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302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302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辛看着卫峥腹黑的一笑,又道:“齐国这次得了天大的便宜,等于是我帮着他齐王打下了陶邑,他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如此富甲天下之地,帮我向宋国讨要点东西总不过分吧?好地也拿走了,也限制了我卫国做大,我献如此大礼以示不争天下之心,齐王总得要安慰一下我这个跟他混的小弟吧?如若不然,今后哪国敢轻易亲齐国?嘿嘿嘿……”

    剧辛看着卫峥腹黑的阴险笑容下意识感觉有些发凉,正如他前日所言,齐国虽是大国,却为窃取邻邦寸土之利而高兴万分,此番卫峥把陶邑就送到齐王眼前,齐国基本上不可能忍得住诱惑。

    恰巧齐国是天下强国,根本就不怕宋国,换句话说,这陶邑可不是我齐国强兵夺去的,谁让你去打人家卫国还反被打的兵败城失?

    可齐王怕是万万想不到宋王戴偃到底是什么样的君主,射天杀神的疯子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还会怕齐国?他只会认定陶邑是齐国占了的事实,这一点就够了,更别说卫峥这个腹黑还要暗中推波助澜借助戴偃其兄再来个反间计。

    君臣二人商议之时,左宫监持着他国符节前来:“禀君侯,齐国遣特使来,目下已入朝歌驿站静候召见。”

    “使臣何人?”卫峥接过符节的同时问道。

    “回君侯,正是苏秦——!”

    卫峥和剧辛微微惊讶,前者旋即览阅符节,一看之下不由得露出了笑意,递给剧辛而道:“想不到齐国先遣使臣为调停卫宋之争而来,还是季子代齐国出面为调停特使,看来季子已看出我伐宋之意,哈——!”

    齐国之举正中卫峥的下怀,不过齐王如此迫切倒也在情理之中,卫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突然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齐国如若容忍卫国吞下陶邑这片富庶之地,岂不是坐看家门口的小霸成为心腹大患?

    ……

第028章:来者不善() 
——

    “宣,齐使觐见——!”

    翌日朝堂,卫国庙堂之上一声宣召响彻殿宇,君位之上正襟危坐的卫峥遥望大殿廷前,在卫国群臣的注视下,众人再次看到老熟人进入卫庙堂。

    尤其是百司长璟仓,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一路走来的苏秦,座上的卫峥心中也有些哭笑不得,越看越觉得本侯这百司长可爱至极。

    璟仓算是跟苏秦杠上了,反正这位百司长对苏秦弃主而离的事情耿耿于怀,始终对他不对付。

    “齐使苏秦,拜见卫侯——!”

    大殿惟闻苏秦的声音响彻,群臣皆默不作声,眼神诡异的瞥向他,前些时日割地献城才过去多久。

    戏码又要开始了。

    卫峥俯瞰殿前躬身拜礼的苏秦,轻咳一下:“齐使再入卫庙,此行有何赐教?”

    在群臣注视之下,苏秦再向卫峥行一礼,不卑不亢的说道:“旬日不久,我王得知世代交好之卫宋两国突而刀兵相争,两国刀兵相交于历山,我王不忍目睹中原战火燎原,欲调停卫宋两国罢兵和谈、止兵休战。我王考虑此事重大,故遣外臣为调停齐使。”

    齐国出面调停?

    苏秦之言正气十足的脱口而出,顿时让群臣交头接耳、私语不断,殿上的卫峥正欲开口之际,与苏秦不对付的璟仓在这个时候再次出列,不善之色毫不掩饰的投向对方,道:“齐国欲调停卫宋两国之争?”

