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商闲臣 >

第81部分

大商闲臣-第81部分

小说: 大商闲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沐白呵呵一笑,倒是很开心,眼下有人要投诚,自然最好不过,只不过要弄清楚是不是真的投诚。

    袁崇很鄙夷的看了王海一眼,直接不理会,大概在袁崇心里,投不投诚都一样,自己都能全杀了……

    林沐白淡淡道:“那白行龙在白石山吧。”

    王海急忙答到:“前不久,白行龙杀了杭州府巡逻使和一些比较顽固的官军统领,直接带着杭州府的卫军上了白石山了……”

    闻言,林沐白也不吃惊,因为,从白行龙擅自带兵出城,林沐白就已经感觉事情不对劲了。

    不过林沐白也不担心,白行龙手下那点卫军,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王海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后,又悄悄地回去了。

    而林沐白一行人和袁崇结束了庆功宴之后,又详细地讨论了关于三生教的事情。随后直接点齐大军,合共两万人马。

    其中袁崇从姑苏带来的士兵有一万一千余人,这些个自然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跟着袁崇打了不少硬仗,战斗力还是其他什么的都是一流水平。

    剩下的八九千人马之中,有六千是林沐白这几日在杭州府强硬的执行募兵制度招募来的,有民间的乡勇,也有一些武林人士,质量参差不齐;其次剩余的就是杭州府仅剩的几千卫军,这些都是平时巡逻站岗的。

    真拖出去打仗,是什么效果,还是个未知数;毕竟,在林沐白看来,这些卫军也只能吓唬吓唬老百姓了。

    袁崇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对于行军打仗,自然有其独特的见解;为了不暴露行踪,防止三生教妖人逃窜,林沐白和袁崇一致决定夜间行军。大军轻装上阵!

    当夜,戌时,两万大军随即开拔。

    其中,姑苏城备使贺军宏及、袁崇手下副将徐人龙带着六千人马立即前往城西,星夜兼程,从陆路出发。

    直奔白石山。

    林沐白和寿王、袁崇带了八千人马,从城南出城,沿墟镇方向前进,而林沐白的大军到达白石山后,将会在白石山的北山脚下。

    因为有当地人的领路,加上大军星夜兼程,轻装奔行三百里,所以林沐白很快就赶到了三生教崔山虎驻扎的白鹤岭下。因为距离不算远,才区区三百里地,林沐白花了一晚加上半个上午的时间就赶到了。

    第三路大军乃是姑苏总兵祝成周,七千人马,目的是白石山东山脚。

    为什么还留了一个缺口?

    兵家有云:“围城有阙,其心不尽。”

    也就是说吧,你围城的时候,留下了一个缺口,城里的人就会在心理上感觉还有逃跑活命的机会;反之,如果你把城围得水泄不通的话,城里的人为了活命,或者说,抱着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想法,那么攻城的代价也必定会更大。

    三路大军到达白石山山下的时候,是第二天临近中午时分。

    随即,袁崇和林沐白根据地图,和手下诸将一起讨论了一条目前看来还算比较好的进攻路线,根据王海提供的最佳进攻路线,他们先分派出的两路军队,出一万人,分别从白鹤岭的南坡和北坡两面包抄而上。而剩余的人马,则分布在白鹤岭周围,防止岭上的流寇跑下来。

    林沐白和袁崇方面,也将带着大军直奔白石山北的上北坡,很快就到了上北坡下,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包围。

    三股大军根本没有进行任何隐蔽,甚至林沐白的八千人还直接从白石山山下的官道上大摇大摆地经过,任对方探子看个够。

    三生教,教中大堂内,探子一波又一波地前来报告。

    “报!启禀教主,官军有一部约六千人忽然从西山方向而去!”

    “报!启禀教主,有一股约八千人的官军朝北山来了!”

    “报!启禀教主,官军似乎直奔白鹤岭!”

    青衣少年的眉头越皱越紧,从官军的行动看,分明是他们已经知道白鹤岭和上北坡中已经埋伏大军了。

    九条龙和崔山虎的人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躲进山中了,他们不可能自己暴露,那么官军又是如何知道的?另外,官军是否也知道了其他友军的藏身之地?

    若是如此,那可就麻烦了!

    青衣少年成隐隐感觉,自己一方之中出了叛徒!究竟是何人出卖了弟兄们?

