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146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146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没有对与错,是是非非说不清楚个所以然,但不论如何,对手值得尊重、敬重。

    卫峥笑了笑把手中的酒袋递了过去,司马错见他有此等举动,喟然一叹竟也洒脱的一笑,旋即接了过来便痛饮一番。

    “十年了,司马将军。”卫峥环顾四周有感而发。

    “是啊,十年了,忽如昨日,十载春秋不过转瞬之间。”司马错长声而道,又把酒袋递给了对方。

    卫峥从身边的破碎战车身边挪移了一轮车轱辘过来,顿时随意的坐了下来,目看四周喟然而道:“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啊。”

    “卫君之谋,司马错甘拜下风。”

    卫峥一笑,收回了目光,道:“将军早已看出,完全可以撤兵,却反而置死地殊死一战,明知不可而为之,时运不济罢了并非将军不才。”

    “卫君不也是如此?卫军有如此战阵骑兵,若行巧战,而非与正面与我军拼杀,完全可以大胜,那卫君又何故如此?”司马错如是说道。

    的确,秦军行的“破釜沉舟”之事,烧光了粮草,卫国完全可以退而不战,隔日再战,秦军饿了几顿战力大减必能大胜,更别说还有追尾的骑兵军团,无论如何这十万秦军都不可能回得去。

    “秦人值得敬重,不愿诡谋取胜!”卫峥殷殷的说道。

    “哈哈,卫君休得诳我,恰恰相反,你此般做法所图之谋更大,你是想要以此战告诉天下人,卫国之兵可在近身战,以正面拼杀可胜我秦军,更是要让我秦人畏惧武卒之心死灰复燃。卫君所谋不在于一战得失,卫君谋的是一国啊,是天下!”说到这里,司马错拱手:“在下甘拜下风!”

    “你是秦人,我是卫人,各为战阵,各自为战罢了。”卫峥笑道,酒灌咽喉微皱了眉头,旋即递给了对方。

    ……

第045章:阳山军情传天下() 
——

    “短短一两年,东征韩国、北伐义渠、南战楚国……此役重创啊,秦国数年之内不能恢复元气了,东出大策止于此战啊。”司马错摇头苦笑不已,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节点,选择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可以预见,秦国东出大策势必付诸东流,短时间无大战之力,更要担心被群狼伺机扑上来咬一口。

    “秦国贪,不听张仪劝,如若秦国与楚盟,即便不胜也难遭此惨败。”卫峥言简意赅的说道。

    “此役过后,卫国以正面拼杀灭我十万秦军,必威震天下,卫君若再发起起合纵伐秦,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群雄势必莫不响应号召,三晋韩魏,朝秦暮楚,势必转投怀抱,楚国更是会首当其冲。”说着,司马错注视着卫峥却是诡异笑而言:“敢问卫君,此战过后是不是要联合秦国诸敌一并兵陈崤山,再起锁秦铁链?乃至……灭秦?”

    “呵呵……”笑意使然的卫峥试着喝上一口,发现酒已经没了,旋即一甩酒水袋,再而转目看向对方时,司马错正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他,卫峥一笑过后,与之对视而道:“楚王贪,结果便是兵挫地削,亡汉中六郡;秦王贪,结果便是损十万军,国累而民苦……前车之鉴啊!”

    说着,卫峥淡淡的笑道:“卫国是小国,寡人胸无大志,只求国能平安,卫国的百姓能安居乐业即刻,能存国便是万幸尔,此次若非秦要伐我而不得不战,绝不会让我卫国的将士远踏国境之外与强秦而战,呵呵……崤山之险,锁秦铁链,这个风头寡人就不去带了。”

    此言一出,侥是司马错一向沉稳也忍不住面皮抽搐。

    胸无大志?只求存国?

    司马错很想大吼:那你为何要称王?为何敢秦开战?

    心有千言万语,最后只能无语。

    用了两天的时间,秦卫两军的尸体已经完全分开,卫峥本想着要把战死殉国的卫国兵士运回故土安葬,可实在拿办,这么多尸体不尽快处理,闹不好会惹出瘟疫,无奈之下只能让这些英灵长存于此。

    秦国就更不用说了,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还有韩魏的三万残兵也紧接横尸疆场,阳山大战,留下了十五万殉国的四国亡灵。

    在清理死人堆的时候,有不足百余的秦人在清理尸体的时被发现还活着,但也是吊着一口气,卫峥得知下来善待这些人,不已降卒之兵而待。

    十万秦军只活下了几十个人,可见此战之惨烈。

    阳山脚下的河谷被卫国的兵士们挖了整整一千五百个坑,一个坑里掩埋着百具尸体,阳山旷野便推起了千座坟冢。

    秦卫之兵虽各自为战,却也赢得了相互尊重,无关政局、无关国界,这是战士的荣耀。

    秦人战士、卫国战士,两国亡灵并葬阳山,幸存下来的几十个秦军将士、司马错、卫峥及其所有的卫国将士们一同在这阳山谷地举行了隆重的英灵祭奠仪式。

    司马错身穿麻衣,亲自主祭,带着万分悲痛亲自刻下了“国殇”二字。

    一千五百座坟冢埋葬着的是十五万因战殉国的英灵,也是一千五百座无名碑,英雄冢。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卫两国阳山大战的结果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向整个天下疯狂传播,各路诸侯的探马纷纷回报。

    楚,郢都王宫。

    “报——!阳山军情……”但见一名斥候飞奔而入大殿,面朝楚怀王单膝着地,拱手而道:“禀报大王,秦卫两国于阳山对峙百日,终于大战!”

