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霸隋 >

第297部分

霸隋-第297部分

小说: 霸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世勣并非不明白增援河西是桩苦差事,只是他心中别有所图,这会儿一听张君武如此说法,自是紧着便顺杆子爬了上去。

    “哦?爱卿请讲,朕听着呢。”

    张君武多精明的个人,只一听徐世勣此言,立马便猜到了其所求何事,不过么,却并未点破,而是笑着顾虑了其一句道。

    “不瞒陛下,微臣与单雄信乃是生死之交,实不忍其身陷囹囵,愿以封爵换其得生,还请陛下开恩。”

    张君武话音一落,徐世勣便即一头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出言恳求了起来。

    “嗯单雄信助纣为虐,屡屡犯我帝国之威严,朕本意是要将其罚为苦役的,今,既是懋功为之求情,朕便准其戴罪立功好了,至于卿么,倒是无须舍甚封爵的,只消给朕稳住河西局面即可,这样好了,朕派浑干协助爱卿,从东都调骑军一万,另从关中调陇右铁骑两万,步军六万,总计九万兵马出关,卿可能为否?”

    张君武之所以一直扣着单雄信不审,为的便是要施恩于徐世勣,而今其既是开了口,张君武自是乐得周全一二。

    “微臣甘当军令状!”

    九万大军已然是帝国目下所能抽调出来的极限了,对此,徐世勣自是无甚不满可言,紧着便表明了态度。

    “好,此事便这么定了,轩逸,拟招,着房玄龄暂代政务堂首辅,主持朝廷大局;着徐世勣为帝国西线大都督,调东都骑军一万另,着东都留守文振调步军两万至长安,令尧君羡、杜子陵分掌诸军,以确保关中之绥靖!”

    徐世勣这等表态一出,张君武欣慰之余,下起诏令来,自也就干脆得很。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张君武金口这么一开,房玄龄与徐世勣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齐齐躬身称颂不已。

    “好了,河西一事且先议到此处,幽州不可久落贼手,朕决意尽快进兵,药师须得多少兵马为用?”

    河套地区虽重要,可真说起来,却也不是丢不得,真正要紧的是河北之战事,若不能尽快击溃东突厥汗国的入侵,北方局势可就真要彻底糜烂了去,而这,却是帝国难以承受之重,正因为此,一议完了河西之事后,张君武紧着便将议题转到了此处上。

    “回陛下的话,若欲速胜,恐非得十二万兵不可。”

    既已知取幽州的任务必然属己,李靖自是不会轻忽了去,早就已盘算停当了的,这一听张君武有问,毫不迟疑地便给出了个答案。

    “十二万?唔”

    张君武原本率三十四万大军入河北,又将原本守御山东的孟武所部四万兵马也调了来,只是连番大战下来,兵力已然有所折损,如今不算把守安次一线的孟武所部,手中只有三十二万左右而已,用来应对颉利可汗的二十八万铁骑,已然有着捉襟见肘之窘迫,倘若再分兵十二万给李靖,剩下的兵力怕是难挡突厥铁骑之兵锋,自是由不得张君武不为之犯踌躇的。

    “陛下明鉴,微臣所要的十万当是孟武所部四万,再算上此番归降我帝国的幽州军本部近八万兵马,如此应可将高贼赶出幽州。”

    尽管张君武并未明言,可李靖显然是猜到了张君武的心思之所在,这便紧着给出了个解释。

    “嗯,如此也好,朕便着孟武、万均为药师之副,另再调契丹骑军五千归卿统辖,待得拿下了幽州之后,再从侧翼出击,与朕所部一道夹击突厥汗国大军,卿看如此可成?”

    张君武细细地想了想,也自觉得李靖的提议不无道理,毕竟幽州军虽是新归附之师,可收复幽州之心却绝对强烈无比,若能善用的话,倒是一股绝强之力量,至于契丹骑军么,战斗力虽只是一般般,可高开道所部骑军也已是被打残了的,战斗力同样高不到哪去,加之薛门四杰皆是勇将之属,如此配备,倒也不怕拿不下高开道所部。

    “陛下圣明,微臣还想向陛下要个人。”

    李靖称颂了一句之后,话锋突然一转,又提出了个要求来。

    “哦?爱卿要何人相助只管开口好了,朕自无不允之理。”

    一听李靖这般说法,张君武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没甚在意,随口便给出了个承诺。

    “谢陛下隆恩,微臣想调苏定方在帐下听用。”

    李靖倒是没客气,直截了当地便道出了要调用的大将,赫然竟是苏定方。

    “呵,朕准了。”

    这一听李靖要调苏定方,张君武心下里不由地便是一乐,没旁的,他可是从当初荥阳那场怪梦里得知苏定方乃是李靖亲自选定的兵法传人,如今之局面虽已跟那场怪梦里的历史截然不同了,可李靖欣赏苏定方一事居然一点都没变,这等宿命感一出,张君武的嘴角边登时便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意

