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蜀汉的复兴 >

第40部分

蜀汉的复兴-第40部分

小说: 蜀汉的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彝内心深深的一声叹息:这个句宁,要了。别的不说,就这副接近两米的雄壮身材,不管武艺到底如何,底子就摆在这里了,稍加训练就是一员不世出的猛将。

    他缓缓的对着句宁开了口:“伯定,我说三点。第一,我并不觉得句安在那种绝境之下投降有什么可耻的,若是换了我在那个环境,一样也是要投降的。这话不是安慰你,便是出了我关家大门,我也一样这么说。第二,你的父亲确实不光荣,但并不耻辱。以后在我麾下做事,不要有什么负担。第三,若是将来我领军北伐,尔等父子战阵之上相遇,各自尽自己的本份就好,无需过于执着杀父正名。”

    会客室一时之间很安静。过了一会,这铁塔般的汉子眼眶开始发红,少顷,竟然像个孩子一般眼泪喷涌而出:“多谢君候体谅家父当日之难,可惜,如君候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发泄了憋闷近十年的感情后,句宁起身,然后大礼参拜:“如此,句宁的命就交给君候了。”

    “善,今日吾得一勇士矣!嗯,这位壮士,刚才慢待了你,还请见谅。现在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诺,在下本是汉嘉郡的夷人,姓乌蒙,名阿木。无字。后来全家入佃南乡候(董厥)庄园,成为其家奴。遂改姓董,序号五十六。故称董五六。南乡候出知梓潼郡后,将在下赶了出来,不要在下追随了。在下就此失业了。故而前来君候府上投贴,希望能讨得一碗饭吃。”

    “董家的人?是要派到我家来做奸细么?”这是关彝听完这位乌蒙阿木自我介绍后的第一想法。

    不过董厥这种渣渣算什么呢?像他这样的政客一抓一大把。而我这样的能搞钱的人可没几个啊。和我关彝比起来,对于蜀汉来说,我才更具有不可替代性吧!只要刘家皇帝脑袋不秀逗,也肯定是保我不保你啊。就凭这一点,就算你是奸细我也不怕!

    “未知阿木有什么能够见教关某的?”——你凭什么本事上我这里吃饭呢?

    听到这句话,阿木有些局促不安:“君候,在下幼时家贫,没念多少书,也没有句兄那样的武艺。只是从小跟着父亲学了一手捕鹰、熬鹰、训鹰的本领。当年董明公子就是看中了在下的手艺,将在下拔为亲随为其训练飞鹰。这一次南乡候出知梓潼郡,据说很大原因是因为董明公子的缘故。所以……董明公子的亲随近乎全部遣散……在下只有这门手艺,希望能够对君候有用,若是君候觉得无用……在下迟早饿死在CD街头。”

    训练飞鹰!训练飞鹰!虽然乌蒙阿木还在下面近乎哀求的恳请关彝收留,但是这会儿坐在上面的关彝心里已经起了滔天巨浪!

    “阿木是吧,我有三问,若是你都能答得让我满意,这碗饭,我给你了!”

    “诺!请君候发问。”

    “第一,为什么你不去其他权贵府上求职,偏偏跑到我这里?”

    “回禀君候,董明公子整日在CD飞鹰走马,流连秦楼楚馆,名声确实不好。这一次因为他的缘故,南乡候不得不出知梓潼郡。所以董明公子身边的人,都被视为误主的不详之人。在下去了好几家大官人府上投贴,连被接见的机会都没有。还有就是……”

    “还有什么?”

    “前两天君候家门外有几百人投贴等候接见,在下根本就没敢投贴。可最近两天君候门口的人一下子少了九成,在下觉得,这么少的人,至少能得到面见君候的机会……在下冒犯君候了。”

    “哈哈哈哈哈~~~无妨,真正的人才,足以以一顶千。若是土鸡瓦狗,便是十万百万,又有何用?很好,这个问题我满意了,下一个问题,你知不知道南乡候出知梓潼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侯发力?”

    “略有耳闻。其实几日前董明公子当街撞击君候座车的事情,在下是听同伴说过的。”

    “那,若是本侯录用了你。你就出仕了害你旧主的人家,内心可有过意不去?”

    阿木静静的想了一会,然后非常坚定的回答道:“没有!”

    “嗯,说说理由。”

    “诺,启禀君候。在下和父母在汉嘉郡虽然过得不算很好,但至少是自由人。因为家父和在下这一手养鹰技艺被董明公子看中,才被强迫入佃的。这些且不去说他,就说在下被遣散之后,董家对在下一直不闻不问,便足以让在下对董家再无牵挂。”

    “你父母在哪里?”

    “尚在CD城外一处草棚中,不知将来何处去。”

    “善,第二个问题本侯满意了。最后一个问题,若是你答得让本侯满意,不要说你,你父母的饭碗本侯也给了。”

    “诺,请君候发问。”

    “嗯,这飞鹰,可以用来通信么?”

