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霸隋 >

第69部分

霸隋-第69部分

小说: 霸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是你?”

    皇甫无逸有些忐忑地行过了警戒线,却并未遭遇拦阻,这才刚进了中军大帐,不由地便愣在了当场,此无他,端坐在中军帐中的不是秦琼,而是皇甫无逸最不愿面对的柴孝和。

    “皇甫大人请坐,来人,上茶!”

    这一回柴孝和可就不似往日那般恭谦了,并未起身相迎,仅仅只是面无表情地摆手吩咐了一句,自有数名随侍在侧的亲卫紧着应了诺,恭请皇甫无逸之余,又为其端来了新沏好的香茶。

    “柴主薄,尔等究竟是何居心,阻我大军入南阳在先,杀我大隋官兵在后,是欲造反么?”

    尽管明知道柴孝和不好对付,可皇甫无逸还是打算先发制人,一上来便先行给柴孝和扣上了顶造反的大帽子,目的么,只有一个,那便是抢占道德的制高点,以便后头的讨价还价。

    “皇甫大人是在说笑么?王世充那个兵痞派兵入我南阳,究竟是何人主使?可有圣上旨意么?”

    饶是皇甫无逸一开口便是咄咄逼人之势,可惜柴孝和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不单不出言解释,反倒是连珠炮般地接连诘问个不休,当即便令皇甫无逸的额头上见了汗。

    “放肆,王大将军入南阳乃是奉了越王殿下之令,前来统合河南一地之官军,以为下一步之平乱做好准备,尔等安敢无礼若此。”

    皇甫无逸明显有些招架不住了,却又不肯弱了自家气势,但见其面色一板,已是声色俱厉地便呵斥了柴孝和一通。

    “好大的一个笑话,柴某说过了,我家大将军目下就在东都,若陛下有意要统合河南一地之官军,又岂会容得王世充这等败军之将来主持大局,皇甫大人屡次三番提到越王殿下之令,莫非越王殿下已有了自立之心不成?”

    尽管明面上的官阶比之皇甫无逸差了老大的一截,可柴孝和在气势上却是毫不示弱,不单不认罪,反倒是质疑起越王杨侗的忠心来。

    “你胡搅蛮缠!越王殿下乃东都留守,王大将军来东都主持军务大局更是出自陛下诏令,凡河南一地各部都须得听从调遣,尔等抗命不遵,已属大逆不道,质疑上官,更是罪无可恕,再不自省,国法难容!”

    皇甫无逸到底是老宦海了,打起嘴皮官司来,自是麻利顺溜得很,上下嘴皮一碰,反话正说,正话反说,左说右说都是他有理。

    “事实胜于雄辩,我等徒争无益,此事既是闹大,那就各自上本朝廷,且看陛下如何裁决好了。”

    柴孝和本心虽是不想将事情闹大,可以虚言诈唬一下皇甫无逸却是无妨,毕竟此事若是闹到了朝中,以隋炀帝多疑的性子,最终倒霉的恐怕不会是齐郡军,而是越王杨侗。

    “嗯国事艰难,更须得同舟共济才是,若不能劲往一处使,社稷危矣,柴大人乃饱学之士,不会连这么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罢?”

    这一见来硬的不成,皇甫无逸心虚之下,也只好紧着转变了策略,但听其一声闷哼,已是摆出了副忧国忧民之状。

    “皇甫大人此话倒是正理,然则下官却又有所不明了,不说我齐郡军往昔在山东的平乱之功,且说自重建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取诸地,但消绥靖之后,无有不移交东都者,下官实不知皇甫大人屡屡前来问罪又是何道理哉?”

    皇甫无逸虽已露出了服软的意思,可柴孝和的态度却并未因此而有所软化,不依不饶地又提出了质疑。

    “这”

    还别说,齐郡军除了最后攻下的汝州与南阳之外,其余地盘全都交给了杨侗,就连仓口城这等天下第一粮仓也一样交了出去,要皇甫无逸指出齐郡军的不是之处,也着实太难为其了,一时间不禁为之面红耳赤地语塞了去。

    “欺人者,人恒欺之,还望皇甫大人莫要总做那些亲者痛、仇者快之蠢事,须我齐郡军出兵平乱的,自有陛下会下诏令,皇甫大人就不必总以东都留守之身份压人了,丑话摆在此处,愿听不听,皇甫大人且都随意好了。”

    如今是齐郡军势大,左右都已是撕破了脸,柴孝和自然不会再跟皇甫无逸讲甚官阶高低的,毫不客气地便给了其一记当头棒喝。

    “嗯”

    一听柴孝和此言刺耳无比,皇甫无逸的心火顿时便大起了,有心要就此拂袖而去么,却又怕齐郡军这头真去告御状,当即便被弄得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尴尬得老脸都为之通红不已。

    “我家大将军临去江都前曾有交代,说是万事以和为贵,柴某也自深以为然,今,王大将军可以不义,我齐郡军却是不愿与之计较,倘若王大将军就此退兵,我南阳可当此番摩擦不曾发生过,若是再迁延不去,那就休怪我齐郡军不念旧情了,柴某言尽于此,何去何从,唯尔等自择之,来人,送客!”