    “正是——!”苏秦礼向璟仓,道。

    璟仓闻此言忽然一声哼笑,进而说道:“历山之战前,我主快买信报请求齐国发兵援救,然结果如何?卫齐交好结盟,户籍、契约转交进行至今仍如火如荼,然我主请求齐国发兵驰援救我国难,齐国却是无动于衷。而今我之王师,兵锋所向无往不利;兵锋所指无往不胜;攻城拔营无往不破……”

    “……齐国好意大可不必了,卫宋两国之争无需贵国调停,我主自可处置妥当,卫国无忧,无需劳烦盟国大费周章。”璟仓淡淡的补充道。

    “就是,还有你苏秦,此前我卫国向你齐国求援为何无动于衷?若非我主英明,天佑卫国,若非宋军大败怕是举国危矣。”

    “所谓齐鲁美誉,而今如此,由此可见,大谬也——!”

    “齐国之举,何其不义,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百司长一带头,群臣立即蜂拥而上,悉数数落齐国见死不救,而座上的卫峥索性选择旁观不语,任由群臣愤言不断。

    苏秦也是站在庙堂之上一动不动的低目不语,任其群臣数落,待得声音渐渐疲乏,这才镇静自若的解释道:“齐国并非见死不救,实乃事发突然,我王亦且心急如焚。”

    这么一说,更加让群臣愤愤不已,险恶如斯,虚伪如此,何其大谬?

    苏秦不为所动,继续自顾自的说道:“卫宋两国世代交好,宋国更两百多年从无刀兵战事,此突然伐卫,非但齐国始料未及,想必贵国也是猝不及防,未曾想到啊,遑论他国乎?”

    “齐国一向注重名声,我王更是如此,又怎可能至于名节而不顾?此次齐国未能及时出兵援救盟国确是失礼,然并非刻意而为之不顾也,实乃事发突然,反应不及啊。”

    “齐,万乘之国也,与秦并强,齐使口中之齐国,莫非如此不济,怕是难以令人信服啊?”剧辛淡淡的说道。

    都是实力演技派啊,座上的卫峥看着庙堂之上的这一幕心中下意识的感慨,也是绝了。

    只见苏秦旋即面朝剧辛礼道:“卫相有所不知,齐国虽万乘之国,亦为天下强国,然时下之齐国事处多事之秋,天下亦处多事之秋。先主威王驾崩以来,我王即位初期之际,齐国内政有所不稳而庙堂动荡,田忌老将军返齐,却万万没想到于此时在府中不幸仙逝,若田忌老将军安在,齐国怎会置盟好之卫于国难之间而不顾?”

    群臣看着苏秦在殿上大吐苦水,又面向卫峥道:“卫侯或有所不知,宋兴兵伐卫之前,燕王再次遣使臣入齐,欲接回公子职。我王是天下少有的贤明之主,即位之初便要为向天下人彰显齐之仁德,燕王此番请求我王接回燕国公子,我王不但欣然应允,更遣兵甲万众,车乘上千护送公子职归燕,齐国将士也由此皆北调而去,却不料宋王伐卫紧随而至,实乃未及始料也,卫侯明鉴——!”

    “剧辛疑惑不解……”右丞相淡然的出列徒步三五下,低首盯着地板淡淡的开口质问道:“齐乃万乘之国,特使言之不堪,恐不属实吧。”

    “齐国自然是天下强国,聚兵十数万乃至数十万亦且料无难事。”苏秦忽然自信满满的说道,刚刚承认便话风又转而一变,补充道:“然卫相断然知晓,聚兵合将总需要时间,齐国可随意调遣的兵马已然赶赴燕国,余下之军需要坐镇国内,若要额外发兵驰援卫国总需要时间来征召兵丁聚兵成军,仓促之际何以聚沙成塔?非一日之功啊。”

    说到这里的苏秦话风再而一转,目光从剧辛身上转而面向卫峥道:“此番外臣奉命我王为调停特使,外臣入卫境之时,哦,也即是三五日前,齐国已然聚兵合将十五万,更由我齐国上将军匡章(田章)为大军统帅,外臣大致估算田将军率领齐之技击十五万众已然从薛陵出发,大军目下应该正赶至马陵道一线了吧。”

