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弩等重弩三百余架。投石机方面,城墙上下各类投石机五百三十架,石弹已经储备了两万余枚。另有火油、滚石檑木等”
“此外,我军除了在城外投石机射程之内的土地上竖立了无数的水泥桩妨碍敌人进军外,也把城内所有现存房屋的屋顶进行了水泥加固。同时各个物资储备区域全部拉出了防火带。即使敌人使用火攻,也不会造成城内大范围被火。”
“最后,此城内原有的一万余百姓,除了我军破城时逃走的三千余人外,剩下的七千余人我军已经将其连同十月初获得的那批俘虏全部转运到了汉中郡。目前城内除了战兵就只有本方的随军民夫。因此,末将敢拍着胸脯说一声,目前两城之内,绝对没有细作。也不会出现里应外合打开城内之类的事情。”
“善,子连辛苦了。”
“不敢,都是大司马指挥得当,各位同僚通力配合。”
作为昔年司马昭大将军府上的记室,田续曾经掌管着四五十万大军的物资调配。所以这么几万人的后勤物资调度,对他来说就跟玩儿一样。所以这人也是人才啊!就邓艾不会用人,好好的后勤专家被他当成冲锋陷阵的猛将使用,搞得田续苦不堪言的同时还留下了贪生怕死的坏名声。
收拾了一下心情,关彝拍拍手:“诸位,现在战局越来越明了了。本次北伐,我大汉已经拿下了陇西,对凉州的掌控也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而这时候晋国终于反应过来了:不拿下我们,他们无法进入陇西。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必将遭到敌人的大军围攻。”
“哈哈哈,兄长,总算有活儿干了啊。”
“是啊兄长,这次我们库存的弓箭虽然不算太多,但也足够敞开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是啊是啊,这次我们又要做磁石吸引敌人重兵来攻了。到时候倒要看看,司马望这老匹夫粮尽退兵的时候是多么狼狈。”
“哈哈哈哈,他能退兵?到时候被我们衔尾追杀的时候不跑快一点命都会没有的!”
复兴社从建立的那一天起,除了剿灭覃家堡那种山寨之外,此后的战斗,无一不是要面对强大的敌人。所以这么多年下来,关彝的团队早就形成了积极乐观的良好氛围。面对敌人四倍于己的兵力,在座的诸位,就没有一个感到紧张的。
待得大家互相说笑了一会儿后,关彝站起身来:“现在发布命令。”
“我等恭候大司马发令!”
“子连,传令给外面的国威、仲远。他们的骑兵就不要进城了,让他们带足干粮,在关中平原上展开游击。尽可能的袭扰、破坏敌人的粮道。必要时可是去长安城下逛一逛嘛,我看司马望敢不敢把长安那边的所有军队都开到我这里来。”
“喏!”
“嗯,孟导,待会会议结束后你立刻出城去仲远和国威那里,这次我军的骑兵在外游击,肯定会有不少伤病,这些人的安置,需要你们皇甫家的帮助。”
“喏!请大司马放心,有我皇甫家帮助我军骑兵进行引导,必不让司马望的骑兵主力能够对我军完成合围。”
很好,非常聪明。就是要你们这些地头蛇做带路党啊。
“嗯,孟导不必担心。晋国这次来的兵虽然多,但是鲜卑、氐人、匈奴人都不会认真作战。本官已经和他们的首领做了勾连,若是情势危急,你们在外面完全可以向这些异族借路突围。”
“喏!末将记下了。”
“善,接下来是两城防务人手安排。郿县这里,本官、伯定、方伯(霍在)、子连(田续)、子纯(姜素)驻守。安国城那边,令行、仲全(蒋斌)、子招(王买)、子承(罗袭)驻守。令行为主将,仲全为副将。”
“我等领命!”
“子连,给汉中的友军下令,让他们从即日起停止所有物资的输送,然后收缩兵力,做好汉中北线各个隘口的防务。”
“喏!”
“子纯。”
“末将在!”
“给你父亲写信,就说司马望大军即将对郿县二成完成合围,今日之后,很可能双方消息就会断绝。因此,你要在信上写清楚,就说本将这边的防务,半年之内绝对稳妥,一年时间也可以坚持。他的主力兵团来给本将解围的事情,具体如何操作请他自行决定。本官不做具体要求。只要在今年十二月结束之前完成解围就好。”
“喏!”
