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天下-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晋国恢复实力,甚至是更进一步,对郑忽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旦晋国恢复实力,郑晋联合,那么天下还有哪个国家会是郑国的对手?
至于郑国吞并晋国的事情,郑庄公现在还没准备去付诸实践。
虽说老子从儿子手中摘桃子,那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时机还未到。
晋国不是小国,贸然把晋国吞并,引得列国震恐,诸侯连兵伐郑便立时近在眼前。
列国之间的平衡局面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灭一些小的国家还好,各大国之间也都心照不宣,但是灭掉晋国这个曾经的汾水流域的霸主,这种极度破坏地区平衡和各大国之间实力对比的事情,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甚至郑国的好基友齐国,都不会支持!
而今,周王室已经很难再插手列国之间的国事了,各大国之间通过相互挟制,来实现地区的相对稳定。
休说是吞并晋国这么大的事情,就是在国内多征些兵,都有可能引得列国武装干涉。
像郑忽刚开始在长葛练兵的时候,征发的青壮不就被原繁赶走了大半吗?
历史上,齐国在管仲变法的时候也没敢多征兵,就是怕引得列国武装干涉,走的是选练精兵的路子。
列国可以默认郑国成为中原地区的老大,但是绝对不会允许郑国的实力超出现在大国标准的一大截。
这是列国都心照不宣的!
讲道理,若非是当初蔡侯在曲阜时对郑国君臣无礼之至,齐、邾等国又出兵帮助郑国,郑国想灭掉蔡国绝对是难如登天。
就像战国时期,各国的合纵连横一样。
谁实力强,列国联合起来打谁。
一开始的合纵是燕、赵、魏、韩、楚联合起来或攻打秦国,或者攻打齐国。
之后,齐国被打趴在地之后,主要的攻击焦点就落到的秦国身上。
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列国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总之一句话,实力强的一定会挨揍。
除非郑国的实力能够大幅度的超过中原的几个大国。
像历史上春秋中后期时候的晋国,五千乘的超级大国,那时,曾经的中原大国郑、宋、鲁等国撑死了也就才两千乘,所以,只能在晋国的脚下瑟瑟发抖。
不过,彼时的晋国也有对手,那就是同为五千乘的超级大国楚国,还有次一级的大国,三、四千乘的秦国和齐国。
所以,在那时,列国之间还是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的局势的。
而如今,郑国想要吞并晋国,除非能够达到历史上晋楚的那般实力,才能毫无顾忌的将晋国吞掉,不然只能等待时机。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刚结束的中原混战,把蔡国给灭了,鲁国、宋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而且天子也被郑忽给胖揍了一顿。
就郑忽现在这个专晋国之权的举动,就足以让天子和这几个国家在私底下结成反郑同盟。
也就是现在中原混战刚结束,这几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而且郑忽现在名义上仍尊晋侯,这几国暂时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若是郑忽现在废了晋侯,或者直接给晋侯一块地,让他留守在那块地上奉祀晋国宗庙。
郑国一定会被宋鲁等国群起而攻之。
这是肯定的,只要宋鲁等国不到亡国的地步,一定会插手。
想想战国时期的齐愍王是怎么死的。
别国的土地可不是那么好吞并的。
一个不慎,还有可能被噎死!
像郑庄公为什么不在明面给郑忽任何一点援助,只是爱惜羽毛吗?
