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171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171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国君主在这一年驾崩了,追谥其为宣王,齐宣王死后其子田地继位,便是齐湣王。齐国突发的变故传到了卫峥的耳朵里让他大喜过望,这下就不用担心齐国会在背后捡便宜了。

    果不其然,齐宣王驾崩之后齐国立刻收敛了对外扩张的脚步,新王田地继位,但现在的齐国随着先王驾崩,没有什么威武的齐湣王根本镇不住孟尝君田文,齐国算是进入了孟尝君专权的时代了,至此让天下人以为齐国有孟尝君不知有齐王。

    随着齐国内部的权力更替交接,这段时间齐国已然无力对外干预,对于卫国来说等于排除了一个潜在的隐患,无疑是巨好的有利消息。

    宋国。

    睢阳王都。

    王宫之中但见一宫侍对宋康王戴偃拱手秉承:“启奏大王,卫国特使景玱求见。”

    “景玱先生?噢,快快有请!”宋康王抬手而道,片刻之后便见持使节的景玱出现在了宋王面前:“外臣景玱,拜见大王。”

    “哈哈哈,先生免礼免礼。”宋康王连连罢手笑道,大是客气,景玱在宋国已经好些时日了,这戴偃如此客气确是因为卫国前些时日带来的一份大礼,宋王没有想到卫峥这么“仗义”,竟是主动把当年的赔付连本带利的送来,此等宛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落到他宋王身上,不高兴才怪。

    “先生此来有何要事?不妨直说。”宋王咧嘴笑道。

    “大王可知,齐王驾崩了?”景玱带着别有深意的口吻而说。

    “齐王……等等,田辟疆那老匹夫死了?”宋康王惊讶的说道。景玱也不拐弯抹角,当即抬手做了个挡嘴的姿势而小声的说:“大王,如今齐王驾崩,新王继位不久,齐国朝政不稳,当此良机实乃大王收复陶邑之天赐良机啊。”

    “先生的意思是……”宋康王虎目迸发精光,注视着景玱,后者的双目非常配合的闪现出一丝阴险之色,轻声道:“大王此时出兵,定能打得齐国一个措手不及。”

    “说的好!”宋康王毫无征兆的突然拍案,可是把景玱给好生吓了一跳,看到戴偃那兴奋之色,他附和着的同时内心却是在冷笑。宋国当朝君王如此无知,更不知天高地厚,竟是认为真的可以撼动底蕴深厚的强齐,殊不知这是在拔老虎的皮毛,宋有如此之主,不灭天理不容啊。

    只见宋康王当即从王座而起,长笑一声便把目光落在了景玱身上:“先生不若做孤王帐下军师,随我一同收复陶邑、讨伐齐国,如何?”

    景玱看到宋康王期待的目光却是连连抬手摇摆,直呼摇头的说道:“大王英明盖世神武也,何须景玱,收复小小陶邑,于王而言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吧。”

    宋康王微愣,旋即哈哈一笑:“也是噢。”

    景玱赔笑着拱手而道:“我王御驾亲征讨伐恶楚之前便托外臣送话大王:宋收复失地,开疆拓土之日,卫国定为宋王贺!”

    “好好好!卫国不愧是我大宋兄弟之国啊,卫王更如此盛情,孤王便却之不恭了,哈哈……”宋康王一听哈哈长笑不断,高兴之极,一时之间突感当年伐卫实在有愧于卫峥了。

    过了片刻,景玱试探性的问道:“大王准备何时起兵出征以收复失地?”

    宋康王一听旋即正声而道:“来人,传令下去,即刻起兵,孤王要亲率我大宋王师讨伐恶齐!”

