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如此,但作为敢把盔甲大批量卖给敌国的大贪官,石家的钱是决然不少的。石府内的歌姬美婢也以及其顺从、予取予求而闻名洛阳高干子弟圈。因此,虽然这里的主人已经淡出权力中心,但这里仍然是衙内们聚会的首选。
此刻虽然已经过了辰时,冬季的太阳也已经高悬在空中,整个天色已经大亮。但是石府的一座偏厅里,却仍然是灯火辉煌。不惟如此,除了各种牛油大蜡、上好的景耀蜡烧的劈啪作响外。这间屋子里居然还点了不少香。
“呼~~~哎,这烧刀子到底还是太烈,比起透瓶香差了一丝醇厚。”
“荀茂伯,少在那里挑剔了。关中打了一年,这烈酒的货源就断了一年。这么点烧刀子,还是老子我潜进家父的床底才偷出来的。要不是你们说今天是元旦,老子才舍不得拿出来呢!”
“嘁~~~齐奴儿你这表字都还没有的竖子,给谁当老子呢?”
“老子今年二十,年内必加冠!哦,对了啊,到时候在座的诸位全都得来观礼。”
“嘿嘿嘿,你要是能搞来透瓶香我们就来!”
哼,说这话的家伙,要么家世太低,要么家中长辈的口风极严:难道你们还不知道今年开始蜀贼又要开始发卖各种酒类了么?而且是区域专卖。这洛阳朝廷里,稍微有点势力的家族前些时候不都是派了得力子弟去长安了么?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石崇的神智还是很清楚的。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一点说破。
“哎,什么时候才有透瓶香啊,再这么下去,难不成又要靠五石散?”
“是呢是呢,新酒断货,五石散又开始畅销了。那些个前些时间不知道躲到哪里的方士又钻了出来四处兜售。”
“哎,五石散服了之后确实更能让人彻底放空。但是吃过一次后身体其他反应也大。比起这新酒,还是差了不少。”
“然也然也,嗯,安仁,最近可有称颂新酒的文章啊?”
这里的安仁,当然就是鼎鼎大名的美男子,潘岳潘安仁,后世人称檀郎的潘安了。此人除了长得帅以外,文采也是当世一顶一的。在历史本位面和后来东吴灭亡后入晋出仕的陆机有“潘江陆海”的并称。
但是,有人在这个场合问潘安最近有没有写酒的佳作,那不是在为潘安扬名,而是在嘲讽他:这年头,由于货源断绝,高门大户都喝不到新酒。你潘安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的孩子,现在不过是寄居在贾充麾下做个幕僚,怎么能喝到新酒呢?喝不到新酒,怎么写得出来文章呢——臭不要脸的破落户,这里是真正的高干子弟聚会,你个酸腐文人来凑什么热闹?关键是t的还长得那么帅!石家出来陪酒的美婢,全都在偷眼看你。这实在是让人火大!
虽然从后世的观点来看,这个潘安从头到尾就没搞清楚官场是个什么东西,多次沉浮不定斯文扫地不说,最后还赔上了全家的性命。但是现在这么明显的鄙视和嘲讽,他还是听得出来的。美男子顿时感到一阵羞恼。可是碍于自己的地位实在太低,又不好开口怼回去。
“好了好了,安仁是我请来的。”这时候出来打圆场的,乃是裴秀正在派人到处寻找的裴家长子裴浚。托裴秀的福,此人现在身上有着散骑常侍这样清贵的官职,除了荀恺荀茂伯这位快要三十岁却不要脸的挤在这里装嫩的大叔外,在这群十几二十岁的公子哥里,他的官职是最高的。
“诸位,刚才也休息过了,我们继续昨晚的议题吧。”
“伯通这话才是正理。你们这些俗人,天天讲酒有什么意思。来人啊,把案几什么的都清理一下,然后你们都退下吧!”
石家现在情势很不妙,所以石崇按照石苞的意思,拼命的拉拢、结好各家权贵子弟。在贾充先生的嗣孙贾谧连个细胞都还不是的现在。也只有裴秀的长子裴浚最有讨好的价值了。
石府的下人声名在外不是没有理由的。很快的,整个聚会的场所都清理了出来。各种极度消耗氧气的蜡烛也熄灭了。短暂的开窗透气过程中,外界的寒风吹拂进来,使得昏昏欲睡的诸人都精神一振!
“善,那么我们接着昨夜的谈端。所谓圣人有情无性和圣人有性无情之论。昨夜暂停前,安仁的谈锋甚健,这会儿,还请……呃,小侄拜见石世伯。”
“诸位贤侄免礼,刚才老夫接到陛下口谕,要求朝廷两千石以上……及各家子弟到北校场阅兵。想来各家家主都在寻找你们。赶紧的回家更衣吧!可不要迟到!”