第四百九十六章诱敌入彀(一)() 
军情紧急之际,华军自是不敢在清池多逗留,哪怕地方上其实还有着被击溃的幽州军散兵在四乡八里流窜来去,沧州地面尚难言绥靖,可华军主力还是很快便启程往清苑方向急赶了去,至于李靖么,则是被任命为右路军大都督,明面上是奉旨留守清池,绥靖地方,实则是整顿幽州残军,以备北伐。

    幽州军的兵源素质其实并不差,都是精壮之士,训练水平也自尚可,虽不及华军精锐,却也差得不算太远,只可惜连番战败下来,军心士气早已崩盘了去,要想整顿好,显然不是件容易之事,也只能依靠薛万均等原本的幽州军将领们去干这等活计,如此一来,有一人就被凸显了出来,那便是苏定方,没旁的,留在清池的除了幽州军原班人马之外,就只有五千契丹骑兵,至于原华军将士么,此际已然在赶往清苑的路上了,光杆司令一个的苏定方自然也就没了事做,只能坐看薛万均等人在清池城内外忙乎个不停。

    “末将参见大都督。”

    苏定方可是个闲不住之人,在自家营帐里也就只熬了一日,便已熬不住了,急三火四地便去了李靖的中军大帐。

    “免了,坐罢。”

    李靖正自盘坐在大幅沙盘前,对于苏定方的见礼根本没甚太多的反应,甚至不曾抬头看其一眼,仅仅只是语调淡然地吩咐了一声。

    “谢大都督赐座。”

    苏定方可是满腹的怨气,没旁的,前番截击罗艺的主要功劳都被罗士信与尉迟恭给抢了,他也就只捞了点汤喝,论功行赏下来,还是没能够上晋升大将军的资格,本想着迎战突厥汗国大军时好生表现上一番的,却没想到居然被李靖给留在了清池,这也就罢了,竟然还被闲置了起来,这叫苏定方如何能忍,此番可是来找茬的,自然不会跟李靖客气,火气十足地谢了一声之后,便即老实不客气地盘坐在了李靖的斜对面。

    “大都督,末将前来请命,还请大都督指派任务。”

    饶是苏定方的脸都已是绷紧得有些发黑了,然则李靖却根本不曾朝其看上一眼,弄得苏定方好生无趣,没奈何,只得气鼓鼓地自请了一句道。

    “嗯,定方且自说说看,若欲在最短时间里攻下幽州,当如何战了去?”

    李靖并未在意苏定方的语气,也不曾理会其之逼宫,而是不紧不慢地发问了一句道。

    “唔若是苏某来指挥,当以正合以奇胜,先以主力进逼固安,诱使高贼率主力前来迎战,再以一支奇军走渔阳,急袭敌后,高贼必不战自乱。”

    苏定方歪着脑袋看了看李靖,见其不像是在说笑的样子,神情立马便肃然了起来,认真地想了想之后,这才自信满满地给出了个答案。

    “奇兵么,须得多少兵马方可?”

    李靖并未对苏定方的答案加以置评,慢条斯理地又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若是苏某率部为之,五千精骑足以成事!”

    苏定方倒是毫不谦虚,大刺刺地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哦?那高贼若是主力不出,又当何如之?”

    李靖依旧不曾对苏定方的判断加以置评,紧着又往下追问道。

    “这”

    一听此言,苏定方可就当场语塞了去,愣了好一阵子之后,方才满是不服状地反问道:“莫非大都督另有妙策不成?”

    “高贼不出,那就诱他出击好了。”

    李靖根本没在意苏定方的倨傲之语气,轻描淡写地便给出了答案。

    “请指教!”

    苏定方满心的不服,连想都不曾想,便已紧逼了一句道。

    “孟武所部兵少,且不算精,若是前出固安,高贼见得有机可趁,定会大举出动,如此,苏县必空,我部主力假作驰援孟部,实则以奇军一路北上,若能顺利过得桑干河(今之永定河),取蓟县(今之北京市)当不算难罢?”

    李靖淡然地笑了笑,用手指在沙盘上比划出了一条进军路线,言简意赅地便道出了心中所谋的对敌之策。

    “那倒是行,只是孟将军若是力不能支,却又当何如之?”

    苏定方显然还是不甚服气,紧着便提出了疑义。

    “力不能支便退好了,只要高贼过了桑干河,必不肯无功而返,追得越凶,其亡也必速!”

    李靖明显是有心要提携苏定方,为其讲解之际,可谓是不厌其烦。

    “苏某受教了。”

    这一想到高开道贪婪的本性,苏定方立马便明了了李靖此番安排的用心之所在,归根结底就一句话,那便是诱敌入彀!

