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了!关子丰,你这竖子!你要怎么样?是要让朕身败名裂还是暴毙而亡?”
“臣没有把话说完!”毫不退让的关彝直接把刘禅给怼了回去:“臣刚才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陛下你正因为什么都不做,所以国家发展得很好。等什么都是你亲自来做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不可避免的陷入混乱!”
“你!”
“臣今天来见陛下,就是告知陛下两件事情。其一,您的第六子,新兴王殿下以及第七子上党王殿下,都已经被我麾下士兵救下,性命无虞。他们二人如何处置,待太子从西域返回后由太子自行定夺。其二,太子从西域返回后,臣等会上表劝进,到时候若是太子应允登基。那就请陛下退位做太上皇吧。陛下到底是年纪大了,还是在这个安乐的位置上,好好享受余生吧。”
第四零五章 东方的来信()
? 亲爱的阿芝莎,自从接受沙中沙的命令,护送我国的使团向东出使汉国。离开你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来你过得可好?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你,想念你娇美的身躯,滚烫的红唇。
我们是去年十二月抵达汉国的首都长安的,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国土上穿行了五千余里。这是一个历史和我们的国家差不多悠久的伟大国家,其领土范围也不比我国小多少。更让人觉得惊叹的是,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这个汉国原先的版图比现在起码要大三倍。现在,这个国家正在和两个叛逆交战。若是汉国能够扫平两个叛逆,重新恢复统一的话,这将是文明世界里最强大的国家吧。
这里的人和我国的人在长相上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皮肤约莫是淡黄色,个头普遍比我国的同龄人要矮小一些。几乎全都是黑发黑眼,小眼睛,矮鼻梁。
虽然在相貌上和我们有很大不同,在我个人看来不算漂亮。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非常的勤劳和聪慧。我跟随沙中沙陛下征服了那么多部族,走过了那么多地方。从未见过有哪个地方的人民像这里的人一样,可以每天从很早就起床,然后一直辛勤而认真的劳动到傍晚。是的,不是一个人,一群人,而是整个国家的人都是如此。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却又让人无比尊敬的国家。
现在的汉国,据说其有效控制的领地只有以前全盛时期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但即便如此,这里的物产之丰富,也着实让我们感到这块土地的富庶。他们的农民,培育出一种叫做汉豆的新物种,不挑地方而且极为高产……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做香皂的东西,用来沐浴后人显得特别清爽。他们中的贵族阶层,用一种叫白纸的东西书写文字。这个东西是如此的廉价却又非常适合书写。由此导致这里知识的传播范围比我们波斯大了太多太多。
据说,这些东西,都是这个国家的摄政王,关,所发明的。关摄政王是这个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他的祖上是这个国家的开国大将,曾经取得过极为辉煌的战绩。但是因为盟友的背叛,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候迅速陨落了。那时候关摄政王还没有出生。
摄政王殿下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成年不久就失去了兄长。后来他从一个很穷困的小封国起步,慢慢的变得强大起来。最终在一次敌国发动的战争中,力挽狂澜,把即将要灭亡的国家挽救了回来,并趁势取得了这个国家的实际控制权。
据我在这里听到的传言,这个国家的前任沙中沙和摄政王殿下的祖父乃是结义兄弟。但是当我拿着这条传言去询问汉国的官员们时,他们无一例外都予以了否认。是啊,即便是在我国,一个人登上沙中沙宝座后,就是亲兄弟之间也没有了亲情可言,更何况是这样的结义兄弟呢?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前些时间,这个国家发生了一场政变。是不甘于大权旁落的皇帝,联合了一些野心家对摄政王殿下的进攻。摄政王轻而易举的平定了这场政变。
在这场政变中,我也起到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作用。在那个叛军向摄政王发起进攻的夜晚。我刚好率领一队我国的重骑兵和摄政王殿下在一起。在他们的姜大元帅的指挥下,我们精确的找到了敌人的薄弱之处,然后勇猛的杀出,轻而易举的将叛军的首领击杀。是的,这支叛军的首领就是死在我的手中。
因为如此,我得到了大元帅和摄政王殿下的亲自接见。
