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郑王天下 >

第75部分

郑王天下-第75部分

小说: 郑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郑忽现在对于邑中封君的情况也只是大致了解,里面的弯弯绕绕,他不是很清楚。

    不要以为邑中的封君都是一心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温邑中的封君在对抗郑国这件事或许是团结一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的。

    但是,要说一点没矛盾,郑忽只能呵呵!

    现在,郑国已经占领温邑,造成既定事实,那么,邑中的某些人或许就会重新掂量掂量。

    而羞辱温守,则是郑忽选定的一个突破口,好让邑中的封君选边站。

    一旦站在了郑忽这一边,那便意味着再也没有回头路。

    不要忘了,温邑和周王室的关系匪浅,若说这温守和周天子私底下没有勾连,那可能吗?

    此时的天子是谁?周桓王,桓王可不是个好惹的主,他和郑庄公的那些破事暂且不提。

    从他自即位以后,到处插手别的国家的事就能看出来。

    刚即位第二年,便派兵助曲沃伐翼。

    接下来,若是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来看,明年周桓王就会和秦国共同出兵围攻芮国。

    再后来,还会扶立晋侯缗,出兵攻打北虢等。

    就这样一不安分的主,他怎么可能坐视一个公然反抗自己的温守?除非他们之间有勾连。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是猜测,那么,郑忽从城守府中翻出的周天子向温守下达的诏令和温守还未来的及上奏的简书,则证实了这些猜测。

    所以,邑中的封君一旦决定跟郑忽走,那势必会恶了周天子,再也登不上周王室那条破船。

    如果不愿跟郑忽走,郑忽也不会勉强,人各有志嘛!

    周王室的大船毕竟还没沉,虽然破,但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的。

    不过,郑忽来时,郑庄公嘱托了他这么一句“不思悔悟者立诛!”。

    祭仲也劝郑忽“灭其顽抗者!”

    像温守这样的大封君,郑忽自然不可能把他给杀了,不过,一些不那么知名的中小封君,郑忽可就保证不了。

    面对郑忽羞辱性极强的话语,苏子上父自然难以忍受。

    他可是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虽然不是直系的,但身体里还是流淌着高贵血液的。

    事实上,苏子上父应该叫温上父,他之所以以苏子为氏,原因在于他想借氏,唤起温人对苏子国的怀念,提高自身的凝聚力。

    他的这条策略确实很成功,成功的让他得到了温人的拥戴。

    “竖子无礼,由是观之,郑寤生也不过尔尔!”

    苏子上父冷哼一声,脖子一梗,立刻对郑忽的无礼作出回敬,顺便也把郑庄公给捎带上了。

    他可不信郑忽敢杀他,所以,他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郑忽确实“不敢”杀他,留着他还有大用呢!

    郑忽没说话,倒是祭仲、暇叔盈和祝聃见不得自家君上受辱,纷纷起身,人人握剑,怒目以对。

    若是郑忽此刻下令,那么,苏子上父立刻就会成为一摊肉泥。

    祝聃脾气最暴,直接威胁道:“汝真以为吾剑不利乎?”

    苏子上父再次冷哼一声,很识相的没有说话。

    郑忽摆摆手,示意三人放轻松。

    接着对对苏子上父道:“汝不过一区区败军之将,安敢望礼?”

    不说此事还好,一提此事正好戳中了苏子上父的痛点。

    被擒之后,他渐渐平静了下来,心中开始反思起此次战争中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反思的结果是,非战之罪,他之所以会败,完全是郑人不守规矩,不按战争礼节发动战争。

    “吾尝闻礼曰: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冬,教大阅,唯中秋,教治兵,所以用兵也!”

    “且用兵,必声罪方可致讨!”

    “今尔郑人不恤时而动,非声罪而袭我,是无礼也,我未败!”苏子上父十分倨傲的说道。

    意思很明白,就是按周礼的规定,秋天才是发动战争的时候,战之前必须声罪,即下战书。

    现在你郑国两样一样不占,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老子不认为自己败了,你能耐我何?

    郑忽听完,也是啧啧称奇,这货的脸皮还真是厚,败了不愿承认就罢了,还搞了个精神胜利法,不认为自己败了,难道你还胜利了不成?

    “这脸皮快能和孟老夫子相比了!”郑忽心道。

    孟子和农家大拿许行辩论,辩不过了,直接搞人身攻击,说什么“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道……”,然后直接单方面宣布自己胜利。

    “这货也就差没单方面宣布自己胜利了!”郑忽在心中吐槽道。

    吐槽归吐槽,反击还是要反击的,不然搞的自己像是吃了败仗的那一方似的。

    “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尔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郑忽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什么礼节不礼节,老子取得了事实上的胜利,一切就是老子说的算。

    苏子上父被郑忽这句在此时看起来恬不知耻的话气的浑身发抖。

    咬牙切齿的道:“竖子无耻,不遵礼义,今我亡矣,郑必步我后!”