    “如何?”楚怀王颇为焦急的问道。

    “当天破晓,秦军统帅司马错自焚粮草,置秦军于死地,与卫殊死一战……”这斥候说到这里的时候,楚臣莫不面色微变,便是楚怀王心中也震惊不已,秦人果然是疯子。

    “当天两军爆发旷世血战,秦将司马错统秦军十万,卫将公孙衍统卫军步卒七万,两军在正面相互拼杀……”此言一出,楚国君臣不禁摇头,与秦军近身战?正面拼杀,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然而很快剧本翻转,那斥候继续言:“近身战,秦军竟是从卫军身上讨不到半点便宜,两军主力正面拼杀的难分难解之际,卫侯亲率卫国铁骑游走两翼互成犄角,骑射骚扰秦军,待敌弓弩尽射,卫君一声令下,两万铁骑从两翼各路一万,忽然骑兵冲阵,万马奔腾之下秦军阵仗竟是一冲击溃!”

    “……此战,十万秦军全军覆没,连带韩魏之兵皆喋血阳山——!”

    “什么?”楚怀王惊呼的应声而起,楚廷群臣目瞪口呆。

    “秦军十万,全军覆没?”楚怀王有点不敢相信的说道。

    “十万秦军,三万韩魏残军皆覆灭于阳山大战!”那斥候千真万确的说道。

    即便如此,楚怀王也感觉很是不真实,卫国歼灭了秦国大军?十万秦军全部覆灭,说出去谁会相信?秦国何曾有过如此惨败?

    秦,咸阳宫。

    “报……阳山战报——”

    秦廷大殿之上,秦国君臣闻此一言无不翘首以盼,秦国必胜,大秦锐士无敌已经是秦君臣理所应当的意识,定以为是阳山大捷的消息传来了。

    赢驷却也颇为焦急:“如何了?司马错将军破敌几何?”

    那斥候咽了口唾沫,说道:“禀大……大王……我军……”

    赢驷看到此景,心中顿起不安,直接站了起来,厉声说道:“说——!”

    “禀报大王,我军……败了!”那斥候终是如是而答。

    “什么?”秦国群臣当场惊雷,秦廷忽如爆炸了一般,赢驷了懵了,站着一动不动。忽然“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喷出便栽倒在了王座之上,秦国群臣皆面色巨变。秦王悠悠醒来之际,发现已经在床榻上,看到了老内侍连忙问道:“你,快说,秦军折损了多少兵马?”

    “王上,十万秦军啊,探马来报十万秦国的将士只有不足百人回到了武关,余下者皆战死殉国了,司马错将军无颜秦国,意欲自刎而殉国,据传是卫侯命幸存的几十个秦人士卒给把将军给绑了才没自裁……”那老内侍瞬间痛哭流涕的说道。

    赢驷闻此一言“啊”的一声惊呼又一次昏了过去。

    ……

第046章:赢驷身心深受打击一蹶不振。() 
——

    这一昏迷就是三天三夜,再次悠悠醒来,赢驷面容萎靡憔悴,看到面带惊喜的老内侍,秦王却无力的说:“快,传……给寡人把相国传来……”

    张仪来到咸阳宫,赢驷看到张子到来,竟是颤颤巍巍的从床榻上爬起来,一不留神摔下了床,此时此刻,赢驷全无秦国虎狼之君的威仪,不顾任何形象,一甩前来搀扶的老内侍的手,仓皇踉跄的朝张仪步行而来。

    “王上,身子要紧,切莫如此。”张仪急忙的说道。

    “秦国危矣!秦国危矣啊相国——”赢驷显得有些疯癫,双手死死地拽住张仪的手臂,后者感受到了些许痛感,赢驷却不是不顾一切,言道:“相国教我,寡人定对相国之言无以不听、无以不纳,相国教我,相国要就救我秦国啊……”

    晚年赢驷本就是不是出现一些神情絮乱,此刻疯态尽显,张子看到一代虎狼雄主有此一幕,心中悲痛万分,连忙道:“王上勿躁,有张仪在,秦国无忧!”

