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106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106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就在苏代南下的同时,越王姒无疆也派出了快马斥候南下,命令处在江东一郡震泽湖的越国水师上溯江水,孤军深入,直捣楚国郢都,要来个围魏救赵之计。

    越王则是率领二十七万大军一路南下,显然是如苏代所说那般,让越国大军从水陆并进,水师孤军深入佯攻诱敌,把联军中的八万楚军分割出来,他的二十多万越国大军则顺势先灭掉齐、卫两国军队,最后南北水陆合兵,水陆并进一举再灭楚军,完成苏代所言之围魏救赵,逐一击破。

    ……

    楚国东部西陵的原野之上烟尘蔽日,三国联军十七万大军再此聚合,一场大战宛如一触即发。

    此时此刻,三国联军统帅的白起召集了三国部将谋臣商议破敌之策。

    而在西陵城之外,苏代单骑策马飞奔,一路风尘仆仆而来,眼见西陵之地有十七万大军的连绵营帐,一眼望去,帐篷连天,猎猎招展的战旗之上有卫、齐、楚的字眼,还有一面“白”字的帅旗,气势壮观得令人侧目不已,苏代见此一幕心下大喜,立刻加快速度飞奔而去。

    “武安君,据探子来报,越王姒无疆已然弃琅琊城举兵南下,倾国之力聚兵迎击,越军数目不下二十五万。”一个将领对白起说道。

    帐内在列的齐孟尝君看着垒砌的沙盘地图而道:“越王倾国之力,势必不能持久,我军大可概不应战,先挫其锐气再以逸待劳,拖延三五个月,越国国力势必无法支撑,越军势必军心不稳,兵疲、库乏,当此之时我军出击,必能一战而克之。”

    孟尝君田文这一番话让在场的人连连点头,越国大军看似强大,光是兵力就多出了白起的三军将近十万之巨,但打仗从来不是正面对拼的,对于四方蛮夷或许如此,但对于中原将领善施计谋,推崇诡道兵者,两军对垒绝不会是见面就火拼这么粗莽。

    目下越国看似强大,但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如孟尝君田文所言,越国打不起消耗战,而三国之兵却是打的起,甚至可以说跟与越国对峙个三五年都没有丝毫问题,白起这十七万联军的背后是卫国、齐国、楚国三大战国的国力在背后为他提供强大国力支持,越国国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己方长出正式彼方短处,以己之长攻彼之断。

    显而易见,孟尝君对双方的优劣势看的透彻,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士,孟尝君也是声明赫赫之人,历史上他进行一次合纵伐楚带着齐、韩、魏三国之兵打得楚国兵挫地削,一次合纵伐秦打的秦国也是兵挫地削,连函谷关都丢了,致使秦国十五年不敢东出。

    “报——!”就在这时,一个甲士进营帐禀报:“启禀武安君,帐外有一自称苏代的士子,自称是卫国之臣有大事禀报。”

    “苏代?”剧辛一听,面色微顿,便看向白起而道:“苏代可信。”

    白起当下便有请,一旁的孟尝君田文忽然疑惑的说道:“苏代?这不是燕国之臣吗?田文还记得有一次燕国派齐使者是苏代,怎么成了卫国的臣子?”

    剧辛一听笑道:“的确如此,苏代确实曾为燕国之臣,不过目下已经是卫国之臣,现如今燕国大乱,择主而事,并非罕事呐。”

    苏代乱燕的事情全天下人目前只有卫峥、苏秦和剧辛三个人知道,孟尝君听剧辛这么一说,也的确无法反驳,更不愿意在燕国这件事情上牵扯过多,齐国本为义军却成乱军,这本就是令天下人不齿的事情。

    片刻之间,苏代匆匆入账,“见过武安君,孟尝君,右丞相,左徒……”

    “先生,你怎来此……?”但闻疑惑问道。

    “在下刚刚从琅琊星夜兼程南下西陵与诸位汇合。”苏代说道。

    “你去了琅琊?”剧辛吃惊的说道,众人也非常疑惑。

    “在下身受君民,君上派我入越为三国联军创造战机……”苏代立刻便把他在琅琊的事情说了一遍,众人一听莫不震惊,而武安君白起陡然间眼眸精光一闪,正在不断的思绪着。

    “苏代,你胆敢拿郢都做诱饵?”屈原惊怒而道,一想之下又道:“不对,是卫侯,他竟敢如此大胆。”

    白起终于说话了:“兵者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已知,又何惧之有?孟尝君所言不假,行疲兵之计以逸待劳不失为好战法,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国亦无常势,天下亦且无常行啊,能以最短时机一战而克之,可免再生事变。”

