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商闲臣 >

第124部分

大商闲臣-第124部分

小说: 大商闲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喜过望的吴广亮赶紧叫人去宣布命令,紧接着就连忙请林沐白入堂待茶。

    林沐白拒绝了,拍着吴广亮的肩膀笑道:“吴大人不必客气了,本差还有要事在下,就不耽搁时间了;我来这,就是来带上我的甲士、侍卫,去江北一带督察一下新政情况。”

    吴广亮一愣,又说道:“既然如此,就不耽搁林大人的行程了,下官祝林大人一路顺风。”

    林沐白点点头,同时,又拍了拍吴广亮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扬州商贾众多,民殷士集,向来是朝廷重镇,吴大人在此,须好生治理,方能不负天子重托。”

    吴广亮跪地俯首,大声道:“臣定不负圣托!”

    林沐白把吴广亮扶起来,沉思了一会儿,又道:“眼下国家动荡,若是有了什么危急之事,你须只奉内阁和新政总署发出的命令,两者之间,又以新政总署为重,明白吗?”

    对于林沐白这一番奇怪的话,吴广亮甚为不解;心道,若是有了危急事,以新政总署的命令为重,难不成林大人要篡位自立?

    想到这,吴广亮甚至还有几分高兴,自己之前可是给林大人表了忠心的,如果林大人真的篡位,哦不,天命神授、承天旨意,自己跟着林大人,可是开国功臣……

    乖乖!前途不可限量,我就说,以林大人的才识谋略,断断不会甘心做一个臣子的。

    林沐白这话让吴广亮顿时意淫起来,林沐白看吴广亮神游太虚,两眼放光,叫了两声,也不见其理会。

    于是大喝一声,“吴大人?!”

    “诶!诶!”吴广亮惊醒过来,急忙单膝跪地,另一只手放在膝盖上,铿锵道:“主公如要掌九鼎之重,登庙堂之高,属下愿效犬马之劳!”

    这番话,已经太明显不过了,吴广亮甚至表明了自己是为你林沐白效忠,而非为朝廷效忠。

    至于掌九鼎之重……妈的!你这不是劝我造反么?!

    林沐白大怒,沉声道:“谁教你这么说的?!”

    吴广亮一咬牙,看了一眼林沐白,开口问道:“属下斗胆,请问主公这几日为何边访扬州官员?

    自从新政伊始,扬州的官员几乎换了一个遍,很多官员都是主公亲手提拔,只要主公开口,百官的来去就都由主公说了算,这么一来那些官员能不记主公的好吗?

    这是咱们笼络朝臣的好时候。而且,您执行新政也必然会简单得多。

    有了足够人的官民支持,您何惧天下?何惧赵浙两党?

    他们今天问你一些新政琐事,明日就会问您各种朝堂大事,到时天下大事凭您一言决断……”

    林沐白冷冷一笑,打断道:“笼络朝臣,一言决断?呵呵,那之后呢?”

    吴广亮语气很是理所当然,他抬起头,看着林沐白说道:“主公您现在有皇帝、寿王的支持,总督新政实施,而且,您现在贵为新政总督大臣、江北总督大臣、太子少保、通州诸军节制千户,掌握京察,又与大批朝臣交好,威望无人能及。

    皇帝已经老了,寿王也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不足为虑。

    现在唯一的短板就是兵事这块。要是大商朝的将军带兵者都臣服于主公,那……”

    不等吴广亮说完,林沐白大怒,沉声怒喝道:“住嘴!”

    林沐白非常生气,气得一时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说话。

    林沐白不想做一个反贼,昨天自己才义正言辞的教训了一顿秦仙,口口声声说人家是反贼。

    现在你叫我去做篡逆之臣,劫取天子,行曹魏之事?

第279章我无僭越之心() 
第279章我无僭越之心

    林沐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吴广亮虽然有了些野心,可是自己之前跟他打交道,他都是老老实实的。

    而且,自己吩咐的事情,他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去完成,就连这次新政,他屁话没说一句,第一个交权。

    怎么今天居然会给自己说这些?

    吴广亮见林沐白久久不说话,又道:“主公,这些话,不止我想说吧,你观之当今天下,狼烟四起,天灾不断。

    说明什么?

    商室无能,气数已尽!

    主公如今名震天下,手握大权,此时起兵正是铲除暴商、改朝换代的大好时机!”

    “而且”吴广亮忙着补充道:“朝廷中人,只要你许他们高官厚禄,归附者肯定很多。”

    林沐白面色如冰,俯身看着吴广亮,阴沉地说道,“听着,本差要做什么,你无需揣测。你要做的,就是按照本差说的去做!”

