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霸隋 >

第331部分

霸隋-第331部分

小说: 霸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相赠:步子但消能走得稳,稍稍慢上一些又何妨。”

    柴孝和豁达得很,根本没在意自己的生死,自嘲了几句之后,便即谆谆告诫了张君武一番,摆明了就是在交待后事,却丝毫不提个人之要求。

    “嗯义明所言,朕记住了,唔,子俨、子务皆已年长,是到了可以入仕之龄了,朕看且就先为秘书郎,如此,一者可在京侍奉爱卿,二来也可多历练上一番,将来必是国之栋梁。”

    这一见柴孝和至死都还在为帝国之社稷操心,张君武的眼角不由地便是一热,两行泪水已是止不住地流淌了下来。

    “陛下如此鸿恩,老臣感念在心,只是他二人皆乏历练,尚不知人间疾苦,还须得从基层做起才是,外放县令,都已是超拔了的,若依老臣之见,且就先都从县尉干起好了,若有成,则用之,若无能,便耕读一生也是好的。”

    柴孝和自是清楚张君武这是要报答自己的辅佐之情,然则他却并不希望自家几个儿子骤登大位,委婉地谢绝了张君武的好意。

    “就依爱卿好了,卿且自好生养病,朕先回宫一趟,明日再来与爱卿叙话。”

    这一见柴孝和主意已定,张君武也自不曾勉强于其,本有心再与其多谈上一阵,可待得见柴孝和原本红润的脸色已然灰败不堪,张君武自是不忍心再多打搅,交待了几句之后,便即起了身,留下随行的中郎将常何在柴府随时通报动静之外,领着一众随从便匆匆往皇城方向赶了去

第五百四十九章小姨子的心思() 
瑞明三年十二月初七,连下了数日的大雪终于消停了下来,云开日出,本该是冬日里难得的好日子,然则一个噩耗却是不期而至,生生将张君武难得的好心情全都敲成了碎片——帝国首席宰辅柴孝和于辰时一刻病故了,闻知此消息,张君武为之大恸,亲赴柴府为柴孝和治丧,给其配享太庙之尊荣,行国葬之礼,并赐谥号:文忠,立为群臣之楷模。

    时光荏苒,一转眼间,元宵已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然则张君武的心情却依旧不曾好转,尽管不至于严重影响到朝务的处置,可脸上却是难得见到一丝的笑容,每每思及柴孝和的死,心中总是疼得厉害——帝国能崛起得如此之快,可以说是柴孝和呕心沥血换来的,错非其操劳过度,又怎会英年早逝,如今帝国痛失栋梁,张君武更是痛失挚友,心情若是能好才是怪事了的。

    劝慰?别说张君武威严日隆之下,根本没人敢跟他说甚节哀顺变之类的废话,就算说了,张君武也不会有甚反应,不为别的,概因那些道理,以张君武之睿智,又怎会不清楚,何须他人来多言罗唣的,当然了,以张君武素来自律的性子,哪怕心情再不好,他也不会迁怒于人,心中的烦闷么,也就只能靠他自己去排解了,这不,恰逢旬假,批腻了折子的情况下,张君武实在是无心再泡在御书房中,独自一人便去了御花园,也没啥目的,就这么沿着海池的边缘随意地漫步着。

    “小珠珠,你说他还会记得我么,唉,应该是忘了的,要不怎都不来看我呢,小珠珠,你说今天能见到他么”

    张君武登基虽已近四年了,可一直在忙着南征北战,加之他本就不好奢华,自也就不曾大选秀女入宫,偌大的皇城里人气其实并不甚足,各宫各殿的人手基本上都是刚刚够用而已,故而,能得闲到御花园里晃荡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可也不是没有,这不,正自闲散地漫步间,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就这么飘到了张君武的耳中,循声望去,入眼便见一丛竹林间,一栋小亭子半遮半掩地立在海池边,然则因着视线被挡之故,并无法瞧清那絮絮叨叨地述衷肠的人是谁,只是听那声质,应是个少女才对。

    怎么是她?

    按朝廷体制,后宫中的女子全都是帝王之禁脔,哪怕是宫女也自不例外,毫无疑问,若是从这么个角度出发,宫中有人胡乱思春的话,可就真犯了大忌了,一旦被内侍监发现,本人要遭杖毙不说,还会牵连到无数人,当然了,张君武到底不是寻常帝王,心下里并无那等独占之强烈意识,不单不曾着恼,反倒是好奇心就此大起了,悄悄地转过了竹林,打算看看这胆大妄为的小丫头到底是何许人来着,却不曾想只看到了个侧脸,却让张君武的脚步不由地便是一顿,没旁的,只因那兀自在自怨自艾个不休的傻丫头居然是自家小姨子——前淮南公主杨丽宁!

