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调教明朝 >

第274部分

调教明朝-第274部分

小说: 调教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请叶大人把调令给末将过目,末将就把左安门的防务交接”曹钦想快点办完最后一道手续就直接走人

    “没有调令,朝廷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叶三沉声道

    “没调令”曹钦的眼珠上下转悠了几圈“那末将把城防交给你们,万一出了什么事儿,那谁来负责?”曹钦在找脱身的理由,他在等叶三送给他最好的理由

    叶三给曹钦的理由很充分也很强硬“城门如果失陷,你还不是要承担责任?现在永定门已经落入瓦刺人之手,等会儿敌兵就会从城墙上杀过来,你们只有拿起兵器在城墙上和瓦刺敌兵斗狠,曹参将自己掂量掂量,能不能战胜瓦刺敌兵?难道你想弃城而逃?”曹钦立刻结巴着道“末将绝无此心,其实末将已接到兵部的调令,要弃左安门去内城助防既然叶大人需要兵丁驻守,末将将不带走一兵一卒,只带家将离去,到内城听调”

    “哼大敌当前,你却脱离前线,将城防大事置于何地?现在就这么决定了,别贻误了战机,到时候上边调查下来,这左安门原本是可以守住的,因为你延误了时机丢了城门,看你如何解释?”

    曹钦不再说什么,把他的家将都叫了来,准备离开左安门可曹钦的家将引起了叶三的注意,怎么曹钦的家将都是蒙古人?这是他的手下吗?

    “站住怎么曹参将的家将都是蒙古人?”叶三疑心很重,曹钦如果解释不出理由,那么只有先把曹钦拿下再说

    曹钦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叶大人误会了,他们是末将手下的鞑官,也是家将,绝对不是外面的蒙古人”

    叶三明白了,所谓鞑官,就是投降的蒙古兵,从永乐皇帝朱棣时代的朵颜三卫开始,一部分蒙古兵就成了明军军中的精锐,有些官宦人家就专门找好勇斗狠的蒙古人做家将,这也是一时的时尚,无可厚非曹吉祥曾经镇守过边关,深知这些蒙古兵的厉害,便私下拉拢了一些蒙古兵交给他的养子曹钦,好为自己效力

    曹钦给叶三的理由也很充分,叶三说不出什么,就放走了曹钦曹参将离开左安门之后,胡美玉立刻调兵占领各处要害的位置现在这个城楼防御还真是特殊,城楼的防御主要是面对城外,可现在敌兵可能直接从城墙上冲过来,也可能从城墙里面的石梯杀上来,于是这原本固若金汤的城楼就像一个漏勺,基本没有什么防御能力胡美玉很快下令寻找石块儿木头车辆等杂物,在城墙上布置了三道障碍,同时又在城下的大街上布置路障,做到层层防御这样的防御能力当然比不上京师高墙工事,但是因为敌兵在城内,瓦刺野战骑兵的优势也无法挥出来,如此布防聊胜于无城上的火炮也调转了方向,对着城内和城墙上,火铳手为主力作战兵力,在路障的配合下,火铳『射』程远,无疑是最有效的兵力

    左安门这样的地形当然不适合骑兵行动,这样的战斗也不能龟缩在城楼上,两万兵马挤在一起也装不下,只能摆开了布置在城下和城墙上,而城门上面的箭楼就成了整个防御圈的核心叶三此刻站在箭楼里正在思考自己是否和胡美玉一起死守左安门,自己犯得着留在这里冒险吗?

第四百六十三章争辩() 
叶三思考着自己留在左安门确实有生命危险,万一一个不好战败了,他就得陪着左安门一起玩完,现在走还来得及,因为本来就没有他什么事儿,去留都没有责任对于永定门的失陷,叶三心有内疚,但是他完全可以不顾良心的谴责,还是保住『性』命重要,犯不着在这里死充英雄

    正当叶三不知用什么理由离开左安门的时候,胡美玉走上箭楼抱拳道“叶大人请离开此地,瓦刺敌兵就要冲过来了”叶三正准备开溜,被胡美玉这样一说,叶三倒不好意思了叶三尴尬地说道“本官既然让胡将军守在这里,自然要与你们共进退”

    胡美玉摇摇头,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又说不出口“大人没必要如此,大略远谋末将比不上大人,但是行军布阵末将还是有点经验的大人不用留在这里冒险,大人应该回到朝廷,设法早日为我们解围”既然话说道这份上了,叶三便顺水推舟地说道“既然如此,本官也不必婆婆妈妈了,就此告辞本官回到内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得请奏皇上把你老公徐连胜从诏狱里放出来,带兵为国效力”

    胡美玉听罢神情一喜,刚才就是想让叶三给皇上说说好话,看看能不能把她老公放出来戴罪立功现在叶三主动说出来,那真是太好了“叶大人如果真能把末将的夫君营救出来,那我们又多了几分胜算”

