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170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170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指,必为吾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九死无悔尔!”

    “好!”卫峥当即道:“待鲁关一破,寡人再着你为前锋大将,亲率一万铁骑杀进鲁关之内。”

    “诺——!”

    ……

第93章:破鲁关,驻新野() 
——

    攻城第二日已达黄昏时分,卫军连续两天对鲁关要塞进行车轮战猛攻,毫无谋略可言,直接正面硬打,仅有不到一万守军的鲁关在卫峥不计伤亡不惜代价的轮番攻袭之下,关内即便粮不尽却也弹绝了。

    “王上,楚军终于要挡不住了,不出意外半个时辰内,鲁关可破。”魏缭远眺战场面露喜色的说道,收回目光看向卫峥时,发现国君面无表情,魏缭也不由得收敛了喜悦之情,似乎也明白了王上会有如此面色。

    鲁关破城在望,但己方也是损失巨大,破鲁关可以说是用成千上万的将士性命换来的,卫军轮番猛攻毫不停歇,楚军也是奋死守城,战到精疲力尽。短短两日时间,三万韩卒战死一万六千,能继续作战的不到五千,卫军也在鲁关要塞折损过万,伤者无数。

    卫峥如此疯狂的车轮式攻城,当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要是唐昧的五万大军据守鲁关要塞,拿下这个阵地简直比登天还难,鲁关仅仅有一万守军就让联军折损了两万有余的将士,攻城之战果然是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不到万不得已,没有那个统军之将愿意攻城。

    “鲁关破城在即,魏缭——!”卫峥沉吟道。

    “末将在——!”

    “着你为先锋大将,率一万铁骑率先入城,降者不杀,抗者杀无赦!”

    “诺——!”

    魏缭领命,立即策马离开王车。

    鲁关塞口之上,熊熊战国升起滚滚浓烟,弥漫着整座城池关隘,塞口之上猎猎招展的“楚”字纛旗已然是残破褴褛,似乎摇摇欲坠。城楼之上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城楼之下尸横遍野,无人清理,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交融而充斥在空气当中,刺鼻难闻。

    残阳如血,攻城依然在继续,联军的攻势并没有减缓丝毫,而楚军却已然力不从心,入夜之际,鲁关必破。

    终于,几个卫军士卒从云梯踏上了城楼之上,只有几个精疲力尽的楚军杀来,确是不敌卫军士卒,最终被斩于城上,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一个个杀红眼了的卫军士卒接连不断的踏上城楼。

    眨眼之间,几十上百个联军士卒占住了阵脚,联军终于撕开了一道裂缝,士卒如潮水般自云梯涌上城,鲁关守将看到大势已去,竟是拔剑自刎。

    主将自刎,一时间,楚军终于军心崩溃,兵败如山倒,再也没有任何抵抗之心。

    城门内侧,几十个用肉体顶着城门的楚军还不知道城上已破、主将已死,这时,十数个卫军士卒来到他们身后,杀红眼了的兵士二话不说,提着沾满鲜血的长剑便是对守门的楚军一阵刺砍厮杀。

    咚——!

    一声巨响,外面的冲城车直接吧城门撞开了!

    “杀——!”

    惊雷般的厮杀声从城门口之外传来,塞口之外成千上万的卫军士卒一如潮水般涌入塞内。

    见此一幕,王车上的卫峥看到城门一破,下意识的站了起来,确是未曾说话。

    “杀——!”策马而立阵前的魏缭见状高举长剑,狠狠的拍打战马,战马长长嘶鸣一声便朝鲁关城门奔袭而去,魏缭身后的铁骑顿时尾随在后,千军万马奔腾的景象如海潮般起伏,摄人心魄,大地仿佛在震颤。

    王车之中的卫峥看到骑兵涌入鲁关塞内,心中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不禁自言自语的道:“鲁关已破,南阳在望,直捣鄢郢指日可待。好戏才刚刚开始,白起,你可要给寡人顶住楚军主力的攻势啊。”

    收起思绪,当即道:“传令,三军入城修整,留一万大军及其所有伤者留守关口,翌日,大军主力南下宛城,剑指鄢郢!”

    ……

    唐昧所部。

    就在卫峥攻破鲁关城后,星夜兼程驰援而来的唐昧部队已经抵达比水一带,就要渡河北上宛城而驰援鲁关了。

    楚将唐昧率五万楚军火速前进时,前方道路一单骑正极速奔袭而来。

    是一路斥侯信报。

    “将军,鲁关丢了,鲁关丢了!”拿斥候满身是血与汗相互夹杂,衣衫褴褛。

    “你说什么?”唐昧面色惊骇巨变,“这不可能,鲁关有一万守军,卫军怎可能在三日之内破城?”

    “将军,鲁关真丢了啊!”拿斥候哭丧着说道:“十数万卫军不惜代价昼夜不停轮番攻袭,一轮接一轮,我军寡不敌众,死守三十多个时辰,终于精疲力竭……”

    “废物——!”唐昧怒极攻心竟是拔剑砍了这路斥候。接着便惊恐不安了,“鲁关一破,南阳不守,郢都危矣,这可如何是好!”

