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霸隋 >

第223部分

霸隋-第223部分

小说: 霸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罢。”

    这一听萧怀静搬出来的都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张君武的头不由地便大了几圈,满心不愿跟萧怀静就此事多罗唣,解释了几句之后,便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决断。

    “陛下,请恕老臣不敢苟同,陛下欲俸养岳母,实孝道也,然,内禁之地非比寻常,须容不得丝毫的差错,老臣还是那句话,陛下可另设别府安置,也可着萧瑀赡养之,独独不可置于内禁之中!”

    萧怀静固执得很,一旦认准的事儿,从来都不肯苟且,哪怕面对着的是张君武这个当今之帝王,他也同样不会有丝毫的通融,饶是这会儿张君武的脸色都已是有些不好相看了,可萧怀静却依旧不依不饶地陈述着。

    “此事再议好了,朕有些疲了,爱卿且就道乏罢。”

    张君武到这御书房中本来就只是想偷闲一会儿的,却万万没想到闲没得偷,还被萧怀静给教训了一番为君之道,心中当即便涌起了老大的一阵不耐,也不愿再跟萧怀静争执个不休,这便一摆手,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老臣告退!”

    这一见张君武要赶人,萧怀静原本就肃然的脸色顿时便更黑沉了几分,但却并未再多言罗唣,也不曾称颂,简单地吭哧了一声,便就此走了人。

    “唉,这个萧执拗,还真是”

    见得萧怀静就这么黑着脸走了人,张君武实在是有些个又好气又好笑,却也不愿责怪其之忠耿,笑骂了一声,便即将此事忘到脑后去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吃了一弹章(二)() 
“卿等有何本章且自奏来好了,朕听着呢。”

    张君武一向勤政,尽管方才刚远征归来,可第二日便上了朝,待得见礼一毕,也自无甚寒暄的废话,径直便转入了朝议状态。

    “启奏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张君武的话音方才刚落,就见文官队列里一员身着紫袍的老臣已是大踏步地抢到了殿中,朗声便禀了一句道。

    “嗡”

    众人定睛望将过去,这一见站出来的人是萧怀静,顿时便起了一阵骚动,没旁的,概因此老不动本则已,一动本就是参人,谁若是被盯上了,就算最终侥幸得脱,少不得也要被狠狠折磨上一通,满朝文武就没谁待见此人的。

    “爱卿有话只管直言好了。”

    一见到是萧怀静站出来打头炮,张君武心下里便不可遏制地涌起了一阵不甚美妙的预感,奈何此老都已是站了出来,终归不能不让他开口罢,无奈之下,张君武也就只能是强打起精神地准了其之所请。

    “谢陛下隆恩,老臣要参合陛下擅专之过,据查,陛下已将前隋萧皇后安置于皇城之内,此举有违法度,老臣身为御史大夫,不敢不动本进谏,老臣以为此事不可者有三,其一,前隋既亡,其皇后便是不祥之人,安置皇城之内”

    果然不出张君武之所料,萧怀静还真就是参了他一本,说的还是萧皇后的安置问题,根本就没给张君武留甚情面,竟是将那些个瓜田李下之类的理由拿到了朝议上来说。

    “嗡”

    这一听萧怀静要弹劾的人居然是张君武,下头的文武百官顿时便轰乱了起来,一时间满大殿都是噪杂之音,吵嚷得就跟菜市场一般无二。

    “爱卿所奏之事,朕昨日便已给出了答复,朕与先父皆深受前朝先帝之厚恩,光凭此情分,朕都该好生赡养之,更遑论萧皇后乃是皇后的亲娘,是朕的岳母,论情论理,朕都有赡养之责,爱卿就不必多虑了。”

    张君武算是很有容人之量了的,尽管心中火气不小,可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萧怀静的进谏之言,而后方才满脸不悦之色地解释了一番。

    “不然,老臣以为赡养归赡养,置之别府,以厚禄礼遇皆属该当之事,独独安置皇城殊有不妥,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萧怀静就一执拗的性子,一旦认准了的事,那便是九牛之力都难以令其回头,饶是张君武的脸色都已是难看得很了,可萧怀静却毫无退缩之意,依旧是据理力争个不休。

    “陛下,微臣以为萧大人所言甚是,陛下圣心仁厚,臣等无不感同身受,然,朝廷自有定制,为防物议,还请陛下慎重行事。”

    萧怀静的话方才刚刚说完,也不得张君武有所表示,就见刚被任命为御史中丞的魏征紧着从旁抢了出来,竟是毫无顾忌地支持了萧怀静的提议。

    “嗯义明,卿对此可有甚要说的么?”