    徐连胜的勇猛叶三是亲眼见识过的,胡美玉当然清楚她老公的能耐徐连胜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绝世猛将,不过在谋略上欠缺了点当初在辽东几次兵败,丢城失地也不能全怪他,一次是手下将领被收买,把城门打开了,徐连胜深陷重围,但仍然被他冲出重围,还重创了敌兵另一次是去增援友军,不幸被瓦刺敌兵伏击这都说明,猛将也不是一定能打胜仗,可徐连胜在胡美玉心目中却是无所不能的好汉“叶大人若能救出徐连胜,有徐连胜在,比多两万兵马还管用,有末将在一旁提点,他一定不会再出什么纰漏”

    “好,本官定然竭尽全力将徐连胜从诏狱里捞出来”

    战火开始在京师外城蔓延,叶三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安全地回到家中管家在门口正等着叶三归来,一副很焦急的模样“老爷,刚刚宫里来人了,皇上召您进宫面圣,老奴只得回复传旨的公公,说您出城去了”

    “什么时候的事?”

    “就刚才”

    叶三一边向院子里走,一边道“管家快去备马,我马上就去宫里,叫下人把我的官袍找来,要快”

    叶三脱下身上的盔甲,将长剑扔到地上,妖刀挂在墙壁上严如嫣和薛纷飞抱着官袍,捧着乌纱帽小跑着过来,杜芳华手里拎着个茶壶也跟在后面,三人七手八脚地帮助叶三穿上官袍,接过杜芳华手里的茶壶猛灌了一通,急冲冲地赶出门去

    紫禁城四门紧闭,已经戒严,叶三走到东安门时,东安门的三个门都关着,但守门的净军太监知道是叶三后,很快就放他进去“叶大人,你得赶紧点儿,皇上正在文华殿召见大臣,就缺您了”叶三急忙加快了脚步,步行到文华殿,正遇到太监马朝马朝虽然是曹吉祥的人,可暗地里却和圣夫人唐甜走的很近,和叶三的关系也很好“叶大人从外城回来了?得,那就和咱家一起进去”马朝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大概是疾走了一段路累的马朝的体力完全赶不上叶三,叶三从东安门步行过来,连大气也没喘一口于是叶三跟着马朝从文华门进去,跪在门口行了朝礼,听见朱祁镇隐隐说了声平身,二人才从地上爬起来,跑到应该站的位置上

    叶三还没站稳,就听见朱祁镇叫道“叶三”叶三忙走出队列,再次跪倒在地,叩道“微臣在”

    “朕听说你刚才去了外城?你出城干什么?难道不知道这是非常时期?”

    叶三从容道“回皇上,永定门失陷的消息传来时,臣正在家中,听到这个消息,意识到外城七门不保,瓦刺敌军极可能会控制外城的城防,意图把勤王援军阻挡在城外臣想如果瓦刺在京师站稳脚跟,再想驱除就会有很大难度,瓦刺蛮夷长期不走,京师必人心惶惶,绝非好事当时情况危急,臣不及禀奏,赶出城去,劝说山海关总兵胡美玉率军控制左安门,为勤王援军入城保持通路臣办完这件事就急忙赶回家中,获悉皇上召见,臣就马不停蹄赶到了宫中”

    兵部尚石亨听了叶三的辩解,认为纯属和皇上争辩,此时不能让叶三做大“皇上,臣有话说”

    “说”

    石亨看了一眼叶三“臣觉得叶三刚才的话是在和皇上争辩,叶三出城意图不轨,却在这里和皇上争辩,妖言『惑』众”叶三听后,冷冷地道“石大人,话可不能像你这样『乱』说,下官只是据实回禀皇上,争辩从何说起?”

    石亨抱着象牙护板,向朱祁镇的御座弓腰道“皇上明鉴,叶三确实在与皇上争辩众所周知,紫禁城的外城还没完全建好,外城在内城的南边,并没有将皇城围上一圈所以瓦刺就算控制了外城七门,勤王援军仍然可以从京师北城的德胜门、安定门入城拱卫京师,并非叶三争辩所说的,外城失陷就能完全阻挡勤王援军与皇城的联系时值永定门刚刚陷落,山海关总兵有兵马两万,理应全力夺回永定门,护住外城防御圈叶三却擅自干涉军机,将胡美玉调到左安门,放任瓦刺敌兵入城还敢振振有词和皇上争辩,其居心何在?况且叶三不过是督察院副都御使,兵部都没有决定的事,他有什么权力调动兵马?胡美玉又凭什么听叶三的?请皇上明鉴,切勿被『奸』人所『惑』”

    叶三听后怒道“石大人,妄你是兵部尚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内城是京师最后的坚固防御圈,岂是外省兵马可以擅自进入内城的?勤王兵马就算来到德胜门,也只能驻扎在瓮城中休整,石大人连这个都不清楚?兵部还敢下令放外兵到内城吗?援军在瓮城中,敌兵在南城站稳脚跟,直接威胁宣武门,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你该向皇上进献什么方略?难道你要皇上冒险将外兵放入内城,参与城防吗?”两人吵来吵去争辩不休,朱祁镇一直没有『插』嘴,虽然他心里倾向叶三的观点,但他并没有认为曹吉祥和石亨等人会通敌叛国牛玉进献的那个『奸』细的口供,朱祁镇已经查明白里面的内容朱祁镇认为是永定门校尉通敌,而曹吉祥只是不慎被牵连进去罢了,他没必要勾结外敌这也是叶三失算的地方,也小看了朱祁镇,皇家的御人之术非同小可