大元帅是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打了一辈子的仗。而且早年从来都是用几万人对抗那些叛逆国家的十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我从未见过用兵艺术如此高超的军事统帅。在和这位大元帅深入交流后,我有一个感觉:若是大元帅能够来到我们波斯,率领我们强大的兵团与罗马作战的话。不要说叙利亚了,就是更远的埃及或者亚美尼亚都已经拿下来了。
这里的军人作战,不管哪个国家,都喜欢用各种计谋。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用最小的代价追求最大的胜利。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我们波斯那些统帅们统统都该被吊死:我们和罗马打了这么多年,失败的那些战役就不说了。就是那些获得巨大胜利的战役,哪一次不是伤亡惨重。这样的胜利,在姜大元帅看来,那是不可接受的。
摄政王殿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让我吃惊的是,他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极为熟稔。对我国的阿尔达希尔一世极为推崇。啊,好像我们两国开始交往也不过一年左右吧?他这样执掌一国国政的大人物,是那么的繁忙,居然还花了那么多时间来学习我国的历史。在让我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觉得深深的惭愧。我已经下定决心,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和历史。我的时间比摄政王殿下多出了那么多,没有理由学不好。
在那天晚上的战斗后不久,我们跟随摄政王殿下回到了汉国的首都。让我们和罗马人以及帕尔米拉人都觉得惊讶的是。这次政变的失败者们受到的惩罚微乎其微。参与者们当然是被杀掉了,可是他们的家人居然大多数只是流放。而且最让我们惊讶的是,摄政王殿下和他的伙伴们居然没有把发动政变的皇帝抓起来杀掉。而是准备用太子替换掉现任皇帝而已。
当我把这份疑惑向摄政王殿下提出后,摄政王很和蔼的告诉我,一方面他想要在这个国家树立一个温和的政治斗争环境。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个时代,人是最为宝贵的东西。即便是罪人,只要管理得当,一样可以产生足够的价值。至于皇帝陛下本人,在失去了仅有的爪牙之后,又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联想到这个国家以前种种珍惜士兵的举措,我当时莫名的感动。然后头脑发热之下就直接对着摄政王殿下下跪要求效忠。而殿下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我的效忠。
亲爱的阿芝莎,按照出发前波斯大使对我们的承诺,护卫这些在大汉生活、学习的学者、少年五年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到波斯。但是现在,我已经被摄政王殿下封为军侯,掌管五百名士兵。伟大的摄政王殿下是一个有极大雄心的人物,在我看来,他势必不能允许两个大汉的叛逆长久的存在。因此,我迟早是会跟随殿下向东征战的。我期待在新的战场上立下新的战功,由此得到摄政王殿下的封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土地。
所以,亲爱的阿芝莎,我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回到波斯了。因此,若是你还记着我们的恩爱,就请来到大汉吧。我向你保证,这是一个不输于波斯,甚至还略有胜出的国家。在这个国家,我们会实现以前的理想,成为一地领主的。而你,就是未来的领主夫人。
事实上,我只是第一个向摄政王殿下效忠的人罢了。在我之后,有不少本国士兵乃至罗马人、帕尔米拉人都向殿下进行了效忠。
有鉴于此,殿下已经派出使者向沙中沙陛下通报,对于我们这样自愿加入大汉的波斯军官,摄政王殿下愿意出等量的陶瓷进行购买。因此,想来你若是要离开波斯来到大汉的话,是不会有什么人为难你的。
送信的人叫库尔善,是摄政王殿下的御用商人。你若是不愿离开波斯,请写一封回信交给他。让他带回来给我。若是你愿意来到大汉,就请放心的跟随他的商队一起东行吧。
我无比的期待在长安见到你的那一天。
你忠诚的,赫德拉姆。约阿其姆。柏格斯统。
第四零六章 何为穿越者(一)()
? 六月初,刘谌回到了长安。然后就接到了无数大臣的劝进表。
对于这样的东西,刘谌的选择是一律不看,而是命人轻车直奔大司马府。
关彝在大司马府的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见了刘谌。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栋小楼在大司马府里显得极为突兀:孤零零的立在一片空旷的院坝中。最近的房屋离这栋小楼也有数十丈开外。所有房屋与这栋小楼之间的植被被全部铲除。而且小楼周围不间断的有大量关府家将巡逻。简而言之,任何人都无法消无声息的接近这栋小楼。
“大司马,孤面对这样的劝进表,心情很是复杂。”
“家上都想到了什么呢?”
