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西域大都护 >

第74部分

西域大都护-第74部分

小说: 西域大都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超轻轻地拍了拍白狐的肩膀,此时无语胜有声,即使夜黑眼花,也不忍直面。白狐似乎心满意足的样子,突然站立起来,黑暗中给班超行了个军礼,转身哼着小调,径自下去了。他就是这么个人,走在去往黄泉的路上,仍然是快乐的!

    行刑的地方,就在长史府门外的广场,用木板搭了一个小台子。暮秋的阳光,非常刺眼。护城河两岸,胡杨被晒得卷了叶子,柳梢头垂得更低了。广场上站了很多人,有兵有民,有长史府的官员,也有疏勒王府的官吏,许多人的头都是低着的,像那些柳树一样。行刑的仪程由徐干主持,宣布白狐违反军纪,军法处斩,许由自断。

    班超没有『露』面,董健不忍相看,就连和恭也说身体不适请假了。当两个士兵将白狐送到行刑台,并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交给他的时候,人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摇头叹息,还有的伤心流泪。

    白狐穿着厚厚的棉袍,显然是预备在那个世界防寒保暖。他面带微笑,没有一丝的恐惧,仰头看天,眼睛被阳光刺得眯了起来。他将匕首夹在两个指头间,飞也似转了几个圈,寒光闪处,冷风嗖嗖,就像耍把戏一样。玩了一把,他又将匕首举过头顶,虔诚地敬了一下,从袖口掏出一块干净的白布,拭了拭上面的灰尘,这是他在乌孙学的规矩,走要走得干净。然后他反手握刀,再次举起,猛地用力,刺向自己的心窝。

第91章 情爱() 
等一等!

    准备迅速离开人世的白狐,被一声尖叫打扰了。冲上来的是怡红院的鸨子,她一手拎着酒坛,一手拿着一个大花瓷碗,请求为白狐敬上最后一碗酒。徐干不忍相看,摆手让她自便。鸨子倒了满满一碗酒,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送到白狐手里,流着泪说感谢他多年的帮助,又问借钱给米夏的利息,一直在她那里放着,她该分给谁?

    白狐接过这馨香四溢的酒碗,举过头顶,谢过鸨子的情义,感谢她曾给予自己的温存,感谢她在汉军最困难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提供的帮助。至于钱,那就是王八蛋!如今他人都没有了,要钱干什么,鸨子或者留下自用,或者救危扶难,实在没地方用,送给韩发去,他现在接替吉迪给汉军办采供。

    鸨子含泪惜别,一步一哭号,三步一回头。白狐挥手告别,一脸满不在乎,仿佛他只是要去出一趟远门。他重新举起匕首,准备结束生命的时候,又一个女人出现了。

    米夏头顶白『色』的纱巾,穿一袭洁白的布拉吉,上面套着黑底绣红花的小马甲,手里捧着一块红布和一束黄『色』的菊花,从人群中缓缓走出来,走上台子,略显憔悴的脸上抹了淡淡的胭脂与腮红,黑眉下的大眼与白狐深情地对视了一阵,然后把菊花放在面前,将白狐手中的匕首也同菊花放在一起,将红布给白狐披上。白狐明白,米夏是想和自己举办一个婚礼,这个事情说过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前不久班勇结婚,也不能与儿子凑在一起,可是现在自己要走了,就没有这种必要了。

    米夏不管白狐如何说,只是摇头。他虽然失语了,但心里是明白的,她知道白狐是为了自己,杀死了廷尉,触犯了军纪。她更清楚,白狐用心对她,并不只是男女之间那点体肤之亲,他把自己当亲人,当奴仆,又当女神,当不可分离的伴侣,总以能帮自己做点什么而欣慰。她也在与班超分手后,喜欢上了这个颇识风情的男人,喜欢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博闻广见,他不失童真的殷勤。他们俩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乐趣,以至于相见恨晚,憾未留下一子半女。她到现在都没明白,自己怎么就卷入一场动『乱』,而且被害成哑巴,但她明白自己将近四十年的生命里,有这么一个男人,别无所求,足够了!她实在不忍与他分离,一定要与他同赴天国,继续享受他们的二人世界。

    女人的思维多自感『性』,而往往失于理『性』。米夏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她要白狐随她,拜天,拜地,拜那束菊花,那是两个中年人相爱的象征。拜完了,她又冲白狐一笑,俩人拉开距离,夫妻对拜。白狐没奈何与她做完这一串动作,让她赶快离开,她还是不肯,俯身捡起匕首,在自己心口比划一下,又在他心口比划一下。

    白狐明白了,米夏是要陪他死,与他一起死,心中暗暗叫苦,一把夺下匕首,说自己是犯法作死,你来陪着做啥?世间的风景还多,你才见过多少!

