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159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159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敢,一介匹夫,不识大才,怠慢了先生,卫峥向庄子赔罪了!”卫峥出此一言让墨家钜子和一众弟子分外吃惊,随即便投来了赞赏的目光,卫国君主礼贤下士,果然名不虚传。

    那闯祸了的护卫懵逼的看着自己的王领着墨家钜子,道家庄周进入宫中,心下想着闯了大祸,王上铁定治罪,搞不好会是杀头之罪,本来等着王上治罪下来,没想到护卫督头忽然丢来十金,说道:“你小子真是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拿着,这是大王赏赐给你的!”

    “啊?”那护卫再次懵了,不治罪,还有赏?

    “大王赏你十金只是其一,其二……自己去领三十军棍,这也是大王的命令!”

    “我……这……这……我……”这护卫不知道是哭还是笑,大王这是闹哪出啊?

    ……

    确说诸子百家纷纷聚合到了盘龙殿,开始了接风酒宴,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杂家、名家、兵家等诸子百家无一缺席。

    “恭贺我王——!”

    “恭贺卫王——!”

    近位贤者和卫国的臣工纷纷举樽恭贺,贺声响彻大殿,王座上的卫峥笑意使然,邀樽示意,便见群臣贤者一同齐饮。

    这一次礼宾应酬,卫峥也是大为铺排,一展大国气度,直接在盘龙殿内举行,场面异常宏大,钟声齐鸣,雅乐作伴,畅饮美酒,歌姬舞女,赏心悦目,可谓极尽奢华。

    君君臣臣,贤者士子,酬酢反复,礼让再三,搞的诸子百家的贤士们眼花缭乱,绝大多数人都是兴致盎然,反倒是孟老夫子、田鸠和庄周这些大才从头到尾淡定自若,表现出一副若有所思之态。

    卫峥乃深得鬼谷绝学,擅游说揣摩之道,自然是应酬能手,见这群大贤落落寡欢,便开始找话题活络气氛,便见国君笑意使然的把目光投向孟轲身上:“孟老夫子在齐国境况可好?”

    孟轲一听,不由得感慨,齐国稷下学宫,他永远也忘不了当年在学宫的那场儒法争辩,但他万万不会想到当今卫国君主便是昔日的法家士子卫黎吧。

    末了,便闻夫子喟然慨叹的说道:“多谢卫王体恤,老夫已经辞去了稷下学宫令一职,欲回鲁国兴办儒家学宫。”

    卫峥一听颇为惊讶,却也深知孟轲不会再有入仕途之意,知道他会拒绝,便大胆的问,还摆出了一副真挚的神情说道:“孟老夫子乃当世一代大贤之人,既然不愿再留齐国,可否来我卫国兴办学宫。”

    此话一出,让诸子百家的贤士颇为惊讶,又听卫峥说道:“实不相瞒,本王下令大兴土木,置宇轩宫殿,欲揽天下经典,博览群书,这宇轩宫令却未曾物色到人选,孟老夫子若能任职,爵同公卿!”

    这下更加让人吃惊了,许诺爵同公卿,按照卫国变法后的爵位,这是仅次于侯爵之位,显赫之爵啊,没想到卫国君主竟然如此阔绰!

    孟夫子却是淡然一笑,拱手道:“大王美意,孟轲感佩之至,奈何斯人两鬓如霜,尚不能饭矣,垂垂老朽之人,亦不能千里而再行,当不得如此重任,还望大王恕罪!”

    孟轲铁定会拒绝,所以卫峥才有这般说辞,且不说当年的儒法之争,尽管孟老夫子不知道卫峥就是当年的卫黎,但凭卫国以法家治国,此国便不会是他儒家的容身之所,更别说当年的与他论战的剧辛就是如今的卫国之相邦了,共侍一主,面子也抹不开不是。

    卫峥一听孟子婉拒,朗声大笑一番便劝慰道:“老夫子莫要介怀。将才本王闻夫子言,意欲在鲁国兴办学宫,善——!”

    卫峥当场便慨然许诺,将资助孟轲在鲁国兴办学宫,除了一些钱财,还许诺赠以五千册文书,这些虚礼套套还是要的。

    这是实实在在的许诺,还有五千册奇书,孟子当即便在殿内感谢了一番,气氛也慢慢的活络了起来。

    就在这时,卫峥心中一动,殿内的卫国臣工们和诸子百家看到他离席而起,大殿之上,惟闻其言:“天下的诸子百家皆聚于此,如此盛景,怎能少的了口舌之辩?呵呵……”

    此话一出,在座诸子顿时活络了起来,大家不远千里而来,不就是为了争鸣论战?这才是正菜啊!

    卫峥说话之余,殿中的歌姬舞女已经退了,而太史已经命人准备,片刻之后,便见一群力士抬着案几入殿,在诸子百家的注视下,于殿前垒筑争鸣台。

    太史顿时站在殿侧翼说道:“我王诚邀天下诸子争鸣朝歌,论战盘龙殿!”