    郑忽没搭理他,觉得戏也演的差不多了,挥挥手让门口的士卒将他和守丞“请”下去。

    明天,他和城守谈的很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在温邑上层统治阶级中传的到处都是。

    这样一来,很多人就不得不选边站。

    痛打落水狗的自然就是“朋友”。

    时辰已经不早了,应该说距天亮最多还有一个多时辰,也是时候该休息了。

    “暇大夫与祝大夫辛劳一宿,先下去歇息罢!”

    “唯!”

    二人离开后,郑忽又对祭仲道:“祭大夫亦早些安歇吧,天亮后,此事还需祭大夫居中调解!”

    祭仲自然知道郑忽说的什么事,什么居中调解,左右无非是向其他人传达郑忽和苏子上父不愉快的会面,若是有人想去探望苏子上父,他高抬一下手。

    “分内之事,分内之事!”祭仲道。

    说完,朝郑忽行礼,然后退下。

    郑忽亦回礼,虚送他出正堂。

    传内幕消息,作暗示,这样的活,郑忽交给祭仲是再放心不过,这老狐狸本就精于此道,保证能把一群人耍的团团转,卖了他们还高兴的帮着数钱。

    不过,这事暂时和郑忽没关系了,他今天一天是不会再露头了,要想见他,得等到明天。

    摆架子还在次要,他要让事情好好发酵发酵,这样才有利于他分清哪些人暂时有用处,不能杀,那些人会捣乱,不用客气。

    …………

第158章 忧心殷殷() 
与中原各国相比,苏子国的封君体系很乱。

    乱到什么程度,占领一乡的贵族就敢以卿大夫自居,堂而皇之的进行再分封。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乱象,原因有两个。

    其一,苏子国灭,苏子国之地先入周后入郑,然而无论是周还是郑都未真正的统治过这片土地,更谈不上重新确立秩序。

    秩序一乱,占山为王的事怎能避免。

    其二,则在于原有的封君为了拉拢其他贵族,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不得不抬高原来贵族的地位,例如欑茅邑,层层分封,俨然如同一独立的小国。

    温邑自然也是如此,而且由于温邑原本是苏子国国都,情况较之其他几邑,更显复杂。

    首先,苏子国灭,原来在温邑中辅政的大臣哪去了?

    有的选择出奔他国,有的自然就留在了温邑之中。

    留在温邑中的辅政大臣,基本上都是世居于温邑,在苏子国中央担任职位的官吏。

    这些人在苏子国灭之后,利用自己原先的影响力,纷纷划地而治。

    由于温邑属苏子国都,原本并没有所谓的封君,所以这些划地而治的贵族互不统属,谁也不为谁承担责任和义务。

    他们只为自己的家族生存负责。

    所以,这种据一乡之地就敢自称大夫的事情太正常了。

    而苏子上父应该算是温邑内最大的封君了,虽然这个封君并不副实,更没有得到周或者郑,任何一方的承认。

    但,事实就是如此。

    苏子上父之所以能坐上城守的位置,一来家族势力大,二来各个家族之间存在矛盾,三来苏子上父是苏子一脉旁支,且又以苏子为号召,国人普遍支持,四来则是各家族团结一致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符合各家族的共同利益。

    所以,苏子上父才能成功上位。

    但,现在这种情况却出现了变化。

    温邑已被郑军占领,苏子上父已是郑人砧板上的肉。

    在这种形势之下,各家族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地位和应当扮演的角色。

    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是各家族共同的诉求。

    郑人占领温邑已是事实,那么,反抗,誓与温邑共存亡,不存在的!

    家族的利益才是最大的!自古家国一体不假,但是,家在国前。

    温邑早已经不是以前的温邑了,有骨气的士大夫不忍见故国祭祀不存,早早的就已经出奔到他国去了。

    留下来的自然都是些蝇营狗苟之辈,朝周暮郑,献上膝盖,对他们来说,家常便饭而已。

    若非如此,他们这些家族又怎么可能在周、郑、赤狄三方势力之间存在这么久,并且一度成为郑国的心腹之患。

    此时,温邑唐氏一族家主书房中,围坐着几人。

    若是苏子上父在此,定会感到惊讶。

    原因很简单,这几人都是温邑中实力较强的几家家主,平常并不睦,全是靠他居中调解才能保持表面上的和气。

    而现在,他们却聚拢在一起,这怎么能让人不惊讶。

    “诸君,吾闻苏子为郑所虏,温亦入郑囊中,吾与诸君之家,存亡即在旦夕之间,为之奈何?”