    这两天,教中高层也只有执法长老进过杭州府一次。

    他不动声色,鹰隼般锐利的眼神,缓缓地扫过了教中护法、执法长老、各堂香主、旗主等人。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执法长老身上。

    这么多人之中,只有执法长老与他最为不合。青衣少年对于这个曾经的师叔,情绪是十分复杂的。

    一方面,他很欣赏自己这个师叔的才能。

第181章青衣少年的疑惑() 
第181章青衣少年的疑惑

    作为一个志在天下的枭雄,青衣少年自然是求贤若渴,并且自己在朝廷中还有人支持,他希望执法长老可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另一方面,他又厌恶执法长老总是与自己唱对台戏。虽然自从自己登上教主之位以后,执法长老比以前收敛了许多,并且事事都听命于自己,但是他始终觉得执法长老并非真的服自己。

    执法长老端坐在位子上,见青衣少年看向自己,于是也神色坦然地看向他。

    青衣少年收了目光,他并不能确定是否是执法长老所为。而且,动执法长老可不是小事,弄不好杀了这个师叔,他手下就立即叛变,出城去迎官军了。

    另外,在座的各堂、旗主,这些人以前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他们的底细自己也不是完全清楚,因此,他们的嫌疑也不能排除。

    青衣少年定了定心神,提醒自己,现在不能在这里制造猜忌,否则你怀疑我我怀疑你,军心势必大乱,就更不能与官军相抗了。

    想到这里,青衣少年说道,“众兄弟,若官军确是奔着崔山虎和九条龙去的,我等当如何?”

    右护法说道:“教主,属下以为我军的当务之急还是在于坚守大军的营地四周,其次,占领北面东面的险要地带;

    再分出精锐于西面布防,若是下山与官军决战,未免过于冒险。但是,若是不去救援崔山虎和九条龙,恐怕教中各堂又有嫌话。”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青衣少年都懒得评价,转而问护法道,“护法,你怎么看?”

    护法刘九思叹了口气,说道,“这事确实是两难哪!出,则必然要与官军在野外决战,不出,则各堂口恐怕对我们会大感失望,到时候跑的跑,降的降……”

    又等于没说。

    这时,白虎堂香主说道,“教主,如今我山中有弟兄近两万人,那些官军什么货色大家还不清楚吗?俺就不信俺们两万精锐大军,还打不过官军两万人!依俺看,不如跟官军拼他个球的!”

    这位粗犷的香主刚说完,另一位香主说道,“教主,不可啊!我看那山下的官军甲胄鲜明,旌旗列列,貌似是精锐之师;

    并且,据说姑苏的袁疯子也派援军来了,官军的战力今非昔比,并且那钦差大臣林沐白城府极深。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稳妥一点,之前蛮族的人都尚且战袁疯子他们不过,现在凭我教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与其硬拼啊!况且,眼下探子只是看到官军去西山和北山,未必是去打崔山虎和九条龙的,咱们还需再观察谋划才是!”

    青衣少年阴沉着脸,显然这些答案都不能让他满意。

    于是他转头看向了执法长老,说道,“长老,你的意见呢?”

    执法长老沉吟了下,说道:“我教精锐与不假,但是那袁崇手下的兵,不是征战蛮族时候的精兵,就是由武林好手组成的强兵,这些兵连战连捷,目前士气正盛,所以若是在野外决战,我军凶多吉少。况且,据白知府所言,那林沐白诡计多端,没准另外还有伏兵,正等着我们出山呢。所以,我们此刻应仍以固守为主。”

    青衣少年又问:“长老的意思,是不救了?那各堂兄弟、朝廷的那位今后会怎么看我们?”

    执法长老呵呵一笑,说道:“咱们可以不救九条龙和崔山虎,但是驻扎在营地的那一万多教众可以救啊。派人去通知他们,让他们趁官军攻打九条龙和崔山虎之际,悄悄进入北山和西山城。如此一来,九条龙和崔山虎固然是死,但是其他各堂也受了我们恩惠,自是感激在心。我们再与他们好言抚慰,告诉他们为何不能与官军在野外决战,想必他们是能明白的。”

    青衣少年听罢,微微颔首。这是他目前听到的最靠谱的方案之一了,跟他心里想的差不多。

    如果官军真的开始攻打崔山虎和九条龙,那就证明官军已经知道白石山的伏兵位置了,所以内外夹击之计是行不通了,倒还不如把外头的兵马全部都收进城来,据城死守。

    这样一来,各堂之间的怨气可以化解,高层也不必出山去打。至于崔山虎和九条龙,反正他们也必定会被剿灭,且不管他们有没有怨气了。

    按照兵法,孤城被围是极危险的,但是考虑到林沐白撑不了半个月就得北上回京,所以这招还是可行的。

    因为林沐白现在丢了粮草,朝廷肯定有人参他一本,别的不说,回京述职是肯定的。

    所以,林沐白在杭州府还能待多久?

