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227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227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白起与姜牧不约而同的看向卫峥,后者轻笑道:“不用太久,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我定能带领卫国重回先君武公时代的国力,十年之后卫国便是天下第八雄主。”

    卫峥很清楚,这三五年是卫国崛起的千载难逢之机,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可以趁机图强崛起的机会。因为五年之后,公孙衍将成功联合五国合纵攻秦,也是第一次合纵攻秦的开端,在动攻秦之战前期的这几年,便是卫国能够得以摆脱存国或灭国由他国来决定的局面。

    五年之后,想要灭卫国者必然是魏国,而次攻秦失败让魏国进一步遭到沉重打击,此消彼长之下,魏国若是把矛头指向自己便会现,东边那个几乎被天下忽视数百年的卫国,曾经的附庸在五年之后已然为国之一方小霸,再也不是天下诸国说灭就能翻手覆灭的了。

    紧接着的一句话让姜牧震骇,让白起振奋不已的话,只见卫峥自信而豪气万丈的说道:“回国便是侯、五年可称公、十年必称王、二十年后吾欲图天下霸业——!”

    ……

第012章:魏都大梁,鲦鱼乐辩() 
——

    “我主豪气盖天,欲争王图霸业……”姜牧一介商人听闻卫峥此番励志言语无不震撼之至,有主如此雄志壮志,霸业若成,追随者何愁不名垂天下,耀祖而光宗?

    姜牧不知该何以言表,激动则有,惶恐亦有,犹若患得患失,深怕一切只是黄粱一梦。 .

    “此城何地?”卫峥等人一众入城,问向姜牧道。

    “回公子,此城便是襄陵城。”

    “这就是襄陵城?”卫峥忽然微愣,当下在心中默算了一下时间。

    继位数年的楚怀王也不甘寂寞了,不出意外今年便是楚军挥师北上伐魏的时候,这场楚国为了泄的雪耻之战,双方就在眼下这襄陵城爆大决战,大败魏国,魏军襄陵城失守而楚得以雪耻。

    “可惜了!”卫峥轻叹,此时此刻城内一片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但要不了多久楚军兵临城下,这里也免不了又要遭一次蹂躏。

    就在这时,一支披盔戴甲的魏国士卒军队浩浩荡荡的开入襄陵城,卫峥看到这一幕有些惊疑不定,旋即令姜牧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不一会儿,姜牧便来到卫峥身边回报:“禀少主,方才我方之人去打探城内消息惟闻市井传言,楚国要将魏国公子高护送回魏境,不日临至襄陵,满城都在议论此事……”

    “护送公子高回母国?”卫峥眼眸微微一凝。楚国伐魏之初不正是打着送魏质子公子高返回母国的旗号作为幌子的么?指不定现南方那帮要为一血径山耻辱的楚军已经抵达魏国境内,这襄陵城便是此次楚魏之争的战场,是非之地啊。

    “迅休整,今日出城,越快越好!”卫峥旋即看向姜牧,毫不犹豫的说道,他可不想摊上这浑水。

    这么着急?姜牧微愣,有些不解却也没有出言反对,卫峥并未解释士气正盛的楚军这是要来狠揍魏国一顿的事情,姜牧不知真相便把原因归结于少主是心切而急于回国复位的原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哪会知道襄陵就要成为刀兵相向的是非险地。

    卫峥估摸着啮桑会盟应该已经失败,当然这是相对于秦国而言,张仪或许已经离开宋国在返秦的路上了,指不定已经回到咸阳城了。

    楚国即将伐魏,这两国一交恶,便给了秦国出兵河西之地的机会,还能借此良机交好楚国,让齐威王坐立不安。

    想到这里卫峥有些振奋,此次楚国大败魏国,秦国又趁机难,进一步让一蹶不振的魏国奄奄一息,几经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此番回国正好趁着魏国最虚弱的时刻咬上一口,机会可谓千载难逢,绝不能错失良机。

    来到襄陵城不久便仓促休整离去,刚刚进入魏国新都大梁,楚军伐魏的消息就传回了魏都。一时间魏廷朝野震动,魏国不得不仓促迎敌。

    近几年魏国四处征伐皆以告败而终,国力枯竭,此次楚国北伐,魏国仓促迎敌,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魏国南境已有乱象,不过这大梁城却是没有战火硝烟。

    卫峥这批人马来到大梁,距离帝丘的路程比从襄陵赶至大梁还要稍短,姜牧以为很快就会启程,没想到卫峥要在这里休整三日再度启程。

    “起弟,随我出去走走。”卫峥带着白起离开驿馆,一路上轻松惬意的欣赏这座城池,魏国自从安邑迁都于大梁筑城。这座城池即便对于卫峥这后世来人也不会太陌生,今之魏国都城,而后的历史多个朝代都定都于此。

