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霸隋 >

第105部分

霸隋-第105部分

小说: 霸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将军,天将大亮,为防贼军来援,还请二位将军这就整顿旧部,随本将一道回营可好?”

    二将既是表现得如此之识趣,张君武自是须得大度上一番,就连下命令之际,用的都是商榷的口吻。

    “末将等谨遵大将军之令。”

    王、李二将投效李渊不过是为了从龙之功而已,如今能抱上张君武这条明显更粗壮上不老少的大腿,自然没啥不满意可言的,紧着便齐齐应了诺,麻利地赶回了本阵,一连串的命令下去,很快便将手下的散兵游勇聚拢成列,在张君武所部大军的“护送”下,一路向近十里外的蒲城赶了去

    “报,禀少将军,南阳军有备,我军夜袭反遭敌算,全军尽墨,阿史那大奈将军战死,王长谐、李仲文举军投降。”

    李家军尧山大营的中军大帐中,李世民正自心神不宁地端坐在文案后头,突然间,一名满头大汗淋漓的报马从外冲了进来,几个大步便蹿到了文案前,一个单膝点地,惶急不已地禀报了一句道。

    “什么?怎会如此?”

    迟迟没见三路夜袭部队派人前来汇报战果的情况下,李世民本就已在猜测此战恐怕不妙,可真听得报马如此说法,他还是忍不住跳了起来,厉声便喝问了一嗓子。

    “回少将军的话,据溃兵所言,我三路大军见得城中火起,便即发动了强袭,却不料敌三座大营中皆有准备,先以箭雨乱我军之阵型,而后又以伏兵杀出,我军不敌,三位将军拼死杀出重围,却不料张君武那厮自率大军于半道上拦截,阿史那大奈将军不愿降贼,拼死与张君武一战,不敌被杀,王、李二位将军不战而降,我六万将士能归大营者,恐不过万。”

    见得李世民惊怒如此,前来禀事的报马自是不敢大意了去,赶忙将所知之消息细细地解说了一番。

    “狗贼,欺我太甚!”

    报马这等言语一出,李世民心中怒极的同时,也自满是羞愧与惶恐,他实在搞不懂自己的计划是怎么出的岔子,面对着这等前所未有的惨败,李世民的心疼得有若刀绞一般,怒骂之余,一口逆血再也憋不住了,“噗呲”一声便狂喷了出来,挺拔的身子晃了晃,一头便往地上栽了去。

    “少将军”

    “不好,快传军医!”

    “不好了,少将军昏倒了,快,快去禀明大元帅!”

    李世民这么一倒下不打紧,整个中军大帐里顿时便就此乱成了一团

第一百九十四章决战关中平原(一)() 
“不要慌,我没事!”

    一口血虽已喷出,可胸口却依旧沉闷闷地疼着,纵使如此,李世民还是强打起了精神,奋力站稳了身子,一摆手,声色俱厉地便断喝了一嗓子。

    “少将军,您”

    尽管李世民说了没事,可一见其苍白的脸色以及嘴角边兀自滴淌的血线,中军官侯君集却又哪能放心得下,赶忙紧走一步,伸手扶住了李世民的身子,满是忧虑地便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说了没事,去,擂鼓聚将!”

    李世民并未接受侯君集的好意,一把便将其推了开去,伸手一抹嘴角,声线冷厉地便下了道将令。

    “诺!”

    侯君集满是忧虑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张嘴欲劝,可到了底儿还是没敢再多言罗唣,紧着应了一声,匆匆便奔出了帐外,不多时,便听鼓声隆隆暴响了起来,各军将领闻讯,纷纷从四面八方向中军大帐处赶了去。

    “诸位将军,某已得到战报,昨夜派去夜袭之部队已全军尽墨,非是将士不拼命,实是某料敌不明之过,论罪,本该杀头,奈何大战尚刚开始,某还死不得,这就割发代首,待得战后,自当再以一死谢罹难之将士!”

    三通鼓歇,诸将皆已赶至,见礼方毕,李世民便即摘下了头上的顶盔,又取了把匕首在手,一边满脸沉痛地说着,一边动手便割下了一束长发。

    “少将军万不可如此啊,胜负乃兵家常事也,昨日夜袭虽败,然我军根基尤存,但消有少将军主持大局,必可得大胜之局面,还请少将军万勿自轻若此啊。”

    刘文静乃是李世民的死党,这一见李世民大打悲情牌,立马便会意地站了出来,很有默契地跟李世民唱了回双簧。

    “刘将军所言甚是,我军不过小败而已,少将军何须自责若此,再战也就是了。”

    “没错,少将军,您就下令罢,末将愿率部前去讨贼,不灭张家小儿誓不收兵!”

    “少将军放心,末将等愿为您效死疆场!”

