回府看看,当然,府里的嫡系们是不愿意搭理这样的人的,因为吴老夫人对庶子的处置,在国公府满身珠翠各色皮毛的三位夫人当中矗立的庶子媳妇们,就如同那鸡在鹤群当中,一样的尴尬与显眼。
吴情听着下人们小声的议论着在一边唠得正热呼的四夫人与五夫人身上的穿着如何的寒酸,她们都出身一般的小户之家,也算是一门书香,家里出了两个落弟的秀才,后来因为家贫而无以为生计,所以才没有再考,两人的年纪差不多,在娘家时还是叔伯的堂姊妹,如今四老爷在敏州任知州,四夫人大高氏便学了三夫人去了四老爷的任上,而五夫人小高氏因丈夫在西北大营里任一个参军,所以她跟着丈夫常年驻守在燕州,能有这个相聚的时候,大家都很珍稀,两人就凑在一起说着一些私密话。
让吴情奇怪的是并没有看到四房和五房的小辈们过来,按说这样的日子,应该有小辈过来的,到底家里还有老国公在呢。心下疑惑却并未问出,只细听着周转丫头的议论。
“平时瞧着九妹妹是个老实的,如今八姐姐才算领教了九妹妹的厉害之处,瞧瞧九妹妹这身衣裳,想来定是价值不菲啊,我就不明白了,都是一样的庶女,九妹妹入了太太的眼,也算情有可原,到底九妹妹从打生下来就养在了太太的身前,只怕连自己亲娘长什么样子现在都忘的一干二净的吧,不然,这庵堂日子如此清苦,九妹妹竟然过的自得其乐,可见九妹妹是个没心的。
只是让八姐姐纳闷的是,九妹妹如何一回府就入了郡主的眼,真是让八姐姐奇怪的很,莫不是九妹妹身上有什么妖法不成?”八姑娘吴绡一脸笑意,就你是相好的姐妹在讨论着闺中的小秘密一般,只是那都是做给别人看的,瞧着吴情的目光却是一片的冰冷。
吴情今天穿的是是一件鹅黄色湖绸绣翠绿色缠枝花的夹袄,一条翠绿色织锦忍冬花暗纹的八幅裙,一件墨绿色的缂丝斗篷,斗蓬的下摆织着碗口大小的粉色芙蓉花,还有一双墨绿色绣着五只翠绿色蝙蝠的高低鞋。作为吴家最小的女孩,站在一众姐妹中间,却并不显得弱势,那与从不同的气质与淡然的态度,竟然让吴情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架势。
吴眉与吴绡早就心里有些愤愤,只是碍着这样的场面并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发作,不过与两人有着一样心思的,就是二房如今唯一未嫁的嫡女吴倩了,刚好吴绡最近在讨好吴倩,吴倩不过是在吴绡身边扇了两下风,点了一下火,这个没脑袋的人就冲到了头前。
吴情淡笑看着吴绡,福了一礼道:“多谢八姐姐夸奖,竟然知道山中的日子清苦,还惦记着妹妹,如今想来,妹妹在山中的日子最想念的就是八姐姐了,若不是八姐姐如今佳期在即,只怕小九还真想与八姐姐共赴山中日月呢,也让八姐姐去领略一番庵中的清静,没准再回府来,八姐姐也能入了郡主的眼,就是老太爷,只怕也会高看一分吧。”
提起自己的亲事,吴绡就是一肚子的气,她回府费力巴结六姑娘吴倩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在二夫人面前有个表现,到时候想办法求着二夫人给自己寻门亲事,光是从青州带回来的东西,大半都让她与了吴倩,吴倩也含糊的答应了她,让她娘帮她寻一门亲事,至少也是个五品官的内眷。
吴绡正是满脸的高兴,满心的期待,连着红姨娘见了二房的人都是客气无比,一脸的谄媚,只是好景不成,赶在年三十之前,太太竟然提前与老夫人秉明一给七姑娘和八姑娘把亲事定下来了,并且把人家都拿给吴老夫人过目了。
吴绡心理暗恨不已,那样的人家,别说内里如何,就是听着,吴绡都觉得是委屈了自己,小冯氏给她挑的是工部织染所的一个副使,虽说入了流,却也是最小的官阶,才九品,再说一听这名头,就不是个什么油水足的差使,只怕就算是有油水,都不够孝敬上面的。
吴眉的更是提不上来,到是与她的相同,也是出自工部,不过是鞍辔局,也是九品的小吏,吴绡忍不住心理讥笑,大房的庶女,好歹嫁了个大理寺的少卿,虽说是庶子,可到底占了个好位置。正四品的官衔,就是说出去,还有个四品的诰命在身,也是一份体面。
二房只出了一个庶女,二老爷也寻了靖西侯府的庶子嫁了进去,到底是公侯之家,说出去也是一份体面,哪里像她这般,公侯之家的闺女,却嫁了一个不入流的官员,绿姨娘打发了身边可靠的人去打听,听说住的那院子还没有她在侯府住的院子大,不过是三间的小房,外带个厢房,家里还有兄弟姐妹的,这让她嫁过去如何住,自己姨娘这两天哭的眼眶都红了,她恨着命运待她不公,可是今天看着同为三房庶出的小九,无论是穿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