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商闲臣 >

第112部分

大商闲臣-第112部分

小说: 大商闲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林沐白十分清楚,所以对于各地督抚解权的事。林沐白看光武帝的态度,也就暂时不那么着急了,先按新政总署发出的一步一步来吧。

    铲除党争,就看这次这个盐赋案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寿王有没有告诉光武帝的想法,而光武帝有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

    要知道,要解除天下各州县总督和巡抚的权力,铲除这棵盘踞生长已经的大树的根。

    这颗大树,已经深入了大商朝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里,扎到了大商朝的血脉里了。

    现在要想将它连根拔起,不仅要有拔山扛鼎的气力,更要忍受切肤之痛,承担脓疮破裂,流血身亡的风险!

    但是,如果不拔起这颗杀人吸血的树,那么它长到了参天之势,必然会倒下来。狠狠的塌下来,砸在北平帝都,击垮大商朝皇族。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是先辈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下的祖宗大业,若是一旦山河破碎、朝纲崩坏;九泉之下,天子、本王和一众帝室宗亲有何面目去见大商四代先帝?

    本王,当何去何从?皇爷爷,又会怎么办?!

    寿王双目赤红,久久凝神而不语。

    眼下的扬州盐运窝案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桩肃贪案,而是一条事关大商生死存亡斗争的导火索。

    本王、不!是皇上,皇上要不要点燃它,然后向全天下的浙党人开战?皇爷爷,有这个能力吗?

    林沐白看到寿王犹豫不决的表情,也猜到了他心里所想。

    这场反党争、反浙党的斗争确实危险至极。它的残酷程度,绝对不是扳倒宦官专政局面的难度可以比的。

    在皇权体制,宦官的权力是来源于君权的。君权巩固时期,任他宦官一手滔天,只要皇帝觉得不舒服了。

    不好意思,你可以去死了。

    就算宦官架空了君权,但是他还是会维护君权,因为他知道一旦皇帝的权力的没了,自己也跟着就没了。

    所以说,宦官头子,说到底还是忠于皇帝的,他们还知道感念皇恩,还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皇帝想要扳倒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根本花不了多少精力。

    但浙党人不一样!浙党和赵党不一样!赵党说白了,任他赵王怎样怎样,至少在大局上,他的心是向着朝廷的。

    因为他身上流的血,是帝室的血脉。

    但是浙党人还有其他派系的官员,每个浙党人都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背后又代表着大把富商豪绅的利益,他们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

    更危险的是,浙党掌控了天下士子,就等于掌控了舆论,他们要是联合起来口诛笔伐,肆意煽动,天子很容易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这一点,光武帝在位已经几十年,虽然明知浙党误国,明明憎恨浙党,却无力扳倒浙党。

    只是,赵王结党营私,和浙党、另一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得浙党并不能为所欲为。

    所以光武帝只能夹在中间,只能任由他们摆布了……

    听寿王说,光武帝在位这么多年来换了近五十位首辅,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三党的平衡,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一种悲哀,谁也说不定……

    但这种抗议根本无关痛痒,因为无论他怎么换,最后把控朝局的还是三党的人!

    现在摆在寿王或者说摆在这个大商朝帝室跟前有两个选择。

第251章国运一赌() 
第251章国运一赌

    一是查到转运使这里就打住,直接刹车,这样他就是将陈启升满门抄斩也不会有事。

    但问题是这就给了浙党高层一个信号,那就是光武帝不敢动他们,如此一来这些人势必更加猖狂,光武帝就更加别想制约他们了。

    林沐白也更别想制约他们,本来新政还在半推半就的形势中稳定的进行,但是如果因为这件事浙党直接抵抗新政,就完蛋了。

    聪明人,肯定能把这个问题想清楚的。

    至于第二个选择,铁血政策!

    就是果断一串撸到底,彻底和浙党开战,但之后的事情谁都无法预料,很可能在一场腥风血雨之后,大商朝的历史将彻底因此改写。

    反贪反浙党,决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不反,亡国!反,亦可亡国!

    寿王,哦不,应该是皇室,现在走到了历史的悬崖边上,左边是刀山,右边是火海。

    但林沐白比谁都清楚,不清洗浙党大商朝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在林沐白自己那个世界,多少朝代更迭,他已经看到这个结果了!

