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罪臣司马炎,拜见大汉太上皇,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是的,在这一天,已经很久没有站到前台的刘禅被刘谌请了出来,坐到了主位之上,接受司马炎的跪拜。
已经七十四岁高龄的刘禅这些年天天在后(防和谐)宫玩女人,身体是愈发的不行了。两只眼袋都快下垂到了颧骨以下,满脸的老年斑也在预示着这位皇帝命不久矣。
嗯,这个司马安世好像也跟朕一样,酒色过度啊。哎,原来接见敌国的伪帝也就这么回事,早知道就不出来了。还是快点结束吧。朕这会儿只觉得困倦得紧。
“嗯,平身吧。”
“谢太上皇,谢陛下。”
麻溜儿的起身,司马炎到底还是做过大国的国君,所以这会儿不管内心再怎么惶恐,依然强打精神,双目炯炯的看向了刘谌。
“无聊的把戏。”作为胜利者,刘谌根本没有想和司马炎对视的想法,只是轻轻的朝着刘禅一点头。
然后太上皇很不耐烦的问了一句:“卿何来之迟也?”
“罪臣虽对太上皇,对陛下早已心生向往,但无奈家大业大,牵扯太多。故而来得迟了,还望陛下恕罪。”
“嗯,卿多次违逆天命,对抗王师。可知罪?”
“罪臣罪莫大焉,愿受责罚。伏维陛下有好生之德,让罪臣的家人得以苟延残喘于世。”
“我大汉自立国以来凡四百七十六年,岂是对老弱妇孺都要斩尽杀绝的国家?罢了,卿听封吧。”
“罪臣听候圣裁。”
面对再次大礼跪拜的司马炎,一位年轻的郎官站了出来,“砰”的一声展开圣旨:“诏曰:逆晋伪帝司马炎,不识天命,暨称帝号……。其罪实乃大焉。然,雒阳开城,使数十万军民免遭涂炭,亦是有功于天下。着封为归命侯,裂凉州武威郡休屠县为其封地。允准建立宗庙,许其以王礼祭祀先人。咨尔归命,与汉长存。敬奉皇帝,保家宁邦。布告中外,咸使知闻。”
这?这就完了?说好的千人卫队呢?我那么一大家子亲戚们的爵位、官职呢?他们以前好歹是大国亲王,你多少封个乡侯、亭侯啥的吧?这些没有,关内侯什么的也可以来一点啊?
还有啊,归命侯这种恶意满满的封号就算了,亡国之君嘛,也不指望有什么美号。但是你居然把朕封在了凉州?凉州那个地方谁不知道,穷得叮当响不说,异族还多得很!朕怎么能靠那么小一块地方,养活这么大一家子人?更别说朕还有不少子女、后妃以及这些子女、后妃必须的诸多奴仆、下人了。
看看曹丕对刘协,朕对曹奂,你们刘家人怎么可以这样?汉皇!你如此作为,可曾为后世子孙想过?这世上,当真会有不亡之国乎?
他在那里傻乎乎的发呆,可是上面宣旨的郎官可不耐烦了:“归命侯?归命侯~~!”
“啊?罪臣在此。”
“还不谢恩。”
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事到如今,除了把颈项伸出去任人宰割,又能有什么办法?
“罪臣,领旨谢恩~~!”
“呵呵呵……”一开始端坐在侧位,一直不发一言的刘谌站起身来,几个健步就走到了刚刚起身的司马炎面前。两位帝皇,直面而视。
“嗯。”看着司马炎此时仍然敢于和自己直视,刘谌满意的点点头:“归命侯,可是嫌朕给的封赏太薄?比起你当年对魏家皇帝大大不如?”
“罪臣不敢做此想,但是陛下,臣家人众多,这一县之地……”
“呵呵呵,先跟卿说一件事,朕已经知道卿的家人、奴仆一路之上多有病倒。所以,朕已经派了皇甫静安先生带着一群他教导出来的大夫去帮你们诊治了。”
“啊?罪臣多谢陛下。”这样的感激绝不是作伪,司马炎这个皇帝再怎么不堪,但对待家人还是极为厚道的。
“朕有数语忠告于卿。”
“罪臣恭听圣训。”
“武威郡,乃是链接凉州与雍州的交通要道所在。自我大汉打通西域,与泰西诸国建立联系后。这条道路上的商旅那是络绎不绝。而休屠县所在位置,除了是商队必经之路外,还是草原诸族冬夏两季进行转场的必经之路。概而言之,卿去了那里后,好好去做的话,养活你这一万多人,根本不是问题。当然,若是卿不善经营,汝司马家的人也无人振作的话,饿死困死甚至被草原诸族劫掠什么,也在瞬息之间。”
“陛下是要让罪臣去做陶朱公?”
