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267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267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数奉还,如此既帮助了百姓度过难关,又不会逐渐养成惰性风气,国君还能名利双收,国家也不会乱。

    卫峥耐心的向剧辛逐一解释,最后便剩下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那就是财政收入怎么来?当然是收税。当然是取之于民。

    卫峥说道:“所以,子辛的《赋税制》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不妥、亦不公允,要改!”

    剧辛一听不禁微愣,赋税制不行?也要改?

    只见卫峥言简意赅的说道:“今后卫国的赋税制度其大要有三,便是耕农所得税、工商所得税、关税,其耕农所得税、工商所得税皆以实际所得收成而征缴,故名曰所得税论!何为所得税论?能力越大便是责任越大,如何征收赋税?如得一百金征三成赋税;若得两百金,其一百金征三成赋税,余下一百金征四成赋税;若得三百金,一百金以内征三成赋税、一百金以上二百金以下征四成赋税,两百金以上征五成赋税。征税形式或以粮食、或以财货等等,总之,不论百姓或商贾,收成越多征税逐步拔高——!”

    “另,商贾征重税——!”卫峥笑着补充一句,虽说要提高商人的地位,但也要面对这个时代的客观格局,国家之本仍旧是以农耕为主,相比较剧辛这些“老古板”仍旧效行重农抑商的策略,卫峥只能说是重农不抑商。

    “竟有此等征税之法?”剧辛听的一愣一愣的。

    “呵呵——!”卫峥微微一笑道:“商贾敛财于民,我敛财于商贾,再由我用之于民广于民,何乐不为?”

    让别人背锅,让自己得名,何乐不为啊!

    “君侯圣明——!”深知其中精妙之处的剧辛服了,卫峥提醒道:“《赋税制》子辛回去重新拟定,尤其是征收所得初始第一层税,其中的度务必慎重把握,民乃国之根本,应当实事求是,切莫出百姓承受力。”

    “臣定当亲自奔走国野,体察民情,再做定论,重新拟案!”剧辛道。

    卫峥知道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摆在那里,对寻常老百姓用这个征税制度和剧辛的征税制度差不了多少,也不指望能有几个百姓有能力完成缴纳第二层税收,毕竟这个时代及其有限的生产力摆在那里。

    但这条制度不是为了压榨民脂民膏,真正的目的是富人、贵族、商人。

    这些才是真正的级纳税大户!

    新的征税制度定然会遭到贵族豪门的强烈反对和抵抗,但如今的卫峥在卫国说一不二,杀出来的君威滔天赫赫,莫敢不从,所谓根本乃为民,得民心者的天下,再牢牢掌握绝对的军权,谁也翻不出浪花了。

    末了,卫峥再说道:“子辛的法已然完善,除了《田耕制》以外,其他并无异议。”

    “废井田,可——!开阡陌,不可——!”

    ……

第079章:卫国地主,只能一个() 
——(石慌没想到某神器上的读者朋友对本书得高评价出乎意料,新的一周,求推荐、求收藏,不论如何石慌希望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读者能够来“起点中文网”投几张免费的推荐票、以及把本书收藏你的放入书架,这也是一种支持,尤其是新书期收藏、推荐票对一本新书很重要,能打赏支持乃至以后正版订阅自然是更好,战国文是历史小众的小众,就更需要仅为数不多喜欢的朋友的支持了,何况石慌又不是大神,就靠大家的支持糊口了,全职不易啊!)——

    ——

    废井田,可——!开阡陌,不可——!

    剧辛听到这样的言论实在感到匪夷所思,看向卫峥时后者不动声色的说道:“开阡陌,土地可自由买卖。 .子辛啊,你可知晓如此一来,我卫国便会催生新的地主权贵、地主恶霸。卫国的新法若是承认土地私有可自由买卖,便会导致一些人用各种法外之手段迫使百姓变卖其地,或天灾、**等种种缘由导致百姓不得不变卖土地而活。”

    “然卖了土地以解决燃眉之急,今后却从此无田可耕,其民何以存?是以广聚田地之地主便广租其地于无田可耕之民,如此一来,佃民既要为国缴税,又要为地主缴纳地租税,其税赋乃至比国税犹有过之,赋税租税这两座大山必使其民背负沉重负担,我的子民便会因此由善良之民而成怨民,逐渐积怨深重,怨民则成暴民,暴民聚众势必作乱而成乱民,乱民四起则祸国,国势必危矣——!”

    “这……”剧辛听得脑子嗡嗡作响,他万万没有想其中的利害会如此深重,时下忍不住说道:“可立法惩治地主恶霸,限制地主兼并土地!”

    卫峥一听忽然摇头失笑道:“法既承认土地私有,而法又禁止土地兼并,岂不自相矛盾?如此舍本求末,岂非误国?子辛啊,其错不在地主兼并土地,错更不在百姓变卖其地,其错之根由便在国策啊。故,土地万万不能私有化,只能为国有,本侯便是宁肯良田成荒地也不能尤其地主兼并土地而终将致使万民积怨不断而乱民四起,举国动荡!”