    谋国伐交,皆国之大事也,宋王竟是如此轻率,但景玱心中却大喜不显露与神色,告别宋王之后便匆匆的结束出使宋国之行。

    可怜宋康王竟然还不知道已经被人卖了,伐齐!这是要给宋国捅一个天大的娄子,埋下灭国之祸患啊。

    半月之后,宋王戴偃亲自统领宋军浩浩荡荡的兵出睢阳,一简讨伐恶齐的檄文广布天下,宋康王也因此埋下了灭国之患却反而毫不知情。

    齐国上下都不会想到宋王竟然敢向齐国公然宣战,对于一向保持中立的宋国,齐国根本就没有防范,也没有想过要重兵防范,但不知天高地厚的宋康王偏偏就敢这么做了,齐国在陶邑并没有多少守军,但宋康王统帅八万宋军伐来之际,陶邑没有任何悬念的被宋国占领。

    消息传到齐国都临淄,齐廷上下大震,羸弱之宋竟敢虎口拔须,刚刚即位不久的齐湣王震怒之下命令大将匡章讨伐宋国,以血还血,却不料被孟尝君田文以先王驾崩不宜开战为由给压下来了,齐湣王无奈之下只好咽下了这口气,田文当然不会同意,此时此刻的孟尝君胜似齐国的无冕之王,对内不断的培植势力,不是齐王胜似齐主。

    首战旗开得胜,齐国竟是选择了隐忍,这让宋王坚定齐国惧怕宋国,不过如此尔,攻占陶邑之后立刻调度兵马东进,开始攻击下邳,这可是齐国的疆土,还是功臣邹忌的封地。

    卫楚两国正在大打出手,宋国也不安分开始对齐国发动战争,天下局势一时间变得纷乱不止,中原群雄打的热火朝天,反倒是一向被山东列国诸侯视为虎狼的秦国变得异常安分,一副坐怀关中静看天下变的模样。

    实际上,季君之乱后的秦国已然趋于稳定,秦国若是无动于衷,别说卫峥不信,根本就没人相信虎狼秦国会安分守己。

    一时间,局势变得变幻莫测,难以揣摩,然嗅觉敏锐之人都能感觉到这中原天下已是风雨欲来之势。

    ……

第96章:时机已到() 
——

    燕国,蓟王城。

    苏秦匆匆忙忙的来到了蓟城王宫,因为燕昭王的急召而来,一入王殿便看到燕王手持一封信笺,而其面色也是激动不已,看到苏秦到来便小步快走的迎来:“相国免礼,且看看这封檄文!”

    燕昭王如此激动让苏秦心中倍感疑惑又有几分好奇,旋即接过了他手中的檄文一看:“宋立国以来,深仁厚泽,与世无争,相安无事,恶齐无道,强兵夺国,历观载籍,频乱天下,乱燕在先,夺宋在后,贪残酷烈,於卓为甚。孤陈兵而发,以挽将倾,并匡社稷,以立贤名……这……”

    苏秦吃惊的看着这封宋国讨伐齐国的檄文,燕昭王兴奋的说道:“相国或有所不知,据探子来报,宋王不但已收复齐所占之陶邑,更已发兵至下邳,宋军已攻占齐国东南大片国土。”

    燕昭王如此兴奋,苏秦似乎已经猜到了他为何如此,如果说这天下谁最恨齐,怕是要非燕昭王莫属了,国仇家恨可谓不共戴天,当真是日思夜想做梦都想要报齐乱燕国之仇。

    显然,燕昭王看到宋国大举讨伐齐国连战连胜而按耐不住了,果不其然,便见其无比期待的看向了苏秦:“如此良机,相国以为我燕国可否乘势南下讨伐齐国。”

    “王上意欲伐齐?”苏秦震惊的说道:“不可!时机未到,万万不可。”

    燕昭王本想苏秦会支持他却不料如此激烈反对,又道:“如此良机,齐宣王崩,齐国朝政不稳,而今有宋国伐齐,齐国已然内忧外患,三晋与楚交战正酣,秦国天高地远不足为虑,天时地利人和莫不俱至,如此天赐良机,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苏秦却道:“燕国羸弱,方今时局当暗蓄国力以图强为主,不宜生刀兵,还需隐忍!”

