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天下-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
“其三,翼城数次遣使请归翼人,臣遵主上之意,予翼人田亩,托言位卑职小,不敢擅专,以绝翼城之意,而今主上已入陉庭,翼人当如何处置?”
“此事不急!”郑忽风轻云淡的道。
就冲着小子侯对他的那个态度,郑忽觉得不拖延两天都亏了。
再者,这将近两千翼人,是被郑忽视作水军的。
这些人临走之前,郑忽得让人测测这些人对于陉庭的一些看法。
大致就相当于政治审查。
若是政治审查不过,那么哼哼,陉庭新定,盗寇借机生乱,出现士卒为盗所杀的情况,真的很让人痛心!
不过,郑忽估计应该绝大部分人甚至是全部都能通过他的政治审查。
除非有人对陉庭对郑忽有敌意,那就没办法了。
郑忽又不是上帝,救不了所有人。
只能说自求多福吧!
……
第231章 定个小目标()
郑忽回到城守府中,将一切事情都安顿下去之后,便让高渠弥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
迎亲已经结束,接下来郑忽要布置下一个阶段的任务。
他来晋国不是来采风的,而是有着极强的目的性。
小子侯在位的这几年正是他发展壮大实力的好时机。
只等小子侯一死,届时手里有兵,翼城的一切还不是他说了算。
“恭贺主上喜结佳缘!”
“臣等谨为主上贺之!”
“臣等谨为主上贺之!”
。。。。。。
众人方见到郑忽,便不停的向郑忽道喜。
自己人和外人总归是不一样的。
郑忽一一回礼,向众人表示感谢。
臣敬君,君亦敬臣,郑忽无论何时在自己人面前从来没摆过架子,这也是众人愿意追随他的原因。
不多时,城守府正堂之中已经坐满了人。
郑忽命人奉上茶水,简单的寒暄一二,便开始为下一阶段的行动目标抛砖引玉。
“忽蒙二三子不弃,折行奔波入晋,为吾前驱,此吾日夜兢兢,不敢有一日忘也!”
“不敢!”郑忽话音刚落,一群人赶忙谦虚回礼,表示其惶恐之意。
“今陉庭虽定,然陉庭处二君之间,实力逊于二君,外无强援,稍有不慎,便有倾亡之祸,此诚吾之所忧也!”
这确实是郑忽的心里话,别看郑忽狐假虎威玩的很溜,但是实力不强,玩的时候难免有些心虚。
前段时间还好,因为彼时郑国和未和宋蔡等国开战,现在,算算时间,郑国应该和蔡国已经打起来。
这一打,你来我往的,也不知道多少年能结束,就像之前郑国和宋卫之间的战争一样,今天你赢一场,明天我就得出兵复仇,不停的复仇,打个几年太正常不过了。
在这种情况下,郑忽再搞什么狐假虎威,万一翻车了怎么办?
这不是不可能。
虽说即便翻车了,他也没什么屁事。
春秋时期这就这点好,大贵族永远是大贵族,在自己国家翻车的大贵族流亡到其他国家,依旧还是大贵族,待遇基本不用担心,只不过风光不在就是了。
但问题是,他没事,他的心血可就全白费了。
所以,郑忽已经下定决心,绝对不会再在刀尖上跳舞了,他已经不是刚入翼时的光杆司令了。
有家有室的人很难豁的出去,说的就是郑忽而今的这种情况。
“主上远谋深思,臣等不及也!”众人谦虚的表示道。
“不然,忽智小而谋不强,任重才弱,昧于时势,囿于自保,不知二三子可有教我?”
谦虚是必要的,征求众人的意见也是必要的。
郑忽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虽然他心中已有筹划,但是如果其他人有更好的意见,他还是乐于采纳的。
凡事不能闭门造车,兼听则明。
“臣闻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故致强之术,在并弱国,有人民,有民者强,无民者败,陉庭之西,有郇国、冀国、耿国,国小而疲,取其国足以广地,得其财足以富民,收其民足以致强,且我攻伐三国既无碍于翼亦无害于曲沃,二君无辞,是我坐受其利也,望主上虑之!”