    他准备替寿王做决定。

    大厅里继续沉默,死一般的寂静。桌上,蜡烛的火光跳耀着,发出丝丝的声响,把每个人脸上不同的表情照的分外清晰。

    秦书淮首先打破了沉默,对陈启升说道,“陈运使,我们知道你光从成淮山那一年就起码能收一百万两的盐引回扣,所以家里肯定不止这点钱。想活命的话你最好老实招供,剩下的钱都去哪了?”

    淡淡的一番盘问,却让寿王心中掀起了一阵狂涛骇浪。

    师父的意思,我们是要一查到底么?是要皇上与浙党人全面开战么?

    师父,我们真的准备好了么?

    此时天边已露出鱼肚白,而陈启升的脸色比鱼肚更白。

    这一夜,对所有人来说都无比煎熬。

    这很可能也是决定这个腐朽帝国未来走向的一夜。

    沉默了许久之后,陈启升咬了咬牙,对寿王说道,“王爷,成淮山那个老家伙他胡说八道!罪臣家里总共就这些银子了,根本没有一引盐十两银子之说!”

    言之凿凿,斩钉截铁!但冷汗还是不住地从他额头滑落。

    陈启升要赌一把!

    那些银子大部分自然是给了上头,但如果他供出来,就等于背叛了浙党,上头的人不但不会救他,而且一定会置他于死地。

    反过来,如果他一口咬定没有这事,没准三司会审的时候自己还能轻判一些。

    三司,刑部尚书、大理寺里有部分官员、左都御史可都是浙党的人!

    不过他很清楚,一切最终都要取决于寿王这个皇室代表。

    或者说,取决于这个新政总督江北大臣林沐白。

    自己的钱到底去哪了,相信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心知肚明和相不相信自己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皇室和林沐白不打算和浙党开战,那就会选择“相信”自己,自己可能还有救。

    如果皇室和林沐白选择和浙党全面开战,那自己势必要被杀来祭旗!

    说到底,就是皇上怕不怕浙党的问题!

    皇上怕吗?他当然怕!浙党代代文人,江浙一带又向来是读书之地,士子遍布天下,皇上难道要与天下人作对吗?

    寿王又踟蹰了许久,在这个重要关头,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展露无疑。

    过了会,他对狱卒司的差吏说道:“把他先带下去。”

    “臣遵命。”

    几个差吏冲上来,把已经腿软了的陈启升拖到了外边。

    寿王又对其他人道:“你们都出去吧,我和林师在这说一会儿话。”

    其他人立即都出门去,并关上了房门。

    寿王深吸了一口气,对林沐白缓缓说道,“林师,如果我把这些详细向皇上禀告,那么,帝室和浙党的搏杀,就真正的开始了;迈出这一步……我们就没有回头路了。”

    林沐白冷静地说道:“如果我们不迈出这一步,日后不光回不了头,也再难前行一步了!瑞清,大商朝不是打退一次北蛮、杀掉几个转运使可以救的!这趟刀山火海,你身为帝室的王爷、天子的嫡传血脉,你必须趟过去!”

    寿王的眼神渐渐地坚定起来。

    “师父,你会陪我一起走这条路的对吗?”

    “会!我与你、我的徒弟、王爷,皇上,共进退!”

    简单的几个字,让寿王浑身的热血沸腾了起来!

    “好,本王就与林师闯这一遭!我一定要告诉皇爷爷,让皇上宁愿做个四处搏杀的亡命之徒,也不做一个受人耻笑的亡国之君!

    皇上乃天命神授,又有师父这般无双国士,就不信斗不过那帮迂腐书生!”

    林沐白淡淡地吐出四个字:“就看皇上圣明不圣明了!”

    寿王看着林沐白,道:“不许这样说皇爷爷。”

    林沐白哈哈大笑,调侃道:“皇上圣明!皇上圣明!行了吧……”

    一番调侃,热血过后,寿王又回归了冷静。谋定而后动,这个道理他自然知道。

    历朝历代的权力斗争都是如此,现在斗浙党人也会这样。

    “林师,以你之见,当如何铲除浙党?”

    林沐白道:“臣认为当做到四点方才稳妥。一是必须把事情详细的想皇上禀告清楚,让他清楚浙党真正的所作所为。

    然后,让皇上彻底下定决心,强硬推行新政,并和浙党人决一死战!