    “冷静、冷静!”唐昧不断自言自语,过了片刻,忽然改弦更张,令道:“庄蹻,你即刻率领大军依托比水垒筑防御,敌军若南下必渡比水,敌众我寡,且有骑兵战阵,一旦与敌正面触碰,我军必败无疑,而今局势我军唯有列阵比水与敌相持,放箭射守,方能为昭阳令赢取攻破江东有力时机,江东一破,卫军势必撤兵。”

    ……

    却说卫韩联军破鲁关之后,楚国北境重镇南阳一郡最有力的屏障消失,卫国的铁骑四路出击,魏缭率领一万铁骑攻下了阳丘,而卫峥率领主力部队乘势攻下了方城、宛城、新野,不到十日南阳一郡近半已经被卫峥掌控,楚长城皆为联军之兵,为了安抚损失惨重的韩国,卫峥攻下这些城池之后立刻送给了韩国。

    韩王尝到甜头之后坚定了跟随卫国的心,竟是再次于韩国全境强征两万陆续投送到了战场前线,补足了韩军在攻取鲁关损失的兵卒,韩王在列国之间尽尝苦头,唯独在卫国这里尝到了不少甜头,更加坚定韩国从此唯卫国马首是瞻,韩王的心思卫峥心里透亮着,无非就是想要跟在卫国身后喝汤。

    韩王倒是也挺听话的,卫峥也乐得收这么一个小弟。

    此时,卫韩联军主力部队已经在新野安营扎寨,此城距离比水不到十里地,然而比水对岸确是被唐昧大军阻隔,想要继续南下,比水成为了大军剑指鄢郢的最后阻碍。

    一场新的大战怕是在所难免。

    (Ps:这周更新完了,提前告知一下,下次更新应该在下周一,大概十来章左右。)

第94章:受阻于垂沙(反手就是突然一更)() 
说起这新野城,在战国时代并不出名,今之天下不过是一普普通通的楚国城池,但是在后世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之后便非常出名,盖因为新野城是刘备的落脚起兵之地而闻名。

    话说联军攻破南阳郡比水以北的所有城池后,安顿好阵亡和重伤的将士,修整之后的联军再次合兵十五万,于是比水两岸近便成了二十万大军相持,一时间局面陷入了僵持阶段,转瞬间这一相持便过去了半个月。

    魏缭率队一百骑沿着比水勘察敌情,今日回到了新野驻地,进入王帐汇报的时候卫峥正凝视着沙盘地图一言不发,魏缭一入王帐正欲行礼便听到国君头也不抬的说道:“虚礼就免了罢。”

    “卑职未能探知比水敌情,有负王命,请王上责罚。”魏缭拱手,很是惭愧的说道。

    卫峥凝视着沙盘地图上比水:“这楚将唐昧在比水对岸垒筑防御,日夜不敢松懈片刻,当真十分警惕,其依靠天险而放箭射守,你的人无法靠近河畔,自然无法判断比水深浅,这不怪你。”说着,卫峥心中一动,终于抬头看向了魏缭,后者此刻显得颇为颓靡,对此卫峥只在心中一笑却也未曾说话,魏缭虽然是个帅才,但毕竟还是年轻气盛了些,急于建功心切,有些当局者迷了。

    “魏缭,唐昧部众列阵据守比水,但凡我方之人靠近守将便会放箭,故难以判断河水何处深浅,如此何不寻一熟悉河水境况的樵夫问一问?”卫峥如是一说,魏缭顿时眼睛一亮,“王上所言极是,卑职糊涂了,这就去寻一熟悉比水的樵夫问一问。”

    魏缭刚刚回来便立刻离开新野驻地,这一次只带了一个随行左右外出,在附近找到了一处当地人家询问,终于得到了答案,旋即前往比水沿岸远观查楚军的情况,这一次他只带了一个左右在沿岸远观,连续三日时间,魏缭仔细观摩了漫长的比水南岸的楚军防线,第四日,欣喜的魏缭马不停蹄的回到新野并在第一时间面王秉承,再回新野驻地时已是黄昏之际。

    “禀王上,卑职已找到一处绝佳的渡河口。”魏缭面王之后欣喜的汇报道。

    “哦?在何处?如何找到的?”卫峥好奇的说道,但魏缭总感觉有种错觉,王上似乎并没有自己预料中那般听到这个消息而大喜,魏缭不明只好归结王上稳如泰山的心性非常人可比,不多想,旋即来到沙盘地图前,指着比水中游地带:“卑职判断最佳的渡河口便是此地!”