    青衣少年深信如果给自己两兵,自己一定能守住白石山。况且,大批高手昨晚也刚刚入山前来助战,而且城里不是还有几万石粮草么?据说这林沐白极为小心,极为护犊,到时候为了他的王爷,关键时刻没准能派上用场。

    鉴于执法长老并没有出什么馊主意,青衣少年对他的疑心又稍稍减轻了一些。

    就在他们讨论对策的时候,林沐白和祝成周的大军分别已经抵达上北坡和白鹤岭。

    上北坡的九条龙在半刻多钟以前就收到官军赶来的消息了,但是因为距离太近官军来得太快,他根本来不及把弟兄们撤走。所以他只好命令所有人原地呆着别动,然后寄希望于官军只是“偶然”路过,并不知道上北坡有他这三千人。

    这有点像鸵鸟心态,不过他也确实没办法——三千人的部队,难道还能在短短半刻钟内撤走?

    白鹤岭的崔山虎也是同样境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官军在白鹤岭下停住。而当他召集主要头目商讨对策时,官军已经兵分两路开始包抄白鹤岭了。

第182章自我感觉良好?() 
第182章自我感觉良好?

    此时天已微黑。

    围剿行动正式开始。

    在白鹤岭,祝成周和手下副将先分出几千兵,从南坡和北坡两面夹击。其余人则在杭州府找的那些“带路党”的引领下,快速地封锁了上山下山的各处要道。

    崔山虎的手下大都是农民和破产的小商贩,之前因为袁崇的“好政策”,他们基本没打过什么大仗。不过,崔山虎的部队之所以能成为比较“著名”的杂牌军之一,是因为他们曾两次击溃过官军。

    两次的阴兵盗粮案,崔山虎及其手下都充当了主力,据他们自己说两次下来至少杀了两三千官军,不过事实上他们遇到的只是官军小股部队,两次下来也就杀了两三百而已。

    但是崔山虎认为,自己手下这些兵大都是上过战场的,而且平时自己对他们的训练也挺严格,所以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未必一定会输。而且,在刚收到情报之后,他就已经派人去总舵通知教主了,他认为青衣少年一定会派人来救,要不然他无法跟其他堂口的弟兄们交待。

    不得不说,乐观的性格是好事,但是盲目乐观,就很要命了。

    官军从南北两侧上山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很快找到了崔山虎的人马,双方立即展开交战。

    崔山虎的兵,只有一半配备的长矛、长刀等兵器,而另一半用的还是最原始的锄头、铁耙等“兵器”,至于盔甲之类的装备,对他们来说更是奢侈品了。这样的队伍,如果以多打少,欺负欺负官军中战力最低的当地屯田军还行,但凡碰上官军精锐,那可就是以卵击石了。

    至于崔山虎的部队为啥装备那么差,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崔山虎这个新堂口,主力几乎都是以流寇为主,比不得真正的三生教精锐。

    其次,青衣少年一向谨慎,运送东西都是夜间从水路,速度慢,东西也少。

    并且三生教立教时间尚且很短,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

    武装到牙齿的官军看到崔山虎的兵马后,先是弩兵一顿扫射,不由分说地先扫倒一片,随后穿着盔甲、顶着大盾的武林联军士兵一拥而上,凭借个人修为冲得流寇兵阵脚大乱,随后官军的步兵再从两翼包抄,展开屠杀。

    无论是兵器、训练、士气还是单兵素质,历经数次大战洗礼的这批官军,都是大商之中的佼佼者。而崔山虎的兵马,充其量只是二流的流寇兵。

    这些流寇兵有的拿锄头,一锄头下去,官军只要向前一步就能避开,然后等他拎起笨重的锄头准备发动第二次进攻时,官军雪亮锋利的长刀就已经插在他肚子上了。

    有的流寇兵也拿了大刀,不过没有盔甲,结果就是他对面的官军被他砍了一刀,只是盔甲开裂,在胸口产生了一条浅浅的伤口,而他被官军砍一刀,则直接连肠子都出来了。

    双方的差距过于巨大,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

    在山头,不少流寇兵连滚带爬地跑来向崔山虎报告,告诉他哪哪又失守了,谁谁的部下被全歼

    了。

    崔山虎这才领略到,传说中袁崇的部队是何等的能打。

    他坐不住了,准备带人突围!

    既然南北两处都已经被官军堵住,那就从西面的一条小路过去。那条小路很少有人知道,他觉得官军肯定找不到。

    此时,崔山虎的三千“大军”,已经战损了一千多人,其余的兵马早已无心恋战,投降的投降,躲草丛的躲草丛,有些别出心裁的甚至还爬到了树上。而投降者更是无数,往往都是一个头目带着一批人投降,一个个跪在地上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