当然不是,以他老谋深算的性格,怎么可能会这么肤浅。
他其实是怀有被列国群起而攻之的担心的。
不然的话,他何必在明面上和郑忽撇的这么清,去晋国一趟,就只在晋国简单的在翼城诸卿面前给郑忽站个台,其他的什么都没做。
像此次去齐国,一来是齐侯的邀请,二来,郑庄公也像趁机和齐国达成某些协定。
当然了,郑庄公肯定不会要求齐国允许郑国吞并晋国,这事得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就像猎人打猎一样,你得悄悄的一步一步的靠近猎物,而不是直接亮出你的武器,冲向猎物,这样百分百会把猎物吓跑。
郑庄公不知道的是,他这次一定会满载而归。
因为齐侯这次邀请郑庄公访齐,一方面是在战后再次巩固齐郑之间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齐侯还是有求于郑庄公的。
主要是这次齐侯想偷袭纪国。
偷袭的策略,齐国上下都商量的差不多了,就只等郑庄公点头同意了。
齐侯准备去朝见纪侯,不过,鉴于纪人对齐人的警惕之心,齐侯决定拉上郑庄公一起去朝见,这样一来,纪人在无形之中就会放松警惕。
毕竟,若是只是齐侯前去朝见,纪人或许会心怀警惕,但是有郑庄公一起去就不一样了。
纪人会觉得,齐侯可以将自己置于险地,但肯定不会将郑庄公置于险地。
齐郑两国是好基友不假,但正是因为是好基友,齐国才更应该去保护郑庄公,而不是带着郑庄公一起冒险。
不得不说,历史虽然在郑忽这只蝴蝶的小翅膀的煽动下,已经大变了模样,但是绕了一圈之后,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左传·桓公五年》载:“夏,齐侯、郑伯朝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
第316章 由奢入俭难()
贾国国都贾邑,高渠弥已经在这里的馆舍中住了两天。
算算日子,贾国的士卒返回贾国的家乡也有八天的时间了。
其实,高渠弥是奉郑忽之命前来归还之前向贾、杨、霍三国借走的士卒的。
只不过,目的不是那么单纯便是了。
而且,高渠弥之所以会在贾国的馆舍中住了两天,那是因为这是还兵之后的返程。
高渠弥依次将贾国、杨国和霍国的士卒归还的时候,在前去和返回的路上磨磨蹭蹭就不说了,返回的路上途径贾国的时候,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无奈之下”只好在贾国停留了下来,这一停留就是两天。
对此,贾国上下倒是丝毫也不以为意,人家不仅履行承诺把兵还了回来,还还的是一支虎狼之师,人家有个小病小灾还不能理解吗?
必须得能理解,不仅能理解,而且还要给人家送去来自贾国的温暖。
是以,在高渠弥停留在贾国的这两天,贾国上下前来探望高渠弥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贾伯都亲自前来了一趟,对高渠弥嘘寒问暖,那叫一个亲切。
同样的,高渠弥脸上表现的那叫一个感激涕零,只不过,心里却是冷笑不止。
高渠弥是那么好心前来还兵的人吗?
怎么可能!
事实上,这次高渠弥是奉郑忽之命前来灭掉三国的。
贾、杨、霍三国士卒在陉庭过的那是什么日子,毫不夸张的说,和在贾、杨、霍三国过的日子相比,在陉庭,过的那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有土地有爵位,不能说什么吃的饱穿的暖,但至少饿不着肚子。
饿不着肚子对此时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
所以,当贾、杨、霍三国的士卒听说郑忽要送他们回国的时候,就没有愿意回去的。
在陉庭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呢,就要回母国过暗无天日的生活,这样,谁受得了?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贾、杨、霍三国的士卒刚刚过上这个时代尚算奢侈的小日子,怎么可能还愿意回去?
回去接家眷行,但是回去继续过原来的日子,绝对是不行的。
士气人心如此可用,高渠弥对郑忽的命令更加有信心了。
而之所以会拖这么久,一来是高渠弥计划先在贾国夺权,二来,多少给三国士卒一些时间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将家人以及同袍的家人安置妥当,如果能够再蛊惑些青壮加入队伍之中,那就更好了。
今天是贾国士卒返乡的第八天,也是高渠弥准备灭掉贾国的日子。
按照计划,今天晚上,返乡的贾国士卒将会全部赶到贾邑集合。
让人送走了前来探望的贾国官吏之后,高渠弥直接从榻上起身,哪有一丝病态?
“士卒可到齐了?”高渠弥向身边的士卒问到。
“冢宰安心即是,并未有一人缺迟!”
高渠弥闻言点点头,捋了一把胡须,心里面对贾国士卒的表现极为满意。
“不过。。。。。。”身边的这名士卒有些欲言又止。
“嗯,何事?但讲无妨!”高渠弥有些疑惑。
“唯!”士卒应了一声,接着道:“我士卒中有一名为牛二者,言与贾邑守城吏为相托生死之交,大言曰可不费一兵即得贾邑四门,请冢宰定夺!”
士卒便说便看着高渠弥的表情,见高渠弥没有发怒的样子,这才在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搞不好可是要人头落地的。
但是,牛二再三恳求要让他带话给高渠弥,他也不敢隐瞒不报。
况且,他也认识这个牛二,陉庭士卒总共就这么些人,农闲时都在一块训练,农忙时相互帮助的也有不少,打仗时也都是同袍,你的朋友、同乡,他的朋友、同乡之类。
每个人不敢说能把所有人都认全,但是对大部分人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简而言之,就是面熟。
他对这个牛二还是了解一点的,知道牛二这个人平常好吹大气,讲义气,胆子不少,但是人不坏,像诓上欺下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这也是他最终愿意冒险为牛二带话给高渠弥的原因。
万一牛二说的是真的呢?