    “相国啊,我大秦遭此惨败,那些个山东列国哪个不是恨不得食我血肉的主,此时此刻,势必会趁机扑上来咬我一口,楚国会不会借机复仇?三晋会不会趁机发难?齐国会不会……还有卫国……还有……若是姬川趁机合纵,兵陈崤山函谷,大秦树敌众多,此败短促之际再无任何拒敌之兵,列国会放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寡人万死难辞其咎啊,若是公孙衍再来个五国伐秦,就不是锁秦,而是要灭秦了,我大秦有亡国灭种之祸啊,相国……!”赢驷此刻,已然慌了神,乱了分寸。

    “王上宽慰,秦国虽有此惨败,因连年大战而伤了元气但也并非国难降至,秦国毕竟是天下首强,虽有此挫败,却并非一蹶不振。”张仪安慰的说道,忽然说:“王上,臣相信,国若有难,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疯乱的赢驷听到这句话,疯乱的神情终于清醒了不少,没错,老秦人不会坐以待毙,昔日先父孝公嬴渠梁在位时,面临庞涓灭秦危机,那个时候的秦国多么羸弱,还不是挺过来了?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还……”呢喃着的赢驷旋即再次看张仪:“相国,如何是好?”

    这一刻,秦王再无一策,毫无应对之能力,他知道,唯有张仪能助他挽救此次秦国危机。

    “秦遭此大败……!”张仪叹息的说道:“臣确有一策,只是还需王上定夺。”

    “不必,只要能够解此次秦国危局,相国定夺便是。”赢驷面露坚定之色,狠戾的说道:“只要能度过此次危机,寡人不计代价,便是质子杀儿也在所不惜!”

    此言一出,宛如虎狼之态在而彰显。

    “割汉中一半之地,就是臣先前所言上庸、武陵,藉此主动与楚修好;此外在把河西千里魏地重新归还魏国,秦国不要了;再把阴城、淹池、武遂归还韩国,此时此刻一定要把秦国与三晋韩魏之盟稳住。唯有此举方能去诸国伐秦之危机。”张仪说了一通,看着秦王无言之色,张仪补充道:“王上,秦国虽然伤了元气,但未曾伤了根基,励精图治,我大秦坐拥汉中蜀地,整治汉中巴蜀,与民修养三五年便能挽回此败局之损伤,再起东山,指日可待。”

    “是我过失,是我糊涂啊!”赢驷痛心疾首的说道,这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步错,步步错,一切皆因为助姬川复国之举而得今此报果。

    “卫国呢?”赢驷连忙说道。

    “恭其称王,把昔日那些马匹如数在送过去,此时秦国万不能毁约!”张仪如是说。

    “马匹?”赢驷一听当即说道:“秦有此败,皆因卫国骑兵战阵,骑兵战法,此役尽显,来日我秦国必要建骑兵,送其马匹不是助其骑兵部队以壮大……相国!”

    “王上切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秦国北拥义渠,马匹送走了很快有。送其马匹,恭其称王,虽是对卫国示弱,但也是助之以张,使之以强,而卫国强,近邻齐国必忧其国啊,此战过后齐王怕是也会对卫国寝食难安了,如此一来秦国便可盟齐。”

    张仪不愧是纵横列国邦交的天下奇才,秦王闻此言终于大定,“全凭相国定夺便是!”

    齐国的确开始寝食难安了,张仪没有猜错,只是让张子仍旧心存疑惑的是,卫峥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若是齐国因为忌惮卫国而从此疏远其国,卫峥会如何处理呢?

    这一点是张子目下唯一不解之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

    就在这时,赢驷忽然喷出一口鲜血,让张仪大骇不已,秦王面色惨白的罢手,止住了张子意欲叫唤御医的,赢驷唤退了宫中内侍,只留相国一人,头生华发的张子挽着面色惨白的暮年秦王上了床榻,自己则是跪卧在榻侧。

    张仪看得出来,此战对赢驷的打击过于沉重,这是在自责,难以原谅自己更无法原谅昔日助姬川复国之举。

    床榻上的赢驷嘴角还残留着血迹未曾擦去,老秦王的胸口此起彼伏的喘息着,他静静的看着同样已经老了的张仪:“时也命也运也,天命如此,寡人自知时日无多,有些事情,须得说清楚了。”

    “王上……”张仪心中一颤,闻此言赢驷要说的显然是与秦国储君继位有关的之事,这让他愁蹙不安了起来。却见秦王罢手,勉力的坐直了身子,道:“相国,你说说,稷儿、荡儿,孰优孰劣?”

    此言让张仪不知如何作答,忽然发现自己也犯了一个与古人相同的错误,那就是如卫鞅、吴起等人一样灯下黑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也导致了悲剧收场。张子发现自己常年为国事奔波,脑子里想到都是东出大策、国事横强、列国邦交角力周旋,竟是对秦国内部知之甚少,更缺乏深思。

    张仪沉默不言之际,赢驷自顾自的说道:“荡儿此子,天赋极高,壮勇过人,生性好武,对兵家之事尤为嗜好,寡人欣慰嬴荡勇武,战国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