第三三六章 杜武库点兵(二)()
? “咚咚咚嘿!咚咚咚嚯!”
巳时三刻,方圆不下一千顷的北校场上,一万中军已经齐出。在校场内按照马、步、弓等军种,摆开了整齐的队形。
“臣杜预,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杜卿免礼。”
这边杜预拜完了皇帝、太子。那边太子也赶紧躬身:“学生拜见老师。”
“殿下请起。”
双方见礼已毕,司马炎在点将台上居高临下俯瞰了一阵下面队列分明、纹丝不动的万余士兵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短短两个多个月,这些新招的士兵已经有些样子了。杜卿辛苦。”
“臣愧不敢当。若不是陛下纵横捭阖,使得东吴与我国结盟。从而能够抽调大量荆、扬老兵进入洛阳。这些新兵短时间内还是不值一提的。”
“哪里,都是杜卿训练有功。”
说起来,在经历了关中的惨败后,晋国的野战军团在最近几个月能够迅速重建并恢复建制,杜预确实功不可没。
现在的晋国,其野战兵团的规模极大的缩小了。根据裴秀、贾充、杜预等人的周密计算,结合国家现有的财力、人力等,晋国常备军被控制在了二十万左右。
这二十万里,荆州军、扬州军都被缩减到了三万。幽冀军团一万,并州军团两万,潼关一万。洛阳中军重新恢复到了十万。
在这里有些特殊的是,根据杜预、羊祜的建议,晋国在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这些纯粹的内地州内,再次组织部分农民进行屯田:这次的屯田就不像以前曹操那样近乎于实行余粮收集制的屯田了。政府从农民手里拿走的比其他自耕农还要相对少一些,而且屯田期间政府还提供各种保护以及疏浚水利工程等。但是既然享受了如此多的好处,当然就要付出代价:农闲时节要军训,战时就补充各地战兵,其实说白了就是预备役。
这个政策已经在尚书台得到通过,并且责成相关州郡的官员开始落实。但要真正见到成效,估计还得三五年之后。按照杜预的计划,这一部分预备役,短期起码要达到五万以上才算合格,若是时间再长一点,比如十年以上的话,那就至少能够达到十万以上。
除此之外,晋国那么多亲王、郡王、县王,手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军队。这些军队的数量合在一起应该不下五万。但是质量就参差不齐了:有野心或者说忧国忧民的藩王把自己王国军队的每一个士兵都当成军官来培养。混吃等死的藩王则是把自己的士兵养成了乞丐
接下来就是各个州郡的地方兵,各郡大约三五百不等。这些士兵的作用更类似于后世的警察而不是军队。所以战斗力什么的虽然强于一般百姓,但真要对上季汉精锐的野战军,那是难以抵挡的。
总体而言,到底是底子雄厚。这时候的晋国只是优势减小,但单独对上汉、吴任何一国。仍然还是有优势。
在台上很是带着顾盼自雄的姿态观看了一阵下方士兵整齐的军容,脑子里短暂yy了一下靠着这队虎狼之师吊打关彝的美好画卷后。司马炎把目光投向了点将台下方临时搭建的观礼台——那里是司马炎预定的朝廷大臣及其子弟观看士兵操演的地方。
观礼台搭建得很是巨大:洛阳啊,满地王侯公卿。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不说多如牛毛,但也绝对不少。若是加上他们的子弟,怕不下一两千人?
然而,此时巨大的观礼台上,稀稀拉拉的大约有几十个人头。这样的情形,一瞬间就让司马炎出离愤怒了。
“左右!怎么回事?你们是满城传达朕的口谕了吧?”
“陛下,臣等岂敢不按陛下旨意行事?陛下卯时三刻下旨。辰时不到各路精骑就从宫门出发,沿途来回传达陛下口谕不下五次。陛下您往远处看?洛阳城里普通的百姓听到消息后过来看热闹的,都把校场边缘占满了。如此可知,臣等确实是用心办了事的。”
“那,那里是怎么回事?怎么来的人如此之少?”
“这个,臣等不知。”
哎哟我的陛下诶,那些个大臣这会儿搞不好还在家中高卧呢。我们又不敢砸门去催他们赶紧过来,我们也很无奈啊。
“去!马上去观礼台做登记。看哪些家没有来!朕要从重处罚!”
“遵旨!”
“陛下还请息怒。想来是事发突然,各级上官准备起来花了不少时间。”这时候最惶恐的就是杜预了:我的陛下诶,您的帝王心术也实在是上涨得太快了吧?您这样做,不是逼着我做孤臣吗?虽然我作为中央军司令官,理所当然该做孤臣。可是我也是太子的老师啊!以后我还要辅保太子登位呢,要是我没有党羽和朋友,怎么有足够的力量去做这些事情呢?