    “寡人一忍便是十几年,寡人不想在忍了。”燕昭王如是说,看到苏秦意欲劝谏,他罢手制止,道:“相国不必再说了,寡人心意已决,不会放过如此良机,燕国乘势讨伐齐国!”

    此刻的苏秦是矛盾的,明为燕相,站在燕国的角度劝谏燕昭王隐忍是对的,但作为间者的苏秦又竭力期望燕国在此刻伐齐。无他,燕、宋在这个时候向齐国发难就能帮助卫国牵制强齐,使其自顾不暇而不能插手卫楚之争。

    尽管苏秦竭力劝阻,但年轻的燕昭王最终还是执意南下讨伐齐国,对于燕国的这场征战,还没开打苏秦便已经知道结果,燕国、宋国即便短期获利,最终却笑到最后的定是底蕴深厚的强齐,便是两国合力同时南北夹击也断不可能是底蕴深厚的强齐的对手。

    ……

    霏霏细雨从天而降,比水河畔已是一片春意盎然,雨后,碧蓝的天空之下,河边谷地的稚嫩绿草依附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黄昏降至,血色般的残阳缓缓落下山顶,火红的霞光铺在天际直是了无尽头,犹如天际流火,霞光将比水沿岸的草地青山渲染成了金赤色,仿佛混沌中透着鲜亮。

    春耕之际,比水江岸的谷地没有农夫耕田,没有渔人飞舟捕鱼,也没有猎户狩猎,更没有商贾队伍,比水一带只有一片寂静,便是在这明艳之春,却也弥漫着一片裹挟着绿色的荒凉之感,明明是一片生气盎然却大感了无生机,仿佛这周围只有孤寂与可怖气息。

    骤然间,一骑快马从远处的山隘口奔驰而来,马背上的男子扬鞭低吼,不消片刻便穿过此地,这一单骑所去的方向正是卫韩联军所在的新野驻地。

    新野。

    入夜,一茅屋前有一堆木柴燃起的篝火,浓浓的青烟枭枭直上。篝火旁边有几名甲士,见远处的黑暗中传来快马奔驰的声音,篝火旁边的一个甲士豁然起身,便是大步迎了上去。

    原来这单骑是一名信使,他见到那甲士之后立刻从怀中取出了一封卷宗,后者当即收下并飞快的入新野城的王帐。

    卫峥借助烛光看着手中的卷宗,忍不住发出了清亮的咯咯笑声,卷宗里的信息赫然是从中原传来的。

    齐宣王驾崩了,宋国乘势伐齐,不但从措手不及的齐国手里夺回了陶邑,更是攻取了宋国东境下邳等齐国大片疆土,正直国丧的齐国显得猝不及防,就在这个时候,燕国也突然向齐国发难。

    齐国同时遭到了燕、宋两国的讨伐,卫峥得知中原的最新局势无疑是喜出望外,齐国的精力被迫转移到了燕国、宋国,在卫楚之争这个节骨眼上,对于卫峥来说无疑是个大好消息,去除齐国这个潜在隐患,便可以与楚国放手一战了。

    转瞬之间,卫韩联军与唐昧大军在比水对垒相持过去了四个月,在对峙僵持的这段时间,齐、宋、燕三国也是相互间大打出手,齐国大将匡章北调抵御燕国大军的南下,意欲先解决燕国之患。而宋国并未遭到齐国的强势反击而继续东扩。

    话说卫峥在这四个月的对峙期间却也不是一无是处,主力大军皆是中原之兵,在客场的楚境作战显然水土不服,而在对峙的这段时间里,卫峥着军中熟悉水性的精壮子弟加紧训练水上战法,专门为强渡比水准备。