“呵呵呵,不一定是陶朱公啊,卿去了那里,若是做好商路周转点,与草原诸族建立良好关系,把草原上的特产交给过境商人售卖,以此积累财富,培养子弟。未必不能再兴司马家啊!”
虽然不大懂,但朕怎么觉得内心隐隐有些兴奋?
不等司马炎内心想得更多,刘谌又说道:“伪魏对待孝闵皇帝也好,卿对待曹景明也罢。其实不过是划出一郡之地养了个高级囚犯。朕如此对待卿,其实就一个意思:不要当混吃等死的米虫,不要做一个吃了睡,睡了吃的闲散公爵。朕给你一块地,自己去好好发展。不管是再兴或者灭亡,朕都给你这个机会!”
“陛下的激励之意,罪臣明白了。只是罪臣有一问。”
“讲!”
“若是罪臣的后人通过如此发展起来了……。”
“哈哈哈哈~~司马安世,你果然够胆量。现在朕手握十一州,而你不过一县。若是这样都让你家翻了天,那朕活该断子绝孙!再说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你们司马家在卧榻之侧,朕的子孙,才能日日警醒不敢稍有懈怠!坦白跟你讲,不光对你如此,待会曹家的两位也要到这里听封,朕对他们的处理,也是一样!”
第四九八章 亡国的皇室(二)()
“陛下,啊不,安世你说什么?汉皇居然把你封到了凉州?”
“凉州?那里除了沙子还有什么?”
“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安世,你就不知道据理力争么?”
“呃……安世啊,你是休屠县侯,那我们呢?有没有爵位?”
长安城外,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寨子,晋国宗室诸人暂时被安置在这里——这种待遇已经让司马家的王公贵族们大为不满。等到司马炎一回来,把刘谌的安排一说,几百号亲戚们顿时炸开了锅!
“诸位叔伯长辈,诸位兄弟,诸位贤侄,都静一静,静一静……”
可惜,司马炎这会已经不是皇帝了。他的这些亲戚根本就没有听他话的意思——也对,要不是你瞎指挥,我们司马家怎么会落到今日这个下场?
“都去长安城,都去长安城!找那个汉国皇帝说说理,从古到今,哪有如此对待前朝皇族的?”
“就是,就是,老夫年事已高,是断然不会去凉州吃沙子的。大不了舍此残躯,溅那汉国皇帝一脸热……。哎哟喂~~谁!谁敢打老夫?”
“司马逊,在我面前还敢称老夫?打的就是你!”
司马逊,乃是司马懿的六弟司马进的长子,晋国灭亡前,受封谯王。而打他的,当然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司马干。
两人同辈分,但是司马干的年龄是这一辈最大的。所以,在号称以忠孝传家的司马家里。司马干出手了,谁都不敢再炸刺。
看着场面总算安静了下来,司马干举着拐杖扫视了大家一遍:“大晋已经亡了,但是司马家还要想办法生存下去。所谓蛇无头不行,安世以前是大晋的皇帝,自然也是司马家的族长、家主。你们可有异议?嗯,没人发声,那就是认可了。那么,家主讲话,有你们吵闹的份?”
场面总算是得到了控制,司马炎感激的看了司马干一眼,然后对着诸多亲戚来了个罗圈揖:“诸位长辈,诸位兄弟,诸位贤侄,炎方才在长安,汉皇对炎是如此说的……总之,这次汉皇封的侯国,和以前我们封曹景明,魏文帝封山阳公不一样。这次的裂土分封,更像是昔年西周初年的分封。在那块地盘上,民政、财政乃至军政,都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若是经营得好,我司马家未必不能复兴,未必不能再成一流世家。
炎从雒阳出来后,一路都在反思,我司马家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三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建立大晋。可为什么不足十年就亡了?除了汉国关子丰确实有惊天动地之才外,我们自然肯定也出了问题。别的不说,就说我们这一路行来,短短几天时间,有多少人病倒?这是我司马家吗?昔年祖父大人千里奔袭辽东,以雷霆之势扫灭公孙渊。先伯父大人亲自率军平定毌丘俭之乱,便是文次骞冲到他的面前也死战不退……若是我司马家的人,有他们二位昔年的武勇,何至于沦落到此?相反,大晋立国后,炎封诸位做王,诸位中的大部分,都是骑不了马,拉不开弓,高谈阔论终日不倦,一遇实事立即束手了吧?