    “嗯,定方且去寻薛万彻,加紧整合幽州骑军,以备大用。”

    见得苏定方已然明白了自己的全盘部署,李靖也就没再多言罗唣,摆了下手,就此下了道将令。

    “末将遵命!”

    若能顺利攻破蓟县,那绝对是大功一桩,对此,苏定方自是没啥可不满意的,紧着应诺之余,兴冲冲地便退出了中军大帐,急吼吼地便赶去了骑军编练场所

    固安,原名方城县,隋开皇六年改名为固安县,位于桑干河南岸,距离蓟县只有七十里之距,乃是幽州治所蓟县的南大门,地理位置无疑极其重要,罗艺当年割据幽州时,便以此城为界,对抗窦建德,城虽不大,可城墙却极为高大坚固,安次被华军攻取之后,罗艺曾紧急命令留守幽州的大将鲍大用调集蓟县、卢龙等各处守备兵马紧急驰援固安,屯有近万兵力,以致于幽州后方皆空虚无比,被高开道趁虚而入,攻破了幽州,以鲍大用等幽州众将之家眷为人质,迫使鲍大用归降,固安遂成了高家军抵御华军的桥头堡。

    瑞明三年八月十一日,从清池县往西北进发的华军主力渡过了大清河,兵锋直指清苑,而此时,李靖所部的幽州降军依旧还在清池县整顿着,孟武所部却突然离开了安次城,大举北上,一日间急赶了六十里地,挥军直逼固安,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孟武所部三万五千大军的进逼,固安守将鲍大用自是不敢掉以轻心了去,一边下令严防死守,一边紧急派人向正在蓟县一带大肆劫掠的高开道求援。

    “尔等都说说看,此事当何如之,嗯?”

    一得鲍大用派人送来的告急文书,高开道可就无法淡定了,没旁的,固安乃是蓟县的屏障,自是万万不能有失的,问题是高开道又拿捏不准华军的战略部署,自是不敢轻易派兵前去增援,思来想去了良久,都没能下个决断,头疼之下,不得不将张金树、谢棱等众心腹爱将全都召到了城守府的大堂上,见礼一毕,也自无甚废话,紧着便直奔了主题。

    “大王明鉴,末将以为此恐是张家小儿的诱敌之计,在敌情未明前,我军切不可轻动,当以稳守为上。”

    “不错,谢将军所言甚是,如今突厥汗国大军虽已进抵蔚州,然却尚未与张家小儿所部主力有所接触,须得防张家小儿虚晃一枪,突然转攻我幽州,不若且先等等看,待得其军与突厥汗国大军打将起来后,我军再过桑干河也不为迟。”

    “大王明鉴,末将以为谢、何两位将军所言甚是,此际我军宜静不宜动,且先坐看两虎相争,再做计较方为稳妥之道也。”

    华军兵锋所向,无有抗手,两年余下来,已是连灭李唐、郑国等诸多豪强,而高家军也屡次败在华军的手下,谢棱、何必信等高家军将领未战早已先怯,纷纷进言求稳。

    “嗯,金树可有甚妙策么?”

    高开道其实也想稳,却又不免担心固安若是有失,己方在幽州怕也就难站得住脚了,念及蔚州老巢以及上谷郡等地都已割让给了突厥汗国,倘若幽州保不住,高家军可就要无立锥之地了的,患得患失之下,饶是诸将们众口一词,他也不敢轻易下个决断,这便沉吟着将问题丢给了始终默立在一旁的爱将张金树。

    “大王明鉴,末将以为谢将军等所言皆有一定的道理,然,若是固安有失,却恐蓟县亦是难保,只是眼下敌情兀自未明,确是轻动不得,依末将看,不若先观望一两日,倘若张家小儿所部主力继续北上,而原幽州军又尚在清池的话,我军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吃掉孟武所部,再兵进安次,直逼乐寿,若是能断了张家小儿之后路,固然大佳,纵使不能,也可令张家小儿顾此失彼,其军心一乱,必败于突厥大举之手,我军便可借此东风,一路横扫河北山东等地,据此建国,足可争雄天下矣!”

    张金树能成为高开道手下第一战将,自然不会是平庸之辈,一番分析下来,还真就说得个颇有见地的。

    “哈哈好,那就这么定了,传本王之令,着鲍大用死守固安,不得出城与敌野战,另,各部即刻向蓟县集结,随时准备应变,此外,多派哨探,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探明贼军各部之动向!”

    高开道显然对张金树的分析极为的认同,也自没再多言罗唣,哈哈大笑着便下了最后的决断

第四百九十七章诱敌入彀(二)() 
“派个人去城下喊话,让贼军开城请降!”

    瑞明三年八月十二日,挥师进抵固安城下的第二天,孟武便即率部将固安城三面合围,摆出了副强攻之架势,但却并未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城战,而是板着脸下了道将令,自有一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