    数个月的准备,诸事处置也差不多了,卫峥估摸着强渡垂沙之地的时机便在近期,比水对岸的楚军再也没有四个月前那般谨小慎微,明显已对卫军放松了戒备。

    这一日,卫峥带着孟贲、魏缭一起出了新野驻地,暗中来到了垂沙之地查看。

    卫峥大手向远方比水一比划:“四个月了,强渡时机已到,与楚在此垂沙一战定鼎乾坤。”说完,便收回目光再度骑上战马,牵引缰绳策马掉头便是扬长而去:“午夜时分,乘夜对楚突袭,强渡比水。”

    孟贲连忙上马追上了已经远去的卫峥,“王上,哎王上,这次可不能再让魏缭这小子打头阵,自打从新郑南下以来,风头都被魏缭抢光,这次该轮我孟贲了打头阵,王上,末将愿立军令状。”说着,孟贲便对迎上来的魏缭扯着嗓门道:“哎,这次你可不许抢我功劳噢!”

    “孟将军,这可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魏缭说了算,而是王上说了算,在下全凭王上做主便是。”魏缭笑着说道。

    “你小子休得拿王上压我。”孟贲吹胡子瞪眼的道,旋即又看向了卫峥:“王上……”

    “好,便交给你打头阵!”

    ……

第97章:强渡比水,垂沙大战() 
入夜,月黑风高还真是突袭好时机,孟贲率领从大军中选派出来的千员精兵悄悄的出了新野驻地,乘夜直奔楚军重兵把守的垂沙之地悄然横渡比水。

    楚军因为对岸的联军数个月都没有多大的动静,放松戒备。孟贲带着千员通晓水性的精兵汉子乘着夜色来到垂沙,楚军竟是毫无察觉。

    河水北岸,轻装上阵的千员精兵逐个的悄悄进入河水,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的游向了对岸,此时此刻,垂沙驻地的楚军毫无察觉。

    “肃静……”孟贲低声着声音,“都上岸了?”

    “禀将军,兵士们皆已上岸。”身边的甲士小声禀报,孟贲顿时遥望垂沙驻地的楚军营帐,“传令下去,都悄悄的靠上去,将楚军杀个措手不及!”

    末了,孟贲轻轻的抽出了长剑,千员兵士皆小心的抽出利刃,所有人一语不发,借助夜色掩护悄悄的走向了楚军营帐。

    垂沙之地,这里有九千余名楚军驻扎,此时此刻的楚军都在熟睡之中。

    就在孟贲带队悄无声息的靠近敌军的时候,一个楚军打着哈欠走出了营帐来到外边小解。蒙蒙困意之下完全不知有人悄悄的摸到了他的背后,冰冷的长剑悄无声息的靠近他的脖子。

    瞬息间,持剑的这名兵士眼神迸发凶戾之色,一手飞快的捂住了那楚军的嘴,冰冷的剑刃在脆弱的脖子上一抹,这名楚军轻轻倒下。

    片刻之后,漆黑的军营驻地忽然亮起了一个个火把,这一刻,孟贲突然扯开了嗓门:“杀——!”

    “杀——!”

    寂静的军营驻地陡然爆发惊雷般的厮杀声,孟贲带着的一千人冲入敌营,手中的火把点燃一个个营帐,顷刻间,楚军营帐一片沸腾。

    “敌袭!”

    “敌袭!”

    “卫人杀过来了!”

    帅帐之内的唐昧被突然惊起的厮杀声给惊醒,当他匆匆走出帐外的时候,眼前皆火光冲天,厮杀声不绝于耳,唐昧见此一幕面色勃然巨变:“完了,完了……”看着眼前一片厮杀景象几经昏厥。

    整个驻地一片混乱,上万人的惊叫声与厮杀声不断,楚军的兵士犹如无头苍蝇,竟开始相互厮杀。

    就在这时,一个身上沾满鲜血的甲士奔向帅帐:“将军,营帐夜啸,将军快撤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