    “额……有没有飞鹰传信在下不知道。但至少在下训练出来的飞鹰,只能用于捕猎,不能用来传信。”看到关彝脸上明显露出失望的表情,阿木赶紧补充道:“但是飞鹰除了捕猎,还可以用于战阵之上。若是两军互相藏匿,有飞鹰的一方,定然能提前发现对方!还有,君候说的远途传信,鹰野性太重,并不适合。但可用飞鸽。飞鸽传书,古已有之。家父和在下,可以为君候勉力试之!”

    “嗯,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好吧,本侯录用你了。回去把你父母带来,若是你父亲确实如你所言擅长养鹰训鸽,本侯给你们两父子家将的待遇。”

    “多谢君候,不,多谢家主!还请家主赐下关姓和编号。”

    “乌蒙阿木啊。”行跪礼参拜的阿木突然感到一只有力的大手按在了自己的肩上:“有本事的人,为什么要用别人的姓呢?好好去做,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让乌蒙这个姓变得光荣的!”

第六十九章 布局江阳郡(一)() 
关彝虽然挂着左将军的职务,在级别上已经进入了朝廷高级官员的行列。但他真正的本职是涪陵郡太守,本次回CD主要工作也是述职。所以按理来说,述职完毕后他就该回涪陵去了。他也老老实实的给刘老板打了报告,说老大我要回去工作了。但是刘老板的回复再次揭示了刘氏父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始终有一群马仔不离不弃的原因:你回去就职的申请我看到了,不过听说你老婆刚生了孩子,你就等孩子满月了再走吧。

    这就是蜀汉政权让臣子感到舒服的地方。虽然刘禅先生现在满脑子都是动的怎么让关彝和谯蔷离缘的念头,但还是非常体贴的给关彝放了产假。

    能够留下来多陪陪家人,关彝当然高兴。但也有烦恼的地方:刘老大那么多的儿子都发了请帖。自己要是陛见完了就溜之大吉自然不用去见。可是现在有了一个月的假,无论如何也得去见了。

    第一个去见的,当然是太子刘璿。

    刘禅的长子,蜀汉的太子刘璿生于建兴二年(224年),这一年三十六岁。这家伙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不安分的熊孩子,整天什么事情都不干,就是喜欢骑马射箭。若是让其这么自由发展下去,可能会成长为一员不错的武将。

    只是可惜,他是太子,是储君。蜀汉全国上下都不允许他朝纯武将方向发展。在各方势力的坚持下,刘璿被搬弯了,成了一个知书达理、规规矩矩的宅男。

    这厮的老师是谯周,老婆是费祎的女儿……好吧,关彝在太子府受了极大的白眼,草草的吃过一顿饭就落荒而逃了。

    剩下的什么安定王、西河王、新平王、新兴王、上党王,关彝也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去逛了一圈。这些家伙有的觊觎自己手里的商品——抱歉,不给,有种你来咬我。有的对关彝的武功感兴趣——打几个蛮寨算什么武功啊?吹都吹不出花儿来啊。

    反正这些家伙在历史的本位面都挺惨的,也就西河王命好一点——死得早,蜀汉亡国之前他就病死了。剩下的太子死于钟会之乱。其他的几个,在西晋当了四十多年的米虫,然后在永嘉之乱(311年)中被攻入洛阳的匈奴人像宰猪一样杀了个精光。

    唯一不同的,是北地王刘湛。

    任何一个熟悉三国历史的现代人,几乎没有不对慷慨雄烈的北地王唏嘘赞叹的。所以,关彝是抱着极大的敬意和兴趣去拜访北地王。

    然后,现实总是残酷的。

    在北地王府,双方坐定之后,刘湛的第一句话就是:“左将军,为何不跟随大将军北伐?”

    呃,小老弟,你有没有搞清楚状况啊?

    “大王容禀,臣在十多天前还是关家唯一的男子,当务之急是为关家开枝散叶。北伐,臣是支持并向往的,数年之后,一定会参加北伐。”

    “这话倒也有理,独子不当兵嘛。”

    这就对了嘛,这位王爷还是讲道理的嘛。然而……

    “左将军在涪陵郡做得好大事业,为何不捐献出来,让整个大汉都更加富强?”

    “呃,大王容禀。臣在涪陵郡是做了一些事情,但这些事情收效还不多。臣已经将部分事情的细节向宕渠郡郡守开放,下一步臣还准备把涪陵郡的一些好的经验交给新任的江阳郡太守张遵张令行。大王,这推广之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的,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慢慢来慢慢来,我大汉都立国三十多年了,还是困居在巴蜀之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于旧都啊!寡人可真的是很想早日见到北地风光啊!”

    大哥,您说得太好了,我竟然无言以对。我也很着急啊,我再不努力点,四年后你就要先杀自己的家人,然后再去大耳贼的灵牌前自杀了。

    “左将军,为何丞相、大将军花费数十年之功都不能克取长安呢?”

