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之日-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谦站在停机坪上,看着三架崭新的银鹰。他们分别是,来自601所杨总的s…9,来自611所成总的p…5,来自马尾海军工程处曾诒经的“鸿鹄”号。
曾饴经与海军关系非常密切,他一辈子服务于海军,而他这一辈子的出息也是拜海军所赐。当年民国海军继承满清的衣钵,有一艘名叫“飞鸿”号的巡洋舰,因为财政困难而不得不拍卖出售,当时的中国还是袁世凯当政,这位没有争议的骂名人物人品不怎么样,却有眼光,他用这笔钱作为公派留学生的学费,结果证明,这艘船卖得是非常的值当!这批留学生不仅全部成才,而且都是大才,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诒经,每一个都是独当一面的猛人。除了巴玉藻不幸在国外被日本间谍刺杀之外,其余都汇集到这个小厂里。
一开始,孤陋寡闻的劳动党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只是按照一般单位接收过来,给了他们普通技师的待遇,为巡洋舰建造水上飞机,给的发动机也都是别处淘来的旧货,连零件都不通用。没想到,南海破袭战,马尾工程处的水上飞机性能出众,一战成名,劳动党这才注意到,这几个人里不仅有波音公司的首席设计师,而且都是美方重金挽留的人才!
名谦如获至宝,按照高级技术人员的标准给予相应待遇,按接收之日算起,工资全部补发,同时福建那边交通不便,人民军动用交通工具,帮他们把整个工厂搬迁到柳州,授权随时使用风洞群。并且邀请他们参与新式战斗机的设计制造,不过时间非常紧迫,只有一个月时间,必须完成设计并且制造出全尺寸模型。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不过好在只是建造模型而不是要飞起来,在战时背景下,这个要求并不算太过分,因为设计是可以修改的。
名谦一路参观过去。
很显然,这一次诺斯罗普纠正了完美主义的错误,p…5战斗机无处不垂直,除了水冷式发动机的圆弧过渡段之外,机翼和机身几乎都是便于制造的外形,名谦对这款飞机非常满意,特别是他那台硕大的液冷发动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液冷发动机,当然,在航空发动机这个行当,最大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排气量42l,12个汽缸v型排列,创造了最大迎风面积液冷发动机的记录,拥有两级机械增压,在5000米空中仍能输出1200马力。在当时,无论是罗…罗还是奔驰都在使用33l排气量的1000马力级液冷发动机,劳动党这款“太行”发动机确实证明了排量即正义。
剩下的两款机型都使用沈霍伊山寨的“秦岭2”14缸气冷发动机,1000米高度输出功率1200马力,超过4000米则功率急速下降,这款机子明显偏向低空,排量也是42l,重量上比液冷机轻了15%,仅此一条便极具诱惑力。虽然使用劳动党独有的硅基乳胶失蜡法铸造技术,但两种发动机都偏重,测试中推重比反而不如排气量小的欧美产品,当然,这是山寨货的固有缺陷,只能通过设计师的巧手去减小阻力和重量,挽回这些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的起点不比德国人低,因为最重要的几种金属中,土耳其有铬,苏联有镍,挪威有钼,中国除了镍其他全部都有,还有稀土,造出来的稀土钢硬是比德国人的碳素钢要轻,这就纯粹是靠祖宗欺负人了。
在停机坪里,沈霍伊介绍了他研究所更为疯狂的计划,研发18缸54l重型航空发动机!预计出力1800马力,给名谦列了一大堆的高温合金材料研究项目。
名谦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文件,拿在背后。他看过这几架模型机和发动机之后,意识到研发应该以充分挖掘现有设计的潜力为主,不然发动机越做越大,灵活性和耗油量都不好控制,实际上高空活动的p…5战斗机设计航程就从s…7的1600公里急剧下降到900公里,甚至不如老式的霍克3,这可是不行的。
“对不起书记,那份文件您必须看一看。”陈秘书小声提醒。
名谦粗略一看,是归德方面白崇禧发过来的,大概是战报吧。“没什么,让白司令员不用着急,稳扎稳打,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为主。”
“不是的书记,出大事了。”
8月3日凌晨,归德城内。
曾中生站在城头上,两侧的城墙都已经被列车炮炸成粉末状的灰黑色尘埃,他是爬着梯子上来的。虽然关麟征表示这一带已经被人民军占领,但他还是小心翼翼的通过砖孔观察战况,在战场上永远不要显得自己很重要。
整个归德城都在燃烧,人民军除了要肃清残余日本兵,还要将来不及撤走的平民疏散掉,或者这些群众本来就是日本兵扣押下来防止人民军大规模炮击的。下作的日本军人脱下军装,试图混在平民里,用手榴弹袭击人民军战士,甚至在平民身上捆扎炸药,做人肉炸药包。
人民军战士对这群日本畜生只有一个回应——杀!