    这时代,男子的头发可不是随便能动的,讲究的是“毛发受之父母、断不可轻动”,可李世民为了谢罪,竟是割发代首,本就足以令诸将们为之感动不已了,更遑论还有刘文静在一旁唱着双簧,于是乎,满大帐里的将领们全都大起了同仇敌忾之心,义愤填膺间,军心已然可大用了。

    “多谢诸位将军信赖,贼军虽胜了一场,士气看似正旺,实则一夜未曾得眠,加之昨日又大战数番,其兵已疲,正是破敌之良机也,吾意已决,自当亲率大军前去邀战,刘文静,本将令尔率五万大军留尧山坐镇,以为诸路军之接应;姜宝谊,本将令尔率两万大军藏于离尧山八里处东南角之密林中;李孝恭,本将令尔率一万大军藏于尧山前十里处西北角之密林中,待得敌主力追击我撤退大军赶到时,两军齐出,将贼军断成数截,如此,当可得一大胜!”

    军心既已可用,李世民自是不会放过这等趁热打铁之机会,概因留给李家军一方的时间同样不多了——李建成虽已率三万太原子弟兵日夜兼程赶到了太原,可却一战败于宋金刚手下,三万子弟兵折损大半,不得不退入太原城死守,宋金刚一边兵围太原,一边着令悍将尉迟恭四下征伐,连下太原周边十数城,军力悍然已扩充到了十二万之众,若是蒲城战事再久拖不决的话,太原恐怕就真要守不住了,一旦如此,李家军必然会陷入分崩离析之窘境,故而,李世民也必须急着一战,若能大胜,则大事可定,若是再败,那就只能急谋兵退山西,以待来日了。

    “末将等谨遵少将军之令!”

    李世民决心既下,诸将们自是不会有甚异议,齐齐高声应诺之余,便即各归本部去了,不多会,便听李家军大营中号角连天震响不已,紧闭着的营门轰然洞开,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昂然行出了大营,踏着晨曦的薄雾一路向蒲城方向开拔了去

    “参见大将军!”

    几乎就在李家军主力踏出营门的同时,张君武才刚率部押解着两万余降卒回到了蒲城外的东大营处,早已得讯的军中重将们自是不敢稍有懈怠,齐齐聚集在了营门处,一见到张君武策马而来,紧着便抢上了前去,恭谨万分地见礼不迭。

    “不必多礼了,敌军主力巳时前后必会大至,传令下去,各部除留少量部队负责警戒外,大部抓紧时间用膳并修整,大破贼军便在今日,都各自去忙罢。”

    张君武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等齐齐迎驾的虚礼,然则诸将们到底是一派虔诚之心,他自是不好拂了众将们之好意,摆手叫免之余,紧着便下了道命令。

    “诺!”

    如此多场的大战打将下来,诸将们对张君武的军略之能早就已信服到了极点,此际一听张君武下了这等判断,自是都不疑有它,齐齐应诺之余,匆匆便各归本部去了

    “报,禀大将军,李世民亲率二十五万大军正在向蒲城赶来,离我军大营只有五里之距了。”

    果然不出张君武之所料,就在他刚忙完连番大战的善后事宜,都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大气呢,就见一骑报马匆匆赶到,带来了李家军主力已然杀至之消息,而此时,天时不过才辰时末牌而已。

    “再探!”

    尽管早就料到李世民必会亲提大军前来,然则对于其到得如此之快,张君武还是不免略有些讶异的,可也没怎么在意,随口吩咐了一声,将前来禀事的报马打发了开去,自己却是走到了搁在大帐一角的大幅沙盘处,盘腿端坐了下来,顺手拿起一把小旗子,急速地推演了起来。

    “报,禀大将军,贼军已进抵三里外,正在列阵布防。”

    李世民的行军速度极快,这不,张君武的推演方才刚进行了一多半,报马便又送来了敌情的最新变化。

    “传令:各营派三成部队上栅栏前防御,其余人等抓紧时间修整,没有本将之令,任何人不得出营应战,违令者,斩!”

    尽管隐约间已猜到了李世民急欲决战的根由之所在,然则对于其之具体部署么,张君武还有些拿捏不定,没旁的,李家军虽是来势汹汹,瞄准的便是齐郡军因着连番大战而体力有所不支之弱点,可就其那二十五万大军之战斗力,明显无法正面抗衡齐郡军的二十万大军,毫无疑问,李世民一准打的便是伏兵之计,问题是蒲城一带虽地势平坦,可树林却是不少,还大多都是针叶林,哪怕逢此初春时节,也不曾落叶,换而言之,李家军能藏兵之处不少,若是能勘破其藏兵地点,那来上一招将计就计也就不算难事,麻烦的是蒲城至尧山一线大大小小的树林未免太多了些,要从中找出李世民伏兵之处显然没那么容易,在没搞清此点之前,张君武自是不愿急着与敌决战。

    “传令下去,各军原地修整,只消不四下乱窜即可,无须太过紧张,午时未过,贼军断不会出营应战。”

    离蒲城三里处,诸军方才排好了阵型,李世民却是突然下了道修整之令,自有紧随在侧的传令兵将命令下达到了各部,旋即便见横亘近十里的李家军将士们纷纷坐在了地上,饮水的饮水,用膳的用膳,整个阵地上顿时喧嚣得有若开了锅似的。

    “大将军,贼军已在三里外修整,阵型散乱不堪,一冲即垮,末将请命率骑军出击,杀敌一个措手不及!”