    尽管一直表现得极为强势,可实际上么,柴孝和并不打算真跟东都方面死磕到底,这不单是出自张君武临行前的交待,更是因着昨日柴孝和已接到太原方面传来的密信,已然知晓李渊反了,为了确保进军关中之大计,此际哪怕是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也只能是先放东都一马了的。

    “告辞!”

    柴孝和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皇甫无逸也自没脸再多逗留,紧着便起了身,丢下句场面话,便即就此匆匆地走了人

第一百三十七章急谋脱身(一)() 
青烟袅袅中,九江公主素指轻拨,琴声优雅地响着,几名宫装舞女随乐声翩然而舞,旋转间,长长的水袖飘飘如虹,婉转的歌声荡漾着缠绵之气息,绕梁而动间,令人大起垂怜之心绪,值此美景当前,纵使是铁打的硬汉,只怕都会化成绕指柔,然则张君武却明显有些个心不在焉的精神恍惚,不为旁的,只因他心思实在是太重了些,哪怕是极力掩饰,也自难免露出些端倪。

    一转眼,到江都已是近一个月的时间,每日里不是进宫伴驾,便是陪着九江公主游山玩水,感情进展极快,郎情妾意,只慕鸳鸯不慕仙,羡煞权贵无数,待到晚间,又是各府赴宴,杯来盏往间,很有种醉生梦死之舒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美好,纵使以张君武意志之坚,也自不免有些个只愿长醉不愿醒之迷茫,只是心底里却始终有个声音在回荡不已,提醒张君武眼前的一切不过都只是水月镜花而已,根本经不起风浪之摧折。

    “君武,君武。”

    张君武明显是走了神,竟是不知琴曲早停,兀自在那儿沉思不已,直到九江公主惊疑不定地连唤了两声,张君武这才从神游状态里醒过了神来。

    “哦,殿下海涵,末将走神了。”

    见得九江公主一双满是疑惑的大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张君武自不免有些赫然,赶忙陪了个不是。

    “君武可是有心思么?”

    近一个月的相处下来,九江公主一颗芳心早已全系在了张君武身上,此际见张君武心绪明显不佳,忧心自是难免。

    心思当然是有的,而且还很重,此无他,自打来到了江都,消息明显闭塞了许多,纵使在来江都前,张君武便预有部署,奈何远隔千山万水,加之情报机构又是处于草创阶段,疏漏难免,消息滞后自也就属理所当然之事,到如今,张君武对河南、山西的动静,虽不致于一无所知,可所能掌握的消息基本上无时效性可言,离开日久之下,他又怎能不担心南阳会否生变。

    “没事,末将只是在想月前那伙蒙面刺客究竟是何人所派。”

    担心时局有变只是一个方面,更令张君武头疼的是隋炀帝的状态——近一个月的接触下来,张君武很郁闷地发现了一个事实,那便是隋炀帝如今已陷入了自欺欺人的状态之中,谈论起平乱战略来,屡有神思妙想,可真要其付诸行动么,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偏偏为防隋炀帝起疑心之故,张君武又不敢直接提出请辞,只能是陪着隋炀帝一道作着指点江山的白日梦,要说不心急,又怎生可能,奈何这么个心思实不足为外人道哉,纵使面对着的是深爱自己的九江公主,张君武也不敢稍有流露,只能胡乱找了个理由出来搪塞。

    “君武放心,父皇已严令在查了,想来很快便会有结果的,妾身回去后,自当再提请父皇下诏督察,定要给君武讨回个公道。”

    这一听张君武提到了前番的诡异刺杀案,九江公主的脸上也自不免流露出了几分的担忧,显然是怕旧事还会重演,这便紧着表态了一番。

    “嗯。”

    九江公主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张君武自是不愿再让其忧心,也自没再多言罗唣,仅仅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末将参见大将军!”

    甭管心中是否忧虑,金迷纸醉的生活照旧得持续,这不,张君武赴宴归来,都已是亥时三刻了,酒有些上了头的张君武方才刚脚步漂浮地行进寄居的庭院之大门,边上突然闪出了个人来,冲着张君武便是恭谨一礼。

    “张磊?你怎么来了?何时到的?”

