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郑王天下 >

第102部分

郑王天下-第102部分

小说: 郑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对话,更是想了又想,写之前,作者看小说时就十分反感文言文翻译腔,所以写这本书的时候为了代入感干脆就用文言行文,文言写的确实不怎么优美,但至少能保证大多数人能看懂,作者可以负责任的说,书中对话用的成语之类的,基本上没有春秋之后出现的。

    作者在用词之前,一个成语都会弄清它是哪个时代的,出在哪本书。

    用心写自然就不太能听惯别人轻易否定你心血的话。

    不过,写着写着也就习惯了,别人怎么说也不怎么在意了。

    这本书确实是缺点一大堆,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从前期作者就开始犯错,写的不爽,节奏太快,后来虽然节奏放慢了,但是代入感不强,因为作者不是学历史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历史教育,所以吃穿住行的一些细节一笔带过。

    这些都是这本书的缺点。

    无论如何,这本书写到这里,也算是写一半了。

    期间作者考研,很多读者依旧支持作者,这是作者由衷感激的,万分感谢!

    这本书刚开始作者起的名字是叫《郑霸天下》,后来发现被让抢注了,就改成了《郑王天下》。

    若是这本书的成绩不这么扑街,作者肯定会坚持写到主角统一天下,多写几卷,毕竟叫郑王天下嘛!

    但现实情况实在不允许,这卷已经写完,下一卷结束,也就是这本书的结束。

    最终以郑国称霸天下作为结尾。

    这事作者在前面也提到过,一百万字左右。

    说实话,这本书写的很吃力,不是学历史的写考据历史文真是大挑战。

    总算是写了一半,作者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刚开始写,确实没想到能写到这一步。

    这本书无论好也罢,坏也罢,至少教会了作者如何写小说。

    这个过程总是要经历的。

    这对作者来说,确实是经验的积累。

    虽然经验都是从失败中积累出来的……

    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书友的不离不弃,无以为报,只能尽量用精彩的故事回馈给大家!

第208章 远行() 
曲阜之会,最终以郑齐两国的失败告终。

    周宋鲁蔡四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却和郑齐两国结下死仇。

    受害最大的除了郑忽外,其实还有天子。

    无论以后虢公与天子如何否认辩解,都改变不了天子在盟会时强逼他国就范的事实。

    至少列国的诸侯在得知此事后,会这么认为。

    正如董狐记录赵盾弑其君那样,身为天子使者的虢公不去维护礼乐制度,无论是否有纵容之嫌,强逼之事都会成为天子的锅,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谁让他是天子,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拿到放大镜下去观察。

    可以预见,周王室的威信必将迎来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或许会如宣王更立鲁世子那般,引得各国叛周不朝。

    若是再严重一点,还极有可能引得郑国国人集体请求国君攻周。

    要知道,当初鲁国这个谨守礼乐的国度,国人对于宣王强更世子都极为不满,若非实力不济,说不定还真会公开和周对立。

    更别谈郑国了。

    无论怎么说,周王室威信扫地是必然的。

    即便天子实现了最终的目的,但这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郑庄公和齐侯分别之际,亦相约出兵,至于怎么打什么时候打,这就得等到郑庄公和齐侯各自回到国内后与全体朝臣商量之后才能做出决断。

    届时,两国国君会派使者互通有无。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而这一切都与郑忽无关了。

    在这场盟会之后,郑忽拒绝了齐侯所谓的让他去齐国修整一段时间的邀请。

    也没有选择和郑庄公同行,而是带领着高渠弥和郑庄公留于他的十余辆车,百余名精锐扈从马不停蹄的赶往晋国。

    郑庄公本来想要多留些人马给郑忽,却被郑忽拒绝了。

    一来此次原为结亲而来,从国内带来的人马并不多,也就五百余人左右。

    二来郑庄公及郑国群臣,身边总要多留些人马护卫左右,谨防不测。

    况且郑庄公离开曲阜之后,并没有立刻归国,而是遣人至邾,告以访问之意。

    郑邾关系素来友好,若是郑庄公在其他时候访问邾国,或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此时时机极为敏感,郑庄公此举传达出来的信息,是给鲁国添堵无疑!

    鲁桓公知晓之后,自然是气的破口大骂,但却无可奈何。

    你作的了初一,人家就作的了十五。

    谁也不比谁高尚到哪去。

    拉盟友当然不会只拉邾国一家,郑庄公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后续等他回到国内之后,他会将规划拿到朝堂上讨论讨论,炮制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可以预见,宋鲁蔡甚至天子,未来的日子不会过的太舒坦。

    老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总有人上窜下跳的想要搞你,先不说怕,就问你烦不烦?