    末了,便见殿中的诸子纷纷面朝卫峥拱手齐声的说道:“恭请卫王开宗明义!”

    “好——!”卫峥轻快的一笑,重回王座正襟危坐,面朝天下诸子拱手:“天下的诸子贤士们,想必诸位比寡人更知晓齐国稷下学宫以学风奔放,自由争鸣而闻名天下,此次寡人亲自主持百家争鸣之论战当以稷下同规同格,自由争鸣,无不可论。”

    有了国君的开宗明义,诸子百家的士子也放心可以畅所欲言了。

    ……

第69章:兼爱之辩() 
——

    众人无言之际,卫峥看向了墨家钜子田鸠,便朗声笑道:“墨门一派,天下显学也,贵派祖师爷墨子亦是一代大师,雄辩天下,所著《墨辩》即可窥伺其雄辩之才,今日盛会,墨家钜子田鸠先生莅临于此,不若就由田鸠先生开始,如何?”

    田鸠顿时离席起身,面朝卫峥一拜,不卑不亢的说道:“如此,田鸠恭敬不如从命!”

    说罢,在诸子百家的注视下,墨家钜子走向了争鸣堂,在右侧席位坐下便是一语不发,见此情形,卫峥哈哈大笑一声,目光继而望向诸子百家,道:“好,诸位皆可向墨家钜子挑战!”

    有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儒墨两家互打口水战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墨家祖师爷墨子是第一个指名道姓批判儒家的人,墨子可谓是辩论界的宗师级人物,雄辩之才怕是比孟老夫子只强不弱,田鸠作为墨家第四代钜子,其辩才怕也不容小觑。

    不过,这等关头,作为死对头的儒家第一个跳出来是毫不意外的事情。

    果不其然,第一个对墨家钜子发起挑战的就是儒家之徒,孟老夫子闭幕不语之际,身后的一群学生当中便有一人走了出来,旋即来到了中堂,首先对卫峥躬身一礼,其次便对墨家钜子田鸠一礼,方才说道:“在下景春,斗胆向先生挑战!”

    景春?王座之上的卫峥颇为意外,此人年不过二十五,这就是景春?这位儒生说过一句非常称赞纵横家的一句名言: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与此同时,孟老夫子的这位学生已经来到了争鸣台左侧的席位坐下,目光再度落在了墨家钜子身上,便是毫不客气的质问道:“墨家鼓吹兼爱天下,四处行侠仗义,却从来没有人帮助过先生,也不见神明赐予先生福报,为何先生一如始终?莫非有狂疾?”

    大殿之上,田鸠的几名弟子一听景春如此毫不客气的质问,尤其是最后一句大骂墨家是不是有病,简直过分!

    儒墨两家一下子就变得剑拔弩张起来了,文人相轻,又是恩怨的两家,双方互看对方不顺眼,即便在这大雅之堂上那也是毫不掩饰。

    王座之上的卫峥性质使然的听着,却也一语不发,而身边的太史已经开始做笔录,把景春的话给记录下来并流传千古:

    景春谓子曰: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助,鬼不见而富,而子为之,有狂疾!

    争鸣大堂上的田鸠席地而坐,无波无澜,听了景春这番挑衅的质问也并未生气,而是淡定的回答:“敢问阁下,一为表里不一之人,阁下在时他便干活,不再便不干活;一为表里如一之人,阁下在与不在皆兢兢业业,阁下是喜前者亦或者是后者?”

    景春想也没有想,直接回答:“当然是后者!”

    田鸠淡淡的回答道:“如此看来,足下也病得不轻啊,呵呵……”

    如此简单的一句反问,景春顿时面红耳赤,一群儒生面色皆不大自然,而墨家弟子莫不拍手称道,诸子百家玩味不已,反倒是孟子异常淡定。

    卫峥亦且一语不发,田鸠不愧是墨家当代钜子,这简单的一句反问,深得墨辩精髓,这是典型的墨家辩论逻辑,将对手引入自己的语言圈套,然后使其自相矛盾,卫峥也是一大辩才之人,自然轻而易举的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墨家钜子的这一句话,众人都听出了其意,确实无人助我,上天亦不会赐福于我,但这些根本就不重要,墨家之所以行侠仗义,兼爱天下,是因为墨家子弟本性便是如此,不过是在追求自己内心的境界罢了,如果这也叫做病,那你景春喜欢表里如一之人,看来也是病得不轻啊。

    田鸠的话也被太史如实的记录了下来:

    子曰:今使子有二臣于此,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于此二人?

    景春曰: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

    子曰:然则,是子亦贵有狂疾者也!

    太史记录下来之后便看向了争鸣堂上的两位,景春的落败在卫峥乃至孟子的预料之中,对手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输了到也不丢脸。

    景春心有不服,便再问道:“先生兼爱天下,却也未能做到对天下人有利,我不爱天下人,也没有什么害处,先生何故独自而非我?”