    “小珠珠,你说我是不是很傻啊,唉,我也不想啊,只是,只是人家就是想他啊,小珠珠”

    杨丽宁显然不曾发现张君武的到来,低着头,自言自语个不休,一张秀气的脸庞上,满满皆是化解不了的愁绪,活脱脱就是一单相思之模样。

    “咳、咳。”

    张君武愣了片刻之后,这才发现杨丽宁口中一直叫着的小珠珠赫然是只小蜗牛,天可怜见的,那小蜗牛或许是被杨丽宁的狂轰乱炸给炸得晕了头,竟是一圈一圈地在一片竹叶上转个不停,这等诡异的情形一出,张君武自不免有些个又好气又好笑,本待转身走人,可转念一想,身为人家的姐夫,终归不能看着自家小姨子相思成疾罢,这便缓步走了过去,还刻意地假咳了两声。

    “啊陛、陛下,妾身、妾身”

    听得响动不对,杨丽宁登时便被吓了一大跳,霍然站了起来,紧着回首一看,见来者竟是张君武,小脸顿时一白,竟是乱了分寸。

    “呵,你这小丫头,怎地跑这儿来了?!可是有心思么,来,说与朕听听好了,放心,甭管是谁,胆敢欺负了我家小宁儿,朕绝饶其不得。”

    得,这一见将小丫头给吓着了,张君武的老脸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红,赶忙干笑了两声,强装出长辈的样子,一脸关切之色地便嘘寒问暖了起来。

    “啊妾身、妾身”

    张君武这么一表态之下,杨丽宁顿时便更慌了几分,手足无措地呢喃了几句之后,突然一转身,有若受惊的小鹿般很快便蹿得没了踪影。

    “厄这丫头,搞啥名堂来着。”

    张君武根本没想到杨丽宁会这么突兀地便跑了,不由地便是一愣,狐疑地看了看杨丽宁跑去的方向,又伸手摸了摸下巴,皱眉思索了片刻,却依旧不得其解,无奈之下,也只能是笑骂了一声了事

    “琼儿,朕昨日可是遇到了桩有趣的事儿,嘿,朕闲着无事,便去了海池,结果你看,宁儿那丫头也真是的,有啥心思不能说与朕听的,要不跟琼儿说也成啊,竟是跑去跟只小蜗牛扯个没完,当真天可怜见的。”

    杨丽宁的事儿,张君武原本并未放在心上,可次日在与皇后一道用晚膳之际,却是突然又想了起来,这便当成笑话说了出来。

    “咯咯咯宁儿那丫头是痴了些,可陛下您不是也糊涂着么?”

    听得张君武这般说法,皇后不由地便大笑了起来,只是末了么,却是说出了句令张君武很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来。

    “嘿,朕是有些糊涂了,不知咱家宁儿到底看中了那家的俊秀,朕倒要好生瞅瞅,看是谁敢负了宁儿的心,回头朕一准轻饶其不得。”

    张君武呆愣了一下,却依旧搞不懂自家皇后的话里到底所指何在,可也没去细想,而是笑呵呵地又瞎扯了一通。

    “还别说,咱家宁儿看中的人啊,真就是个俊秀人物,还是个大英雄来着,妾身倒是知晓的,只是说将出来,怕是陛下也奈何人不得罢。”

    这一见张君武明显不曾听出自己的暗示之意,皇后不禁也乐了,顺着张君武的话题,便出言撩拨了一番。

    “哦?朕倒是不信了,甭管是谁家的公子,敢欺负了咱家宁儿,朕一体军法从事!”

    一听皇后此言明显透着股调侃之意味,张君武也自跟着一乐,拍了拍手,豪气十足地便表了态,大有准备拉郎配之架势。

    “咯咯咯这样啊,那就请陛下自罚好了。”

    眼瞅着张君武到了此时还在懵懂着,皇后眉眼间的笑意已是再也按捺不住了,又是好一通的大笑之后,这才巧笑嫣嫣地提点了一句道。

    “啊”

    傻眼了,这回真傻眼了,本来么,还准备主持公道,好生整蛊一下那“负心人”的,却不曾想搬起了石头,砸的却是自己的脚,当即便令张君武很是哭笑不得地张大了嘴,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

    “陛下就是贵人多忘事,您啊,抱过了宁儿,就是在她心里种下了种子,天可怜见的,宁儿那小丫头,为了能见到陛下,也不知想了多少借口往妾身这儿跑,每回都是兴致勃勃而来,又悻悻然而归,妾身看着都心疼呢。”

    这一见张君武傻愣得不行,明显就是不曾察觉到杨丽宁之爱意,这等情形一出,皇后心中当真是百味杂陈,既有对自家小妹的怜爱,也有着不太情愿跟人分享自家男人的怨气,然则最终还是对自家小妹的怜爱之心占了上风,但见其冲着张君武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便埋汰了张君武一通。

    “这个,朕、朕”

    抱过?好像是有的,可那一回完全是误会来着,绝非张君武的本意,问题是这话显然无法拿来分说,对此,张君武也自不知该从何辩解起了的。

    “陛下,宁儿都已十六了,是该到了出阁的年龄了,终归不好拖将下去,与其随便许个人家,惹得宁儿孤苦一生,还不如就请陛下舍身好了,妾身看啊,倒是美事一桩来着。”