    曲阜之会引发国际局势的震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难以消除了。

    不过,这暂时已经不在郑忽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他与文姜的婚期定于夏六月,距离此时也不过一个来月。

    如果他不能尽快的在晋国落脚,美人就要陪他颠沛流离了。

    俟一想到这里,郑忽就觉得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本来吧,他此时不能归国,人家再嫁给他,就已经是有些不合礼法了。

    因为亲迎之后是要告祖,告祖之后,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关系成立。

    就郑忽现在这个情况,甭管娶任何一位女子,都是不合法夫妻,属于先秦版的非法同居,现实就特么的这么操蛋。

    在这种情况下,齐侯没退婚已经是对得起他了。

    说实话,齐侯对郑忽真的是迷之欣赏,就想给郑忽送妹子,还怕郑忽不要。

    历史上原主都娶陈女为妻了,齐侯还坚持要给原主再送个妹子,可惜原主是个榆木疙瘩,死活不要。

    哪像郑忽,一个尚嫌不够,又顺手拐带了一个。

    这个节操,跟原主相比,真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好人不长命啊……

    别管怎么说,郑忽确实要要尽快找个落脚之处了。

    曲阜距翼极远,以此时的脚程论,郑忽一行在路上耽搁十余天是极为正常的。

    若非如此,郑忽怎么可能会心急火燎的赶往晋国。

    给不了人家名分,好歹得给人家一个家。

    不然与渣男何异?

    那些文青式的陪你颠沛流离,绝对是渣男臆造出来欺骗无知少女的把戏。

    关键是竟然还真有人信以为真,奉为真理,甚至于痛哭流涕,以为这才是真爱。

    在郑忽看来,大约是这些文艺女青年没读过历史,不了解人性,更无法读懂男人的内心世界!

    男人啊!古往今来,都是只想占便宜而不想负责的主。

    就这一点来说,郑忽还是有点底线的。

    至少他会为自己的女人考虑一二!

    闲话少叙,字数少水。

    郑忽一行离开曲阜后,划定的路线是经曹卫二国,越太行山,而后沿着原来草中戎、骊戎的土地,之后再过茅戎,最终抵达晋国。

    此刻,郑忽一行还未出鲁国境内。

    一行人除郑忽外,每个人的神色之中仍带有几丝的愤恨。

    曲阜的事情,随行的士卒已经知道了。

    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

    可以说,士卒得知之后,惊怒非常,人皆以为耻。

    人虽不多,却是同仇敌忾,纷纷向郑庄公表示,宁愿身死也要和几国干一仗以雪君耻,绝无妥协之理。

    话说的硬气不已,最后却被郑忽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就这么点人去与人家硬碰硬,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找死也就算了,一旦发起进攻,别管人多人少,就会被默认成为一场战争。

    届时,郑庄公有个万一,郑国的宗庙社稷怎么办?

    话的说句句在理,士卒欲战的心也被暂时压了下来。

    但是仇恨却没有因此而消解。

    人怀不忿之心是郑国上下的真实写照。

    就是高渠弥,一路之上,神情之中也隐隐有恼怒之色。

    在这个事上,郑国不仅吃了大亏,而且还丢了大人。

    只要是个稍微有点自尊心的郑国人,都难以忍受这种侮辱。

    高渠弥几次张口欲言,却又不知道该向郑忽说些什么,最终只是默默的叹气。

    事已至此,无力回天啊!

    ……

第209章 待价而沽() 
翼。

    一场盛大的欢迎晚宴在晋国宫廷中举行。

    出席这场晚宴的尽都是晋国的宗室贵戚,以及在晋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异姓大族。

    自晋哀公及栾成月余前战死后,翼人皆悲,连带着翼都的宫廷之中处处都充塞着悲痛的情绪。

    而今却一反常态,大张旗鼓的举办一场晚宴。

    萦绕在宫廷之中月余的悲伤情绪也消减了不少,不少人甚至开始有了笑容。

    由此可见,翼都群臣接待的这位是贵客无疑。

    没错,这位贵客就是郑忽。

    郑忽被驱逐的消息暂时还没有传到晋国,他在此时造访翼,对翼上下来说,确实是一剂强心剂。

    很多人已经开始在浮想联翩了。

    郑国遣其世子访问翼,是否意味着郑国要帮助翼伐曲沃,助晋国统一?