汉皇对炎说,留下我司马家,是要让刘氏子孙始终保持警惕,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呵呵呵,听到这话炎真是惭愧得无以言状。昔年我大晋新立,汉国已经展现出一副勃兴之姿,可笑那时候的我们,还自以为自己是当世大国,看不起西蜀小寇……
汉皇还说,若是我大晋一统天下,以我们家这糜烂的速度,只怕到时候异族都会屠尽我司马家的子孙。这个,炎以前倒是没有想过,但是从长安过来的路上,那是越想越心惊……。总之,我们这一家子,由于身居高位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子孙们都多有不孝。说句大实话,炎的叔父们大约稍好一点。炎的兄弟们那就差得远。至于诸位子侄,哎,差不都是烂完了。真要是等到他们那一辈来执掌天下,说不得,大晋一样要亡不说,司马家也要断子绝孙了。
今日,汉皇给了我们这个家族,凤凰涅槃的一线生机。只要我们抓住了,或许复国什么的永远都看不到了。但是,我司马家一定能够恢复先祖父、先伯父、先父时代的人才辈出,锐意进取的光荣。
所以,炎诚恳的劝告各位,汉皇的这个封赏,真的是仁慈到了极致。历代亡国之君,不是死于非命便是做一辈子的囚犯。哪里还有像今天这样如西周般的分封的?炎已经接了这个爵位,并且要带上自己的家人去那里就封。炎深信,以我司马家家学渊源,到了那里,未必不能开创出新的局面!”
司马炎讲完之后,整个大帐内陷入了一片沉寂。
少顷,一个年轻但又柔弱的声音响起:“安世,汉皇可曾说,若是我们家不愿去的,会怎么安置吗?”
“说了,因为大晋已亡,所以以前大晋封的爵位那是全都没有了,因此大家都是庶人。若是不愿去的,报上名单,统一由大司马府进行编户,成为平民。授予田地,每年耕田完税!”
“岂有此理!”
“居然敢如此折辱我等!”
“就是,士可杀不可……哎呀!干叔?”
“哼!司马陵,你可长进了啊?还士可杀不可辱都来了。”司马干的拐杖再一次出场压住场面后道:“说到你司马陵,你为啥不愿意去凉州?”
“还用说吗?凉州那个地方荒僻得很,气候也干燥,异族又多,如何去得?”
“那为何又不愿编户?我司马家以前不也是温县的良家子吗?”
“这,干叔,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司马家诗书礼仪传家,怎么能做下田耕种的事情?”
“编户了,分了田地给你了,就是让你下田做农夫吗?你做了近十年的城县县王,俸禄、赋税不知道积累了多少。这次运过来的,属于你的金银都有三大车。你编户分田了,不知道去请人来帮你耕种吗?你不知道趁着还有点余财,抓紧培养自己的子孙念书,然后找机会出仕吗?”
“啊?干叔,你说什么啊?我们是亡国皇族啊。怎么能轻易出仕?”
“哼,这会知道自己是亡国皇族了?我们怎么能和汉皇讨价还价?汉皇老夫是没看到过,但估计也凶不到哪里去。老夫是亲自见过了关子丰,那个气场……别以为我们这里有一万多人,真要是把关子丰惹火了,马上在长安附近挖个大坑把我们活埋了信不信?所以,这会儿赶紧的做决定,要么去休屠,要么接受编户。两者都不选的,安世,你是家主,可以执行家法,直接将这些废物砍了。免得连累大家!”
到底是上了年纪,而且还有病根潜伏,所以在用力的说完了这段话后,司马干一下子就昏倒了。整个大帐内又是一阵手忙脚乱,待得把老家伙安置好了后,大帐内的气氛显得很是尴尬。
“兄长,诸位,攸刚才一直在想,我司马家,在凉州的武威郡,其实是有亲戚的。”
“啊?大猷,你说的,莫非是顺弟?”
所谓顺弟,乃是司马懿的七弟司马通司马雅达的次子,司马顺。这是魏晋禅代中唯一立场鲜明表示了反对的司马家子弟。由此,他的哥哥司马陵和弟弟司马斌都得以封王,而他却被流放到了凉州武威郡的姑臧县。
所以,单凭此一点,关于叔达司马孚到底是忠于魏国还是忠于自己的争论,可以休矣。
“是的,兄长,顺弟因为反对魏晋禅代,被您流放到武威郡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来,他在当地耕地、读书,教化当地异族。还不是过得很好?这一次,我们这么多人,带着这么多资财前去,还有一县之封。如何会做得不好?!”
“善!攸弟说得极好!吾意已决,两日后向休屠县出发。愿意跟着来的,欢迎,不愿意的,待会单独向吾提出,吾会分一些资财给你们。但是吾深信,司马家终究会在凉州再塑辉煌!”
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试验()
“臣曹奂、曹悌,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两位请免礼。”
“谢陛下。”
司马炎之后,接着进来的是曹家的两位。这两位的麻烦可比司马炎大多了。
晋国是被汉国生生打掉的,而且两者关系相对单纯,就是战胜者面对战败者。而曹家的人嘶这是篡汉者的后人啊。
而且曹家的领袖现在还是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