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蜀汉的复兴 >

第201部分

蜀汉的复兴-第201部分

小说: 蜀汉的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顽童好好的玩。”

    “二年级,字学学《三字经》,不光要能背,还要大概懂字句里讲的意思。算学则是正整数范围的乘除法。体育除了队列外,要开始加入团体性对抗的游戏。”

    “三年级,学《诗经》。算学上引入小数、分数概念。体育课时间减少,加入乐学和画学。四年级,以山长编纂的《古文观止》为教材,教导学生写诗、写文。算学上引入负数概念,同时加入珠算培训。另外这一学年开始,加入‘自然’课程。按照山长编纂的《三百个为什么》对学生进行启蒙。乐学和画学纳入选修科目。学生有兴趣而且老师认为有天分,在正常教学之外自行安排时间学习。五年级,学习山长编纂的《诸子百家概论》,算学上展开几何知识的初步教育。除自然外,加‘国史’科目。简单介绍我华夏自三皇五帝以来的历史……以上内容,每月有月考,每年有年考。连续三月月考不合格的,留级。年考不合格的,第一年留级,第二年开除!”

    “呵呵呵,大王,您觉得这个安排怎么样?”

    “很好,安排得极为精当。本王很满意,那个,以后学生学到国史的时候,本王可以来授课。”

    “呵呵呵,那就先谢过大王了。嗯,大将军,您有什么话要说?”

    “那个,子丰啊。维觉得,怎么三年级之后体育的时间减少了那么多?以我之见,三年级可以加枪阵,四年级加骑术,五年级学军旗号令……”

    “这个,大将军。我们这蒙学可是有异族的孩子啊。怎么能教他们这些?”

    “嗨~~!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嘛。”

    说起来,由于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五胡乱华的历史,所以在季汉的高官中,对异族戒备最深,忌惮最深的居然是关彝!

    “呃……大将军,我大汉建国数十年来,由于一直没有解决生存危机。加之自丞相以来就倡导实用的管荀之学。所以总体说来,我大汉的世家子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骑不了马,拉不开弓的世家子还是不多的。但是您听弘祖说过晋国的世家子是什么样子的吗?您又听步仲思说过吴国的世家子是什么样子吗?总而言之,我汉家子弟这些年,有些颓废……而现在草原上虽然是群雄割据,暂时还没有哪个部族能够威胁到我诸夏。但是他们的首领,真的一个比一个厉害啊!别的不说,就说那个姚柯回吧?虽说我大汉上下对其恨得咬牙切齿,但不得不承认,这厮是个枭雄!”

    “……子丰言之有理。”

    “所以啊,我大汉现在还未完成天下的统一,而草原诸部的枭雄们却层出不穷。因此,不能教给那些异族子弟我大汉的军事知识。事实上,这些异族子弟最多也只能在蒙学里念五年书。想去龙首原或者五丈原?好啊,那他以后就永远不要回去了。”

    “子丰的意思是?”

    “蒙学里的东西,只是一个基础。真要说有什么很大的用处,呵呵,那是没有多少的。但是呢,这毕竟是我汉家文化的一颗种子。这些异族子弟经历了五到六年乃至更多时间的蒙学教育下来,其身上肯定和没有这些经历的异族有了明显的不同。这些人若是回到草原之上,肯定会想着改变。但是学了这些东西回去,要改变是可以,但成效嘛,呵呵呵……”

    “原来如此……子丰高见。”

    哎,我哪里有什么高见啊。民族问题,从来都是历代中原政权需要面对的东西。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好是坏呀。

    接下来的时间,就进入套路时间了:刘永和关彝等人作为国家领导人来到了小朋友们中间,和大家亲切交谈,友好交流……然后,一群人又迅速离开,来到了与长安蒙学一墙之隔的龙首原学院。

第三四一章 国家的未来(三)()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虽说东林党这个祸国殃民的政治团体对汉民族有很大的罪责。但毫无疑问,这幅对联是极好的。所以穿越者当然发扬拿来主义,把这幅对联作为了龙首原学院校门外的门联。

    龙首原学院,是以培养国家中高级官吏为目的的国家行政学院。其山长,自然是关彝。

    当然,关大司马一天到晚忙的要死,不可能真正的长期待在这里办学。所以,这里的实际负责人是马过,其头衔,是龙首原学院祭酒。

    在关彝的计划里,以后季汉完成迁都后,简无双是摆在明面上的大司马府留府长史,协助其处理国政。而马过则是在暗处,为其掌控一些阴影下的力量。

    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劳力很便宜,只要给他们吃饱饭就会感恩戴德。所以马过在具体负责这座学院的构建时,很是花了不少心思。整个学院内气势恢宏的建筑很是不少。