    “垂沙?”卫峥看着他遥指的地点,便沉吟的说道:“垂沙之地可是楚军重兵把守之地啊。”

    “王上容禀。”魏缭拱手微笑的说道:“三日前,卑职遵循我王之意找到了一个当地的老樵夫询问一二,樵夫之言令我豁然开朗,他说:若想得知河水深浅并不困难,反而分外容易,便是凡楚军重兵防守之地便是水浅,凡楚军防守兵力较少之地便是水深之地。那樵夫之言卑职深以为然,故判断这重兵把守的垂沙之地便是水浅之地,利于我军强渡比水。”

    卫峥一听不由得心中一动,忍不住笑了:“唐昧这楚将面对我军乘胜之王师犹如临大敌,只要靠近河水便会被对岸楚军放箭射守,阻止我军将士入河试探比水深浅,却不料百密终有一疏啊,到底还是露出了破绽。”

    魏缭反而突然面露凝重,他看着沙盘地图上的垂沙之地:“王上的意思是决议在垂沙之地渡河?”

    “然也!”卫峥点点头。魏缭顿时担忧地说:“目下虽说已知晓垂沙是渡河的绝佳之地,可对岸有上万楚军精兵把守,稍有异动,半日之内唐昧分驻在湖阳、新都的驻军便能赶来,若从此地强行渡河,我军登陆怕是要半数将士的性命折戟在水中啊。”

    将士们渡河基本上是处于毫无还手的状态,相当于是楚军的弓弩手的活靶子,光是唐昧大军在对岸放箭射守就能对渡河大军造成沉重打击,加上将士们在渡河之际耗费过多的体力,而对岸的楚军确是坐怀不乱,此消彼长,形势对楚军而言无疑是具有优势。

    “唐昧依水列阵,比水这道坎是躲不过的了,除了强渡再无他法。”卫峥如是说,沉默思考了片刻,又道:“不过,我军规模三倍于唐昧之楚军,更乃乘胜乘势而来,当此自是不能莽渡,当要借时以势压人。”

    听到卫峥口中的“时”与“势”,魏缭心中顿时一喜,在他看来方今天下怕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王上更能把握“时”与“势”的运用了,魏缭顿时竖起了耳朵聆听,静候其下文。

    不一会儿,卫峥看着沙盘地图平和的说:“如今我军与楚军依水列阵相持,我军成进攻之势虎视眈眈,楚军成据守之势死不旋踵,目下两军对垒……”说道这里,卫峥看向了魏缭:“魏卿以为双方谁的心弦蹦的更紧?”

    “当然是唐昧。”魏缭没有多想,如是说道。

    “不错!”卫峥缓缓点头,“方下我军王师大有一副对鄢郢虎视眈眈的架势,寡人若是没有猜错,自我大军进驻新野以来,唐昧怕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应该没有睡过安稳觉吧,嘿嘿,对岸的楚军也没有睡过安稳觉,无时无刻不在防备我大军强渡。”

    聆听的魏缭不语而默默点头,卫峥负手而立,再而凝视着沙盘地图:“此时强渡便如爱卿所言,我军必折戟于这一场强渡比水的垂沙之战。故,目下我军当假意强渡,实则以逸待劳,目的便是让楚军紧绷心弦,久而久之,警惕万分的楚军便逐渐消磨锐气,势必放松戒备,待时机成熟便以雷霆之势出击,必破唐昧大军。”

    魏缭眼睛顿时迸发精光,暗叫大妙,好一个借时而以势压人的计谋,兵家之道行的便是兵不厌诈。此计虽妙,但却要消耗太多时间,这与卫峥两日拿下鲁关的雷霆之速相比,在比水与唐昧大军对垒相持的时候确是改弦更张,竟是放弃了速战速决的策略,转而使用拖延消磨的僵持战。

    这便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真实写照。

    “王上以为何时才是强渡时机?”魏缭好奇的问道。卫峥也不隐瞒自己的预估:“少则三月,至多半年,时机必显。”

    “这……”魏缭一听卫峥此论,竟是要准备在这比水与唐昧相持三五个月时间,那江东一郡的压力势必激增,武安君白起能不能守得住楚军主力的猛攻江东?卫峥见他不说话,面露担忧之色似乎料到了他在想什么,不禁一笑,充满十足的自信道:“江东一郡有武安君坐镇,昭阳令那个老匹夫怎是白起的对手?他便是有楚倾国之兵,一年两年之内也休想染指江东。武安君坐镇,我心无忧也。”

    ……

第95章:宣王丧,天下变() 
联军在新野驻地为大本营,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耗下去,魏缭明面上多次带着军队试图想要强渡比水,不断的探寻渡河的绝佳之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唐昧并不知道敌方真正的战略意图,魏缭的一切行为都是做给他唐昧看的假象而已,所谓兵不厌诈。

    每次一次魏缭搞出动静,对岸的楚军便如临大敌,做好死守的架势,久而久之,联军似乎在比水受阻,不得不相互对垒相持。

    就在卫楚之争陷入焦灼的之时,一个对卫国有利的消息从齐鲁大地传至天下四方。

    齐国君主在这一年驾崩了,追谥其为宣王,齐宣王死后其子田地继位,便是齐湣王。齐国突发的变故传到了卫峥的耳朵里让他大喜过望,这下就不用担心齐国会在背后捡便宜了。

    果不其然,齐宣王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