第二五七章 郿县防御战(二)()
司马望出兵了,当然,现在其麾下可是接近十五万大军,不可能全部挤在一起。对于本次战事,他的兵力安排如下:
渭河北岸,距离郿县北门大约二十里处,司马望亲自率领三万洛阳中军(新兵为主)坐镇。这是本次长安兵团的大本营。
郿县和安国城以西五里,是李慕、李特父子率领的一万氐族兵跨渭河两岸扎营。对这一路部队的战斗力,司马望并不做过多的期待。但总体来说,在各个异族中,氐人相对比较值得信任,而且这次出的兵也比较多。所以司马望让李慕父子单独镇守一方,其主要任务不是攻城,而是要关闭关彝的信息传递渠道。
渭河以北,郿县以东五里处,是荀恺、李辅率领的五万大军,这是本次攻城的主力部队。其构成,主要以以前的关中兵团和并州援军为主。主要攻击目标,当然是关彝所在的郿县。
至于渭河南岸的安国城,司马望安排了爰青率军两万将其围困。这里暂时还不是本次作战的主攻点。
之后是秃发部的五千骑兵,仍然布置在渭河南岸,其任务是截断汉中和安国城之间的粮道。
句安率领一万骑兵,与南匈奴的一万骑兵合兵在一起,是本次作战的机动部队。现阶段主要任务一是保障粮道的通畅,其次是战场四周游走,彻底让关彝对外失去联络。
另有一万三千余人,由司马邕、杜预率领,坐镇长安。组织民夫进行兵粮运输、伤兵的转运救治等工作都由这支部队完成——杜预在历史本位面上可能是西晋最厉害的军事家。但至少是现在,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并没有被人发现:大脖子病限制了他的身体,在这个世风还没有完全糜烂掉的时代,武将作战还是要骑马的。而无法骑马的杜预至少这个时候并不被司马望等人认同。
以上部队,除了司马邕杜预支队外,全部于一月二十五日出发,然后在一月三十日各自到达相应位置。完成了对郿县二城的合围。
如果说,出兵的时候,看着前所未有的本军盛大的军容,司马望还颇有点志得意满的话。那么等他到了郿县、安国二城城下,围着两城的城墙转了一圈后,心里的那点得意,很快就化为了乌有。
这是郿县?我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么高的城墙,就是长安也没有啊!
我知道关子丰有一种能够迅速筑墙的东西,本国进奏曹拼命打探,也只知道这东西是叫做水泥。掺水之后可以随意塑形而且干得很快,干了之后硬度极高。但是你关子丰也太可怕了吧?这么好的东西在你那里好像就是无限供应一般。除了把两座城池的墙体全部硬化之外,还在距离城墙三百步的距离开始,遍布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水泥桩,如此一来,本军的攻城部队前进期间就非常的困难。
没得办法,司马望只好命令各军暂缓攻城,多一些时间去打造各类攻城器具。同时派出士兵去清理两城外面的水泥桩。
这一次守城,关大司马的懒病又发作了。在当前阶段,他根本就没有上城的心思,把郿县的所有防务全部交给了随军长史霍在。
这个时代,由于知识传播极其困难,所以很多人的成才之路,其根基都是家学渊源。而不巧的是,霍家人的专长就是守城。
二月初一,司马望全军落位。当日下午,荀恺就派出了一支三千余人的小部队前出到郿县东门之外,着手处理城门外的水泥桩。
晋军的少量军官,是当年在阳安关大战中投降后又被关彝给释放回来的。所以这些军官不是第一次见到水泥桩,也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家伙。
“启禀霍长史,敌军正在东门外沿着我们修建的障碍墙墙基进行挖掘。”
“嘿嘿,这些晋贼也学乖了啊。嗯,让他们去挖,等他们推进到离城墙二百五十步了再告诉我。”
“喏!”
于是,在霍在的命令下,城头上的蜀汉军安静的看着城下的晋军辛苦的挖墙基,然后艰难的将整个水泥桩敲碎,搬走,再把挖的大坑给填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耗力气的大工程。整个二月初一的下午,荀恺的先头部队也只把最外围的水泥桩清理了一小部分。
第二天,荀恺加派了两千人。一方面是人手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士兵们的搬砖技能逐渐熟练。所以工程进度明显的加快了。但是霍在仍然没有什么表示。
到了第三天,晋军进度最快的一支部队,进入了城墙前二百五十步的范围。
学着关彝的样子,很是舒爽的摇晃了一阵脖子后,霍在对着身边的亲兵问到:“投石机都准备好了吧?”
“回长史的话,整个东侧城墙上的十部投石机,以及城墙下面的五十部投石机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善,那就传令,各投石机部队,将投掷距离调整到城墙以东二百七十步距离,齐射三轮!”
“喏!霍长史有令。二百七十步,齐射!”