    率先开口的正是唐氏一族的家主唐虞稷。

    唐氏一族是温邑中仅次于苏子上父一族的大族。

    其家族据说为陶唐氏之后,迁于唐,夏商两代世为唐侯,周武王时,唐侯作乱,后被成王所灭。

    唐氏大部分迁往杜国,只余一小部分仍居唐。

    而唐虞稷的家族就是仍居于唐的那一小部分,世仕于晋。

    后来,晋文侯叔殇叔篡位,其家族为免波及才举族迁到成周王畿内的苏子国,仕于苏子。

    却没想到,不过十余年,不仅周王室为夷狄所侵,被迫东迁,而且苏子国亦被赤狄趁机灭掉。

    往事说来唏嘘啊!

    “吾子(尊称,您的意思)毋忧,郑虽入温,必无害矣!”一人道。

    其他人闻言,纷纷请教道:“何以见得?”

    那人对其他人拱拱手,反问道:“郑虽掳苏子,然可曾夜袭诸君之家?”

    “大夫此言谬矣!郑虽未袭,然非无袭也!”又有一人跳出来道。

    “大夫之见浅识卑可知矣!”

    听到这句讽刺,刚刚那人受不了,正欲发怒。

    唐虞稷出来立刻出来打圆场,他找这些人过来是商议对策的,不是内斗。

    打完圆场,唐虞稷接着道:“请大夫赐教!”

    “郑卒数倍于温,取温后亦有余力再伐我,然其未也!”

    “且郑若欲袭我,灭我之家,吾等何有今日私通款情之暇?”

    这些话虽然仍有些漏洞,但是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郑人昨晚没有攻打他们,今天又不禁止他们这些人私下交流串联,意思不就很明白了吗?

    渣渣们还不赶紧去献上你们膝盖和忠诚,非得等到主人发怒吗?

    “大夫言之有理,然……”唐虞稷还没说完,就被那人打断。

    “与其空坐猜疑,不若相探其意,吾等皆奉厚礼一,卑辞请见,听其言观其色,真伪自明!”

    “吾观郑之袭温,非礼也,君子耻之,不修礼之人待我去而囚我,亦非不能,若有,将为之奈何?”又有一人担忧道。

    这个担忧很有道理,博得了众人的赞同。

    “是极,是极,大夫之言甚是!”

    在场的都是钟鸣鼎食的贵族,还没享受够,谁想这么早就去死,纵然郑人不杀他们,但是被囚禁的滋味也不好受啊。

    “如大夫之言,吾等何不并力一博?”那人冷哼一声回道。

    看那表情,一听就知道是反话。

    其实,这人在心中也是相当无奈,他们这些人哪还有选择的余地。

    向前一步可能死,向后一步必然死。

    可能与必然之间,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

    可笑这群人还怕这怕那,就不想想再晚点,等郑世子的耐心没了,他们的好日子才真正到头了。

    唐虞稷也知情况紧急,不能在这样拖下去了,当即狠下心道:“吾愿与大夫同去!”

    其他人见唐虞稷表态,仔细想想确实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也一咬牙,表示愿意同去。

    ……

第159章 节操() 
午时,温邑城守府中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求见的所谓卿大夫。

    他们都怀着相同的目的,试探郑人对他们究竟是何态度。

    能保持富贵荣华,谁愿意忍饥挨饿,寄人篱下?

    祭仲有意将他们晾在城守府正厅,算是对他们的敲打。

    不然,你要见便见,不是明摆的告诉这些人,郑国需要这些人的鼎力相助吗?

    这样,主动权就自动转移到这些卿大夫手中。

    一旦将主动权拱手相让,天知道这些人在郑军离开后会搞什么幺蛾子!

    所以,在这次合作中,郑国必须占据主动。

    也就是这些人骨头够软,不然,换些骨头硬的卿大夫见郑人对他们如此不尊重,早就拂袖离去。

    当然了,祭仲也已经安排下去,如果有人事先离开,那么就将离开人的记下来。届时,等待他们的将是郑人的怒火。

    但,人都是群体性的动物,有人觉得那谁谁都能等下去,老子再等等又有何怨言?

    所以,一直到中午,极少有人离开,离开的那些人无一例外,都上了祭仲的黑名单。

    等处理完合作的事,正好拿那些人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