    一个萧怀静就够张君武头疼的了,这会儿又冒出了个魏征来,登时便令张君武实在是有些个气不打一处来,可偏偏又不愿当庭叱责两位忠耿之臣,无奈之下,也只能是闷闷地吭了一声,将难题往首辅大臣柴孝和身上推了去,显然是指望着柴孝和能帮着自己说上几句。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陛下愿赡养前朝皇后乃善举也,此正是孝道之体现,臣等无不感佩,只是萧大人所言也自不无道理,内禁之地,也确实不宜外人居,依老臣看来,且就在东市靠皇城处起一宅院,以安置前朝诸般人等,如此,既可全陛下之孝道,又可防物议之乱,应是两全之道也。”

    饶是张君武投注过来的目光里明显透着求援之色,可柴孝和到底不曾因私废公,尽管话说得很是委婉,可意思却无疑是明摆着的。

    “时文(萧瑀的字)可有甚要说的么?”

    得,这一见柴孝和也不肯为自己帮腔,张君武登时便有些傻眼了,没奈何只好将问题丢给了始终默默不语的萧瑀,在他看来,萧瑀乃是萧皇后的亲弟弟,总该会为自己说上几句好话了罢。

    “陛下,老臣自幼颇受家姐之恩遇,感情素笃,奈何造化弄人,以致老臣想亲近都不可得,幸得陛下隆恩,家姐方得以归京,老臣每一思及,皆感佩天恩,今,家姐既归,老臣身为亲弟,自当赡养之,还请陛下恩准。”

    张君武的希望显然是落到了空处,萧瑀同样没站在他一边,虽不曾说甚进谏的话语,可要求自己来赡养萧皇后一事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态度。

    “罢了,此事且容朕思虑一二再行定夺好了,卿等且先议旁的事宜也罢。”

    萧瑀这么一说,张君武当真郁闷得够呛,合着他就一孤家寡人来着,满朝文武居然就没一人站在他一边的,到了此时,他也自不好再固持己见了,本来么,他之所以将萧皇后安置在皇城里,也就只是为了皇后尽孝方便而已,倒也没甚旁的想法,如今众臣们既是群起反对,张君武也自没辙了,只是一想到要跟自家皇后解释此事,张君武的头也自不免便有些大了起来

    “陛下。”

    东征足足持续了三个来月,朝廷政务自然有所积压,早朝上要处理的事情自是不老少,一场朝议从辰时一直进行到了申时才算是告了个段落,饶是张君武身强体健,也自不免有些个头晕脑胀,加之腹中空空,几乎是飘着走进了甘露殿的,直到几名小宫女请安的声音响起,张君武这才算是醒过了神来。

    “嗯,皇后可在?”

    张君武本来是不想急着来见皇后的,毕竟昨日可是答应了要将萧皇后安置在宫中的,而今因着群臣们的坚决反对,他也不得不朝令夕改上一回,原想着先拖上几日再作计较的,却不料昏头昏脑地瞎走着就这么走到了甘露殿,而今也自不好转身走人,只能是不动声色地吭哧了一声。

    “回陛下的话,娘娘去了千秋殿,应是在陪着萧皇后叙话。”

    听得张君武声气似乎有些不对味,几名小宫女自是都不敢胡乱言事,唯有领班的一人却是紧着给出了答复。

    “嗯,知道了。”

    这一听皇后不在,张君武不由自主地便松了口大气,也没再多逗留,转身便打算往安仁殿而去,却没想到他才刚转身呢,就见皇后已在一大帮宫女宦官们的随侍下匆匆从外头行了进来,无奈之下,张君武也自不得不站住了脚。

    “妾身见过陛下。”

    杨丽琼今日确实去了千秋殿,只是听闻早朝散了,这才紧着赶回了宫,怕的便是错过了张君武的到来,而今一见张君武还在,杨丽琼心弦微松之余,也自不敢失了礼数,紧着便行上了前去,柔柔地便是一福。

    “琼儿来得正好,朕刚散了朝,正自饿得慌,且陪朕用用膳好了。”

    得,皇后都已到了,这回可就没得躲了,张君武想了想,也觉得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借着用膳的机会,将事情摆开来说也就是了。

    “诺!”

    昨日杨丽琼光顾着陪萧皇后,都没时间跟张君武说说体己话,先前急忙忙地赶回甘露殿,为的便是要跟张君武独处的,这会儿一听张君武打算在此用膳,哪有不乐意的理儿,脆生生地应诺之余,紧着便吩咐下头人等赶紧去御膳房传来了一桌席面,陪着张君武一边用膳,一边扯着闲话。

    “琼儿,唔,今日早朝时发生了件事,这么说罢,朕本打算将母后安置于宫中的,奈何群臣们皆以为不妥,朕虽是据理力争,却唔,朕有两个想法,一是在东市靠皇城处为母后新起一宅院,也方便琼儿前去探视,再有便是准时文接母后回府赡养,如此也可成全了他们兄妹之间的情分,琼儿,你看这”

    丑媳妇总归是须得见婆婆的,张君武陪着皇后边吃边聊了阵东征时的趣事之后,见气氛也已是调节得差不多了,这便有些个支支吾吾地将安置萧皇后一事道了出来。

    “妾身以为此二法皆可,回头妾身问问母后的意思再给陛下回个话可好?”