    屈原也知道,天下局势瞬息万变,目下更是四境大乱的局面,谁也不敢保证拖延下去会出什么乱子,能以最快的速度灭掉吴越也免得生出事变,自然是最好的。

    只不过让屈原愤愤不平的是,那楚国郢都来玩火实在可恶。

    “武安君可有应对之策?”屈原急忙的问道,大有一副如果没有,那就真的要撤兵回援了。

    “有!”白起言简意赅,片刻之间的思绪,随着战局的变化,他顿时改变南下攻九江,破会稽的战略意图,当即命令道:“传令三军,翌日破晓即刻拔营,大军即刻进驻昭关严阵以待,待越军水师上溯江水……”说到这里,白起看向了屈原:“左徒,你率领八万楚军退出昭关,一路向衡山西退,记住不是有序撤退,而是仓皇撤退。”

    屈原收敛了怒意,但见白起遥指沙盘地图衡山以北:“大军进入北衡山,你退至“潜”便埋伏于此按兵不动,此地时绝佳伏兵之地。”

    白起又看向田文而道:“楚军一旦诈退伏兵与潜,孟尝君你便率领齐军也退出昭关,如楚军一般,你率领齐军一路北上佯做休兵回齐的样子,退至西北六十里地的居巢,待时而动。”

    众人默不作声,营帐之内但闻武安君的声音:“至于昭关,就由我亲自统帅卫国五万大军暂时驻守,越王见楚军仓皇回援,齐军不战而归,定以为三国合纵不攻自破,势必率领二十万大军猛攻昭关,驻守昭关的五万大军坚守一日,我便弃关仓皇向西诈逃,一路迎敌只败不胜,越王势必乘胜追击,待我军进入衡山潜地……”

    孟尝君看着沙盘地图眼睛一亮,兴奋之下,忍不住的抢答道:“……于是埋伏此地的八万楚军以奇兵杀出,武安君的卫国大军顺势回马杀来,打一个攻其不备,措手不及,越军必败,大败而势必向东回归逃窜,我齐国大军则当此局势从居巢倾巢南下,将溃逃越军拦路截断,齐、卫、楚三国再度合兵而围杀之,一举歼灭越王二十七万大军。”

    ……

第071章:不战而逃() 
——

    军营大帐内,兴奋的齐孟尝君说出了白起想要说的话,可见田文的才能亦且不容小觑。

    此时此刻,田文对于白起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到对敌之策,心下也不由得叹服,武安君之名果然不是盖的,显然,田文对于他的策略大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今日军议为绝密,任何泄密者立斩不赦!”白起面向众人肃然而道,屈原心有不平但也只能服从,卫、齐、楚三国封为武安君的白起,不但威望极高,更是执掌楚王剑,这意味着掌握了生杀大权,“兵贵神速,传我军令,翌日破晓拔营出动,大军入驻昭关。”

    翌日破晓,三国联军十七万兵士自西陵而出,入衡山而东进昭关。

    几乎与此同时,越王姒无疆也开始了调兵遣将,自从苏代为他献围魏救赵之逐一击破长策,姒无疆信心大增,这一战让他雄心壮志,击败了三国联军越国不但可以转危为安,或许可重现先王勾践称霸天下的盛举,想到这些的姒无疆浑身都激起了一腔热血。

    随着时间推移,越王之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震泽湖的水师部队。

    苏代献策之后,越王与帐下的一群大臣进一步细化了苏代的策略,想要击破三国联军,关键是让他们从抱团转为分散,而要完成这一步则需要越国的水师发挥关键作用。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也收编了吴国的水师部队,即便是当下羸弱的越国,但要说水师部队楚国依旧不及,这是地理环境和国策造成的结果,楚国疆土广袤无垠,但真正的重心一直是放在与中原诸国争雄,水师部队再强大也只能在南方活动,完全不能在中原发挥作用。

    在加上越来越羸弱的越国也不敢主动去招惹楚国这个南方霸主,楚国的水师自然也不及越国。

    但这一次越王姒无疆再起雄心壮志,加上要破解三国联军,水师正好派上了大用场。

    姒无疆的快马王命南下之后,越国的水师便从震泽湖而出,沿着中江进入江水一路西进,越军水师倾巢出动,除却原有的水师战船,越国境内的所有船只几乎全部被征调,大小船只加起来将近四百余艘,其中半数都是空船。

    显然,越王是准备要一路沿着江水对楚国进行一番掠夺,以前不敢是怕楚国的报复承受不起,但自从苏代说齐国有北患、楚国有西患,只要越国一战而克此次三国之兵,不论齐国还是楚国短时间都难以对越国再起征伐,姒无疆也赞同这一点。

    如此,还怕报复作甚?