    “左将军,遍观史书。历朝历代,亲王出镇地方并不是没有先例嘛,为何寡人向父皇请旨都督汉中会被父皇严厉呵斥呢?寡人绝无和皇兄争夺太子之位的龌龊想法,寡人真的是替我大汉着急啊!”

    “左将军,您在父皇哪里说得上话。要不您上本奏章,除了你们这些元从后人,我们这些亲王也可以出知外郡啊!寡人是真想做事啊!”

    “左将军,您对东吴怎么看?寡人认为,当初就不该和东吴签订盟约。这些吴狗除了背信弃义、首尾两端外,没有丝毫廉耻可言!”

    ……

    原来,这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而且是单纯得可怕!算了,你还是继续当你的米虫吧。放心,就凭今晚你根本不提入股复兴社事情的态度,四年后我会救你的。

    很是郁闷的从刘湛府上回到家,恹恹的下了马车,还没来得及收拾心情。一个壮硕的黑影突然从角落里钻出,朝着关彝猛冲过来。

    还没得关彝有所反应,句宁铁塔搬的身影已经闪电般的从关彝背后闪出,蒲扇般大手声若雷震的挥出,然后就听见“啪叽”一声,这个黑影就被扇到墙角去了。

    “伯定住手!”借着自己门口的灯笼微光,关彝已经看清来人是谁了:“令行,什么时候回的CD,干嘛鬼鬼祟祟的?”

    “哇哦!兄长,这头蛮牛是谁?居然如此大的力气?来来来,跟你家张爷较量一番如何?”

    “哪那么多废话,先进屋。”

    关彝把张遵带到书房后,张遵一下子扑通跪倒在地:“兄长!救我!”

    “咦?你犯了什么事?你不会跑到梓潼去把董明给做了吧?”

    “嗨!小弟在涪陵听说董明那厮在CD街头居然敢故意冲撞兄长,确实也想去把那小子给做了。可这不是还没来得及嘛。”张遵笑呵呵的说完这句话后脸色一变,双膝膝行了两步,可怜巴巴的抱住关彝的双腿:“兄长,小弟在涪陵接到圣旨,朝廷安排小弟去江阳郡那个穷乡僻壤做太守,这可真是要了小弟的命啊!兄长一定要救救我啊!”

    “MB的独领一方的百里侯你居然怕做?当初为兄在涪陵郡不是跟你说好了要推你出来做太守的嘛!”

    “兄长,这个不一样啊。开初我们计划的是巴西郡啊。那个地方在巴五郡中,可是仅次于巴郡啊。人口众多,耕地广大,小弟去了就是享福的啊。可是这江阳郡,只有三个县不说,还穷得叮当响。小弟去了那里,该怎么办啊?”

    “行了行了,少在那里装可怜,不就是想来打为兄的秋风的么!实话也告诉你,香皂、景耀蜡、果酒、牙膏、牙刷什么的,你碰都别想碰!”

    “岂敢打这些东西的主意,就是兄长愿意给,小弟也不敢要啊。真要拿了,伯耀、国威他们还不撕了我。再说小弟也是复兴社的股东啊,岂有自己打破自家垄断的道理。”

    “那你想要啥?”

    “嘿嘿,兄长,把承祚和勇伯让给小弟呗。你也知道,小弟是没什么处理一郡庶务的耐心的。这个事情非得承祚不可。承祚不行的话,令伯也是可以的啊。至于勇伯,兄长啊,我家家祖也死得早啊,我父亲不在军中好多年了,可找不到勇伯那种经过多次北伐还能挣扎出来的老革啊!小弟去了江阳郡,说不得要和賨人打交道,没有能打的郡兵怎么行!”

    “先跟你说清楚,令伯(李密)不能让你带走,那是陛下摆在明面上监视为兄的。几年下来,好不容易令伯基本靠在了我们这边,好多事情都帮着我们遮掩。这时候令伯走了,换了人到涪陵郡,为兄还要再去伺候、试探。那多麻烦!至于承祚和勇伯嘛,他们本人只要愿意,我没有意见。”

    “当真?!哈哈哈,那就好了。小弟这个江阳太守可就能坐得稳当了。”

    “嗯,承祚帮你管民,勇伯帮你治军。那你干什么?”

    “小弟是太守啊,当然是制定江阳郡发展规划纲要了。嘿嘿,兄长,你是最疼爱小弟的,这江阳郡的纲要,你心里已经有谱了吧?”

    “嗯,说到这个,我倒是有点想法。这样吧,容陛下厚恩,准我在CD待复儿满月后再回任所,现在假期还有十几天。你先让你爹把承祚和勇伯调过去,然后你也去摸一摸情况。为兄假满后回涪陵郡必须从你的任所上路过,到时候为兄再给你交待!”

    “多谢兄长。吸溜,呃,兄长,刚才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