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威兄,这里面带头喊口号的,不会是你的人吧?”
“咦?我还以为是仲乐贤弟的人呢。没有没有,我是在里面安插了一些人,但是兄长已经明确来信说他执政的时候绝不会夷灭别人三族。所以,我的人也不可能喊出夷灭三族的口号。”
“嗯,看来是这些百姓自发的举动了。哎,贪官污吏,害民不浅啊。”
“贤弟自成都来,最近这段时间,我那兄长都快吃撑了吧?”
“嘿嘿,大司马连抄十八家显贵。其中有七家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有六家是单纯的叛国通敌问题。还有五家两者兼而有之。不过这十八家的家财,比起渴死在满地金银屋内的中常侍比起来,都不算啥。”
“哼哼,当年我复兴社还势单力孤的时候,也被迫给了那阉人不少好处。贤弟,给个总数吧。”
“呃,小弟想想啊。十二家有经济问题的加黄皓,大司农那边的数字是,收缴到的各种流动资金,各类大小庄园六十五座折算成五铢后是七十亿。收缴到的粮食是六百八十万石。此外,各家的家奴、家将、门客、佃客等,男女老幼加在一起,五万七千三百五十六人”
“这”饶是再有心理准备,赵毅的嘴巴也大得可以塞下鸡蛋了。但很快的,他的情绪又激动了起来:“才抄了十三家,这得到的人口就是国家账册上的二十分之一了!这,这可怎么得了啊!”
“所以啊,兄长在巴西郡,可要认真执行下一阶段的清算户税的行动啊。大司马的目标是,通过抄家、清户税两项行动。再加上伪魏的俘虏、东吴的置换人口什么的。在炎兴二年,他就要把全国的人口涨五成!”
第一六七章 司马家的人(一)()
洛阳相国府,西元264年的三月初二十五日,清晨。
司马昭在侍女的服侍下起床、洗漱,用过朝食后,站在房屋前的天井里,抬首望了很久的天。
农历的三月下旬,气温已经开始明显的回升。这对于司马昭的身体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随着身体自我感觉的好转,司马昭又恢复了每日亲自批阅政事的习惯。
抬脚,进入书房。早有司马炎、贾充、裴秀等人在那里候着了。
“西蜀那边有没有新的消息啊?”
从去年年底接到阳安关大败的消息后,司马昭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蜀汉这边的情报,尤其是关于关彝的情报——而在以前,这个荣誉是属于丁奉的。
“昨日进奏曹那边传来的消息,西蜀的伪大司马关子丰于三月初八深夜,对西蜀内部进行了清洗”
“我看看唔,此子,真是有魄力啊。”作为一个统治者,就没有不讨厌世家大族的。看着关彝高高举起大刀在益州狠切蜀汉的世家,司马昭颇有一种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触。
可是不行啊,西蜀的世家被刘焉父子、刘备诸葛亮什么的打压了六七十年,也就是最近十来年才开始发力。这个时候关彝架刀上去虽然会引起一些动荡,但司马昭很清楚:这并不会动摇西蜀的国本——毕竟西蜀的国本是自耕农!
可是换过来说司马家自己,那是不敢这么做的啊!
看着今年即将年满二十八的长子司马炎,又想起了西蜀那边那位今年将满三十一的年轻人。司马昭的内心没来由的一阵烦躁:以前看这个儿子还是觉得不错的,怎么现在越看越不满意呢?老子死了后,他真的能够保住司马家吗?
再看看正在自己书房一角忙着煮茶的司马攸。司马昭的心情就更是郁闷了:这孩子心地善良、头脑聪慧、性格温和,比起他那个外表看起来坚毅刚强,但内里其实多谋少断的兄长来。桃符才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储君人选啊。
可惜,这次伐蜀失败了,司马家的未来显得极不明朗。在这样一个恶劣的时刻,司马攸这种乖孩子是不能承担大任的。也就外界传闻坚毅果敢的司马炎还能唬住一些人吧。
“除了西蜀的情报,今天还有什么急件吗?”
“回大王的话,暂时是没有的。”
“善,那今天就暂且歇息一天吧。公闾、季彦,辛苦了。”
“不敢,晋王、世子、公子,我等告退。”
看着贾充等人的身影慢慢的从视线中消失,司马昭对司马炎道:“你去传一下话,今夜戌时,请三叔、子初、子翼、子将、子臧、子微、子彝诸人,微服来我府上书房。切记,微服!”