“遵命!东一号投石机,准备完毕!”
“东三十五、东五十号准备完毕!”
“东墙十号,准备完毕!”
“都有了,发射!”
随着这一声“发射”,城墙上下,无数的哐当声响起。六十台投石机的重锤狠狠落下,配重杆另一侧的弹袋被强制的甩到了半空。弹袋内的石弹由于强大的惯性,被迅速的抛投了出去。
城下,一个晋军士兵正在拿着大锤拼命的敲打着坚硬的水泥桩。大冬天里,他已经卸下了厚重的战袍和盔甲。精瘦的上半身完全裸露在关中平原冬季寒冷的空气里。即便如此,他的额头上也满是豆大的汗珠。
用力的擦擦汗,右手一甩,正准备再次握住大锤开工的时候。他隐约的听到空中发出一阵阵的呼啸声。他疑惑的抬起头,想要去寻找那个声音来源的时候,却突然觉得原先明亮的天空一下子变黑了。
然后,他就感到地面重重的震动了一下,那裸露的上半身,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多了一层黏糊糊,很是温热的液体。之后一个巨大的黑影从地上高高的弹起,迅速的朝前飞走了
少顷,他的视线里就看到了一团红白相间的肉酱。肉酱里面,间或夹杂着一些铁质和布质的东西。这是?
很快的,他终于回过神来了。这团肉酱的位置,不就是刚才给他扶住铁钎,方便他的大锤工作的战友所在位置吗?
那么刚才那巨大的黑影是?
没等他过多的思考,有比他更快反应过来的晋军士兵已经开始声嘶力竭的嚎叫:“敌袭!投石机!”
这个士兵这个时候终于彻底反应过来了,然后他的身体根本不需要大脑发布命令,立刻本能的开始撒腿往着东面奔跑——虽然他暂时还想不明白敌人的投石机为什么能够打得这么远,但是毫无疑问的,这个时候一定要离对方的城墙越远越好!
刚刚没跑出几步,他的耳朵里就听到了在他这辈子中最残忍的声音:“装弹!准备第二轮齐射!”
虽然身体里再次涌出更多的力量,使得他的速度再次提升。可是人的双脚哪里比得上在空中直来直去的石弹呢?很快的,他就听到天空中又响起了那恐怖的呼啸声。然后,又是大地一阵震动。
这一次,他是亲眼看到了,一个离他七八步距离的同袍,被一颗跳起来的石弹从背部碾压,整个石弹先是滚到这位同袍的脚跟将其绊倒,然后顺势沿着他的后背滚了过去。整个大地上,就多了一滩竖长形的肉酱。
霍在这边还没有进行第三轮打击的时候,整支晋军已经全部崩溃了。
看着城下的晋军已经全部溃散,再也不像刚才那样有着密集阵型的时候,霍在意兴阑珊的摇了摇手:“传令,停止第三轮射击。”
第二五八章 郿县防御战(三)()
投石机这种傻大粗的重武器,其命中率什么的是不能够有啥指望的。事实上,霍在的这两轮远程攻击,也就是第一轮打击的效果还不错。等到下面的晋军士兵分散开之后,收到的效果就很差了。
两轮、一百二十枚石弹,一共也就收割走了不到一百名晋军士兵的生命。从打磨石弹的效费比来说,用投石机打士兵,这是很亏本的买卖。
但是这一次的攻击,对于晋军士兵心理上的震慑是非常巨大的。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晋军士兵在后续清理水泥桩的工作中,其注意力严重的不集中。本来就不高的工作效率,更是降低到了一个很可怜的水平。
于是,从二月初开始的拆除城门外水泥桩的工作,不管各级主官如何催促,甚至不惜拿人头立威,但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这个月要结束的时候,才勉强推进到了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距离。
然后速度更慢了。因为,这个距离,已经进入了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之内了。而弓箭的准头,可就要比投石机强得多了。
在这一段时间里,蜀汉郿县城墙上的士兵们人人都过足了打靶的瘾头,连带着各自的射术都明显提升了不少。
“大王,这样下去不行啊!一个多月了,城外的障碍还剩下四成没有清理干净。可是我军的士气却已经降到了极低的水准。”
“是啊,大王。说起来也怪不得儿郎们,大家辛苦了一个多月,城墙的边都没有摸到,我军却阵亡两三千人,伤兵更是多于此数。这样的事情,任谁碰到都是如此吧。”
“就是,大王,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得想想其他的办法!”
看着底下的大将们纷纷诉苦,司马望也觉得头疼欲裂:你们可以找我诉苦,我又去找谁诉苦啊?
远在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