    第二,皇室、新政总署必须掌控舆论权,万万不能让这群空谈误国的迂腐书生将皇上整肃朝廷法纪的事情抹黑成残暴无道,滥杀朝臣。

    否则我们和皇上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第252章事起三边() 
第252章事起三边

    二是步步为营,切不可操之过急。首先,让皇上征调燕王镇守北疆的大军,不用全部,调一部分即可。

    其次,需要安抚赵王党和其他官员派系,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也要让他们清楚,这次的清洗是针对浙党,和他们无关,以免他们生事。

    然后以新政总署具体部署行动,从局部到整体,一地一州地清洗浙党,否则那些督抚联合起来反抗,事恐不测。

    三是先地方后京官。朝中六部、内阁及大理寺、都察院等部官员先一律不动,甚至用加官进爵予以安抚,浙逆党向来唯他们马首是瞻,只要他们安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麻痹浙党人。”

    听到这里,寿王插话道,“师父,舆论是那群迂腐书生的强项,我了解皇爷爷,他断然没有把握,控制舆论,我怕皇爷爷做不到,师父可有良策?”

    林沐白轻描淡写地说道:“瑞清放心,这点就交给师父我便是。

    呵呵,论攻心之策,他们浙党人那群落后的书生都联合起来都不是臣的对手。”

    林沐白心道,老子来自异世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正是玩儿心机、耍城府的时代。

    我特么能在步步是坑的职场稳步上升,做一个月光族。

    还对付不了浙党这些迂腐的家伙?虽然这话有点自大了,但是也是事实嘛!

    果然,听到林沐白信誓旦旦的话语,寿王一喜,立即点头道:“师父如此一说,我和皇爷爷便丝毫不担心了!哈哈哈!”

    顿了顿,又问道:“不过,师父说要先地方后中央,那么先从哪一地动手呢?”

    林沐白不假思索地说道,“从战乱之地开始!若我们以肃贪为名对浙党动手,势必引起浙党警觉,需知浙党党人十有九贪!

    但是如果我们以平乱为名清洗浙党,他们不但不会警觉,而且也无话可说,需知他们也希望能平定民变。”

    寿王一怔,说道:“如此,会否使剿匪战事更加糜烂呢?”

    林沐白很肯定的摇头道,“不会。只要官军不乱,当地官府就不会乱,因为当地军政早已被官军接手,官府已经名存实亡了。

    而因浙党人大都为文官,所以官军中少有浙党人,只要清洗掉总督和几个巡抚,官军就完全脱离浙党了。”

    寿王点头道:“师父说的没错,听皇爷爷说,目前民匪最肆虐之地就是肃州、漠州、金州三州二十几县等地。

    也就是杨宜总督的三边。杨宜手握重兵,但向来与浙党人同个鼻孔出气,想来也是浙党人,如此一来,要想清洗三边的浙党,就先要把杨宜调走,然后派一可靠之人总督三边,师父以为呢?”

    林沐白说道:“如果杨宜近来无大败,亦无大过,此时调走他有些蹊跷,势必引起浙党人的猜想。

    再加上如果杨宜一走当地浙党官员就遭到清洗,我们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另外,就算调走杨宜,要平息浙党众议,皇上还是得让他出任要职,将来也是个祸患。”

    寿王听林沐白语气不善,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师父的意思……”

    林沐白语寒如冰地说道,“臣建议还是让那个什么三边总督死在任上好!”

    寿王只思考了一秒钟时间就点头同意了。至于怎么让杨宜死在任上,他相信林沐白、燕王有一万种方法,自己、皇上无需关心。对此他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

    问道:“那他死了之后,谁继承他的位置?”

    “杨宜手下有一参政叫陈云龙,我认为此人当可担此大任。”

    寿王仔细回忆了下,说道,“陈云龙?就是那个率一千人解了韩城之围的那个?”

    此时的陈云龙不过是小小参政,寿王唯一听说过他的一次就是不久前的韩城之战。

    但林沐白知道这个人很快就会声名大噪,最终也会替代杨宜,成为三边总督。

    所以他只是让这个过程提早一些而已。

    这也算是一个少有的大才啊!一千人击败十倍于己的敌军,胆气、杀气,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林沐白听别人说,那个狗屁杨宜在总督三边时,对农民军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以至于造成一种怪象,那就是农民造反之后,如果打不过官军可以选择投降,不但不会受到任何处置,而且还可以免费得一笔银子或者口粮。

    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愿意干?所以三边地区的贼军反了降、降了反,永远都剿不完。

    按理说,仅仅三四个州县的匪军,官军围剿,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可以说,如果不是杨宜这个浙党的圣母表,西陆三州的叛军绝不会坐大。

    而陈云龙就与他的上司大为不同了。他是著名的强硬派,不仅主张大力剿匪,而且还杀降,据统计被他杀掉的降匪多达数万。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他虽然只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