    这一刻,剧辛无言以对,卫峥顿声稍刻,面向剧辛带着不容质疑的语气,极度强势而无比之霸道,惟闻其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卫国之子民百姓——!卫国之朝野群臣——!卫国之一山一河、一草一木莫不属于卫国之君——!君之万民亲如爱子,卫国的子民在本侯庇佑之下,竟无田可耕、无粮可种,万民庇佑于本侯之下,本侯竟是不能蒙恩于万民?君之过也,君之耻辱也!”

    “土地为国有,乃社稷公器。故,禁止私有于民,不得私下自由买卖!凡我卫国子民必有田可耕,有粮可种,按人头分地,按实际所得征税,百年为期,期限一到土地再做分配,鼓励百姓积极开荒,凡开荒新置良田的百姓皆有功,当按量赐爵按亩行赏!其荒地所开垦之良田,百年之内为其民所有,百年之后收归国有,再做分配。百年、五百年、以至千年万年,如此反复。制定如此国之长策方能蒙恩吾之子民、振此长策乃为吾立不世基业之根本!”

    显然,卫峥并不想要让地主阶级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地主那就只有一个,便是国君!

    噗通一声,只见情难自已的剧辛忽然跪地感激涕零的道:“我主如此贤明,爱民亲如子,万民誓必拥戴我主,振此不世长策而为万民谋万世之福祉。国不能强,天理难容!天理难容啊——!臣生而能遇我主,终侍圣主,万死又何憾之?”

    ……

    既然重回这个时代,卫峥励志毕生为一统天下而奋斗,不仅仅是为了要改写历史而名垂千古,更是要为华夏一族打下不世根基。

    变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功成名就的,拟定法案便需要时间,世间本就无十全十美,卫峥不求新法完美,只求尽善尽美。

    ……

    几日过后,剧辛为了立法而亲自奔走卫国各地,乃至出了卫国地境而入他国提擦民情,显然,剧辛知道卫国的疆土绝对不止于目前的四百多里地,早早谋划,等以后开疆拓土也好治理,剧辛坚定不移的相信卫国在卫峥的执掌下开疆拓土,不足为虑而!

    这一去就是近半年多的时间,不但游历卫国四百里地,还西进魏国勘察,又东临宋国勘察,盖因为当初卫峥的四个字——掠魏窥宋。

    他知道卫国今后的扩张便是以这四个字为核心。

    剧辛在外考察之际,身在朝歌城的卫峥也没有闲下来,主要还是以抓军队,养兵、强军,为今后对外扩张不断积蓄战争潜力,卫国的军队在这段时间逐渐开始实行俸禄制,不再局限于斗士营,不过待遇就不一样了,斗士营不但军饷放的最高,伙食也是从未改变过,抄了六卿的家所得到的财产相当于卫国近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有这巨款消耗足以让卫峥敢这么奢华的挥霍。

    关于斗士营的大小事迹早已在卫国口口相传,凡事卫国的壮士兵卒莫不以入斗士营为荣,让人眼红的待遇,让人不可置信的社会地位。

    随着卫峥完成第一阶段的集权行动,升格制逐渐推行,卫之斗士见百官无需行礼也正式推出,在卫峥如今的强权和铁腕手段之下,卫国庙堂无人敢反对,卫国的老贵族虽然愤愤不平,也只能如此了,反正也没有实际性的损失。

    而这段时间,别看斗士营始终保持五千人的规模,但却不断有新士卒进入,除了遗憾被淘汰的一些,一部分军士也从斗士营进入卫国常备军任军职,所谓的常备军便是耕战部队,有战聚兵,无战务农。

    半年多时间,卫峥致力于修内政,努力开始塑造“帝国概念”、“国家观念”、“荣誉之心”,从完善卫**制开始,先便是塑造战士的荣誉之心,尤其是斗士营,这段时间卫峥亲自设计了独属于卫之斗士的专属勋章,用纯金打造而成,勋章之上雕刻一把剑,其下方刻录“斗士”两个字,其意便是剑之所指、兵锋所至,卫之斗士,谁与争锋。

    塑造荣誉之心在于先塑造荣誉之形。

    每一个勋章皆由国君亲授,其拥有的荣誉可谓是至高无上,这个举措一推行,卫国的士卒莫不为其而狂热。

    如今在卫国当兵的军士,谁都知道只要进入了斗士营那就是鱼跃龙门,都知道从那里出来的人都能做军官,出来了便由官府钦定去地方或常备部队任职,卫之斗士的荣誉仍在,只要亮出那枚勋章,见百官依旧无需行大礼。

    将帅是一支军队的灵魂,而基层军官是一支军队的核心,卫峥的这项举措不言而喻,斗士营俨然成为了卫国基层军官的输送之地,就像是一座专门培养中层军官的军校一样。

    随着时间推移,终于步入公元前322年,在外勘察奔波的剧辛于今年开春大朝会之前如时赶回了朝歌古城。

    每年开春之际,要的大事便是“大朝会”,这是周室兼利天下以来,天下列国都要如期举行的一种规格最高的朝议,相当于朝野官员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并对新的一年定个目标,展望。

    不管哪一国,都要遵循“大朝会”的礼制,卫国同样不例外。

    ……

第080章:朝堂大议,剧辛述法() 
——

    朝歌城,卫宫廷内。 .