一旦这个万一的假设成立,那么,牛二是大功一件,他也能分润些功劳,这些自不必说,单说这得为灭掉贾国省下多少力气啊!
高渠弥在心中默默思量了一番,然后问道:“牛二其人,可曾得爵?”
“回冢宰,牛二幸得授四级不更之爵!”
高渠弥再次点了点头,这在陉庭士卒的得爵中,已经算是高爵了。
郑忽在陉庭实行的赏功令,其中的爵位可不是好得的,虽然贾、杨、霍三国士卒人人都有爵位在身,但这其中有郑忽当初刚入晋,攻打陉庭的时候放水的缘故在里面。
郑忽也就在那次放了一次水,之后就再也没有放过水。
也正因为如此,陉庭还有一些士卒依旧停留第一级公士的爵位上面。
四级不更绝对是高爵,这意味着这个牛二每次跟着去打仗,要么每次都是以盈论,要么就是斩杀的敌人数量比较多,不然,不可能能在短短两年内升到四级不更的爵位。
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当然了,这也意味着这个牛二在陉庭的待遇是比较高的,同时,可信度也就大大增加了。
不过,高渠弥不能仅凭这一点就判定这个牛二是可信的,他觉得他还是亲自见上一面比较好。
若是牛二真能如他自己说的那样,能够轻而易举的控制贾邑的城门,那么,此人也确实值得高渠弥一见。
如果牛二是在说谎,那么高渠弥一定会以欺诈主将之罪,剥夺他的爵位,甚至是将他处死!
“去,将此人带至此处!”高渠弥下了命令。
“唯!”士卒领命而去。
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祈祷牛二一定不是在像平常那样吹大气。
不过,想来应该不是,毕竟牛二请求他这么多次,这不像是吹大气的人能做出的事。
不管怎么说,这名士卒的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
。。。。。。
第317章 反郑忽同盟()
梁国国都,少梁。
虢、虞、魏、芮四国国君应梁伯之邀齐聚少梁城。
出奔在魏的芮伯万都应邀前来,其他几国更没有推辞的理由。
梁伯自然不可能无故便邀请四国国君至少梁。
而且邀请的都是晋国周边的国家。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针对晋国,或者说是针对郑忽。
不然,何以至此?
而梁伯之所以会这么做,背后的始作俑者其实是曲沃武公,更准确一点,应该是狐突。
是狐突说服了梁伯遣使帮助曲沃联络各国。
曲沃武公很幸运,在他如此落魄的时候,依旧有狐突这个大忠臣不离不弃,并且还出功出力的尽心辅佐。
梁伯之前并没有杀掉曲沃武公和狐突的打算,不过,若说准备竭尽所能的帮助曲沃,那也是不可能的。
更别说,遣使联络各国,帮助曲沃武公讨伐郑忽。
之前的梁伯只不过愿意为曲沃尽一些绵薄之力罢了。
其实,梁伯能在曲沃武公落魄到如此地步的时候,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问题是,狐突还想要梁伯提供更多更大的帮助。
是以,狐突在向郑忽身上泼脏水的同时,开始为梁伯分析郑忽掌控晋国对周边国家造成的巨大威胁,并且为了解除梁伯的后顾之忧,狐突还为梁伯分析了郑国插手的可能性。
最终分析的结果则是,只要不伤及郑忽性命,郑国绝对不可能插手。
这一系列的分析在打消了梁伯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坚定梁伯帮助曲沃打压郑忽的决心。
实在是狐突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事实,例子都在那摆着,想反驳也反驳不了。
除非梁伯事事皆存侥幸之心,不然,根本不可能驳倒狐突所说的话。
而后来郑忽遣高渠弥灭掉贾、杨、霍三国的消息传到梁国,基本上印证了狐突之前的分析。
也让梁伯更加信任狐突的判断。
而在彼时,梁伯已经听从狐突的建议,遣使邀请虢、虞、魏、芮四国国君前来少梁相会。
之前曲沃武公遣使,虽然在各国国君面前不断地往郑忽身上泼脏水,但是收效甚微,除梁国外,没有国家愿意响应。
虢、虞、魏、芮四国国家,把曲沃武公和郑忽之间的事情当作是晋国内部的争斗,曲沃使者往郑忽身上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