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202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202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便是人才,七国之间的人才走动更是异常频繁,今日或可在齐国谋,明日便也可能离去投奔到了赵国。

    而“望气士”确是非常独特也尤为稀少,其地位亦且超然,望气士专为天子望龙气、天子气,或占卜家国大运。望气士通阴阳术、察凶吉、观天象、定山川、镇国运。

    相传历史上的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之流皆为望气士出身。

    望气士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古人坚信“气”乃是世间万物之母,万物皆有气,古代的先民们认为世间从无到有,而气为万物本源,继而分阴阳两仪,其下又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盛衰消长皆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而不渝,便有了福祸,而这些福祸都是可以预测的,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术士、方士。

    如今,关于五行五德术论在燕国尤其盛行,便是身在中原的卫峥也有所耳闻,这还得拜他的师侄邹衍所赐。邹衍出山鬼谷之后便选择了佐士于燕国,如今被燕王颇为倚重,在天下也已经颇具盛名。

    邹衍能够名扬天下便是他所创立的五行五德术论,至此诸子百家多出了一个阴阳家,而邹衍也被天下士人以阴阳家开宗立派之人所熟知。

    阴阳家的祖师爷毕竟在战国历史留有大名,卫峥对邹衍自然不会陌生。

    这时,苏代又说道:“那自号天枢子的望气士甚是了得,臣与他从无相识,竟也一眼看出我便是王臣近侍。”

    卫峥一听不由得大感好奇,不过作为两世为人者,自然不会与古人那般信奉鬼神怪诞之说,不过对于星相学、占卜术却也知之不详,有道是存在即合理,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这种玄之又玄的学术久经不衰自有他的道理。

    苏代接着说道:“于是臣便与这望气士入得酒肆畅聊了一番,不料他却对我说,朝歌城有天子之气!”苏代说到这里时,面色颇为红润,显得有些兴奋。

    望气者说朝歌有天子气,不就是说眼前的这位君王有天子之相?而卫峥的雄才大略,将一个倒悬的附庸之国逆转为如今的天下强国,无疑是在证明那望气士说的话,作为臣子的苏代面露兴奋倒也在情理之中,卫峥若建不世之国便为天子朝臣,开国功士,怎能不振奋人心。

    卫峥很平静的听完了苏代叙说,显得不以为然,便失笑的说道:“如此言论在此说说即可,要是遍传天下,这顶高冠寡人可受不了。依我之见,这所谓的望气士指不定便是敌国派来的间者,意图加害我卫国。”

    天子可是天下共主,当今天下皆尊周天子为天下之主,而取代周天子是七国敢想却万万不敢明表现出来之事,便是卫峥也不敢在这个不成熟的时机下冒天下之大不讳。

    现在就想要公然取代周天子?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末了,苏代摇了摇头,“王上有所不知,臣也曾想过这望气士是否为敌国派来的间者。但后来便否定了,如若为敌国间者,自是惟论拍马奉承之言,可这望气士还说了危言耸听之论。”

    卫峥一听笑了,道:“还有危论?有意思,说来听听。”就在他饶有兴致的时候苏代突然向他俯首叩礼,“臣诚惶诚恐,无意冒犯我王,望我王恕罪!”

    “何解?”卫峥愣道,见苏代不语便道:“卿但说无妨!”

    苏代的这番言行举止不由得的让他更加好奇那所谓的望气士到底对他说了些什么。

    “臣与之相谈甚欢,一时兴起便请天枢子一观我卫国气运如何。却不料他竟摇头喟然一叹,说朝歌虽有天子气,却又絮乱不通。于是便为我王占卜一卦而大惊,说……说我王气运命理奇特,乃是天外之人不属当世者。意欲行逆天改命之事,然天行有常,天难以容之,国运由当世而盛却又当世而竭。”

    “此事体大,微臣不敢万万隐瞒。”叩首的苏代掌心冒着细汗,他虽不是方士、术士,但世间万物皆由气生是普天众生坚信的真理,古人认为生气是一元运化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地无此则形无以载德。气藏于地中,常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

    骤然之间,王座上的卫峥陡然直立,厉目厉声的说道:“来人,即刻把那所谓的望气士给我抓来!”

    一句“天外之人不属当世者”震撼了他的心灵,卫峥突然感觉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最大的秘密被外人所洞悉,这种感觉让他举足无措,惟有厉色掩饰惊慌不已的内心。

    ……

第045章:殷墟故址,现摘星楼台() 
——

    此时已经是一个时辰后,卫峥一下令,孟贲亲自带着甲士在朝歌城内的所有酒肆、馆舍进行搜查,苏代口中的望气士并没有离开朝歌,很快就被孟贲找到并于第一时间亲自带入了宫中。

    偏殿内,王座前的案几上放着不少的食物,卫峥坐姿随意且手里还端着一盘红枣自顾自的吃着,殿内还有苏代立于旁侧一言不发。

    末了,卫峥向眼前的老者凝视而去,见这所谓的望气者是一个面庞精瘦之人,此时此刻看起来显得颇为惊慌,在王目直视而来之际,竟是不敢与之对视。卫峥掌国至今,上位者之气尽显不怒自威之势,一言一行莫不令人敬畏。

    卫峥随口倾吐枣粒,目光又落在了手中的盘子,拿起了一粒大枣便丢入嘴里,在咀嚼中平静的开言:“你便是那个所谓的望气士?”