    成婚三年余,都已是母亲了,可皇后那敢说敢做的性子却依旧没变,愣是又将张君武好生调侃了一把。

    “此事,唔,此事过些日子再议好了,嗯,朕忘了还有几份紧急公文要批,琼儿先睡,朕去去便回。”

    舍身?这么个问题实在太过深奥了些,张君武显然不打算跟自家皇后多谈此事,丢下句交待,便即落荒而逃了去。

    “唉冤家啊。”

    这一见张君武狼狈万状地玩出了遁逃的把戏,皇后自不免有些个又好气又好笑,可最终还是不曾出言挽留,愣愣地出了阵神之后,这才幽幽地长叹了一声了事

第五百五十章决议北伐() 
于帝王而论,家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家,从此意义来说,将小姨子娶进宫原也算不得甚大事,只不过张君武在男女之事上,一向比较被动,对于皇后的提议么,虽是有些心动,可最终还是没好意思下这么道诏书,也就这么拖了下去,一转眼,天已三月中旬,农忙时节已过,延州都督段德操上本朝廷,言称东突厥汗庭已势弱,是该到了可伐梁之时,请求朝廷准其率部进剿梁师都。

    “诸位爱卿,段都督上本朝廷,言曰:大梁可伐,卿等对此可有甚看法么?!”

    梁师都虽是个不成气候的跳梁小丑,可却是烦人得很,每回帝国对外用兵之际,这只苍蝇总会跳出来折腾上一番,虽屡为段德操所败,却始终没见悔改,张君武早想着要彻底剿灭此獠,之所以一直不曾动手,不过是因着顾忌到大梁紧靠着东突厥,随时能得东突厥大军增援,帝国击败其易,要想彻底平灭大梁实难,可而今东突厥汗庭已是自顾不暇,于张君武看来,也确是到了可以对大梁动手的时候了,只是鉴于去岁大战连连,国库已将见底之故,张君武并不曾在此事上独断专行,而是将之拿到早朝上来议决。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此事须得暂缓,我帝国自开朝以来,年年酣战,去岁更是连灭数国,军力已疲,国库渐空,实不宜再妄动干戈,姑且与民生息,待得国库充盈之后,再行进剿也自不为迟。”

    张君武话音方才刚落,就见御史大夫萧怀静已是昂然从队列里大步行了出来,冲着张君武便是一躬,语调铿锵地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陛下,臣以为萧大人所言甚是,我帝国百姓饱经战乱之苦,今尚不曾得歇,实不宜再战,还请陛下明鉴则个。”

    魏征显然也是个反战主义者,也没等张君武有所表示,他便已站了出来,高声附和了萧怀静之意见。

    “嗯德淳(文振的字),国库粮秣可堪支用否?”

    张君武之所以不曾在伐梁一事上乾坤独断,所虑的正是萧、魏二人所言之理由,只是转念再一想,大梁离关中实在太近了些,卧榻之旁再怎么着也不能容他人鼾声如雷,早些剿灭了梁师都,也可省得将来再出甚变故,心下里还是决议要用兵,但却并未急着说破,而是将问题丢给了户部尚书文振。

    “回陛下的话,粮秣倒是堪用,只是扣除朝廷日常支出,国库能支用之钱已不足两万贯之数。”

    文振任户部尚书已四年,尽管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征战,但显然并未忽视了本职工作,此际听得张君武见问,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便给出了答案。

    “懋功,兵部武库中之各项武备库存可供多少军卒使用?”

    两万贯看起来不少,可要想凭此发动一场灭国之战,显然很成问题,没旁的,帝国目下实行的是府兵制,除了边军之外,其余各军倒是无须军饷,只是打仗要用钱的地儿可是不少,光是有功将士的奖赏就不是个小数目,这不足两万贯的钱财也就只够打上一场战役的,根本不足以用来灭一国,一念及此,张君武也自不免好一阵的头大。

    “陛下明鉴,去岁我军缴获不少,箭矢刀枪等应是足用无虞,只是飞火雷之库存大多已调往河西、江都等地,如今京师之库存已基本告馨,若欲整补周全,恐还须得五万贯之数。”

    徐世勣倒是个主战派,奈何武库中飞火雷这么个最重要的武器已见了底,他也自不敢隐瞒不报。

    “嗯,梁师都有城二十三,兵六万八千余,个中骑兵约一万五千之数,依卿看,我帝国须得出兵几何,方可灭得其国。”

    钱不足,武备也不周全,饶是张君武再如何自信,也自不免为之头疼不已的,可又不想放任梁师都这只苍蝇继续在自己耳边嗡嗡乱吵,略一沉吟之后,还是决定要战,但却并未直接言明,而是在言语中暗示了徐世勣一把。

    “回陛下的话,窃以为非得十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