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182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182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行得“朝秦暮楚”之举。

    攻下南阳一郡之后,韩王继续穷兵黩武,当真是炸锅卖铁一般才为韩将暴鸢凑足了六万大军驻守邓城。

    自垂沙一战,南阳失陷,唐昧战死沙场,楚国将士先后折损七万,接着便是中谷口水战大败,楚军水师主力全军覆没,又损五万,楚军三十万主力部队被困于昭关危在旦夕。

    屈原手里的兵勉强可以集结十万,确是一群老弱病残的乌合之众,一旦抽调至邓军意图对白起所部进行前后夹击,可如此一来,便在无兵力防备邓城韩军乘机南下,而今楚国已然无力同时进行两线作战。

    楚国已陷入进退维谷的被动之局。

    ……

    转瞬间,白起所部的四十万大军驻在丘陵原野与昭阳所部的三十万楚军对峙已长达二十日,此时此刻,昭阳与一众楚将在紧急军议,问题的焦点便是集中在粮草之上。

    短短二十日,昭阳令已然白发苍苍,看不到一根黑发,大军被困,孤立无援,粮草不济,身为三军统帅的昭阳比任何人都心急如焚,此次两国交战决定一国国运或兴盛、或衰亡,老昭阳又如何不能看出其中端倪?更是处处谨小慎微,因为楚国败不起了。

    “是何人泄漏我军粮草只能维持三日之事?”此时,昭阳令遥指而环视众人盛怒不已,他知道军中只剩下三日之粮,更知道远在郢都的屈原早早的就准备了大量的粮草,水陆分别押送,陆路押送更是分了好几拨队伍从不同的路途秘密运输,可据探子密报送来的消息,芈原送来的粮食,水上一路无一不被姚尤的江东水师截获,而陆上分为好几队的压粮大队都被敌军处于不断奔袭运动之中的骑兵所截获。

    且不说一粒粮食都没有送入昭关,反而充实了敌军。

    昭阳令如何不知白起的战略意图,四十万大军驻扎在昭关西塞的丘陵原野以逸待劳,这是光明正大的行得阳谋之策,围而不攻,欲使楚军终成疲惫之兵,败势难回之际,一战而克。

    昭关里的三十万楚军得知大军粮草消耗殆尽,加之外有强敌虎视眈眈,一时间陷入了惊恐之中,军心大动。

    营帐之内,一众楚将面对主帅的盛怒皆默然不语,老昭阳恨不得杀掉军需令以儆效尤,可他知道不能这么做,临敌杀将,只会适得其反。

    良久,众将无言之际,左侧居中的一位将领出列抱拳而道:“禀大将军,卑职有话要说。”

    “项章,你说罢。”老令尹重是平复了胸中怒火,平静的说道。

    项章乃是项燕祖父,更是昭阳令帐下第一大将,但见项章拱手:“大将军,白起以断我粮草之计西锁昭塞、南封江水,意欲将我楚军将士围成困兽之兵,孤立无援。待我军粮草耗尽,兵士无以果腹,自当不战自败。左徒大夫的粮草怕是送不来了,末将以为,与其坐以待毙,不若主动出击,寻求突围,项章愿率我项氏一族八万子弟兵为前军先锋与敌决战!!!”

    “此战,乃我大楚国运之战,老夫若败,楚国危矣。”老令尹长叹的说道,项章看到主帅犹豫不决,顿时急了,“大将军,时不待我,奈何我哉。惟有一战,我军已无原则之余地了。”

    老令尹心中一动:“项章,若我军主动迎敌突围,胜算有几何?”

    项章抱拳拱手,坚定不移的说道:“禀大将军,纵是白起生平至今未尝一败,即便坐拥四十余万大军而行得缓兵之计,足以说明面对我三十万楚军将士也不敢说能稳操胜券,故白起才会如此谨小慎微,实乃以求万全也。大将军,两军对垒都没有必胜之把握,然我项章和项氏一族惟有一腔热血可洒,皆愿以身家性命换取胜利突围的机会。”

    “国难当头,惟一腔热血可洒!”骤然间,一众楚将齐齐出列。

    当此之际,老昭阳那双苍浊无力的双目竟也迸发精光,思忖一番,终于放下了一切,下定决心与敌一战。

    …………

第006章:昭关大战,一触即发() 
……

    前方斥候军报快马传来楚军动向的消息,白起接到军报便立刻召集各部将入帐进行详细的作战部署,大军即刻进入战备阶段。

    围困楚军快一个月的时间了,白起接到前前后后送来的消息,楚国几番周折想要把军粮送入昭关,可无一不是被焚烧殆尽就是被己方军队所截留,一粒谷粟都未曾送达昭阳所部。

    老昭阳定是放弃了等待楚国送粮以解燃眉之急,决定另行他法,不出意外定是率领大军西出昭关塞口进行突围,而且突围攻势会异常凶猛,楚军被围困已久,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战力定会不减反增。