“哼!这群废物,文恬武嬉都到这种程度了么?现在的洛阳可是成了边境!要是哪天蜀贼的军队开到城下,朕擂鼓要各家大臣前来护驾的时候,恐怕是蜀贼的关子丰先到朕的面前吧!”
“陛下所言,臣不敢与闻。”
“启奏陛下,臣等刚才在观礼台已经做了登记。目前到达校场的,共计十三家亲王、大臣。”
“都是哪十三家,说!”
“遵旨,回禀陛下。已经到达的是齐王及其王世子、安平王及其王孙、大将军(陈骞)及其长子、侄子,车骑将军(贾充)、乐陵侯及其诸子”
“看看!看看!别的人朕就不说了。看看咱们大晋宗室的最年长者,朕的皇叔祖安平王,今年都九十岁了!前不久才刚刚死了世子。可是今日一擂鼓,就迅速赶到!不要说叔祖了,就连从不精于战阵的贾车骑都能及时赶到!如此,那些迟到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可讲?”
说起来,贾充贾车骑也是因祸得福了。
他以前的正妻是李氏,温婉贤淑,品德高尚。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在一起生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其中长女嫁给了齐王司马攸)
可惜好景不长,李氏的父亲,曹魏重臣李丰与张缉、夏侯玄等人合谋准备诛杀司马师。事泄,李丰被杀,李氏被流放乐浪。然后贾充不知道脑袋发了什么神经,居然续弦了一位叫郭槐的女士。
这位郭女士的父亲叫郭配,伯父叫郭淮。因为父伯都很有权势,所以郭女士为人极其的强势。进入贾府不久,就以乳母勾引家主为名,把贾充两个儿子的奶妈给杀掉了。然后贾充的两个儿子也在不久之后莫名身亡
所以,贾充先生这会儿虽然五十多岁了,却是没有儿子的。没有儿子,自然就不可能像裴秀那样,明明老子都打扮好了很久了,却只能无奈的坐在家里等儿子回家换衣服。因此,贾车骑这一次就没有迟到了。
(附带说一句,贾先生和郭女士还是有爱情结晶的。长女就是赫赫有名的乱国女魔头贾南风女士。他们的次女叫贾午,贾午的夫家姓韩,他们的儿子后来过继给没有后人的贾充,成为鲁郡公府的继承人。这就是后世金谷二十四友的总扛把子贾谧。)
此时的贾充虽然早早的坐在了观礼台上,但心里却是极为焦躁:无他,贾车骑不懂军事。今天是阅兵啊,阅兵完了肯定有奏对。这会儿自己那位知兵的盟友裴秀却迟迟不来,到时候万一皇帝发问,谁来给自己挡箭呢?
第三三七章 杜武库点兵(三)()
? 此时此刻,被贾车骑念叨的大晋尚书令、巨鹿郡公裴秀在哪里呢?
在路上。准确的说,裴家的车队此时才刚刚出了洛阳北门,距离北校场还有大约二十余里。
而且,更悲催的是,这会儿还堵车了。
话说五石散这玩意,现代历史学家大致可以肯定的,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服用的人,叫做何晏。
此人乃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其父亲死得早,母亲带着他本来生活得很苦。幸运的是这位生了孩子的少妇被曹操这位人(防和谐)妻爱好者给遇见了。然后何晏就成为了曹操的养子。从此过上了衣食不缺、无法无天的衙内生活。
这厮服用五石散是出了名的,关键是他自己服用不说,还到处推广。他身份高,权力大,本身学术水平又极好。妥妥的名士一个。这名士一示范,大家就都跟着吃。然后,五石散在整个魏晋高层就逐渐风行起来了。
五石散,其主要成分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应该有硫磺、石钟乳、磁铁这些东西在里面。这些东西现代的中医也在用,但从来没有哪个中医敢把这些东西大剂量的混合在一起给人吃的。
这玩意吃下去之后是什么反应呢?发(防和谐)骚、发琅、幻觉、狂躁、兴奋……极度兴奋之后当然是极度的疲倦。除此之外,还有非常严重的后遗症:皮肤菲薄、骨头变脆、肌肉萎缩等等等等。
所以魏晋时代对美男子的审美和现代社会比较一致不是没有原因的:要皮肤白,最好是面无血色。要身体瘦弱,最好是一根竹竿,穿上衣服大袖飘飘。说话要清脆,最好是比女人的声音还娇嫩……没得办法,大家都在吃五石散。吃多了全都成了一副鬼样。
现在洛阳北门之外,就是一群鬼在忙着赴皇帝的约。由于这群鬼们身体实在太差,所以基本骑不得马。而且由于他们骨头太脆不耐颠簸,所以不可避免的把自己坐的车都加重了不少——然后,加重了的车,马就拉不动了(礼法规定,天子的马车才能用六匹马拉。不是说车重了我加马就行的)。有限的马匹拉不动,那就只有用牛来拉车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