    米夏突然眼睛瞪得老大,面『色』冷峻,一眨不眨地盯着白狐,眼里满是恨恨的光,让穿着棉袍的白狐不寒而栗。就在他打冷颤的功夫,米夏从马甲里掏出一把短刀,飞快地扎在自己心窝上,忍着剧痛,依偎在他身上。白狐的眼里涌出一串泪水,心灵受到极大的冲击,遇上这么一个好女人,生生死死要在一起的,此生何求!他向天大叫一声,也将匕首『插』进自己心窝,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最后对视着,慢慢地倒了下去……

    前国王的女儿、人们如雷贯耳的大老板米夏的出现,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擦亮了眼睛。徐干没想到事情会弄成这样,等看出点蛛丝马迹的时候,为时已晚,无法采取措施了,硬着头皮汇报给班超,心怀忐忑。

    班超半天没说话,低头流泪,最后发话以校尉之礼厚葬白狐,让米夏的两个兄长,以公主之礼安葬米夏,这团『乱』麻就算理出个头绪。

    过了几日,胡正禀报,说他与新廷尉一并查清了,被白狐杀死的廷尉就是这场动『乱』的幕后黑手,所有的坏事都是他策划的,包括给米夏制作假口供,让女囚在米夏熟睡时摁手印,最后给饭里下毒等。这个人原与番辰过从甚密,番辰的几个内弟逃到康居后,一直与之有联系,也给其提供经费,让其伺机生事,把疏勒搞『乱』。

    为啥现在才说?班超不等胡正汇报细节,就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挫,连盖子都碎了,锋利的瓷片划破了手指,血乎乎一把,也不让胡正包扎,就跑去找徐干,捶胸顿足,后悔没听徐干的建议,仓促杀了白狐,捎带上米夏,现在后悔无及,他怀疑自己老糊涂了。

    徐干知道师兄处置白狐比杀自己还难受,也就不能再埋怨,只拣宽心的话来劝慰。可是班超无论如何都宽心不了,等到王府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将廷尉家族和一系列犯罪分子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训诫释放的训诫释放,一时人心大快,纷纷拍手相庆,他还是深深自责,痛不欲生。

    当然,经历过痛苦抉择的大都护,已经不仅仅是狭隘地反思处置白狐的失当,他认为这场动『乱』所造成的后遗症,不是杀了廷尉等一帮暴『乱』制造者就能痊愈的。夫妻之间可以床头吵架床尾和,朋友之间可以一笑泯恩仇,但族群之间的裂痕,表面上弥合了,心里时隐时现,这才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大问题。那位善于思考的“最后一个汉军”,生前也没考虑到这个层面。

    与他同样忧虑的还有疏勒王。他听吉迪汇报,说现在的汉族朋友与当地人见了面也打招呼,也开玩笑,甚至也参加相互的庆典大事,但一到晚上,就将自己封闭在小圈子里,也不到当地人多的地方去,仿佛那些地方的暗处都藏有刺刀,在你一转身间就会从后心刺进来。当地人到汉族人家里去串门,也说上几句就没话说了。看样子不把离开的那些人找回来,恢复原来的生活模样,恐怕阴影常在,留下来的人也不会安心。

    成大觉得问题不容小觑,又来找班超,带着月儿,也带着月儿四岁的安儿和半岁大的儿子。小儿子很像成大,嘴角也有一颗痣。小姑娘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跟她母亲长得一模一样的,一对水灵灵的大眼会说话似的,与班超好像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见了姥爷房子里的东西啥都新鲜,问这问那,格格格地笑,一会儿要老人抱她,一会儿亲老人的脸,一会儿又调皮地拽他的胡子。

    班超十分稀罕小安儿,心疼他,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摸』她的小脑袋,揪她的小辫子,回答她一个个稚气的问题,听她唱母亲教的那首《西域的月儿》。小美人那天真的表情,稚嫩的童音,让他这个半路出家的外公,笑得嘴都合不拢,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怀抱小儿的月儿,赶紧递上面巾,回身制止孩子,让她别唱了,把姥爷都唱伤心了。班超拭去老泪,让月儿别挡娃,让娃唱,他爱听!这是他在西域听过的第一首歌,也是他很喜欢的一首歌,这首歌见证了他纵横西域的岁月,旋律里充满了故事,瀚海、河水,城墙,田野,芦苇丛,榆勒、米夏,兜题、霍延、李兖……他都不敢细想,一晃多少年,多少人,多少事,都从他身边过去了。逝者如斯夫!当后人再唱这首歌的时候,不知还会演绎多少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小丫头看着姥爷擦眼泪,怯怯地钻到成大怀里,叫了一声父王。成大安慰他说姥爷那是高兴,他喜欢你!丫头不解地看着班超,说姥爷羞,高兴还流眼泪,她高兴的时候就笑。说着,又格格格地笑了起来。班超也乐了,他当着月儿的面对成大说,你这疏勒王,国事家事都搅到一起了,看着两个小外孙这么招人喜欢的份上,本都护答应,帮你把走掉的人找回来,不敢说全部,起码大部分,但当地人的工作还得你做,人家来帮你们丰富生活,丰富市场,要欢迎,要让各个族群真正热络起来,还得用真情,就像小丫头唱这歌儿,挺真,能唱出老夫的泪来。