    后世的开封市便是现在的大梁城了。

    要在大梁城停留数日,便是想要好好领略一番今之中原文化的中心。

    战国时代,人才辈出,而这个时代一系列后世有名的天下大才几乎都在魏国境内,吴起、李悝、卫鞅、吕不韦、子贡这些牛人虽是卫国人却也在魏国境内,而乐羊、西门豹、张仪这些名人则是地地道道的魏国人了。

    魏国能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后世人第一便是想到了李悝的变法、吴起的魏武卒、西门豹等这些人汇聚在魏文侯帐下而强大了魏国。

    然而促使魏国能够称霸百余年的根本却不是这些人,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一方面,王佐之才尽入魏也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便是在魏国兴盛的西河学派,使得魏国成为了中原各国文化中心的缘故促使魏境人才百出,加之鬼谷派就在朝歌境内亦是不能忽视。

    西河学派,鬼谷派皆在魏国境内于天下中原地,如此,魏国才会出现一批批不世的王佐之才,治世能臣,这才是国强的根本原由。

    春秋战国时代,法家思想能够成长迅,西河学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卫峥要留在大梁数日便是想要看看与自家鬼谷门素来争锋相对的西河学派如今光景如何。

    “雀楼——?”卫峥看着眼前这栋风雅古楼的牌匾,时不时就有仕子装扮的人出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仕子便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阶层。

    卫峥和白起一前一后进入雀楼之内,环视一周,热闹非凡,礼乐相伴,对弈者有,对论者亦有,议政论天下势者应有尽有,才子仕子汇聚的人杰地灵之地啊。

    虽然热闹,但卫峥也感受到了一些寂寥,因为雀楼格局太大,此刻人虽然依旧不少,在再雀楼庞大的格局总体上看去也显得少了些,可见眼前这番景象绝不是此地全盛之际。

    如今魏国衰败,已不复当年盛况,大大减弱了天下名士对魏国的吸引力,齐威王时在齐国创办稷下学宫,稷下学宫说起来可以担当世界上第一座官办的高等学府了,而今诸子百家尽皆争鸣于齐,中原文化中心隐隐的要转移至齐鲁大地的趋势。

    卫峥同白起二人一并进入雀楼之内,魏国虽然被天下诸国揍的很惨,但富硕奢华却是不假,光是这雀楼的庞大,在秦国的时候也没有。

    来到雀楼核心,二人漫步行走在亭台楼的湖泊回廊上,就在这时耳旁传来的远方声音吸引了卫峥的注意力,两位老者在前方的弯曲回廊走道上有说有笑,言行举止一看便是饱学之士的大才。

    卫峥停下步伐,好奇的望去,两位老者恰巧忽然停留在回廊上,其中一位指了指湖泊内的游鱼说道:“这池水鲦鱼出游从容,其鱼乐也。”

    其中一名看似大隐之人的老者忽然说出这句话,却是听得卫峥木然一呆,实在是猝不及防。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濠梁之辩”四个字。

    说的便是庄子与惠子一场辩论轶事的典故。

    现在这个年代不正是庄周(庄子)、惠施(惠子)、孟轲(孟子)这些名人并列于世的时代吗?这两老者莫非就是道家庄周和名家祖师爷惠施?

    卫峥有点小懵了,这样都能撞见“古代大明星”?。

    没错。魏国当朝相国惠施惠子,今天正好与好友私下会面,此刻并未身着官服。果然,弯曲回廊之上看向湖泊的惠施回答道:“庄子非鱼也,安知鱼之乐?”

    回神了的卫峥很快稳定了错愕的神情,便带着侥有兴致的眼神不语而旁观倾听。

    想不到能够亲眼目睹庄周和惠施两人经典的鲦鱼乐辩,倒也不虚此行了,倒是身边的白起有点呆萌,不知兄长为何站着不走,还看着两老头无聊之谈一副性质使然的样子,对那水中游鱼品足论道。

    庄周抚须笑道:“惠子非我,怎能知我不知这鲦鱼之乐?”

    惠施不然,反驳道:“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亦非鱼也,固不知鱼之乐,如此全矣。”

    “哈哈哈~~”庄周而笑,便看向好友,道:“不若请循其本,重归上题。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子亦已知吾知而问吾之,吾知之其湖水上也。”

    惠施一愣,两人旋即开怀大笑。两个人都以为自己赢了。

    实际上,正在聆听的卫峥却是知道庄周在这场辩论中偷窥了概念,庄周刚刚那句话的意思是:你既然知道我不知道鲦鱼之乐而问我,按照你惠施的逻辑,便是证明我知其乐而你不知,好,那我便告知你我是在这湖中知道滴,如此怎能说我不知道鲦鱼其乐?

    从辩论的开始惠施便自己挖了个坑跳进去而不知,而两人都以为自己赢了便不再争辩。

    “妙言妙语,二位老先生巧辩胜负不分,奇也,叹也——!”两人正欲离去时,卫峥朗朗之声忽然传来,倒也没有加入辩论大军的序列。

    庄周与惠施惊讶的回头,此刻的卫峥已经来到两人身边,笑而拱手礼道:“晚辈见过庄子,见过相国大人。”

    庄周不由惊奇的看向卫峥,道:“奇——!下与老夫未曾谋面,何以肯定老夫便是庄周?”