听到司马昭要召集司马家的主要成员开会,司马炎的脸色也变得极为严肃。虽然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此时心里有什么想法,但像这种司马家家族大聚会,从司马懿去世之后就很少有了。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刻还要求全部微服
“遵命,父亲。孩儿这就马上下去安排。保证不会走露风声。”
“嗯,对了。让三叔提早一个时辰过来。”
“呃,喏!”
司马昭口里的三叔,当然是指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司马叔达。伯达司马朗、仲达司马懿、叔达司马孚司马懿这一辈是八兄弟,其表字的后一个字全都是‘达’,故而号称司马八达。
不过司马八达并不是个个都优秀,总体来看,也就前面三达是一流人才。
仲达司马懿自不必说。伯达司马朗也是曹魏名臣,属于哪个地方难以治理,曹操就让他去哪里任职的那种救火队员。而叔达司马孚呢?前文已经说过了,这是一个影帝级的老贼。
作为司马家万一篡位失败,司马懿这一支被夷灭三族后负责存续司马家家名的暗子。司马孚自从帮助司马懿完成高平陵政变后就在表面上和司马懿这一支拉开了距离。在各种场合以曹魏忠臣自居。但不管怎么说,他姓司马,光是这个就决定了他的立场最终会落在哪里。
“三叔,今日之局势危矣。侄儿近日来多次晕厥,即将不久于人世您是我司马家现在存世中最年长的长辈,我司马家该何去何从?还请您老给句准话。”
“哎,当年二兄政变成功后,就不该诛杀曹爽的三族。这一步跨出去,我司马家永远无法回头了。”
mb的我的三叔啊,当初父亲不杀曹爽怎么行?要知道当时我司马家并不算一顶一的世家大族啊!不杀曹爽立威,父亲死了之后兄长(司马师)怎么能够继位?兄长不能继位的话,曹家和夏侯家的反扑早就来了,我司马家还能活到现在?
“三叔,这西蜀的关子丰乃是人杰。关键是现在不过三十一岁。而且是武将出身,若是没有意外,三十年内没有性命之忧。侄儿的寿命不过一两年光景。安世将来不是他的对手。而且,这次我家的封王实在过于勉强,诸多朝臣根本就是不屑侄儿去世之后,只有三叔出马,才能稳定朝堂三叔,还请顾念当年父亲在世时对您的恩情,不要丢下我们这一支啊”
说起来,如果司马昭死了,司马家篡位失败的话。就是司马炎被夷灭三族。而司马炎被夷灭三族就跟司马孚没有什么关系了。
所谓三族,有多种说法。但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父族、母族、妻族。如果司马炎是被灭三族的核心,那么被杀的就是司马昭的所有亲兄弟及其子女(父族),王元姬的所有亲兄弟及其子女(母族)以及晋世子妃杨氏的所有亲兄弟及其子女(妻族)——而这些,和司马孚有啥关系?
只有以司马昭为核心进行夷灭三族,司马孚才会跟着遭殃。而现在谁敢又有谁能夷灭司马昭的三族?
所以现在司马孚已经快要解套了。这会儿只有司马昭求司马孚的份儿。
可是为啥司马昭非要求司马孚呢?因为这个人除了演技很好之外,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且,他是司马家现存人员中,不多的可以领兵打仗的人!在司马家因为强行上位,引得诸多世家大族不满的时候,刀把子变得特别重要。而刀把子虽然威力很大,但必须要握在会用的人手里,才能起作用。
想当年,诸葛恪在获得东兴大捷后,起吴国之兵二十万北伐。那时候曹魏方面派出的统帅就是司马孚,其统帅的兵力也高达二十万。
双方打了下来的结果是,诸葛恪损兵折将,狼狈回国。威望大失的情况下为了稳固权势,不得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由此引起东吴世家的不满,第二顾命大臣孙俊趁此机会发动政变,将诸葛恪夷灭三族。
再想当年,姜维在洮水全歼曹魏雍州军三万。整个陇西变为一片真空,关中也发生极大的震动。那时候曹魏除了派邓艾紧急奔赴陇西重建陇西军之外,是谁去的关中稳定局面呢?还是司马孚!
这老货跟他那位死鬼大哥一样,都是救火队员级别的国之重臣!人家除了演技好,也是有真本事,去了就能灭火的!而且和司马懿‘鹰视狼顾’的名声不一样。影帝司马孚头上的标签是‘德高望重’!
“侄儿想请三叔出任中领军一职,还请三叔勉为其难!侄儿泣血恳求,还望三叔可怜侄儿一家”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面前哭的稀里哗啦,这场面,很是诡异!
“哎,子上。你说你不久于人世,难道到了三叔这个年纪,又能活很久吗?”