    昭阳到底是老姜,毒辣的很,便是白起也不由得赞叹一二。

    而今白起名义上是卫、齐、楚、宋四国封君,被楚封武安君便是当年卫、齐、楚三国合纵灭吴越之际,不但被封武安君,更被楚怀王拜大将军,因此白起对楚国的军制、战法都熟悉。

    据斥候多次回报:三十万楚军以昭氏一族与项氏一族子弟兵主干,楚国这次发动伐卫之战,主要以战车与步卒为主。

    虽然楚军的战车数量少且战斗力较弱,但白起还是不想用卫国的战车、骑兵进行正面迎击,更不会主动与其展开决战,若两军步车大军正面交战,卫军最多只能击溃楚军而难以歼灭敌人。白起料定老昭阳所部以突围为主,定然不会与卫军展开主力大决战,如此只需达到围而不歼的目的,将其围困即可。

    江淮东郡多山,加之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战车都难以像中原那般驰骋的游刃有余,这也是楚军战车不敌中原的因素,所以楚军历来以步军为主力,而步军恰恰被骑兵所克制。

    拂晓黎明之际,山外的晴空渐渐变成了灰黄色,隐隐沉雷从东部的天际隆隆压境而来,昭关西塞口的丘陵原野也突然阴暗了下来,骤然之间,便见尘沙天幕之中一排排旌旗猎猎招展,犹如连天海潮一般向卫军所在方向而来。

    楚军西进的陆上,在对面有着四十于万大军列阵而立,卫宋两军早已等候多时,皆严正以待,大有请君入瓮之意。

    须臾之间,卫楚两军大战就要一触即发。

    项章率领八万项氏一族子弟兵为前军,看见敌阵排开了一个巨大的步兵方阵,仔细看去,卫军战阵之中的兵士,前阵皆持长盾,背弓悬剑,手持戈矛,一身甲胄披身,再看宋军战阵之中兵士,虽说装备远不及卫军,可在楚军面前依旧堪称身披一身精装甲胄。

    反观楚国的兵士,装备根本不足以与宋军相比,更别说装备精良的卫军了。

    即便如此,项章却无所畏惧,项氏一族的八万子弟亦且无惧败秦军之师的卫军,在这八万子弟兵当中,不少人甚至半身赤裸,一如项章所言,项氏一族的子弟惟一腔报国热血可洒。

    此时此刻,战场之上烟尘蔽天而源源涌来,四十余万与三十余万大军相互对垒,列阵一箭之遥,原野之上呈现了一片土黄色与赤色的海洋。

    论本体,卫国是正宗的王族诸侯,卫国也自然继承了周之火德,旗帜服饰皆尚红色,卫军的兵士便是黑甲与红服相互交融,长矛之上尽皆扎上半尺长的一小小红菱飘带,数十万大军之中一片红色海洋在微风中拂拂而动。

    而楚国并非大周王朝的王族诸侯,历来被中原列国视为南蛮荆人,楚国乃是自立国体,因讨伐商纣有功而后被周册封,春秋战国之际的楚国,是旗有五色而服饰皆杂,让中原诸侯莫不嘲笑鄙视楚国无法统,乱穿、乱戴、乱德性的蛮夷之人。

    进入战国,楚国便开始推演出“炎黄后裔,与黄帝同德”的土德,楚国便确立了国色,旗服便成了一色土黄。

    且说两军对垒之际,卫军战阵正前居中的位置,一人立马正前,大红披风迎风飞舞,一身精甲戎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策马而立者赫然便是武安君白起。

    将近楚军一箭之地,武安君出马阵前,便向楚军阵前的先锋大将项章拱手一礼:“在下白起,我有百万之兵枕戈待旦久矣……”白起朗声高喊却是没有一丝笑意,接着扬鞭一指这片土地,道:“十六年前,白起便于此地与贵军珠联璧合,力灭二十余万吴越之兵,越王与他的二十几万大军之亡魂便于此地埋葬。”

    “武安君?”

    “他就是威震四海的武安君白起……”

    “据说白起受三国之封君,曾被大王册封楚国之武安君,更拜大将军……”

    一时之间,楚军战阵之中的兵士窃窃私语不断,这时,白起又高喊:“楚兴不义之师,为天道所不容,白起奉劝尔等还是卸甲受降,便可免于死无葬身之地。”

    楚国本是理亏,师出而无名,项章不愿与之图争口舌之快,便见青光闪烁,长剑出鞘遥指敌军大吼:“白起,大争之世,王于兴师,何须说的如此冠冕堂皇?我等为将兵者,惟死战尔。你我道不相同各为其主,多说无益又何须再次尽废口舌?”