    李家军的乱象一出,游动在其军附近的齐郡军游哨自是瞧了个分明,紧着便报到了营中,然则张君武却是根本不为所动,反倒是罗士信沉不住气了,急匆匆地便赶到了中军大帐处,嚷嚷着要率骑军去杀上一回。

    “不急,再等等!”

    打仗一事最怕的就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在明知李家军耍的是伏兵之计的情况下,张君武又怎可能轻易上当,当然了,仗是肯定要打的,只是怎么打的问题罢了,至少在目下,还不到大军出击的时机。

    “可”

    罗士信的杀心已是大起了的,这一见张君武如此说法,心中不甘难免,张嘴便要再进言上一番。

    “士信莫急,某料李世民那小子定会派一彪军到营前骂战,是时,某便准你去杀上一回。”

    没等罗士信将话说完,张君武已是一摆手,笑着安抚了其一句道。

    “当真?”

    一听有仗可打,罗士信的眼珠子立马便亮了起来。

    “军中无戏言,本将答应你之事,又岂会有假,只是有一条,本将须得说在前头了,杀垮了那支来诱敌之贼军后,不得追击,即刻回转大营,若是尔不能办到,这一仗就让程咬金打了去。”

    张君武笑着点了点头,给了罗士信一个保证,可与此同时么,也提出了一点要求。

    “大将军放心,末将知晓该如何做了。”

    只要能痛快地先杀上一回,罗士信也就满足了,至于张君武所提的条件么,他却是连想都不想便应承了下来

第一百九十五章决战关中平原(二)() 
“李神通、史万宝!”

    巳时末牌,大军已在原地修整了近一个时辰,一路急行军的疲惫已然尽去,然则正所谓过犹不及,真要是再这么修整下去,军心士气恐怕就要荡然无存了去了,奈何齐郡军那头浑然没半点要出营应战之迹象,李世民也自无奈得很,沉吟了片刻之后,这才运足了中气地点了两员大将的名。

    “末将在!”

    李神通乃是李渊的堂弟,而史万宝则是名将史万岁的亲弟弟,有着长安大侠之美誉,二者皆是武艺高强之辈,往昔便极为投缘,此番李渊进兵关中之际,二者联合在渭北起事,纠集了近两万大军,于李渊过黄河之时,便即举军去投,只是一直以来就不曾真正上阵作战过,这会儿二人就站在李世民的身后不远处,一听得李世民点了名,二将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并肩从后抢出,齐齐行礼不迭。

    “二位将军可率本部兵马前去敌营前邀战,若能激得敌主力尽出,便是大功一桩。”

    骂阵对于没啥头脑可言的武夫来说,自是极为的有效,当初宋老生就是被李世民用骂阵骗出了城,以致兵败身死的,可用来对付张君武这么个智勇双全者么,基本上不可能有丝毫的效果可言,这一条,李世民心中其实有数得很,只是这当口上,除了派人去骂阵之外,他也真就没啥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诺!”

    李神通与史万宝手下地痞流氓一大帮,骂战这玩意儿自然都是不怯的,齐齐应诺之余,紧着便赶回了本部,点齐了手下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便往齐郡军东大营方向赶了去

    骂战显然是一门艺术,尽管下作了些,可要想骂得敌忍受不得,却断不是件容易之事,旁的李家军部队对此道或许还生疏得很,可有着众多长安一带地痞的李神通所部却绝对是个中之绝顶高手,不知是谩骂,更有着各种夸张的侮辱性表演,就连裸奔、冲着齐郡军大营拉屎撒尿之类的这等勾当都耍了出来,当真是极尽挑衅之能事,当即便惹得齐郡军将士无不义愤填膺,还嘴大骂着不在少数,只是碍于严令,却是无人敢擅自出营应战的。

    “大将军,贼军已骂了如此久,该轮到末将上阵了罢?”

    旁的将领不敢去找张君武要个说法,可罗士信却是忍不住了,猴急万分地便从南营蹿到了东营,一闯进中军大帐,连行礼都顾不得,迫不及待地便嚷嚷了一嗓子。

    “呵,士信要去便去,准尔带五千骑兵出击,记住,打垮了敌军便回,不得追击,都记住了么,嗯?”

    张君武心理素质过硬,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