    听到卫峥问话,这老者仓促拱手叩礼,忙回道:“周人周天枢,参见大王!”

    卫峥依旧展现出对外界毫不关心之态,却又淡淡的说道:“先生何故来此?”周天枢拱手忙道:“禀大王,老朽乃云游至此。”

    “真是好大的雅兴啊,云游……游到了本王的朝歌城来了,先生还要游到哪里去啊?”

    卫峥此言一出让周天枢深感惶恐,不知如何作答。良久,他将手里的枣盘放在了案几上,双手轻拍几下便撑着大腿站了起来,一挥袖袍便悠然的走到了周天枢的跟前,“寡人听先生说,朝歌有天子气,说我乃是天外之人不属于当世者,命理气运不通,乃逆天行事之人,故天难容之,国运当世而极,当世而竭。”

    末了,卫峥顿住了脚步而凝视着周天枢:“……何意?”

    周天枢一听惊恐的扑通一下便匍匐跪地,额头紧贴着地板:“这……大王息怒……老朽并无意冒犯大王,请大王明鉴!”

    此时,旁侧的苏代如木雕一般站着,全程一言不发,也一眼未看。卫峥低头看着跪地的周天枢,不禁缓和一笑,于是又迈动步伐踱步而行,片刻之后便是平静的说道:“先生不必惊慌。寡人要是想杀你,一个手势足以,但寡人不杀你。寡人能给你恐惧和死,便也能给你喜悦和生。”

    言及于此卫峥再次停下了脚步,仰望大殿悬梁自言自语的说道:“今之乱世,群雄大争,天下无道,德者居之,天命有常,假手于王。普天之下,惟朝歌有出天子之气,赵王没有,秦王没有,齐王也没有,寡人便是那个被赋予了天命之人,唯有寡人,唯有寡人哪……”

    呢喃自语中的卫峥收回了目光,再度看向了周天枢:“寡人兢兢业业沥血二十年,以一己之身力挽狂澜,挽倾危之国于倒悬,终威震四海。可这还远远不够,寡人毕生宏愿只为扫平人间,终结这个乱世,创不世之国,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你说我卫国国运便在寡人这一世盛极而衰,何意啊?天意?天意不容吗?君但言天道而废人事,天定胜人,天意不容寡人便人定胜天。”

    无人敢以于此刻同卫峥对话,便是一旁的苏代也莫不对他敬畏不已,周天枢匍匐在地上一动不动,身心战战兢兢,卫峥也没有在意丝毫,但见他缓步走上了王座,再次坐下来便又开言:“好了,寡人不想多问了,寡人只问你一个问题,你应该是聪明人。”

    “敢请大王示下。”周天枢一动不动,如是说道。卫峥凝视着不敢抬首相望的周天枢:“寡人问你,天外之人不属于当世者。此话何意?何解?”

    周天枢思考良久,叩首而道:“回禀大王,老朽夜观乾象,紫微之垣隐伏于大衛周天,周室天下百年之内更有他变,王身未足以当之。可天意难揣,不轻易显,敢请大王准老朽再为君王占卜一卦,以示天机。”

    “准——”卫峥毫不犹豫的允之,旋即抬手道:“且慢,你的龟甲不好,用宫中的好些。长史……”周天枢明白其意,座上君王还是不大信任。

    不消片刻,几个宫侍搬来了案几、灶炉等占卜所用之物,宫中长史也带来了龟甲,卫峥旋即看向了周天枢:“就在寡人面前占卜,我倒要看看这天意何为。”

    “诺——”周天枢不敢造次,拱手一礼,终起身进行占卜。

    占卜时,周天枢将卜辞刻录在龟甲之上,只听火灼烤龟甲时会发出噼啪声响,占卜师将这种现象解释为是上天在传达天意。刻录卜辞内容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与龟甲之声同时出现的龟甲裂缝,内里暗藏无穷玄妙,常人无法解之。

    卫峥治国理政、周旋群雄是好手,但对于占卜这种玄说却也不甚了解,至多半懂不懂,却也耐心的等待着。

    良久,卫峥看着灼烧的龟甲终于烧出了龟裂,周天枢面色闪动也没有逃过的他的眼睛:“如何了?”

    周天枢久久不语,似是在苦思卦象引意,这时苏代上前一观龟甲背,惊讶的看道了两个字,顿时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殷墟?这是何意?”

    殷墟?