“孤从小就不得父皇宠爱。在孤的印象里,父皇对于大兄是给予了极高的期望和要求,时时言传身教。而对六弟、七弟则是万般宠爱。就孤和二兄、三兄、四兄几个兄弟被冷落得很是明显…。。然而,父皇纵然千般不是,但终究是孤的父亲。这逼迫父亲退位,而孤自己上位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可真要跨过这一步,真是太难。”
“臣在襁褓中就失去了父亲,所以家上刚才说的话,臣感受不到什么。但是,陛下退位,不是家上做的。也不是臣等强迫的。而是陛下现在的身体确实不适合继续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了。”
“呵呵……”轻轻的笑了笑,刘谌面色变得郑重起来:“大司马,孤在做这个太子之前,其实经常心有不甘,觉得凭什么大兄那样懦弱的人也能成为太子。觉得父皇那样的性子怎么能掌管一个国家。也经常在内心里幻想,若是这个国家有朝一日交到孤的手里,孤会把他变得如何如何……但是孤后来做了太子,承蒙大司马的关照,派出诸多老师对孤时时指点不说,国家大小事,大司马都让孤插手、知晓。可是这知道、接触得越多,孤就对当年的想法感到可笑、可耻。这一国之政,牵扯了太多利益,太多的人,哪里是那么好平衡的?更何况还要在平衡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并时刻应对晋吴、异族的挑战。说真的,孤对接手这个皇位实在是没有信心。”
“家上。”关彝微微一笑:“家上有这样的想法,臣就放心了。君主,便是如高皇帝、孝武皇帝那样的人物,也是不能一个人就撑起整个国家的。若无兴汉三杰为首的一众开国将相,高皇帝必为项王所擒杀。若无董子为其统一思想,若无主父堰为其行推恩令、盐铁专卖,则孝武皇帝虽掌控一国亦不能充分发挥这国力。同样的,若无长平侯、冠军侯等良将横空出世,匈奴虽然终究能平,但未必能在武帝一朝就大势已定……所以,家上将来登上大宝,也不会孤身一人来面对天下啊。”
“……这正是孤感到特别焦虑的地方。”刘谌非常勇敢的直视关彝:“大司马,孤的性格,和其他的几个兄弟不同。说得好听点叫做英武刚烈,说得难得点就是固执强势。早年作为一个闲散王爷,这样的性格不是什么大问题,顶天也就是祸害自己一家人而已。孤做了太子后,在各位老师的教育已经很是注意克制这个问题。但是毫无疑问,像孤这样的人,若是做了皇帝,怕是难以抑制……”
“嗯,家上所言确是实情。”关彝也直视着刘谌的双眼:“家上的性格,比先帝都刚烈许多。若要说在性格上和谁更像,恐怕孝武皇帝才是家上最贴近的模板。”
“大司马过誉了。”
“这一点都不是称赞。作为臣子来说,在武皇帝麾下做事的时候很畅快,但若是做不好事情,或者说做完了事情这下场和结局都不会太好。伺候孝武这样的皇帝,对臣子来说,其实是个苦差。”
“……是的,孤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孤并没有父皇这样的手腕和隐忍。若是孤坐上皇位,孤与大司马以及诸多朝廷重臣的关系,可能就不是今天这样融洽了。”
“臣明白家上到底在想什么了。”关彝微微一笑:“毫无疑问,臣乃是权臣,现在整个国家的权柄,大都在臣的手里。对于权臣来说,无论这个权臣是想做操莽抑或是想做光亮。家上这样的性格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是啊,大司马,孤对国家现在的形势还是认识得很清楚的。孤非常明确一点:今日之国家可以没有父皇,也可以没有孤。但不能没有大司马。但是……其实孤有时候在想,或许孤的几个兄长,甚至甘陵王皇叔,都更适合在这个时候接任父皇的位置。”
“家上,您真的想多了。”关彝深吸了一口气:“臣绝无篡汉自立的想法。这不是什么臣的先祖以忠义闻名,若臣行此事会有损家祖声誉的问题。而是在臣看来,篡位这种事情,其目标实在是太低了,有损我堂堂穿越者的身份。”
“穿什么?”
“在回答家上的问题前,臣先问家上几个问题吧。还请家上依凭本心,据实回答。”
“大司马请讲。”
“以家上观之,臣从十五年前出知涪陵郡开始,所作所为,当得起一声了不得否?”
“呵呵呵,岂止是了不得。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孤没有做太子前只觉得大司马在涪陵郡干得很不错。真正的开始接触国事后才知道,大司马做的事情是如何的惊艳。无论是把贫瘠的涪陵郡变得富庶,还是手指一点就在自贡亭找到源源不绝的卤水,再到阳安关吞下伪魏的十万大军,到执掌国政不过五年就让国家实力倍增,然后实现了丞相、大将军为之奋斗数十年都不能实现的目标,一气底定雍凉。然后迅速的让雍凉恢复繁盛……如此种种,大司马实乃天人!实在是让孤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