    没办法,身为世子的郑忽,天生就自带光环,一举一动都会让人联想到郑国。

    此时的晋国就是一破落户,而翼则是破落户家的破落户。

    郑国则想反,中原地区风头最劲的大国。

    对于翼来说,此时的郑国那是需要他们高山仰止的存在。

    说起来也是讽刺,若是按照历史上的轨迹,再过个几十年,晋国高攀不起的郑国,就堕落成为了小弟,而晋国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大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概莫如是!

    不过,现在有了郑忽,晋国的崛起之路或许真该打个问号了。

    此时,居于殿中主位的乃是晋小子侯。

    晋哀侯方死未久,周礼规定,诸侯五月而葬。

    晋哀侯的尸体虽不在翼城,但父死,人子服孝却是天经地义。

    五服之制,人子当服以最重的丧服——斩衰。

    晋小子侯而今便是身披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丧服。

    郑忽居于下首,扫了一眼殿中的晋国群臣,可以说是人人带孝。

    前来陪客的人是不少,饮食也极为丰盛,但无歌舞,亦无杯酒上桌。

    “小子未料子忽前来,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多多包涵,小子为父服孝,惟以水带酒,敬子忽!”

    小子侯很客气,即便他即将要继位为君,但是对郑国世子,他依旧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况且,他现在还不清楚郑忽此来到底有什么目的。

    “不敢!晋侯客气了,忽敬晋侯!”

    小子侯虽暂时未继位,但是已经是板板钉钉上的事,郑忽这么称呼也不算失礼。

    接着,凡是在翼城一系能数得着的世卿都来向郑忽敬酒,郑忽借机也算是认识了一波不见诸于史册记载的翼城群臣。

    虽谈不上深入了解,但至少也算是混个脸熟。

    总的来说,翼城政权的组成成分和列国并无区别,都是同姓大族和异姓大族的联合执政。

    不过,不同的是,由于晋国地近戎狄,晋国的政治制度和列国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这个区别就在于晋国的政治制度中掺杂有大量的戎狄成分。

    比如翼城有职官五正,五正之官原是上古官制,有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和土正。

    晋唐叔虞受封之后,沿袭唐民之俗保留职官五正治怀姓九宗。

    而所谓的怀姓九宗,其实并非殷民之后,而是当时的唐遗民,唐人乃是上古鬼方之后,隗姓。

    “不知此番世子如晋,可有要事?”翼原五正之官(总管五正称为五正之官),现在的执政卿嘉父在一轮敬酒结束以后向郑忽询问道。

    而这正是翼城群臣想要得知的。

    是以,嘉父话音刚落,很多人或明或暗的将目光投到郑忽身上,等待着郑忽的回答。

    其中不乏有殷切期盼之色。

    就是小子侯也是目露希冀,希望郑忽给他们带来郑国的福音。

    郑忽面色平静,冲小子侯和嘉父拱拱手,道:“忽此番前来,为解上国之忧而来!”

    不用说,这就是开启忽悠模式了。

    “哦?上国欲助我伐曲沃?”嘉父闻言虽稍有喜色,却还算冷静。

    “非也!”

    嘉父面色一黯,隐隐有些怒色,这不是逗人玩吗?

    “上国既无以助我,何言解吾国之忧?”

    “大夫此言差矣,忽闻晋之患生于内而非生于外,内者本也,外者末也,患生于本,而治之末,非所闻也!”

    这就是无耻的偷换概念了。

    “患既生于本,则必治于本,此古圣先王之所以治天下!”

    “哦,子忽可有教我?”小子侯感觉郑忽应当是有解决问题的良策的,忍不住问道。

    郑忽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改革内政,整训军队,团结能团结的力量。

    不过,这些事情是不能在这场宴会上言明的。

    刚来到,还未站稳脚跟就动一些世卿的蛋糕,这绝对是取死之道,郑忽经历了这么多事,这种事还搞不明白吗?

    郑忽唯唯而退,对于小子侯的请教既不回以肯定也不言以否定。

    小子侯见状,又道:“子忽即有兴晋之策,不妨言之,小子虽不肖,愿以国听之!”

    郑忽再一次唯唯而退后,避开小子侯的话题,开始诉说他为什么会到晋国来。

    整个过程或许谈不上凄惨,却令人唏嘘不已。

    想不到堂堂一大国世子,竟然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郑忽当然不是来卖惨的,事实上,他通过这件事想告诉晋侯及晋国群臣两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