不管日本兵如何挣扎,战线还是缓慢的向东移动,死守的日本兵把自己置于毫无退路的地方,被一个一个的消灭掉。
望着黎明中此起彼伏的冲锋枪闪光和断断续续的手榴弹火球,曾中生满意的拿起电话,躲在女墙下边,嘴巴贴着女墙,好吸入一些潮气润润嗓子。“给我接前指。”
“首长,敌机!”
曾中生抬头,果然有日本飞机,不过数量不多,而且人民军防空部队也已经在城外待命了。“没关系,有防空的管着,你少咋呼,省点水。”
“前指!我是曾中生,攻击顺利,但是水很缺,问问工程兵那边,机井打打我眼睛怎么有点!”
“首长!毒气!”警卫员一个箭步冲过来,闭着眼睛,愣是把防毒面具套在他头上。
曾中生抓着防毒面具的外壳,双手痛苦的抓挠,他的眼睛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撕咬,又红又肿,泪水不由自主的往外流。
日机投放的有毒气溶胶非常微小,随风飘散,无孔不入,只要接触到,无论是眼睛还是皮肤,都会红肿发炎,而且几乎是立即见效。警卫员不知道这种毒剂有多厉害,但是他战术动作非常纯熟,很快就戴上了防毒面具,背着中毒的曾中生爬下城墙,此时城内黄雾弥漫,犹如毒海淖涛,狰狞的吞噬着生命,惊恐的哀鸣在城中此起彼伏,紧接着就是哭喊声。没有防毒面具的日本伤兵脸上慢慢的出现了红斑,皮肤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逐渐起泡,一点一点蔓延,任凭他们怎么捂都无济于事,因为很快手背上也出现了水泡,水泡连成一片,皮肤从中间裂开,脓血翻滚流出,他们绝望的挣扎着,用手抓挠喉咙,但是火辣的空气无情的充满内脏。他们因为窒息而挣扎,皮肤慢慢的溶化,露出血红色的肌肉,血管,肌腱是那么的清晰分明,颤动的血管还在把血液送往不存在的皮肉,这是一副活的解剖图,会动的模型,鲜活的肉体。
人民军战士都配发有防毒面具,但是群众没有,日本伤兵其实也没有。而且日军投放的“黄一号”毒气是芥子气和路易士气的混合剂,毒性大增,毒剂可以渗透一切衣物,甚至不够厚的防毒衣。要防住这种毒气必须使用一体式防护服,也就是劳动党工业用全身防护服,这种东西只有专业防化兵有,归德城内谁都没有。人民军战士即便把防毒面具让给群众,也没有任何效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倒在路边,这就是一场死亡竞赛,身体强壮的人可以逃脱,老幼妇孺只能坐以待毙。而一些躲在建筑物里,戴着防毒面具的人民军士兵由于没有染毒,反而逃过一劫,但是炮兵部队机动不便,在攻击中损失惨重。“黄一号”比空气重,会往低洼的地方流动,在高处的曾中生逃过一劫,但是城东的日军残部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那边地势较低,毒气在人民军这边扫过之后,统统向城东汇集,被遗弃的日本伤兵在毒气中溶烂化泥,凄惨不可名状。
杉山元原计划7月底就发动攻击,但是生物制剂方面出现了延误,眼看菱刈隆那边已经无法再支撑,不得已,立即发起“黄一号”攻击!由于炮兵已经被人民军压制火炮打得差不多了,也害怕毒剂弹殉爆,日军不敢使用火炮布洒,而是直接用飞机。这是真正的无差别攻击,因为日方也没有防护具,116师团的残余部队纷纷中毒,战场上的嘶吼声很快平息,就连呻吟和哀嚎的声音也迅速安静下来。
名谦愤怒的把电报撕碎,参谋曾中生、师长关麟征中毒,攻入城中的两个步兵团大部,4102人中毒,其中84人牺牲。人民群众的伤亡仍在统计之中,至少有800多人中毒。
名谦很少生气,更不会如此愤怒,他只是没想到日本人无耻下作经到了这般地步!连自己人都不通知就投放致命毒气,这简直就是一群反人类的畜生。
“陈秘书,把这份电文给每个航空研发单位发一份,同志们!没有制空权,人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要知道这份工作的意义!”