    吴广亮从没见过林沐白如此阴冷的表情,心里打了个冷战,顿时噤若寒蝉。

    林沐白深吸一口气,平静了一下情绪,才缓缓说道:“吴广亮,你记住,你那日给本差表忠心,本差记得;只要你为朝廷尽忠,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

    但是,我林沐白向天发誓,绝无废帝自立之心,如今,我只想挽帝室于将垂,如果你再敢给我说这些,定斩不饶!明白否?!”

    “明白!”吴广亮重重地点头。

    林沐白又道:“你需知,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是皇帝的臣子,不是我林某的家臣,也不是我的属下。

    明白?”

    吴广亮再次点头,低声道:“明白。”

    林沐白想了一会儿,就知道吴广亮这番话从何而来了,是自己刚刚那番话,让吴广亮以为自己有了称帝之心。

    于是说道:“刚刚本差说,有了危急之事,须以新政总署的命令为重,是因为,本差要对浙党下手,到时候,肯定免不了一场波澜,你切勿再多想,本差从未有过僭越之心。

    好了,我走了。你,好自为之。”

    说罢,林沐白转身,快步离开知府衙门,这才惊觉,背心里早已经是冷汗直流了。

    “这厮,真是恼人。”林沐白低低地骂了一声,本来林沐白大好的心情,可谓是清晨起来打开窗,阳光美美哒!

    结果这家伙不知道哪儿抽疯,居然给老子说这些!

    嘿尼玛的……

    这些问题,林沐白何尝没有想过,自从自己决定跟寿王从政以来,就考虑过这些。

    但是,林沐白告诉了自己一个答案,就是永远不会行谋逆之心。

    为何?

    一为自己和寿王的情谊,可称是师父,也可以说是兄弟,他和自己惺惺相惜,若不是他,恐怕现在还是一个玉香楼里打杂的小厮。仅凭良心,自己又岂能去篡他朱家江山?

    二是,这种篡位之事,绝非人臣所为,林沐白虽然来自现代世界,但是骨子里的观念还是忠君体国;而且,林沐白对做皇帝也没兴趣,看起来做皇帝是掌握天下,坐拥四海,其实住的,还不是一个千万日不换的皇宫。

    你说皇帝掌握生杀予夺大权,难道你做皇帝整天就以杀人为乐?

    在林沐白看来,做皇帝还远不如一个富家大户快活。

    想罢,林沐白就骑着大马朝着自己的甲士驻扎之地而去,要带上这些甲士。

    自从昨天和秦仙闹那么一场之后,林沐白心里就开始戒备起来了;对于那些亡命之徒,自己必须小心,带上这些甲士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到了大营门口,里面炊烟袅袅,正是早饭时间,想必大军正在埋锅造饭。

    林沐白在营门口下马,值守的士兵看清楚来人的面目,是林沐白,不由得大喜,急忙一锤擂在鼓上,连锤三下。

    大吼道:“大人回来了!大人回来了!快,打开营门。”

    里面正在做饭的士兵被这三记鼓声吓了一跳,还以为有敌人来袭,急忙抄起刀剑,各自集结。

    结果又传来消息,说林大人回来了,才各自放心下来。

    那些诏卫和大理寺的差吏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林沐白失踪一天一夜,可把他们吓惨了。

    王爷走的时候,可是下了严令,要好好保护林大人,要是林沐白出了个三长两短,自己等人的项上人头肯定不保。

    于是一众诏卫和大理寺差吏都飞快的跑到营门口,一边跑,一边招手。

    “林大人,您可算回来了!”

    “是啊,吓死我们了,我们可找了您一天一夜啊!”

    林沐白大笑,拍着诏卫的肩膀,看着来迎接自己的军士,道:“弟兄们如此忠义,林某很感动,辛苦弟兄们了,你们继续造饭,休整一天,明天早上出发沿线督察。”

    “是!”众人领命,随后散去,就只有几个军士校尉和诏卫、大理寺的差吏在原地候着。

    一个诏卫档头沉思了一会儿,率先道:“林大人,昨儿个玉香楼里打斗甚剧,我等担心不已,一名刺客突然杀了出来,一击便打死了两个兄弟,其他弟兄,也被他一掌震晕,属下等保护不力,请大人降罪!”

    林沐白摇摇头,凝神正色道:“那人是冲我而来,幸林某命不该绝,蒙人所救;而且,那人武功极其高强,世所罕见,你们对付不了很正常,无罪。”

    几个领头这才放下心来,他们就怕林沐白发官威,给自己定一个保护不力的罪名斩了,现在自己等人又不是在朝廷,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儿可是林沐白说了算。

    要是他铁了心杀几个人立威,自己等人可是毫无办法……

    顿了一会儿,又有人问道:“敢问林大人是何人所救?咱们也好表奏朝廷,论功行赏。”

    林沐白心道,说肯定是说不得的,这女的是赵王的人,还想造反,能给你们说?