    越国的水师在江水浩浩荡荡的西进,而陆路的军阵则是由姒无疆亲自统帅,从琅琊都城南下的十六万大军,江东北上的十一万大军,两路军队南北汇合至建阳城,总共二十七万大军当真是旷阔之至。

    另一方,楚国的水师只有一百多艘战船集结在了云梦泽南方的洞庭湖,武安君白起把越国水师进犯的消息送回郢都,当然也送回了他此次针对越国的破敌之策。

    白起建议为了确保安全,进言楚怀王暂时秘密离开郢都,楚王因此秘密进入了黔中郡的零阳,同时按照白起的部署建议,下令把楚国的水师进一步从洞庭湖调集南下藏于汨罗江下游的无暇关。

    只待越军水师进入圈套之后,楚国水师再入洞庭出江水一路顺流直下,在彭蠡(鄱阳湖)结成水寨阻绝越军水师退路,一举灭了越国的水师。

    另一路,越国水师已经出了彭蠡湖泽,并且一路西近直奔云梦泽而去,越军的水师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打仗,目的是为了让楚军闻声回援郢都,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姒无疆能够从在陆路军队大破三国联军,这一路西近的越军水师根本就没有丝毫收敛,一路沿岸掠夺是大张旗鼓的进行。

    ……

    与此同时,武安君白起统帅三国联军浩浩荡荡的东出衡山,一路东进入驻昭关。

    昭关是楚国东境的要冲关隘,当年伍子胥过昭关的事迹至今都在天下广为流传,昭关以东便是越国,东进二十里地便是江水下游,这座楚国东境最重要的要塞坐落在两座山峰的要口,昭关的东西两面均是旷野平原。

    无论是越国要西进楚国腹地还是楚国要东进越国九夷腹地,这座关口都是要冲之地,如此地理环境,一旦发生战事,昭关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日之后,白起统帅的三国联军十七万悉数入驻昭关,而越王姒无疆的二十七万大军也进驻到了昭关东北面的建阳,两军相隔不过是五十里地之遥,隔日便能抵达。

    这一日,三国十七万大军在白起的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东出昭关,三国是要灭越国的自然不会龟缩在昭关不出,否则越国不打岂不是要僵持了。

    白起统帅大军出昭关的同时,楚国的水师已经秘密的随着江水入彭蠡湖泽,白起的陆军和楚国的水师与越王的陆军和水师那声势浩大的场景相比,楚国水师则是悄无声息的隐秘出动,神不知鬼不觉的进驻到了彭蠡湖泽。

    而白起的率领的三国联军虽然没有楚军水师那么隐秘,但也没有大张旗鼓,没有做到进军之意闹得沸沸扬扬,总之白起统帅的大军动向本是不正常却要卖力的做出正常的举动。

    两天之后,昭关之外安营扎寨的伐越联军帅帐内。

    破晓黎明之际,大军纷纷拔营,而白起的帅帐之内聚集三国部将开始进行最后一次的战前大议,三国合兵的军队磨合不周,生疏是必然的,好在这一次联军针对的越国是带着必灭其国的决心而来,越国也没有张仪、苏秦这等逆天的纵横家辅佐。

    合纵伐吴越与合纵伐秦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针对联军的优劣势,白起为了竟可能的确保三国军队调兵遣将不会出现纰漏,联军也分为三路大军,孟尝君田文率齐军为一路,屈原率楚军为一路,白起者坐镇卫国大军为一路。

    战前的最后一次军议,白起反复对田文和屈原交代,确保万无一失。

    “禀武安君,大军拔营就绪!”一个甲士入帐禀报。

    众人莫不一身振奋,白起当即下令:“出关——!”

    碧蓝的晴空里,曜日逐渐高升,昭关外的三国联军一路东进,临近午时,白起等人已经看到了东面排开的步兵战车方阵。

    策马在前的武安君大手高举,三国联军纷纷止步。

    但见两军分别列阵东西两方,相互对垒,两军的距离不过只是一箭之遥,再进一些就要进入弓弩手的射程范围。

    只见沙尘因风席卷,尘烟蔽日滚滚袭来,对持的双方兵士总数近四十五大军立于旷野之外尤为撼人心弦。

    大战宛若一触即发!

    联军阵前,武安君白起策马而立于阵前,左右便是齐孟尝君田文,楚左司徒屈原,田文遥望前方伸手指向彼方大军中阵而道:“武安君且看,那便是越王姒无疆了!”

    一语不发的白起遥望而去,中阵的一辆护旗战车尤为显眼,而在护旗车后面则是由一辆六匹马拉驾的战车,战车正中便有一头顶羽冠,身披迎风斗篷的男子,赫然便是越王姒无疆。

    白起在遥望的同时,越王姒无疆也在打量着,片刻之间持纯钧剑遥指前方纵声大笑:“阵前何人?报上名来——!”

    白起不苟言笑,旋即策马挥鞭出阵前几步,遥望前方而拱手一礼,道:“在下白起,越王还是弃械归降吧,三国伐越,越国必灭,越王若肯归降,便可免其死无葬身之地,亦可保越民免受刀兵之苦。”

    “哈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