    班超能夸这海口,自然有他的把握。在暴风骤雨袭来的时候,人们不想被淋,找地方躲避,属于很正常的行为,不能因为风雨之后是彩虹,便硬加阻拦。而且以他的经验,有时候痈疽要到熟了脓才好割挖,有些事情要等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好解决。他想汉人被一小撮坏人驱赶、恐吓甚至伤害,有委屈,有怨恨,有郁气,都属于正常反应,他们要回内地也可以理解的。但他分析这些人大都可以留下来,关键是看疏勒的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所以他事先派人告诉广德和高子陵,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人截住,留住。

    于阗王的高级顾问高子陵分析,疏勒这场风波,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涉事敏感,只要有一点不小心,就可能蔓延到于阗,蔓延到别的地方。于阗的繁荣靠啥?一靠人,二靠技术。人走了,技术走了,产能走了,消费走了,财富就走了。广德也觉得事关重大,帮疏勒就是帮自己,于是安排有司将那些人都拦下,由王府拿钱,将他们安排在学舘、医舘、各种铺子作坊和屯田的农家,让“米”字商号在于阗的分号也吸纳一些人,请移民们三思而后行,或留在于阗,或回到疏勒,就是实在要回关内,也挣点盘缠,过了年再走。

    这就给班超留下伏笔,使他有机会在平息动『乱』之后,在疏勒的工作卓有成效后,于公元95年冬月赶到于阗,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借着腊月底六十三岁生日之际,在于阗王府的院子里,摆了上百张桌子,举起酒杯,同移民说说心里话。他认为这些人在疏勒多年,积累了一定财产,如房子,设备,工具,存货等等,情急之下,仓促离开,以一成两成的价格贱卖,等于这些年白干了;再者不少人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孩子也是在那里生的,还有的与当地人结了亲,交了不少朋友,总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么走了,于心不忍;再者内地人多地少,经济相对发达,竞争也很激烈,西域相对落后,地广人稀,只要有能力,『政府』鼓励使劲开,绿洲农业又少旱涝之虑,各种工匠也比在内地吃香,你在老家是二等手艺的,在这里可能就是一等好手艺,难道大家不觉得在这边过的相对安逸?人生一世,吃穿二字,哪里黄土不埋人呢!

    大都护这一席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有的思考,有的叹息,有的哭泣。班超自与广德、高子陵对饮,容老百姓商量讨论。后来,借着敬酒的机会,有的问房子、店铺院子还能否原价赎回,有的问处理的货物能否原价回购,还有的问能否保证当地人不再闹事打汉人。班超说房子、店铺和大宗货物都没问题,差价由王府和都护府补偿,至于被不明真相的居民抢走的物品,王府已经收集,交回来的可能没有原来多,想必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但闹不闹事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扎紧篱笆,防止敌人挑事破坏,二是忘记这次不愉快,还像以前那样对待当地人,大家以心换心,牙齿还咬嘴唇呢,不能因此而拔掉牙齿吧!长史府的一个军需官,是当地人,他在动『乱』的时候,家里保护了几十个汉人,这样的人在疏勒绝不仅他一个吧!

    也不知是大都护的真诚感动了众人,还是移民们确实割舍不下已有的生活,寒冬聚王府,杯酒劝归人,竟然大获成功。这些人只有十几个铁心要回老家,还有几十个小手艺人与于阗的老板熟悉了,想留在于阗,有将近七百人经过十多天的考虑,过了正月十五,就跟着班超回疏勒去了。

第92章 融合() 
公元96年上元节刚过,疏勒城外还是白雪皑皑,人一张嘴,呵出一团团的白气!可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披红挂彩,穿着节日的盛装,到处是暖暖的春意,与城外的寒冷形成明显的对比。

    疏勒王府和长史府共同出面,组织了近万军民,敲锣打鼓,在路口排成五里的两条长龙,欢迎大都护劝回来的移民。成大和徐干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见班超就给他披上大红布。在他们身后的官民吏兵,也给随后而到的移民,一个个披上大红。这些人有的套了车,有的骑着马,好多都是移民的老邻居,老朋友,老同事,大家击掌相见,相拥而泣,就像久别的亲人。

    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特别惹人注目。她是那种富态的体型,怀里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为了婴儿不受冻,她连头巾都扯下来,围在襁褓外面,显得有些臃肿。她的脸上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