    你们这两个好基友不在这里辩论什么鱼之乐,我卫峥还真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隐士高人庄周和魏相惠施便是你们两个了,卫峥在心道反驳道。

    听庄周此问,卫峥灵机一变,礼道:“天下知晓,庄子与惠子乃莫逆之交,惠子如今为魏国相国,‘卫黎’却是认得相国大人,是以断定老先生定是道家庄子不假。”

    ……

第013章:雅间畅谈,坐而论道() 
——

    “哈哈~~不错,老夫正是。 .”庄周恍然,便是朗声一笑,又见卫峥一身打扮,不像是庶民,便好奇问道:“老夫观足下如此年轻却也气度不凡,确是不知哪位天下名士?敢问足下师承何门何派?”

    卫峥拱礼笑道:“在下卫黎,师承鬼门一派是也。”

    此话一出,庄周和惠施两人面面相觑,看出了彼此甚是惊讶的表情,便将信将疑的打量着卫峥,后者亦是淡定之至。

    这天下怎么又冒出了个鬼谷门徒?前些阵子鬼门一派出山的公子川便让天下侧目,一言可存国、复国。如今名动天下的张仪,公子川皆为鬼谷门徒,又冒出来一个,庄周和惠施委实吃惊。

    惠施见卫峥自曝师门,又来魏国,莫非是想要出仕魏国?自曝家门也是为了提高声望,否则以卫峥这般年纪,又不是师承名门,说不定会被视为乳臭味干呢。

    卫峥感叹这年头的师门,尤其是鬼谷门这块响亮的招牌作用之大,曝出师承,这庄周和惠施看来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虽然年轻之至,但鬼谷门徒纵横天下,尤其在孙膑庞涓以来到今天张仪、公子川莫不是天下侧目的大才。

    不一会儿,卫峥便被惠施应邀入雀楼的一高雅之所畅谈一二,实际上也有想要试探一下卫峥所说是真是假。

    是不是鬼谷门徒,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试便知。

    卫峥自然深知其隐意,但也不介意,能和鼎鼎大名的庄周惠施坐而论道一番,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彼时,庄周、惠施、卫峥三人在雀顶楼一幽静雅区静坐畅谈。

    惠施看向卫峥问道:“先生出山鬼谷,今来大梁,是否有意事魏?”

    此话一出,卫峥却看到老庄忽然玩味一笑,进而惠施却面露尴尬,虽然很快就消失在神色间,但也被卫峥敏锐的察觉到了。

    这一幕让他很快便想起了关于老庄的典故《惠子相梁》这一篇。

    这篇古文讲的便是惠施在魏国事相,也就是目前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惠施好友庄周来大梁看望他,惠施被人告知庄周来大梁,是想要取代他的相国之位。惠施知道庄周的才华在己之上,害怕被取而代之,于是在大梁搜捕三天三夜,庄周得知便去亲自见这莫逆之友,大肆数落嘲讽了一番。

    看这两位先秦“基友”的表情,难道已经生这档子事儿了?

    不过更让他好奇又费解的是,惠施虽然有才华,却是醉心功名,利欲熏心,心胸狭窄;庄周亦是天下大才,深得道家无为真意,却是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淡泊名利,做起了隐士高人。

    世间两位大才,性格却是南辕北辙,所求亦是截然相反,竟能成为莫逆之交,也是一大奇观!

    “非也,卫黎才疏,学未大成,故无出仕之意。”卫峥拱手而笑,如此说道。

    事魏?做魏国的臣子?给魏国这个快要“破产的公司”打工?开什么玩笑?哥是要自己创业的男人。

    “不然,足下非才疏乃志向远大,欲大成再出仕,来日步入朝堂便是一国之相也。”庄周笑道。

    “可惜了,今之魏国正直用人之际,足下却不愿出山佐士,若他日出仕,还望先生事魏,老夫定当向我王力荐,定然重用鬼门门下之高足。”惠施真挚诚恳的说道。

    卫峥拱手致谢,笑而不语,惠施的性格怎能不知晓,才大功欲也大却又心胸狭窄,若是先前不说出那番话,指不定还会怕自己夺了他的相位呢,还力荐个鸟。

    相比较惠施,卫峥倒是更敬佩庄周的然,大隐高人的风范令人钦佩,便看向庄周说道:“老子道家学说,卫黎甚是仰慕,庄子深得道家真意,在下钦佩之至,来日若有远辞庙堂之际,定追随先生左右,朝夕问道。”

    “若真有那一日则无需来找老夫,已然悟道。”惟闻庄周悠悠然的说,看向卫峥而不语,片刻才继续说:“只不过,那一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