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大都护-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儿,窦固突然欠身敲了一下摇椅,问徐干见没见过太尉鲍昱,以前做过好多年司徒,主管全国狱讼的。徐干说鲍大人早年去过扶风,但那时他的官位太小,无缘相见。正说着,涅阳公主一脸惊喜,手里捧着一块鹿糕馍,兴冲冲地让窦固看,说这么好看的馍馍,咋舍得吃呢!
窦固虽然是扶风人,七八岁就离开家乡,对家乡的熟悉程度远不如西凉。他接过这块小干粮,左看看,右看看,翻过面儿再看看,看这形似满月的吃食,碗口大小,厚约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是小小圆坑,坑中用胭脂印染了一个朱红『色』的小梅花鹿,整个造型别致奇巧,宛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徐干解释说:这是下臣老家的特产,叫“鹿糕馍”,适逢长孙满月,亲戚朋友送的,这几块是加了盐的,经放,特意带几块给侯爷和公主尝尝,不成敬意。
徐干的话让窦固想起儿时的生活,他『迷』上眼睛,把馍馍放鼻下闻了闻,觉得有一种天然的麦面香,这才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不用大嚼,旋即化了,赶紧让涅阳公主也尝尝。涅阳公主自小锦衣玉食,一向对吃用都是极挑剔的,尝了一块也说好吃。窦固就开口了,说徐干你福气大呀,当爷爷的年纪比老夫小多了。既然当爷爷了,也没啥放不下的,就一心帮班超去吧!是这,把你那鹿糕馍包上两块,让管家带你找鲍太尉去!
鲍昱比窦固大几岁,七十出头了,一脸慈祥,徐干进去时正在院子里练书法。他尝了一小块鹿糕馍,明明好吃,却故意说显亲侯老家的特产,还是没有他老家上党的枣糕解馋。人是越老越念旧,金窝银窝不如老家的草窝,月亮都是家乡的圆。说完自己先笑了,长长的银髯上,沾了许多小面渣。鲍太尉认为像窦固这样知边关、重国防的重臣,如今不多了,显亲侯能看上的人,十拿九稳。不过太尉府要对各郡国所报人选作一番遴选,才能做出最后决定,让徐干回客栈等消息。
徐干虽然官小,但对官场的规矩还是熟悉的,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谁知事情还真有曲折,次日一早,听说卫侯李邑也报了名,要去西域立功,一时惊了鲍太尉。由于李邑贵为世袭侯,身份不一样,一般人洒血疆场就为了封侯晋爵,这个已有爵位的人,不想躺在家族的功劳舖上,请求自己再去立新功,太尉府实在不好驳人家面子,只好把这个难事禀报给章帝。章帝听说一个冒死的职位也有人争,很是惊奇,让鲍昱将徐干和李邑带到朝堂,他要亲自考核比对。
徐干欲去西域冒险,除了与班超的兄弟之谊外,建立功名博取封侯是主要动力。像他这样的芝麻小吏,如果不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就只能在郡府里混到老了,顶多能混个四百石,要想到父亲的级别都很难。现在听说李邑要和他争,一下子赌了气,不管那个一生下来就承袭了爵位的人,出于何种目的,他非得和他争一争。
扶风一带的男人,多少都有点拧,死都不怕,就怕失了面子,没人争的事情他不在意,可有可无,一旦有人来争,那就要一争高下,鹿死谁手看本事,就是争来没用,也不能轻易输给别人!这种骨子里流淌的好胜血『液』,往往令他们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候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不是想办法跳过去,就是在墙上挖个洞钻过去。
第49章 兄弟()
当天的朝堂,三公九卿都来了,分列两旁。章帝在蔡伦的搀扶下,坐上龙椅,接受了大家的跪拜,习惯『性』地说了句“众卿平身”,接着就问李邑:几年前你不是主张放弃西域、撤回班超的嘛,怎么自己倒要帮他去了?
李邑也不慌张,说天下之事,往往无常,唯有忠君报国之心常在;当初国家大丧,臣赞同休战内顾,是为陛下社稷着想;然彼一时此一时也,今皇恩浩『荡』,必要威及四方,西域乃中国传统管辖范围,既有班超在彼支撑,吾当前去替陛下了解民情,宣达汉威,以效张骞之志,这也是为了陛下社稷。章帝点点头,也不评论,又问徐干为何要援班超。
徐干第一次见皇上,不免有些紧张。想起班超当年面君的情景,渐渐平静一些,再看看章帝的年纪,与自己的大儿子不相上下,儿子在家被他吆五喝六时,都敢跟他开玩笑,那么皇帝就算辈分高,也不能把他吃了。这么想着,也就不再紧张了。他说下臣和班超是兄弟,孔子说兄弟如手足,手足之情,十指连心;今为兄有难,弟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倘若能借陛下龙威,一举成事,兄弟一起建功立业,即使贼势浩大,大不了一起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总不能辱没了大汉朝廷的龙虎之威!
