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天下-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礼法之类的,鲁、郑、齐这样的大国都能在收到宋华督的贿赂之后,对华督弑君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视而不见,他们这些远离中原,经常被中原人瞧不起的国家更没什么心理压力。
当然了,这些国家肯定不会轻信郑庄公的一面之词,他们会事先撒探子在上蔡周围,若是蔡军真的倾巢而出,这些国家才会按原计划行事。
如其不然,没人会愿意吃不到肉还惹一身骚。
此时,确实有很多君主士大夫依旧固守宗周时的规矩,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要不然也轮不到齐桓公来尊王攘夷。
要知道尊王,不仅尊的是周王,周王只是周礼的一个物化代表,齐桓公尊周王的目的其实是希望挽救已经崩坏的社会秩序,例如灭国不绝祭祀等。
拿此时来说,灭人国家谁还管你祭祀不祭祀的,郑国灭虢、郐、胡等国,也没管过人家祭祀不祭祀之类的,后来的晋国几乎将周围的小国全给吞并了,也没见他给别的国家留下社稷祭祀,霍国伯爵国,敢自己给自己晋爵为公。
春秋初期的乱象,其实已经隐隐有战国时期的影子了,只不过后来随着春秋五霸的崛起,拼命的维护宗周时期的秩序,才让周礼崩坏的速度变的慢了那么一些。
总体而言,春秋初期其实并没有后世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什么春秋时期没有兼并战争,齐桓公称霸一口气灭掉了三十余国,这才是真实的春秋时期。
不义战争、灭人国家,在春秋时期都是常态。
孟子所谓的春秋无义战,这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所以来说,此时守规则的人很多,不守规则的人也很多,但很少有人会对失败者守规则。
国家之间之所以会互守规则,那是因为两方的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博弈,就是所谓的非零和博弈,即两方处于反复博弈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守规则的基础,不然,一强一弱,想要双方都守规则,这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反人性的。
在后世的社会文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美帝都仗着国力到处霸凌,更逞论现在。
而此时,蔡国就是柏、沈、息等国眼中的失败者。
打失败者的秋风,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
就在原繁在邓邑布置任务的时候,郑忽在陉庭也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曲沃使者狐突。
“臣曲沃使狐突见过世子!”陉庭城守府正堂,狐突率先向郑忽行礼道。
“曲沃使不必多礼!”郑忽回礼道。
“不知曲沃使至我陉庭所为何事?”郑忽微微一笑,揣着明白装糊涂。
“臣奉寡君之命,携书一封,呈于世子,望世子亲览!”狐突恭恭敬敬的将书简奉上。
郑忽接过书简,拍开印封,在狐突的注视下看了起来。
盏茶功夫,郑忽已经将书信读完。
书信中所书的东西和郑忽所猜的大体不差,唯一让郑忽感到诧异的是,为了拉拢他,曲沃方面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按照曲沃方面的意思,若是郑忽愿意帮助他们统一晋国,曲沃方面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回国,即便与鲁宋等大国开战也在所不惜。
退一万步来讲,若是最终依旧在郑庄公活着的时候无法助郑忽回国,曲沃武公允诺愿与郑忽共治晋国。
整篇简书可以说是诚意满满,没什么过分吹捧的词汇,估计是想让郑忽感受到曲沃方面的巨大诚意。
若是郑忽没有窃晋的计划,这个条件对郑忽的诱惑力可以说是无限大的。
不过,既然郑忽准备窃晋了,这些条件对郑忽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未来晋国都是他的,要曲沃还有何用?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说的,不仅不能说,郑忽还要适当的答应曲沃的条件。
不然,曲沃怎么能放心的进攻翼城,两方不撕逼内耗,郑忽怎么能从中渔利?
表示同意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比如现在郑忽所面临的情况,立马同意,曲沃方面肯定多少会有些疑虑,欲拒还迎才是正道。
“汝君之意,忽已知之矣,烦请曲沃使为我言之,贤君厚爱,忽感激无已,然忽闻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忽德薄智小,怨之所集,遂为宋蔡所逼,弃国于不顾,愧对先君社稷,幸蒙翼君不弃,赐以土地人民,以作生养,忽身所以得全者,翼君之惠也,贤君爱幸之德,忽不敢忘,然忽不敢背翼君之德而归曲沃,望君知之!”