    白起遥看项章身后一面硕大“项”字纛旗,旋即再而拱手一礼:“久闻项氏一族勇武过人,阁下便是项章将军了,今此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自然要讨教一番。”

    一番说辞,白起已然大致摸清了楚军的一些信息,话音一落便立刻着穆邯前来,道:“将才我观楚军之势,惟有这八万项氏一族子弟兵气焰盛浓,战意浓浓。在我军将士阵前自然不足道也,可宋军确是难说,宋军难敌楚军,定会成为楚军突破口,穆邯——”

    “末将在!”穆邯抱拳应道。

    “着你率一万五千铁骑掩护宋军两翼,同时督促宋军,大战一旦开启,但有怯战后退者,杀——!”白起平静的说道。

    “末将遵命——!”年轻的穆邯抱拳拱手,拉动缰绳瞬即策马离去,不消片刻,大军阵后顿起尘土,隆隆的马蹄声在大地之上涌动,穆邯抽一万五千骑兵军团开始布局。

    与此同时,距离一箭之地外的楚军方向,项章一声令下,统领大军发起突围。随着悠长尖锐的呼号声响彻,楚军阵列当中的土黄色大纛旗极速摆动,主军大阵之中数百支海螺牛角发出“呜呜”号声凄厉长鸣于原野之上,但见楚军阵前,八百辆战车飞驰压来,项章着八万项氏一族子弟兵便是轰轰的朝向卫军压了过来,大有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

    ……

第007章:遍野哀鸣() 
……

    “杀——”

    项章统领八万项氏一族子弟终于发起突围攻势,八百辆战车驰骋在广阔的原野战场之上,大地之上被掀起的尘土遮蔽了天幕。

    白起统帅的联军大阵确是如同沉寂的山谷一般巍峨不动,惟闻大阵之中风卷旌旗的猎猎之声。

    “咚!咚!咚咚咚咚……”

    卫军大阵之中突然战鼓如惊雷一般滚动,八百支牛角号长鸣天际,便听东西两面的原野上空惊雷大作,这两股声音都仿佛都在试图压过对方。

    等到土黄色的大阵快压到半箭之地,沉寂如山的大阵开始变动,但见列阵八千之数的三弓床弩面朝冲阵而来的敌军发起第一轮齐射,两万四千之弩矢密集如雨一般射向了八万冲阵而来的项氏楚军,骤然之间,战车之上的兵士纷纷持盾阻挡箭雨,楚军兵士有序的步入八百辆战车之后规避弩矢。

    弩矢射中了高速奔袭中的战马,陡然之间,人仰马翻,战车之后的楚兵失去了有力的掩护,竟是顶着箭雨继续冲阵,一轮弩矢的齐射便有成百近千的兵士死在冲阵的路上。

    “杀——”项章两眼血丝密布,暴起青筋怒吼。

    与此同时,立足阵前的白起陡然低吼:“魏缭何在?”

    “末将在——”

    “着你统我军铁骑三万兵分两路截杀项氏楚军的两翼,从敌军侧翼穿插而入、倒贯而出……”

    “诺——!”魏缭拱手一礼便策马奔袭离去,便见阵前的武安君缓缓拔出蚩尤古剑,猛然直指敌军:“吾剑所指,纵横披靡;吾兵所向,遍野哀鸣……杀——!”

    赤色的大纛旗摆动,卫军大阵之中涌出了两千辆战车犹如山崩裂一般出击,向楚军迎击而去。

    近身战,卫军从来不曾惧怕于任何一支军队,便是以近身战而令列国闻风丧胆的秦军也讨不到半点便宜,遑论楚军乎?

    在正面战场短兵相接之前,魏缭率领的三万骑兵为率先出击,分两路各自一万五千骑如潮水般卷向楚军两翼,魏缭的目标瞄准了战车之后的楚军步卒。

    楚国的战车全部都是双马驾车、车上甲士为三名,战车之后一百卒,正好八万项氏楚兵。

    项氏一族勇武过人,强悍不畏惧死亡,可卫军比之更是犹有过之,个人技击能力也是犹有过之,装备也比敌军精良,魏缭率领的三万铁骑结阵率先从两翼冲杀而来。

    卫国骑兵训练有素、统一进行冲杀,同为骑兵,可其战术战法与北方胡人的散漫冲杀有着天壤之别,恰恰相反,三万铁骑分两路而化为两个整体,犹如两条长龙向敌军两翼穿插。

    楚军是主动求战的一方,所以无法避免,这时候战车的劣势在骑兵面前显露的一览无余,面对从两翼奔袭穿插而来的卫国骑兵根本无可奈何,三万铁骑以其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在战场之上迂回奔袭,很快就避开了势不可挡的战车,八万步军顿时暴露在了奔袭的骑兵军团冲杀的正面,加之步军无壕沟掩体,兵士的青铜短剑和戈矛都不是用于针对战马,骑兵军团自两翼冲阵如山岳般压来之时,八万步军纵是勇武过人的项氏一族子弟兵,可终归是血肉之躯,面对万马奔腾,其碾杀一般的冲锋,八万楚军立即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一时间兵不见将,将不见兵,唯有一片大呼吼喝,奋勇的项氏楚兵只能拿着短剑面对骑兵冲阵。

    与阳山大战同秦军作战无异,魏缭亲率三万铁骑自两翼穿插而入,两路铁骑在楚军之中交汇并朝一个方向冲杀而去,冲出敌阵之后,骑兵军团在楚军阵型一片混乱之际立即倒灌再次冲阵,一轮下来便于侧翼游荡,三万铁骑处于不间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