高渠弥率先将自己的看法讲了出来,局限于一隅之地,从来就不是高渠弥这种人所期望看到的,他渴望更大的舞台。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和郑忽原来的构想不谋而合。
郑忽虽然身处翼,并帮着小子侯拉了几个盟友,但他的目的从来都是帮助晋国统一,而是让晋国在小子侯在位的这段时间尽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内耗,而在晋国内耗的这段时间,他则拼命的增强实力,一旦小子侯按照历史的剧本身死,他便接机入翼掌控局面,然后再打着为小子侯复仇的名义顺道灭了曲沃。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实力强劲的基础之上的。
陉庭的一隅之地肯定不足以支撑他进行如此规模的战争
所以,在很早之前,郑忽就已经盯上了郇、冀、耿三国。
这三国算是晋国的国中之国,历史上都是由曲沃系执掌的晋国灭掉的。
现在郑忽自然不会把这个机会留给曲沃。
话说,此时郑忽能动的蛋糕暂时也就三个国家。
其他距陉庭较近的城邑要么是曲沃的,要么是翼城的。
这两家的嘴里的肉,郑忽暂时是动不了的。
动了谁的,谁都不会乐意。
这两家或许都会尊重郑忽,甚至是不停的允诺好处拉拢郑忽。
但这都是建立在郑忽没有抢他们口中肉的前提下。
若是郑忽真的起了抢夺之心,并且付诸行动,郑忽觉得这两家绝对会翻脸不认人。
不说别的,就郑忽借兵晚还了几天,小子侯立刻一副祖坟被刨了的倒霉模样。
要是郑忽真抢了他的地,那还了得。
曲沃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以己度人,郑忽也是一样。
所以,柿子还是先挑软的捏。
“冢宰之言可谓善矣,然我陉庭初定,上下不亲,车破马罢,府库空虚,行伍不整,甲胄戈矛或有不足,此非可以于此时行攻伐之事也,愿主上更虑之!”
执掌陉庭财政大权的邓荒虽然同意高渠弥攻打三国的规划,却不同意在此时开战。
郑忽闻言点点头,邓荒所说的,正是他急需解决的,此次他所布置的任务其实大多和对内整顿有关。
邓荒说完,堂内一片沉默,没有人再发声。
郑忽见状,再次问道:“二三子可还有教我?”
没人说话。
这也很好理解,在坐的很多人如陈戎、季、仇都是属于经常领兵打仗,听从郑忽命令的那种人。
对于远景规划以及内政这一块涉足太少,不敢轻易发言。
而公子辛丑,管仲和鲍叔牙则是年龄太小,历事太少,在这样的大事上,暂时还拿不定主意。
“二子之言,皆可谓善矣,吾当以一岁为休养之期,一岁之后伐郇、冀、耿三国,灭其国,有其土地人民!”郑忽直接将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定了下来。
“然吾闻战胜之法在足兵足食,今陉庭上下不亲,府库无余财,此诚人之所忧也!”
“故自即日起,士卒战胜所受土地,皆听其便,履亩税之,十足取一。”
郑忽这是明确下令在陉庭实行土地私有制。
不过,他的这个土地私有制不算彻底,士卒立功之后,得到的土地才能享受到这个待遇。
未赏赐给士卒的公田还和原来一样。
这样有利于鼓励民众参军立功。
毕竟谁不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呢?
而郑忽通过这个政策得到的好处也是明显的。
首先就是,能最大程度的凝聚士气人心,再一个就是能够增加收入。
吃大锅饭或许很多人会偷懒,但为自家的生存发展奋斗,偷懒的人就会大幅减少。
人嘛,还是欺骗别人的多,欺骗自己的少。
谁会闲着没事坑自己玩?
“唯!”众人对于郑忽的这个决定没有任何意见。
谁有意见谁就是和全体士卒过不去。
在坐的大多都是统兵的将领,没人会让自己自绝于军前。
“再者,士卒受地皆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去其小亩,已受地而不足者,补之,自今以后,凡赐地,皆为大亩!”郑忽又送出了一个大礼包。
“主上,如此一来,公田几至于无!”高渠弥不无忧虑的表示道。
身为郑忽的内臣,公田的管理、耕种都是在高渠弥的职责范围之内的。
“无妨!”郑忽冲高渠弥微微颔首,示意他不用担心。
“唯!”
既然郑忽如此说了,高渠弥自然不会再纠结此事。
“至于行伍不整,士卒疏于战阵,则由大夫亲自督练,务必使三国之卒不逊我郑国士卒!”郑忽对高渠弥道。
“唯!”
这一番布置下来,高渠弥身上的担子可不轻。
既要主持分田,又要训练士卒。
可以说陉庭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高渠弥统筹一二。
这无疑是郑忽对他的巨大信任,也是让他心生感激的。
大的方向已经规划好,具体的执行那就需要看高渠弥以及在场众人的了。
郑忽至此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天气炎热,这一番工作布置下来,郑忽的衣襟已然被汗水打湿。
喝了一口清凉的茶水,郑忽突然向齿询问道:“陉庭盗寇可曾靖平?”