    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从风雨家国门联处开始,一直到学校的另一端后门,整条大道的两侧,每隔一丈,必各有一座石质人物全身雕塑巍然矗立。

    “大王,请让下官为您介绍。按照大司马的蓝本,下官从门口开始摆放我华夏先贤的人物塑像。这第一对,右侧是黄帝,左侧是炎帝。第二对,右侧是尧,左侧是舜。第三对则是禹和汤”

    “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你把成汤摆在夏禹的面前,他们二位不有空就打架么?”

    一行人说说笑笑,慢慢的来到了一座有着明显穿越者风格的穹顶建筑物门外。

    “诸位,这里就是整个龙首原学院的主要室内聚会场所。若是把场地周围的斜坡式椅子全部装满,可以容纳大约三千人参会。”

    “哦?本王久闻这水泥可以随意塑形,成形之后会坚硬无比。没想到居然能够浇筑出这么长的大梁。改之啊,这学院现在有多少学生啊?”

    “回大王,第一期,宁缺毋滥,只招收了六十人。”

    “啊?怎么这么少?”

    “呵呵呵,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关彝对着刘永拱拱手:“甘陵王,这学院乃是新事物,又是第一年招生。很多东西都需要慢慢的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所以一开始这规模不宜太大。当然,因为是第一年招生,前段时间大家又都很忙,所以这生源、师资也有些不足。这就进一步压缩了学校的规模。”

    “生源、师资不足?”

    “正是如此。大王,这家学院,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官员而举办的。其生源主要是各个郡县已经出仕的,并在其岗位上干出了一定成绩的优秀青年吏员。因为我大汉刚刚将雍凉纳入,现在各地都极缺官员。而且为了雍凉益三州的平衡,不能抽调过多的益州士子进入学院。因此,这生源是极为有限的。同时,这里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我大汉朝堂上两千石以上的高官。在我大汉还没有正式迁都长安之前,成都那边才是朝廷的核心所在。因此,这师资也是不足的。不过,臣一开始就是想的就是要把这家学院办好、办大。因此,这所学院的教学楼、宿舍楼、会议厅等,都是按照三千人的规模置办的。”

    “原来如此。哎,真是希望这里的人气能够迅速的提高啊。”

    “大王放心,这毕竟是刚刚开始嘛。以后,除了优秀的青年吏员外,龙首原学院也会从各地蒙学招收优秀毕业生。也会举办短期的培训班,比如针对各地举荐的孝廉、茂才等进行短期培训最多三五年,这里恐怕就会接踵摩肩,挥汗成雨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这座跟现代大学篮球馆差不多格局的建筑物内,学院第一批六十名学生早就站齐了队伍在此等待了。等到刘永等人一入内,六十名学员齐齐躬身:“我等拜见甘陵王,拜见大司马、大将军”

    “甘陵王”

    “诶,本王就是代表陛下来看看诸位学子。这里的山长是子丰你呀。”

    “如此,臣暨越了。”

    在刘永知趣的退后一步后,关彝径直的走到了前台。

    “各位同学,欢迎进入大汉龙首原学院成为她的第一期学员。本官是大汉大司马关彝关子丰,也是这所学院的第一任山长。在未来的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本官将和你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众所周知,这所学院里培养的是未来大汉的各级官员。在这一点上,它和以前包容并蓄的齐国稷下学宫不一样,也和重在探讨经学的大汉太学不一样。它的重点,在于实用!在于如何使得在这里学习的诸位,能够真正的明白何为国,何为民。如何才能使得国富民强!正所谓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便是好猫。在这里,不管你是出身世家大族,抑或寒门之家。只要将来你们出去做官,能够让你治下的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同时还能够让国家给你定下的赋税足额缴纳。那你便是一个好官!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所以诸位在这里,将集中的学习政治经济学、文学、经学、算学、史学、哲学等多门学科。不学史,你连自己是哪族人都不清楚,如何能够为我族做事?不学文,你连公文都应付不下来,如何保持上下政令畅通?不学算法,你们就会在日常公务中被下面的小吏给蒙蔽甚至操纵除此之外,本山长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你们还要在这些学科之外,重点学两门课程。其一,军学。其二,格物之学。