章帝也点点头,又问:你姓徐,他姓班,怎么就是兄弟呢?徐干踌躇了一下,只好把一段不为人知的隐私,当堂说了出来。
徐干小的时候很调皮,做事比较叛逆。在扶风郡城北边有一个比较高的土原,原上再往北就是北山。大人们常说山里有狼,饿了就会跑到原上找吃的,不让小孩子到原上去玩。可孩子们好奇心强,越是不让去的地方越是要去,越是说狼会吃人越要看一下狼是啥样子。有一年腊八,学堂里放了假,徐干就和三个小伙伴偷偷上了原。在原上追野兔,掏鸟蛋,点野草取暖,玩疯了,竟忘了时间。冬日本来就短,太阳没晒多一会就要落山,大家饥肠辘辘,有人提议往山脚的庙里去找吃的。走了不多一会儿,忽然阴风四起,卷起地上的草叶打旋旋,有些森杀。有人说是不是鬼来了,大家都很害怕,越害怕越不敢走,就在原地坐下了。
这群小朋友哪里知道,有一群躲在『乱』葬坟里的饿狼,窥视他们久了,见天『色』将晚就踅了出来,有七八只,眼睛放着绿光,尾巴长长的,拖在地上,围着他们转圈圈,反一圈,正一圈,把他们都吓哭了,这才想起父母的话:不信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群狼看他们毫无反击的意思,就嗷嗷地叫着,围起他们『乱』扑『乱』咬,三下两下就把几个孩子都咬伤了,叼起来往北山的方向跑。
也是徐干命不该绝,叼孩子的狼群被班超发现了。那时班超十三岁,在山脚下的庙里习练武术,拜了一个高僧为师,不上学堂的时候,就上庙里。这天是师傅留徒弟在庙里吃腊八粥,走的迟了一些,师傅准备送一程。路上遇到狼吃娃,师徒两人一刻也不敢犹豫,拔出长剑马上追赶。班超年轻跑得快,边追边喊叫,追上了叼他的那只大灰狼,一剑砍断了尾巴,那只狼疼得撂下他逃了。可是狼很狡猾,留下几个没叼孩子的与他们周旋,掩护那三只叼孩子的先逃,师徒俩又不敢分开,追了一会儿就追不上了,眼巴巴看着三个孩子都被狼叼到山里去了,只有他获救。
徐干遇救时已经昏死,是班超将他背到庙里,央求师傅救命。武僧一般都通医道,看他渐渐苏醒,就给他清洗创口,敷『药』疗伤。因为他的一只卵蛋被狼咬掉了,师傅就留他治疗,也不让通知家里。一个月后他基本痊愈,师傅还不让他回家,却让他陪着班超练武。练了两个月,才让班超送他回去。其时,四家人都已经从丢失孩子的极度痛苦中慢慢平静下来,见了他也不再抓着挠着,问他们的孩子都被狼吃了,你为啥没被狼吃,他也才明白师傅的一片良苦用心。从那以后,他就同班超成了师兄弟,他们家也在庙里塑了菩萨金身,年年供奉。
章帝到底年轻,太好奇了,听说徐干只有一个***当下就要蔡伦带到后面验看。蔡伦这家伙也是变态,自己裆里空空如也,对别人的家伙却看得很仔细,『摸』来揣去,大小粗细验完,回禀章帝属实。章帝又问徐干可否娶妻,可有儿女。徐干毫无隐瞒,一一回答。章帝更是来了兴致,又问房事如何。
徐干原以为章帝会在堂上考他军事知识,夜里还特意做了一番准备,这时见章帝问的却是这个,有点不伦不类。但人家贵为天子,他不能不如实相告。他说师傅是个有修行的大德,严密为他保护隐私。班超这个人嘴特别严实,当师傅面发誓,决不告诉任何人,这些年他就从来没透过半点风,就是他俩在一起的时候,也从不往这个话题上扯,小时候只知道是怕影响他的声誉,后来大了才知道主要是怕影响娶妻。
徐干后来媳『妇』娶来了,还生了两男两女,现在孙子都有了,也不怕谁说三道四。既是陛下问起,也不怕丢人了,索『性』给斯文的大人们来点荤的。他说关中一带,关于夫妻房事有个民间标准,二十岁两日一次,三十岁三日一次,四十岁四日一次,以此类推,五十岁以后打对折,这么多年下来,下臣是能够达标的。
章帝听了,击掌大笑,把平时端着的威严,统统抛诸脑后了。
皇帝老儿这一笑,朝堂的其他大臣也跟着笑,互相探问是否能达标。只有蔡伦在旁边,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大家笑完了,章帝竟站起身,直接走到徐干面前,说:徐爱卿,朕不是要故意羞辱你,而是想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少一个卵蛋能差多少。今天看来,一点不差,你是真丈夫,由你去援助班超,朕大可放心了!