“无一漏网!”齿向郑忽拱拱手,布满刀疤的面容露出一副狰狞的笑容。
“善!”
郑忽当然明白齿的无一漏网是什么含义,在场的众人就没有不明白的。
只是没有人会把这事拿到明面上来说就是了。
齿这把利刃确实好用,这是此时郑忽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事实上,郑忽方才的询问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他是有目的的。
翼人马上就要回去了,政治审查这事,郑忽已经决定交给季来作。
但是,这只是明面上的。
一旦有人政治审查未过,那就需要一些类似盗寇劫掠,失足落水,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场景。
这些场景总归是需要有人布置的。
而齿就是郑忽心中的不二人选!
……
第232章 诚意()
郑蔡分界线洪水以北的邓邑,也就是邓荒未离郑前的封地。
此时的邓邑已经成为了郑军的临时驻扎地。
郑军屯驻在邓邑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攻打蔡国,事实上当郑忽在太行遭遇抢婚之时,郑国的宣战国书,就已经送到蔡侯手中。
之后郑庄公命令原繁和泄驾领车三百前去攻打蔡国。
与其说是攻打蔡国,不如说是吸引蔡国上下的注意力更为准确。
原繁号称领车六百,欲与蔡侯会猎于陉山。
这种口气可以说是相当的目中无人。
要知道蔡国也不过有车六百,原繁如此夸大郑军实力,会让蔡国上下以为郑国欲一战灭蔡。
这么赤裸裸的挑衅,轻视,休说是蔡侯,就是蔡国群臣也会心生愤怒。
而原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蔡军不愤怒进而倾巢而出,怎么给柏、沈、息等国进攻蔡国的机会。
原繁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和蔡军硬刚。
蔡国弱于郑国不假,但蔡国士卒也是常年在战争中摸爬滚打的,不是什么好啃的骨头,尤其是当激怒这些人的时候,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郑国三百乘面对可能会倾巢而出又充斥着愤怒的蔡军,和他们硬碰硬,这样的傻事,原繁这老狐狸怎么可能做的出来。
原繁真实的目的从来都是拖住蔡军主力,只等蔡军回师自救,他再率军痛打落水狗。
临来之前,他就已经为蔡军的精锐选好了一处绝佳的埋骨地,那就是洪水。
这一战如果不能让蔡国元气大伤,那就是他原繁的失职。
自从郑忽被驱逐之后郑国上下都憋着一口气呢。
一国储君竟然被人给驱逐了,这可以说是奇耻大辱。
在这其中原繁等随同郑庄公和郑忽前往鲁国的诸卿受到的舆论压力尤大,主辱臣死,去一趟鲁国就把自己未来效忠的主君给搞没了,这还了得,如果说着这还不是无能,那什么算是无能?
国人才不会管他们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只知道储君离国,社稷动辄有倾覆之危,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都是原繁等人的锅。
储君被驱逐,他们这些人却完好无损的回到了郑国,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原繁不止一次的听到国人议论,讽刺他们这些人无能。
对此,原繁要是还能用平常心对待,那就真是见了鬼了。
所以,原繁一直视此战为雪耻之战。
“明日以相持为功,无论蔡军如何挑衅,击鼓,三军概不出战,如蔡军攻我,许败不许胜,诱其绕陉山而走,便是有功!”邓邑城守府正堂之上,原繁正在布置明天的战斗计划。
“唯!”一干将领轰然应道。
“若蔡军回师,二三子切莫放过,吾要让蔡军埋骨在这洪水之中!”原繁发狠道。
“唯!”众人再次应道。
明天郑军和蔡军正面对峙,柏、沈二国加上临近的一些小国攻打蔡国的都城上蔡,息国则负责攻打蔡国南部的领土。
郑庄公早已经和这些国家约定好了,上蔡的珍宝重器谁抢到是谁的,蔡国的领土谁先占据归谁,郑国只负责消灭蔡国的主力。
这些与蔡国临近的国家,原本还有些犹豫,当听到郑军要消灭蔡军主力,仅剩的一点犹豫立马消失殆尽。
他们这些和蔡国临近的国家,很多平时都要仰蔡国的鼻息,现在不仅有报仇的机会,还没有秋后算账之忧,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至于礼法之类的,鲁、郑、齐这样的大国都能在收到宋华督的贿赂之后,对华督弑君这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