    朱祁镇从塞外回来又做了三年皇帝,虽然疏于朝政,但是脑子是很清楚的,曹吉祥叛国能得到什么?朱祁镇已经体会到皇帝确实就是孤家寡人,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人,但是疑心也不能太重,凡事应该理『性』分析曹吉祥不可能叛国,朱祁镇认为自己判断没有错,但是曹吉祥一党显然不堪重用,贪得太厉害了,否则那个永定门的校尉是没有机会掌握重要城门的

    当叶三和石亨吵来吵去争辩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谁又能想到朱祁镇在想什么呢?

第四百六十四章危局第四百六十() 
当叶三和兵部尚书石亨争吵不休的时候,朱祁镇比他们想得更多,他不仅想着眼下的危局,也想到了整个朝局的平衡。曹吉祥一党不能再重用了,但是对于制衡新的势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突然打击势力庞大的宦官集团,朝局会产生动『荡』,更何况在危局威胁大明王朝的时刻。

    朱祁镇定了定神:“吉祥,让他们别吵了。”站在一旁的曹吉祥连忙朗声道:“皇上说,让你们稍安勿躁,别吵了。”叶三和石亨这才停止争论,静静地听着皇上要下什么圣旨。朱祁镇稍微停顿了一下:“叶三。”

    叶三急忙答道:“微臣在!”

    “朕赐你尚方宝剑,任你为总督,待勤王援兵到达京师时,协调调度天下兵马,解除京师危局。”朱祁镇的声音不大,但是口气是不容置疑的,他现在明白,从叶三在辽东和南方军务上的表现,叶三此人是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当此危局关头,只有用最能干的大臣,才能化解危局。叶三心下一喜,急忙跪倒:“臣接旨谢恩,臣感谢皇上的信任,当以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朱祁镇嗯了一声,并没有多少动容,接着又道:“马朝。”

    马朝浑身一哆嗦,没有意识到皇上突然点名道姓地叫了自己,急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奴才在!”

    “朕命你为九门提督,监军内城,包括皇城安危。”

    “奴才何德何能能担此重任。”马朝根本就没有心理准备,这时悄悄看了一眼曹吉祥,见曹吉祥正在拼命给自己递眼『色』,马朝连忙说道:“奴才领旨谢恩,一定不负皇上重托。”

    朱祁镇这样安排是给曹吉祥的宦官集团吃一颗定心丸,叶三目前显然是曹吉祥的对头,重用了叶三,又重用了马朝。正好表示皇上的态度。马朝是曹吉祥的心腹之一,不管暗中为唐甜做了多少事,表面上他还是曹吉祥的人。九门提督关系京师内城的安危,这样的重要职务交给了曹吉祥的人,足可表示皇上的信任。就在此时,叶三抱拳躬身道:“禀皇上,臣还有一个请求。”

    “说。”

    “恳请皇上下旨,把徐连胜放出来,当此危局,国家需要这样的猛将。”

    朱祁镇毫不犹豫地说道:“准奏。”既然重用大臣,这么点要求没什么好犹豫的。朱祁镇说完,便道:“起驾回宫。”

    众臣高呼万岁送走了朱祁镇,然后才从地上爬起来,按先后离去。叶三等在大殿门口,待太监送来了尚方宝剑和圣旨,这才离开了紫禁城。叶三来的时候比较急,是骑马来的,提着尚方宝剑上了马,忍不住拔出剑来观看。只见剑锋锋利,是名副其实的宝剑,实际上它的无形价值比它本身的功用大得多,有先斩后奏之权。叶三府里还有两把尚方宝剑,都是朱祁镇所赐,现在手里的这把已经是第三把了。叶三心下感叹,朱祁镇对他叶三确实恩宠不小,当下决定要全心做点实事来报答皇恩。事实上叶三觉得朱祁镇是个好皇帝,他感怀之心有公心有私心,毕竟他受当今皇上的恩宠比别的大臣要多得多。

    六月中旬,大同、宣府等地总兵官率领援军到达,大同总兵官石彪,宣府总兵官杨洪带来援军约五万人。叶三穿上盔甲,挂尚方宝剑,带着一众侍卫来到德胜门,派出信使,把援军调入德胜门瓮城休整。叶三也出了德胜门,带着朝廷下拨的军饷粮草,在瓮城中扎下中军大帐,正式就任总督一职。两个总兵官叶三都没见过,石彪是石亨的侄子,杨洪叶三没见过,便先传唤二人到中军大帐相见。

    等了一会儿,就见两个身披重甲的大汉走进大帐,在门口,杨洪很自觉地取下佩剑,交给门口的侍卫。而石彪却磨蹭半天,才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