    今日正直本年度开春大朝会,此刻,几个侍女围绕在卫峥身遭为其更衣着朝服。

    “玖儿!”衣来伸手的卫峥带着惬意的口吻说道。

    “君侯!”一直侍奉卫峥身前身后的玖儿正在为其更衣。卫峥道:“本侯似乎记得去年抄了孙氏一家时,从其府邸中缴获一株名贵的野山参,山参常见千年山参却不常有,可有此事?”

    “回君侯,确有此事。那山参可珍贵呢,据说已经有近千年之久,是孙氏于燕地而得,世间难得一见的奇珍。”玖儿若有所思的说:“君侯欲享用?奴婢取来熬了,待君侯朝议结束便可膳!”

    “不不不,你的君侯身子好着呢,吃这大补品有何用?”只见卫峥笑道:“玖儿,待会儿朝会结束之际,把这山参送予右丞相!”

    “君侯!”玖儿忽然道。

    “嗯?”

    “能不能不送右丞相?”玖儿不情愿的说道。

    “为何?”此刻,一侍女正在给卫峥戴冠。玖儿振振有词的回道:“如此珍贵至宝,又只此一株,怎能送人呢?送与右丞相,君上便没有了!”

    卫峥闻言不由得哑然失笑,悠然起身而围绕周围的侍女纷纷退至一旁,卫峥说道:“右丞相两百多个日夜奔走卫国各地、入魏境、临宋地。为本侯殚精竭虑,旬日前来复命之时,竟是见他廋了好几圈,本侯这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啊!”

    一宫侍走来行一礼,小声说道:“禀君侯,时辰将至,该上朝议了。”

    卫峥“嗯”了一声,看向玖儿婉约一笑,道:“朝会结束,记得送于右丞相!”见玖儿很不情愿的“诺”了一句,卫峥心中一动忍不住勾了勾少女那高挺的小鼻梁,不禁惹得小女绯红袭来,这一幕看的身旁不少的侍女羡慕不已,心中亦是郁闷,为何玖儿总是这么幸运,这么备受君侯宠幸。

    她们并不知道当年那场大火,只有玖儿得以幸存,如今卫峥唯独宠幸她,也是不无原因。

    众人见君侯朗声一笑,最终走向朝会大殿。

    ……

    卫庭前大殿。

    “开春大朝,群臣入殿——!”

    只见左丞相苏秦、右丞相剧辛、上将军白起、百司长姜牧、石氏的石老等朝臣百官纷纷入殿内。

    卫峥还未到来,朝臣百官也在相互寒暄,有一个圈子却是让人羡慕,只有四个人,赫然便是苏秦、剧辛、白起、姜牧。如今身为卫国的臣子,谁人不知这四人莫不是当朝君主身边的红人,当今卫国国君的近臣、宠臣。

    一个个莫不身居高位,去年刚刚设立了丞相,并把丞相一职分为左右,苏秦、剧辛分别任职左右丞相一职位,四个人莫不是位极人臣者,也是无数人想要巴结的新对象。

    “右丞相,你竟是廋了,肤色也晒黑了,回朝歌也有一个月了吧,怎么还没长出一点肉?苏秦怎么觉得反而更瘦了?”大殿之内的左丞相苏秦见剧辛的模样,有些不解的说道。

    身边的姜牧听闻旋即道:“左丞相有所不知,右丞相回来之际便日夜不停的为变法之事操劳,岂能不瘦?”

    苏秦一听略感惊讶,拱手道:“苏秦自愧不如——!”剧辛罢手笑道:“剧辛终能侍奉如此圣君,吃点苦头,何足挂齿!”

    “君侯驾到,临朝听政,始——!”

    左宫监的一道声音让朝廷大殿的喧哗逐渐散去,苏秦等群臣百官尽皆停止了私下议论,所有人面向殿前。

    着诸侯七章冕服的卫峥从侧殿入座上。

    群臣拜:“拜见君侯——!”座上的卫峥微微抬手作罢,笑道:“诸卿免礼,入座——!”

    “谢君侯——!”

    末了,一众文臣武将纷纷入座两侧,众人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大殿之上的卫峥,后者环视众人一眼,安静的庙堂大殿之上惟闻卫峥言:“列位,卫国今此春朝大会概不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