名谦这番话和这份电报激励了所有航空工程师们,但是有一个人看出了激励之外的东西。杨伟,601所总师,虽然他在单发战斗机的设计上因为积累不够,暂时处于落后位置,但在名谦的愤怒中,他突然间悟到了什么。
日本人为何敢如此嚣张?因为中国没有可以对日本进行血腥报复的武器。
已经量产的s…6只能飞到四国岛一线,无法覆盖日本主要工业区,由于96舰战的存在,火烧长崎之后,人民军就再也没有进行过对日空袭。杨伟觉得,他有必要设计一款航程3600公里左右的大型轰炸机,打击日本全境。虽然他不是杜黑制空权的信徒,也不赞成对平民无差别的轰炸,但那份电报激怒了他,日本人根本就是畜生不如,他的炸弹之下绝无冤魂。
根据战场上的经验,日军防空预警水平很差,虽然96舰战的出现让人民军不能再为所欲为的轰炸,但轰炸机仍可以在敌方战斗机照顾不到的地方空袭。中国太大,根本不是几百架飞机能覆盖的,炸了就走成为中日空军不约而同的选择。
杨伟略微计算,这才发现这款飞机不是那么好设计的。当时b…10马丁轰炸机已经被b…17淘汰,飞行堡垒这玩意儿王助他们回国前是见过的,足以用鲲鹏来形容。劳动党没必要,也不可能装备这么大的轰炸机,但是波音的思路很正确,高密度自卫火力,大载弹量,远航程,厚装甲。
基本设计数据为,航程3600公里,载弹量不低于2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这架飞机必须足够轻,显然不能再采用s…6轰炸机那种全装甲保护的方式,只能在发动机舱、乘员舱加装一些保护装甲。为了能在高空活动,这架飞机必须采用水冷式发动机,而且也只有1200马力的“太行”发动机才能带动这架庞然大物。
经过与前波音工程师们充份的交流,601所的工作人员用业余时间拿出了略图。使用两台1200马力发动机,作战高度6000米,最大飞行高度9600米,最大起飞重量10吨,空重不得大于6吨,为了克服航程与空间的矛盾,杨伟破例在机翼上设置了自封闭油箱。在绘图板上,s…8人高马大,翼展21。8米,机长14。8米,机高4。2米,空重6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00000公斤,由于得不到1200马力发动机,601所只好把900马力的“秦岭”发动机装上去测试,结果还不错。整架飞机如同镜之湖上跃起的海豚,光滑圆润,彰显着劳动党在铝合金材料上的水平,除了机头那一挺12。7mm机枪,机背上安装两挺12。7mm机枪自卫炮塔,尾炮塔上也是同样的两挺12。7mm机枪,由于样机超重,腹部炮塔不得不取消,全机乘员于是缩减为4人。
机身装甲采用重点防护,分别是飞行员座舱、机枪塔、炸弹舱,其余部分取消装甲,但是加装阻燃涂层防止起火,为了更好的防火效果,容易起火的油漆也被取消。
601所用业余时间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名谦那边已经是焦头烂额。
日本人阴狠毒辣,不仅在归德城内放毒,在整条战线上都投放了芥子气,有了归德的教训,随后的投放行动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日本飞行员摄于20mm防空炮的威力,不敢太过靠近,而由日军地面部队布洒的毒剂更不可能造成直接伤亡。但是效果是很明显的,人民军三十万大军被染毒带阻隔,无法继续发起攻击。
问题还不仅于此,芥子气是剧毒物质,如果不尽快解毒,这片受污染的土壤就无法耕种,来年非闹饥荒不可。
在这个时候,出于义愤的德国人提供了帮助,芥子气是德国发明的,作用机理德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在华专家建议,用石灰水溶解芥子气,然后再喷洒漂白粉浆液,高浓度的次氯酸将会迅速把芥子气氧化,从而失去毒性。
劳动党后勤部门飞速运转起来,漂白粉和石灰都是常见的物品,劳动党把整车皮整车皮的漂白粉送到前线,这些消毒用品本来就在野战仓库中有存货,现在只不过提前拿出来用而已。一时间,前线到处都是戴着防毒面具,用水桶装着石灰水和漂白粉浆液给土地消毒的人民军士兵。
杉山元并没有想到,他按照日本后勤运力计算的阻滞时间,在人民军以铁道和汽车为基干的后勤体系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短短数日,人民军把装弹药的车皮装上漂白粉和药品,直接运到前线,不仅伤员的病情得到缓解,甚至日本战俘也能得到救治,在黄一号的无差别攻击之后,这些得到中国人救治的日本兵思想很快就转变了。
“给我叫龙牙突击队。”名谦坐在临时办公室里,气鼓鼓的说道,“我要让这群日本畜生自己也尝尝!”
第261章 强硬()
郑州训练营。
一名通讯兵急匆匆的从外面赶来,猛地把门推开。
砰!
“唉呀!”通讯兵仿佛撞上了一辆坦克,脑袋上多了一个大包,当场翻倒在地。
“你没事吧?”这个憨厚的声音说道。
“你看我像没事的样子吗?”
“像!”
通讯员差点吐血,这龙牙部队的都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