郑忽一番话说的自己都快被感动了,不知道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
但问题是狐突却听出了郑忽的言外之意。
狐突从郑忽话里听出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你们开出的条件确实很诱人,哥也很想答应,但是翼君对哥有恩,哥不能恩将仇报啊,所以哥只能忍痛拒绝你们了,如果未来有机会,咱们再合作。
这不是狐突想的多,而是郑忽的暗示很明显,郑忽称小子侯为翼君,而不是晋侯,这个称呼很耐人寻味。
再有郑忽若是准备和小子侯一路走到黑,根本就不会见他。
这两点足以证明郑忽是可以被拉拢的。
搞明白了这些,狐突对郑忽就更上心了,如果能把郑忽拉到曲沃的阵营里面去,那他绝对是大功一件。
“不然,臣闻水之就下而人之就上,翼君率夺晋国,堕唐叔之业,寡君不忍见先君辛劳之功毁于一旦,故兴义师讨之,以兴晋国,今晋民扶老携幼皆往归之,晋之政必在曲沃矣,世子诚能助寡君而一晋,寡君必不敢忘世子大德!”狐突也开始忽悠起郑忽来。
问题是,其实从一开始郑忽就在忽悠他。
让被忽悠的人以为他在忽悠别人,郑忽真实越来越有老狐狸的风范了。
“曲沃使之意,吾知之矣,然《诗》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曲沃使勿复言!”郑忽道貌岸然的回绝道。
狐突见状,也不敢再多说,他和郑忽也谈不上多熟,生怕再多说会引得郑忽不快,那就弄巧成拙了。
只要郑忽对曲沃不反感,来日方长,也不急在这一时。
这是狐突心里的想法。
“曲沃使既来,忽当为曲沃使接风洗尘!”
郑忽见狐突不在规劝,便迅速转移话题。
“世子厚爱,臣谨谢之!”这么好给郑忽拉近关系的机会,狐突自然不会放过。
他还想着要“感化”郑忽呢!
“善!”郑忽高兴的冲狐突笑了笑。
……
第233章 争取的焦点()
第二天,郑忽送走狐突后,直接将仇招来,把自己的连夜书写的书信和昨天曲沃武公写给他的那封书简一并交到仇手里,并嘱托他秘密入翼,将两封书简交到小子侯手里。
谈不上双面间谍,郑忽只是在故意挑动翼城或者说是小子侯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顺便为曲沃增加一些仇恨值。
来都来了,不给人家一个露脸的机会,多对不起人家的巨大诚意。
郑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再说了,郑忽至今也未向曲沃许诺过什么,只不过是曲沃一厢情愿罢了。
作为两方都竭力争取的焦点,郑忽自然要扮演好他的角色,以加深双方对彼此的恨意。
这是个技术活,不必急于一时,郑忽会一步一步的引导双方朝着他所希望的看到的方向发展。
晋国这摊水,因为郑忽的介入,变的越来越混了!
……
翼城,小子侯在窟室之中单独接见了郑忽的使者仇。
仇依照郑忽的命令在小子侯不解的目光中将两封书信交于他。
小子侯先翻看曲沃武公写给郑忽的那篇书简,只看了一半,心中的怒火已经彻底点燃。
太特么欺负人了这是,公然挖自己的墙角,真觉得自己好欺负不成。
小子侯强忍着愤怒,将整篇书信看完,双眼好似能喷出火焰一般,窟室的清凉也难以压制住他内心熊熊燃烧的愤怒火焰。
郑忽对他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郑忽倒向曲沃,那么曲沃的实力必然会大增,甚至曲沃会得到郑国的帮助也未可知,这对小子侯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即便让郑忽中立,也不能让郑忽倒向曲沃,这是小子侯心中的真实想法。
不过,转念一想,小子侯觉得事情应该还有可以挽回的余地,至少郑忽派人将书信送到了他手中不是,这意味着郑忽暂时还未被曲沃收买。
想到这里,小子侯迫不及待的打开郑忽的书信,他想看看郑忽究竟意欲何为。
郑忽能有什么意思,无非是想从他这里割点肉过年而已。
书信的开篇先是吹捧了一番小子侯对自己的厚恩,表示无以为报,绝对不会因小惠而背大德,接着开始编故事,说得到狐突的暗示,翼城有曲沃的内奸,这也不能算编造,至少郑忽是这么认为的。
他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是为了堵住小子侯的嘴,不然小子侯万一将他把出卖曲沃的事情说了出来,最终被曲沃得知,那他就彻底没得玩了。
当然了,为了不让小子侯起疑,或者孤注一掷的逼着自己选边站,郑忽在书简中提到他愿意屈意迎合曲沃,做翼城的内应。