“三叔至少会比侄儿活得长久得多。而且,若是禅代顺利的话,我司马家重视家人的传统不会改变。皇子,自然是出镇一方做有实权的亲王。而皇帝的侄子,也应该择优出一部分,做亲王!”
好吧,这就是司马昭诱惑司马孚出手的代价:司马炎要是以后称了帝,我的这些亲兄弟会是王,你的儿子们也是王!而且不是曹魏那种被管得死死的圈养王。而是有兵有权,在自己的封地内就是土皇帝的实权王爷!
许下这么大的诺言后,司马昭看着沉默不语的司马孚,一咬牙,膝行两步抓住司马孚衣服的下摆:“三叔,侄儿所言,句句肺腑。若三叔不信,侄儿可以留下亲笔昭命。炎儿以后不得不执行!”
终于,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吾长子司马邕,可为中领军。”
第一六八章 司马家的人(二)()
在得到了司马孚的承诺后,司马昭长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在任何一个政治团体里,老统领逝世,新一代继位的这段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团体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更何况司马家在司马昭逝世后还要去完成篡位的艰巨工作——伐蜀失败,导致篡位的事情不再是成熟的果实自然就可落下了。这里面的风险虽然可控,但也很大。
而有了司马孚出面坐镇之后,即便司马昭挂了。司马家也有主心骨了,这才是保障司马家权力平稳交接的关键。
可惜,这老家伙伪装曹魏忠臣的时间太长了,都有点入戏了。居然不肯亲自下场。不过算了,只要你肯让你的嫡长子下场,就代表着你下场了呗。
戌时已到,司马家的近支成员们都到齐了。
说起来,从司马防算起,今天的司马家族已经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家族了。
司马防八个儿子,也就是司马八达。
司马朗只有一个儿子,死得早,不去说他。司马懿有九个儿子,除了长子司马师已经逝世外,其他八个都还在世。而司马孚也有九个儿子,目前全都活得好好的。再加上剩下五达的儿子们
但是,正如前文说到的夷三族里三族的范围,直接决定了,与司马昭这一家子有着根本利益关系的,只能是司马懿这一支传下来的子女们。
但是司马懿虽然有九个儿子,可这九个儿子之间的层次相差得实在是太大!
据说决定人智商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所以对于女性(xx)来说,她的智商是由自己的父亲母亲共同决定的。而对于男性(xy)的来说,他的智商就和自己的父亲没有任何关系,纯粹由其母亲的基因来决定。
对于司马懿的九个儿子来说,不好意思得很,只有张春华生的三个儿子才是人才,其他的六个,说废材可能有些刻薄,但非要说人才也实在勉强。
张春华的三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就不必说,那是一个比一个狠的枭雄人杰。剩下的司马干之所以名声不显,主要是因为此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说话做事正常的时候非常有水准,一旦发病就谁都不认。这种人,司马昭也只有把他排除在核心圈之外了。
“各位兄弟们都来了,很好。正好三叔也在,我就把有些话敞开了来说。”
今天的这个家族聚会,除了司马孚、司马昭之外,还有司马望。剩下的就是司马昭的六个异母弟。整个房间里一共是九个人。
“今日我家的局势已经无需多讲。昭归天之日,就是炎儿代魏之时。本来若是这次伐蜀能够成功,我家的禅代就会变得顺理成章。可惜如此一来,将来炎儿的上位要确保成功,就需要三叔和各位兄弟们多多担待一些了。”
“昭已经是将死之人。而且身负弑君恶名。因此注定是遗臭万年了。但只要是有利于我司马家的事情,昭就算是死后世世代代被人唾骂,那也是要拼命去做的简而言之,消除隐患、杀人、夷三族等等这些坏名声的事情,我去做。我只求你们能早点站出来做事,为以后我家的禅代做好相应的保证。”
“今日之局,我司马家有五大隐患。第一是曹氏宗亲。虽然我现在已经把他们集中起来关到了邺城圈养,但这些人的心里,肯定是对我司马家最为仇恨的。特别是本次伐蜀我军大败后,听说邺城里面很是欢歌笑语了好几天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人的看押!必要的时候。”他狠狠的按下一只手:“可以伪装成邺城失火,将其付之一炬!”
不理会几个废材弟弟的惊呼,司马昭继续说到:“第二则是朝廷内的部分世家。我司马家通过姻亲等诸多手段,成功的拉拢了凉州、雍州、青徐等地的世家。但是颍川、河北的世家对我们始终不愿降伏虽说荀家已经靠了过来,但是陈家、庾家、辛家、崔家、阴家还有夏侯家!一直都是冷眼旁观。这些世家,昭走的时候,一定会带走一批!”
“第三则是东吴。此国虽然从皇帝到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