听了章帝的话,徐干这回是真激动:和他一样的外郡小吏,想见皇帝的面,就等于痴人说梦,而他竟然被天子称了“爱卿”、“真丈夫”,这体面大的,比未来那个六百石的假司马还让他兴奋。回到家里,他第一时间去见父亲,老人家非要他把当时在皇宫的站位方向、章帝说话的语气,重新演示一遍。他学完了,老父亲就搬来一把椅子,安置在他所说的皇帝位置,然后跪下,行了一个大礼,比他在朝堂跪拜得还虔诚。老母亲看见了,却是有笑,挤兑老爷子,说有本事你和我儿一样,到朝堂跪拜去,拜一把椅子,那能算啥?
一家人正在兴高采烈之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顶大草帽盖着脸,进了门就往墙角一蹲,说他要自首。徐干说你都逃了十年,官家也不追究了,不好好在外面过活,自的哪门子首?李兖突然站起来说,里边的人放出话来,说要选囚犯到西域将功折罪,大人你是领头的,我想跟你去!徐干见他是这种情况,当胸给了一拳,让他把草帽扔了,抬起头来,坐到客厅。看李兖还是很不自在的样子,索『性』拉起他往酒馆去了。
李兖比徐干小八岁,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美阳(今扶风)县人,自幼在华山习武学道。风华正茂的时候,通过比武考试,从几十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了京都洛阳的一个止『奸』亭长,其职责就是巡夜,盘查可疑行人。有一段时间实行宵禁,有个公主的奴仆驾车从街上经过,被他手下一个兵卒拦住。公主的奴仆狗仗人势,二话不说就砍了兵卒的脑袋。李兖一看对方的嚣张劲儿,就不是善茬,但他要对部下的生命负责,死死拦住车马,用刀画地,说再往前走一步就将车里的人全杀了。这时候公主从车里递出腰牌,让放她过去。李兖大声指出公主的过错,见公主并不以为然,他就呵令那个奴仆下车,当场给杀了。公主立即还宫告诉了明帝,明帝大怒,次日就让人抓了李兖,想当着公主的面『乱』棍打死。
李兖跪下叩头,请求让他说一句话再死。明帝问他想说什么,他说:陛下对王子和外戚一向拘束很严,为什么要放纵公主的奴仆随便杀害士兵呢?宵禁是为保证皇室的安全,要是达官贵人都像公主这样对待士兵,以后谁还敢盘查路人?如此一来,『奸』盗盛行的日子就不远了,皇室的安全还如何保证?与其在那样的混『乱』中生活,还不如现在就死了。不用你们棍打,请让我『自杀』吧!说着就用头碰撞柱子,血流满面。
明帝急令太监扶持住李兖,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李兖不服从,两个太监强迫他叩头,李兖两手撑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公主气得拂袖而去,明帝也就把李兖免职释放了。李兖回到老家,一肚子气没地儿出,成天借酒浇愁,在酒馆与县衙的一帮小人发生口角,被这帮小人落井下石,把一个放火盗窃的案子嫁祸于他,关进了大牢,辗转又送了郡里。
徐干那时管理监狱,了解李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就找个机会让他逃跑了。李兖先跑到义渠那边帮人放马,后来又加入镖局帮人护镖,每年的大年三十,他都会潜回城里,乘人不备时往徐家大院里扔一包东西,有钱,也有首饰、皮『毛』之类。徐干知道这是一份心意,让家人收好,也不声张,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十年间郡守都换了几任,徐干以为那一篇早翻过去了,可是李兖在外面总觉得自己是个逃犯,街上到处都有盯他的眼睛,挣了钱也不敢回老家,更不敢张罗娶媳『妇』成家,混得人不人鬼不鬼,这日子啥时是个头?李兖如此一说,徐干也很理解,他知道朝廷不光是征发强壮囚犯,也在征募自愿者。李兖武艺高强,带过兵,人很正派,又知根知底,正是他想找寻的帮手,像这样的人诚心诚意来投奔跟他,简直是他的福分。
找将不如撞将。徐干心里十分高兴,当下就做了主,要李兖明儿就去郡府报个名,回家安排一下等着出发,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管了。李兖冲他鞠了个大大的躬,说声大恩不言谢,俩人一会儿就把一坛老酒喝光了。分手的时候,李兖突然又拉住徐干的手,怯怯地问,他还有几个好兄弟,都是一等一的好身手,能不能都带上?徐干一怔,兴奋地抱住了李兖。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咱是打仗去,自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有这等好兄弟,尽管都叫上,咱们一起走西域!
东汉朝廷的组织能力还真不是盖的,短短一个月时间,就从各郡县遴选了七百多青壮年囚徒,又招募了五百多志愿者,组成了一支一千二百多人的征西队伍。虽然离窦固所说的两千有较大差距,但时间仓促,已属不易。这支队伍在长安集结,驻扎在终南山下一处专门教习新兵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