    这一见有人挡道,张君武的脚步立马便是一顿,紧着定睛一看,见来者是留守南阳的自家远房堂兄张磊,一愣之余,诧异地便追问了一句道。

    “回大将军的话,末将是五日前离开的南阳,今日黄昏刚到。”

    张磊很谨慎,并未多言,仅仅只是就事论事地给出了个简洁的答复。

    “嗯,来了便好,走,书房里叙话去。”

    见得张磊如此谨慎,张君武心中自是暗自嘉许不已,没旁的,此处宅院里可不止有着张恒等亲卫在,还有着一大帮礼部指派来的仆役,天晓得内里有着多少的暗桩在,若不小心,闹不好便会惹出无穷的麻烦来。

    “末将遵命!”

    张磊一路几乎是昼夜不停地急赶而来,为的便是要将紧急军情报与张君武知晓,这会儿听得张君武如此吩咐,自是不会有甚异议,紧着应诺之余,恭谦地便跟在了张君武的身后,只是方才刚转过了书房的屏风,张磊脸上的笑容立马便不见了,抖手间便已从怀中取出了枚蜡丸,双手捧着,递到了张君武的面前,面色肃然地开口道:“大将军,柴先生有密信在此,请您过目。”

    “嗯堂兄一路急赶辛苦了,且先下去歇息罢。”

    蜡丸看着不大,可从内里取出的一张折叠着的白绢上所载的内容却是不少,饶是张君武有着一目十行之能,也足足看了好一阵子,方才将密信过了一遍,但却并未有甚多的言语,甚至不曾向张磊求证南阳之情形,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吩咐了一声。

    “末将告退。”

    张磊与张恒一般,都是南阳张家的旁系,很早就被张须陀带到了军中,当了几年的亲卫之后,方才下放军中为官,为人最是沉稳不过,也很有眼力价,这一见张君武明显是要思索应对之策,自是不敢稍有耽搁,紧着便躬身应了诺,就此退出了书房。

    张君武并未去送张磊,也不曾再去翻看密信,仅仅只是端坐着不动,可密信里的内容却是逐条逐条地在脑海里过着,脸色也自愈发肃然了起来——张君武并不在意南阳的局势,甚或也不担心与东都方面的摩擦,可对于李渊的造反却是格外的重视,道理么,很简单,吃了大亏的东都军并不占理,真要是将事情闹大发了,断没杨侗的好果子吃,只要秦琼不犯错,王世充根本没机会吞并齐郡军,可李渊的举事却是非同小可,此无他,李家门阀本身就财雄势大,又有着李世民这等天纵之才的存在,毫无疑问便是张君武的毕生大敌,要想压住此人,唯一的机会便在于抢先入主关中!

第一百三十八章急谋脱身(二)() 
“这就要开始了?那就来好了!”

    时局的演化与张君武那场怪梦里所得的信息已然有了不小的差别,可大势却依旧没变,李渊这么一反,就宛若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彻底绝了大隋社稷重振之希望,哪怕江都还有着十数万的精锐骁果军,关中也还在大隋朝的控制之中,可大隋朝的气数却已是走到了尽头,所差的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而已,对此,张君武心中自是有数得很,一想到即将开始的逐鹿之战,一股子豪情当即便打其心底里狂涌了起来

    “禀老爷,张君武、张大将军已到了府门外。”

    来护儿年轻时也是个喜欢热闹的主儿,奈何岁月不饶人,到如今,已是不怎么再参与那些应酬的宴请,但凡下了朝,总是在家中歇着,今日也自不例外,刚用完晚膳,便去了书房,正打算看上几本闲书,以打发时光,却不曾想人才刚刚落了座,就见老管家已是匆匆赶了来,说是张君武在外求见。

    “嗯,老夫这就亲自去迎好了。”

    对于张君武这个后辈,来护儿一向是欣赏得很,这一听其来访,自不会摆甚国公的架子,笑呵呵地便起身往府门外行了去。

    “小侄见过伯父。”

    来府门外的照壁前,一身白袍的张君武正自背手而立,这一见来护儿在数名仆役的簇拥下从内里行了出来,自是不敢失了礼数,紧着便抢上了前去,很是恭谦地便行礼问了安。

    “贤侄不必多礼了,今日怎地有空来老夫处,莫不是来打秋风的么?哈哈”

    来护儿显然很是欢迎张君武的到来,这才一见面,便即哈哈大笑着调侃了张君武一把。

    “伯父明鉴,小侄此来是有一要事要向伯父禀明的。”

    张君武并未似往日般陪着笑闹上一回,而是面色肃然地道出了来意。

    “哦?那好,贤侄且随老夫来。”

    这一见张君武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来护儿脸上的笑容立马便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的凝重之色,可也没急着刨根问底,而是一摆手,便将张君武让进了府门,一路无语地便到了后院书房中,各自分宾主落了座,自有随侍的来府下人紧着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又鱼贯着全都退出了房去。

    “此处已无外人在,贤侄有甚事且自直说便好,老夫听着也就是了。”

    来护儿素来便是个干脆人,待得众下人们尽皆退下之后,他并未浪费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