    田鸠问道:“今有一处失火,一人捧水而来,意欲浇灭大火;一人捧油而来,意欲火上浇油,皆未至,足下赞同前者还是后者?”

    景春立即回答:“自然是捧水之人。”

    田鸠顿时一笑,道:“奇,老夫亦且这般认为!”

    在座的众人也听出了墨家钜子的弦外之音,尤其是卫峥,显然,田鸠此言不仅仅是回答景春,还是对他这些天下王侯说的,以此比作天下征伐,如同烧起了一场乱世的大火,而推行“兼爱天下”,就等同于捧着一桶水去救火;而你不爱天下人,放任这场大火殃及无辜,这就相当于抱着柴禾添油加醋,田鸠的弦外之意便是对卫峥说:目前这场乱世大火并没有变化,但最终扑灭这场大火的,显然是水,而非焦油。

    景春自然也听出了田鸠的话外之音,却微微摇头,说道:“在下不敢苟同,我爱同乡胜过外乡人,爱家族之人胜过同乡,爱双亲又胜过家族之人,莫非这不是人之常情?在下从来只听说过杀他人以利己,却未曾听说杀自己以利他人。”

    听完景春这番话,田鸠看了一眼对方,继而开口道:“阁下意欲将此想法广而告之?”

    “然也!”

    却见墨家钜子连连摇头叹息,说道:“老夫奉劝阁下最好不要广而告之,足下之论,若有一人听之,信之,便有一人要杀你;若有十人听之,信之,便有十人要杀你;若是全天下人都听之,信之,那便是整个天下人都要杀你!”

    景春面色一变,惊疑不定的问道:“先生此话何意?未免危言耸听尔。”

    田鸠注视的对方,反问道:“杀人利己,这不是阁下刚刚说的吗?”

    “这……这……”景春不知何言以对,左顾右盼看到了同门摇头叹息的模样一阵面红耳赤,不由得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老师孟夫子,发现孟子此刻面无表情,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席地而坐。

    无奈之下,甘拜下风的景春只得羞愧的离开了争鸣台。

    “田鸠先生,彩——!”便闻诸子齐齐喝彩之声响彻大殿,这三问三答,儒家弟子可谓一败涂地,来到这里的诸子士人大呼过瘾,今日算是亲自见识到了鼎鼎大名的墨家辩术。

    说起来,田鸠在这场论战中最厉害之处就是让自己想要说的话从对方口中说出来,三问三答,皆深入浅出,让人甚觉快哉。

    就在众人喝彩的时候,席位当中,就坐在卫峥侧前方的道家庄周摇头失笑的自言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门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啊!”

    卫峥听到庄子他老人家的感慨,不禁若有所思,田鸠反驳景春所说的话,已经有点诡辩的意思了,三问三答之中,这位墨家钜子都巧妙的避开了景春所提出的兼爱天下的主张矛盾,田鸠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自己对双亲的爱、与陌生人的哎应该是一样的。

    或许,连田鸠本人都觉得有些强人所难吧,也难怪庄周会由此感叹。

    显然,景春并没有看出这个问题根本,而且三次都被田鸠带入语言圈套当中,终归还是欠缺了火候。

第73章:群臣惊愕() 
——

    诸子百家论战盘龙殿,天下士人再次见识到了鼎鼎大名的墨家辩术。

    孟老夫子、墨家钜子以及道家庄周三位宗师坐而论道,儒墨道三家的斗法完全掩盖了这一次朝歌论战的光芒。

    即便论战结束了,朝歌古都的名人士子依旧在饭后谈资而津津乐道。

    前来朝歌参加争鸣论战的诸子百家也获得了卫国国君之名赠送的“奇书珍宝”,而诸子百家也莫不响应国君的号召,纷纷将门下如数家珍的经典奉上,诸子百家的经文与学说本来就是写给天下的王侯诸君看的,希望能够采纳他们的主张,可谓一拍即合。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图书馆就此诞生了,诸子百家奉上的经典如数进驻宇轩宫,卫峥达到了他真正的目的。

    诸子百家争鸣齐国的景象怕是要到头了,与齐国的文化中心争夺战已经悄然开始,而这一次论战只是一个开始。

    ……

    两年后。

    朝歌,盘龙正殿。

    “宜阳战报!”一个披盔戴甲的斥候飞奔入殿,面朝王座之上的卫峥拱手而道:“启奏大王,秦国伐韩,攻其宜阳,对垒一年,宜阳久攻不下,秦王令大将乌获率兵五万以助甘茂,韩王亦遣大将公叔婴率军拼死抵抗。甘茂、乌获两军合兵十万,大破公叔婴于宜阳城下,乘胜之势终于一举攻下宜阳城,秦军斩杀韩军六万,降者无数,秦军伤亡也毫不逊色。”

    战报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