通过这件事,小子侯肯定会对翼城群臣起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上位者都是这种生物。
如此一来揭露曲沃阴谋的郑忽就会得到小子侯的极大信任,这会给郑忽未来插手翼城的政事铺平道路。
他都如此坦诚相待了,小子侯怎么也得表示表示才对。
事实上,这还只是郑忽顺带着的一个小目的,郑忽的真实目的是取得超越晋臣、独自领兵征伐他国的权利。
郑忽下一个阶段的目标伐灭郇、冀、耿三国,但拿他的身份来说,无论是郑国世子还是晋臣,他都没有对其他国家的宣战权,打仗也是讲究名正言顺的,即便是侵略人家,你也得有一块遮羞布不是。
郑忽没有宣战权,无论怎么讲,讲的天花乱坠也没有人会买账,原因就在于名不正。
所以,郑忽决定借此机会修复这个bug,只要能得到小子侯的背书,那么他就能代表晋国对其他国家宣战,相较于曲沃方面许诺的那些条件,宣战权无疑对郑忽更有吸引力。
不仅如此,一旦能得到小子侯的授权,郑忽就能在陉庭光明正大的另立一套独立于晋国的军政系统,这比助他回国和共治晋国的许诺让人安心的多。
不过,凡事都是要讲技巧的,郑忽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向小子侯索要如此大权。
郑忽在书信中向小子侯陈明利害得失,言以一翼实非曲沃之敌,仰仗别人又实非长久之策,小子侯看到这里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郑忽说的是事实。
接着,郑忽图穷匕见,大骂曲沃狼子野心,表示自己深受小子侯大恩实在不忍晋国败坏至此,他愿意为小子侯前驱,掠地广晋,以报小子侯大德,希望小子侯能授予他临机决断之权,如此一来,他在外为晋国开疆拓土扩张实力,小子侯在内力除弊政,不出三年,晋国必兴。
这就是郑忽的忽悠小子侯的一套说辞。
从表面上看,这套说辞没有任何问题,郑忽处处都在为翼城着想,但实际上,所谓的临机决断之权,这里面的事就复杂了,因为这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怎么理解那还不是郑忽说了算?
至于小子侯未来会不会反悔,那就不是郑忽能管的了的事了。
权力只要到手了,还想再让郑忽还回去,门都没有。
届时,等郑忽吞并了周围的几个小国,实力大增,就是小子侯也得掂量掂量。
小子侯原本见到曲沃武公的书信,心中大怒,后来见到郑忽表忠心的书信,大喜过望,一怒一喜之间,心中的方寸已经有些混乱。
对于郑忽忽悠他的一内一外,中兴晋国的提议,极为赞同,想想前两天他还默许公子缗逼迫郑忽还兵,小子侯又有些愧疚。
郑忽这么一君子,怎么可能会借兵不还,估计是手下的人阳奉阴违,小子侯开启了脑补模式。
紧接着,小子侯的思维又跳跃到,像郑忽这样的君子,手底下都有阳奉阴违的人,他自己德行不如郑忽,手底下也肯定有人与曲沃暗通曲款。
这无形中又增加了郑忽故事的可信性。
俟一想到翼城有内奸,小子侯有一种时时刻刻被人监视的不安全感。
奈何郑忽没有提到内奸是谁,从书信上来看,郑忽应该也不知道。
不过,小子侯觉得至少郑忽是可信。
这就足够了,这年头找个可以信任的人可不容易。
所以,小子侯没有多做犹豫,就答应了郑忽的请求。
小子侯也有自己的考虑,曲沃开出这么高的价码,郑忽都没有答应,足以见郑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小子侯觉得厚待这种人准没错。
他要是知道这一切都是郑忽设计的圈套,肯定会气的吐血三升。
只能说郑忽的身份给了郑忽一个绝佳的掩护,没有人会想到郑忽打的是窃晋的算盘。
仇带着小子侯的允诺离开了窟室,如来时那般偷偷摸摸的离开了翼城,回陉庭向郑忽复命。
……
曲沃,狐突也正好在曲沃宫中向曲沃武公复命。
狐突此行虽然没有达到将郑忽拉拢到曲沃阵营里的目的,但他觉得他至少明白了郑忽对两方的态度,并且从郑忽的言谈举止中,大致了解到郑忽是怎样一人。
这很重要。
挖翼城的墙角,直到翼城再无城墙阻挡,一直是曲沃的目标。
原本翼城的墙角已经被挖的差不多了,就差临门一脚,可没想到偏偏从天而降一郑忽。
这让曲沃犯了难,郑忽不仅是身份不一般,能力更是超群。
说实话,要是郑忽能力平平,即便他是郑国世子,曲沃武公都不会如此在意郑忽的态度。
因为能力平平的人是很难动摇曲沃对翼城保持的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