    卫峥也倍感惊诧,就在这时老内侍来到了他跟前禀报:“王上,侍郎令求见!”

    “叫他进来!”

    不消片刻,身披戎装精甲的穆邯进入偏殿,但见面王而拱手道:“王上,宁新中采集黑铁矿石出了一点意外。”

    “意外?”卫峥正在心里嘀咕那龟背上的“殷墟”二字,听穆邯一说顿时抬首望来,三晋伐秦,大战在即,荡阴城正在马不停蹄的加快锻造横刀新是兵器,需要大量的铁矿,这个时候可万万不能出差错。

    穆邯接道:“回禀我王,矿队采挖矿山不慎给挖塌陷了,矿工意外挖到了一座深埋地下的地宫,臣以查明,大致判断那是古殷商王都盘龙宫旧地,目下臣已将地宫口清理,经查实,臣还在周遭之地探寻到了商王纣所建摘星台的夯土旧址。”

    苏代一听惊诧万分,在穆邯与龟甲背上的文字来回扫视,顿时面向了卫峥:“王上,这……”

    宁新中正是铁矿地址,这里更是殷墟旧地,后世的安阳。苏代看着龟甲背上的文字久久不能言,便是卫峥也开始惊疑不定,如若是巧合,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天意所指,天意所引哪,大王之惑,或可在殷墟解。”周天枢顿时说道。末了,卫峥一动不动,良久只言一字:“查——”

    ……

第046章:禁道伐兵() 
——

    穆邯领诏王命彻查殷墟地宫之事,但望气士的意外出现并没有扰乱卫峥的国政方略。

    “魏缭,大战在即,寡人要给你备一份大礼。”卫峥微笑地说道,此时他正带着青年魏缭来到了兵武库,后者也大感惊讶,顿起好奇之心,却也不语。

    门前守卫一看国君登临顿时拱手一礼便大开兵库,大门滋滋作响,门一开卫峥领着魏缭便进入了兵武库,里边静若幽谷,自有散发肃杀之气。

    兵武库也是藏兵库,杀伐之兵尽藏于此,杀戮之地自是杀气四溢。

    魏缭放眼望去,只见得木架之上陈列一排排崭新的兵器,可见这些兵器是刚刚从荡阴城锻造出来并没有多久。

    “王上?这些兵器可是剑器!”魏缭惊讶的问道。

    “非也!”卫峥摇头一笑,不一会儿便走到了一排近前的木架并取下一把武器,卫峥手握的正是“欧氏横刀”,旋即一抛便丢给了魏缭,后者眼疾手快的接住,粗略一览器鞘便拔出利刃。

    利刃一出,寒芒乍泄。

    “这是……”魏缭略感惊诧,这显然是一把刀,而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刀身笔直,几乎无弯曲。魏缭是个聪明人,此时一看这新式兵器便揣摩出了卫峥的用意,如果没有猜错这便是君王口中的大礼。

    “莫非这新式兵器比之黑铁剑更甚?”魏缭好奇的说道,黑铁剑是卫军的制式装备,换句话说就是常备之兵而广泛装备在军队士卒手中,卫国的黑铁剑在七国军队中为最锐利之兵,是七国军队最痴狂的兵刃,藉此足以见得这款兵器的优秀。

    “欲知如何,一试便知,拿把黑铁剑来!”

    随行左右很快便拿来了一把黑铁剑,一个人手持欧氏横刀,另一个人则是手持黑铁剑,两人拔出了各自的兵刃便看向了卫峥。

    见后者不语点头,双方手持兵刃彼此砍杀而去。

    利刃互击发出了一声争鸣,只见得黑铁剑瞬间断裂一分为二,几乎不堪一击,这一幕看得魏缭倍感震惊,不由得细看手中的横刀,开始细细打量。

    “敢问王上,这新式兵刃数量几何?”魏缭忙问道。

    “此为横刀,乃我卫国第一铸器师欧昌成历时十五年所锻造成器。”卫峥笑了笑,便伸出了五指,“大军出征之日,可生产锻造足足五万口此佩刀。”

    “王上的意思是,欲将五万横刀装备伐秦步卒?”魏缭再次问道,心下不由得大喜,如若换上这等新式兵器,卫军的战斗力岂不是更上一层楼?面对拥有虎狼之士的秦军,魏缭也不敢小觑,能够给己方军队增加胜算自然求之不得。

    “不错!”卫峥点点头,却又话锋一转:“只是魏缭啊,我军士卒常年装备黑铁剑,如今大战在即突然给出征的五万步卒换上这些新式兵器,会不会有些不适应而弄巧成拙?”

    魏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了手中的那把横刀不断打量,还亲自挥舞了片刻,良久方才开言:“王上,这横刀虽然是新式兵器,不过我军士卒之军风向来都是敢死彪悍,剑法路数也是大开大合,这横刀嘛……以其样式来看显然不大注重灵巧,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