    要是说了,可就是坏了大局了。

    一旦局势崩坏,失去掌控,自己就是罪人。

    想了一会儿,林沐白道:“哦,是一位在玉香楼中吃茶的江湖义士,他救下我后,直到晚上才保护我回到扬州的,并没有留下姓名。”

第280章先帝的那些事() 
第280章先帝的那些事

    话音落地,诏卫几个统领还有狱卒司的档头、自己林沐白带的兵统领才放下心来。

    只要没事就好,几个人心里都是这样的想法。

    聊了一会儿,见没什么事情了,林沐白就让大家四处散去了,各自做饭吃饭,明日一早出行。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夜晚时分,林沐白一个人在帐中思索这些时间以来发生的事情。

    首先为重的,就是赵王一党暗藏祸心,企图颠覆朝廷,席卷天下,包局域内,要造反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这个秦仙姑娘的事情,她身为原太子的亲女儿,也算是帝室的直系血脉,老皇帝,也是她的亲爷爷。没想到,她也要在这谋反之路上铁了心了。

    要一条路走到黑。

    那赵王,究竟有何本事,能让这些人对他死心塌地?还有就是,当年困龙原的事情,那个暗中的内奸到底是谁指派的,对太子下手的人又会是谁?

    林沐白想过很多人,可能是朝中大员,谁敢保证现在朝中为官的,就没有那些暗藏祸心的人呢。

    除了这一点,林沐白还怀疑现在的那些藩王,在这个大商朝,藩王可是世袭的,父死子继;商朝开国以来,已经经历三代君主。

    三代先帝封的藩王也不在少数,如今光武帝的几个儿子也都是藩王,大大小小算起来,帝国的藩王一共也得有十多个。

    虽然太祖皇帝立国之初就曾立下祖制,藩王自二代之后,不得掌地方军政民事大权,藩王二代以后不能有自己的军队,也不能干涉朝廷在藩地的管辖。

    而且,藩王与藩王之间,无诏不得进入境内,打个比方说,越王和赵王,他们两个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就不得进入对方的藩地。

    否则,以谋反论处,削除封号封地,处以极刑。

    可谓是严厉至极,当然,这也是太祖皇帝怕江山不稳,藩王作乱,故而才立下的规矩。

    但是到了如今,朝纲败坏,国家连年不幸,内有外患之下,已经有好几个藩王掌权。

    比如燕王,当年北蛮犯境,朝廷不敌,皇室宗族倾巢而出,燕王也就随军出征了;自太子、吴泽成死后,燕王就掌握了朝廷北疆的军政大权,拥兵数十万,是为一方枭雄,好在,燕王作为光武帝的亲儿子,目前还没有什么不轨之心。

    除了燕王,还有赵王,当初皇帝迟迟没有立储君,但是朱瀚是先帝长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先帝宾天之后,皇位本该由赵王继承;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先帝暴毙之后,宫内宦官半夜带禁军入宫,捕杀先帝的一些亲近者,随后篡改遗照,让如今的光武帝登了皇位。

    那时的赵王,虽然对于宫内的一切事情心知肚明,暴怒不已;可惜,年纪尚轻,实力不济,无兵无马,又没有外援。

    知道这一切已经是木已成舟,如果自己不低调一些,恐怕性命难保;于是从此就回了藩地,韬光养晦这么多年。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皇权社会中,废长立幼、废子立兄,都是祸乱之道;不说这些,即便是久久不立储君,那么一旦皇帝暴毙,便会生乱。

    赵王虽然没有做得了皇帝,但是,光武帝继位后的那几年,日子也不好过,被宦官控制了好些年,直到后来发动清洗宦官的宫变之后,才夺回了大权。

    直到这十几年二十年来,受天灾产生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国库日渐空虚,一是朝廷庞大的皇室宗族、十几个藩王占据了大商朝十之六七的耕地。

    土地兼并的现象蔚然成风,极其夸张,百姓无地可种,就比如赵王,良田千顷,他自己只需要耕种一部分,便可以衣食无忧。

    然后把剩下的租出去给老百姓种,结果他偏偏就不给,以至于他那些不钟的土地荒草丛生,民间有歌谣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还有就是皇室宗族的开销、朝廷养的军队的军费开支、官员的俸禄开支,赈灾的开支。

    反正杂七杂八的,啥都有,这些哪样不用钱?都需要巨大的支出,而且,官员贪污腐败成风,渐渐的,大商帝国国势日渐倾颓,隐有不祥征兆,神州崩坏之祸。

    这才让赵王慢慢看到了夺回按理说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