    无论先秦,抑或两汉。其各级官员,文职与武职相互转化,同一官员上马治军,下马理民的实例屡见不鲜。但是真正在文武两道上都取得极大成就的,其数量其实极为稀少,无一不是天纵之才。或许在座诸位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物。但是各位其实心里也明白,这样的人物,是真正的万众挑一。因此,本官认为,天才若是有当然最好,若是没有,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官员专业化。明确其专长,让他以后长期负责擅长的一面才是对百姓的负责。

    你们也知道,这所学院主要培养的是文官,也就是管理民政的官员。但是,你们一样要对军事上的学问进行学习。唯一如此,将来你们才能更好与驻地的武官沟通,才能在国家有战事的时候更好的为军队服务,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也能够上马治军。说句最难听的话,若是你们一个个都不练习一点体术、骑术,若是战事一起,万一想跑却又骑不得马,那便是连跑都跑不了!”

    “哈哈哈哈”

    “山长,我等不会跑的,我们要力挽狂澜!”

    “善,我对大家深具信心。接下来本官说一下格物之学。所谓格物,便是穷究事物的本源。日升日落,月盈月亏是何原因?春夏秋冬四季循环,白昼黑夜交替出现是为什么?还有诸如花开花落、人之繁衍等等。皆是要去格的。而格出来的东西,必将能更好的促进国家和民生的发展我华夏自夏禹开始,历朝历代,便只重经验积累而不重理论总结与创新,这格物之学,便是要把这一切进行扭转”

    关彝说到这一段的时候,下面的学子们多少是有一点茫然的。这样的情绪,他也很快感受到了。对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华夏数千年来不乏能工巧匠,也不缺大科学家。但是能工巧匠的社会地位都及其卑贱,而大科学家呢?呵呵,他们首先是士大夫,搞科学发明是他们的副业啊。

    可以说,华夏这个民族固然优点极多,但缺点也一点都不少。不如,这个民族至少在近代以前,很少注重理论的总结并把总结出来的理论应用到指导实践中去。从而导致中华文明说起来上下五千年,但却总是在一治一乱中反复低水平循环

    穿越者来到这个时代,前期为了生存没有余力来改善这一切也就罢了。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再不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来弥补,那就真的是枉为穿越者了。

    “总而言之,在未来的日子里。本官希望你们能够勤奋学习,认真思考。正如那门联里说的那样,在这个学校里的学子,当然是以天下为己任。必须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极高的自豪感!非如此,不能为我大汉治天下!”

    “学生谨遵山长之命!”

    “善,最后,本山长要特别提点大家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诸位以后若是能顺利毕业,都是要出去做官的人。做官了,有权了,必然要受到不少的诱惑。若是你们自己把持不住心魔,被人拖下了水。那你们以后做事,就再也难以保证公平公正!长期以往,必然的政令无法畅通,百姓会越来越不满意。到了那个时候,必然会有督邮或者其他官员乃至本官亲自来收拾你!你们都知道本官收拾贪官污吏的方法和决心。所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在西边的五丈原学院,他们的门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本官也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升官是要升的,合理的俸禄也该有。但是,若是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或者家人逐利,呵呵,本官一定让你们后悔降生到这个世上!可都记下来么?”

    “唯!不敢或忘!”

    “善,今日之会,到此结束,解散!”

第三四二章 国家的未来(四)() 
?    从讲台上下来后,关彝带着甘陵王等人去拜访了两位龙首原学院的专职教师。

    一位乃是大名鼎鼎的皇甫谧。这位爷乃是中医学界尊称的“针灸鼻祖”。其医术在这个华佗、张仲景已经逝去的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当世第一。

    作为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当然是世家子弟。万幸的是他乃世家子弟中的另类:对当官没兴趣,就喜欢医学、文学。所以司马炎即位后屡次征召他做官他不接受。而关彝只是在一封信件里稍稍描述了一下牛痘预防天花的理念后,皇甫谧就心甘情愿的来到了长安,并给龙首原学院签了十年的卖身契。

    而另一位,如果你不是数学专业的人,不知道他不奇怪。若是数学专业的学子,那么他的名字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的作者,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奠基人,刘徽。

    通分、约分、四则运算、开方、开方产生无理数、线性方程组、各类不规则几何图形求面积的方法、球体面积公式、重差术、割圆法求圆周率等等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