    皇后与其母感情甚深,自是舍不得让母亲去宫外住,可这一见张君武如此为难,她也不敢强求,这便强笑着宽慰了张君武一句道。

    “嗯那就烦劳琼儿了,朕”

    哪怕是身为帝王,错非想当一昏君,否则的话,也自不是能随意行事的,对此,张君武虽是早有明悟,可这一见杨丽琼虽是笑着回话,然则眼神里明显透着黯淡之神色,心头自不免便涌起了阵爱怜之意,刚想着再说几句宽慰的话语,却不料杨丽琼已是一伸手,轻轻地捂住了张君武的嘴。

    “陛下是要成大业之人,能有如此多贤良大臣相助,妾身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会怪陛下,妾身”

    经过了前隋破败的萧瑟与肃杀之后,杨丽琼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只懂得任性的九江公主了,哪舍得让自家夫君为这么点小事烦忧,赶忙出言开解了一番,只是话尚未说完,便已被张君武一把揽进了怀中,动作之猛,当即便令杨丽琼吃了一惊,可很快便融化在了张君武的热情之中

第三百八十章攻略() 
萧皇后到底还是搬出了皇宫,前去依附萧瑀而居,而前隋王杨政道以及淮南公主等皇室中人则是安置在了萧瑀所住的下马陵一带,紧邻萧府而住,一应用度皆按皇室宗亲给予,当然了,财政上走的不是户部的路子,而是由张君武的私人内库拨给,经济上倒是不虞有缺,至于政治地位么,那就基本没了,只给杨政道封了个庆国公的虚爵,其余公主之流的也都降为了郡主、县主。

    萧皇后的事儿虽闹出了不小的风波,可真说起来也就只是件小事而已,于帝国君臣来说,过了也就过了,谁也不会再将此事放在心上,也就只是民间对此颇多议论,当然了,大体上都是在传张君武有孝心又肯虚心纳谏,实属当世之明君云云,对这么些言论,张君武虽是听说了,可也没当一回事儿,一笑了之而已。

    时光荏苒,一转眼便已是十一月底,忙忙乎乎间,积压了数月的政务都已是清理完毕,而天已是极冷,大雪纷飞,显然不适合对外用兵,张君武每日里除了日常政务之外,也就只琢磨一件事,那便是东都攻略事宜——王世充屡战屡败之下,其实力已然是割据诸雄中最弱的一个,可论及威胁来说,却远胜其余诸雄,道理很简单,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声如雷,哪怕王世充屡战屡败之下,已是群雄中实力最为弱小的一个,可真要想一口吞下东都,也不是件容易之事,不止因王世充颇通军事,也不完全是因洛阳城坚固难以遂下,更因着被华军攻灭李唐事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所惊坏的郑、大夏、南梁已然结为军事同盟,约定一家受攻,三家共抗。

    于帝国而论,三家军事同盟无疑是帝国平乱天下的大碍,没旁的,无论王世充还是窦建德、萧铣,都是当世之枭雄,尽管彼此间私下里其实都是各怀鬼胎,可在共抗帝国一事上,显然都不会有所含糊,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三者心中都是有数的,如此一来,帝国要想以一家之力对抗三国,无疑是件极为困难之事,饶是张君武对华军的战斗力再有信心,在战略推演上,也自不得不慎之又慎,也或许正是因着这等慎重,接连几天的推演下来,张君武愕然地发现自己除了强攻之外,似乎找不到更稳妥的法子了。

    推演来推演去,张君武依旧对战局之演变有所担心,虽也想到了几条破敌之策略,可把握性都不是太大,毕竟三家的实力加起来足有百余万大军之多,而华军虽也能凑出百万大军,却根本无法全部投入战事中去,不止是各地绥靖须得部署一定的兵力,在山西、陇右等地还须得投入重兵以防东西突厥的可能之攻击,如此一来,真能投入战事的也就只有五十万不到而已,个中关中军固然精锐,可南阳一线的十数万部队在战斗力上就明显差了一大截,就这么四十几万大军要想跟三家对抗,只能说自保有余,进取稍难,无奈之下,张君武也只能紧着将李靖给请了来。

    “不瞒药师,朕打算开春后便即起兵攻伐伪郑,务求一战而取东都,所虑者有二,其一,王世充必会死守以待援,洛阳恐难遂下,其二,萧铣与窦建德应是不会坐视伪郑被灭,倘若各起大军来攻,我帝国恐有捉襟见肘之虞也,不知药师对此战可都有甚思量否?”

    在军略上,张君武最为信任的人就只有李靖一个,实际上,能跟他探讨军略事宜的,也唯有李靖,正因为此,在李靖面前,张君武并未隐瞒自己的战略意图,见礼一毕,便即将李靖请到了搁在御书房一角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