    苏秦又笑道:“卫国以不到三万带甲兵士大败宋国十万大军,贵国上将军白起更是一鸣惊人,目下一路攻打至丹水,白将军已然匍匐在丹水以北虎视睢阳,我齐国驰援卫国的大军还在路上,却不料贵国不但以一己之力破宋,还打到了宋国府邸,拔城十余座更将陶邑纳入囊中,卫国实在出乎天下群雄之意料,看来我齐国这十五万援兵无需出手了,呵呵……”

    苏秦这一大通话语,尤其是后面所说的赞扬倒是让卫国庙堂之上的不少臣子觉得腰杆子粗了,西攻魏国破桂陵城,东迎宋军以不足三万克敌十万,一月之内破城十余座,拓土近两百里地,将宋陶邑揽入囊中。

    这样的功绩的确值得自豪。

    然而,苏秦此言一出璟仓和剧辛的面色如出一辙的惊变,璟仓更是失声道:“你说什么?齐国十万大军正赶至马陵?”

    “正是,此刻这支大军的前军估摸着已达马陵道了。”苏秦回答的不慌不忙,与之前相比他的语气有些淡淡的味道,璟仓敏锐的感受到了这细微的变化,心中发抖不已,苏秦见百司长怒而无言之色,似是好奇的问道:“百司长有何疑虑——?”

    “你……”璟仓怒不可制的遥指苏秦,欲语而不得。

    群臣看到璟仓如此愤怒之态展露神色间,右丞相剧辛流露震惊之色,就连始终不动声色的卫峥也在此刻微微色变,群臣先是惊愕此情此景,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宋国此刻不但大败,更是兵败地陷,而齐国却在这个时候带十五万大军而来,打着驰援盟国的理由而来,实际上此刻的卫国根本就不需要齐国的援兵,而齐国不但发兵而来,更带了十五万大军。

    反应迟钝的群臣看此刻苏秦淡然的神色,再仔细一想,越想越心颤。

    齐国这十五万大军,明面上是发援兵而来,实则怕是打着援兵的幌子想要趁机强兵夺国啊。

    难怪百司长忽而勃然大怒,右丞相面露震惊,连为国之主也面色微变。

    群臣终于意识到了苏秦再次出使卫国,怕是来者不善,那十五万大军更善者不来啊。

    ……

第029章:苏秦相齐() 
——

    此时此刻,卫国庙堂之上的群臣怎可能还不知道齐国所图为何?

    这分明就是想要坐收渔利!!!

    齐国大将匡章之名早已天下侧目,威震一方。五年前的桑丘之战匡章率领齐国大军迎敌秦军大胜而归,秦国自变法以来首次兵败便是折戟在匡章手里,桑丘之战更打的秦惠王对齐国自称西藩之臣,这一战也让齐国的声威达到空前之态,也让匡章成名天下,威震一方。

    而今更是成为了继田忌之后,齐国独当一面的上将军,齐国让匡章亲率十万大军而来,简直咄咄逼人。

    “齐国欲如何调停卫宋之争?”卫峥终于开口了,问道。

    “卫国鸣金收兵,恭请卫侯命白起的大军全部退回卫境,卫国侵占宋国西境之地奉还其国,两国重修交好,签止战盟约还中原一个太平。”苏秦不卑不亢的回应道,引出了十五大军,苏秦的语气也变了。

    “岂有此理!宋国攻我在先,而今我卫国成千上万的将士用血换来的城池,你苏秦只言片语就想让我悉数归还于宋?”璟仓当场怒不可制,尤其是朝堂之上的武将,一个个比璟仓有过之而无不及。

    齐国哪里是来调停的?分明就是见不得卫国得好处,群臣终于想到了战前卫峥曾经说过不能指望齐国的一番话。

    齐国……果然没安好心,见不得卫国强大。战时不发兵援救,战后却发难而来,竟然如此无理的要卫国吐出陶邑十余城。

    此刻,大殿之上的苏秦始终淡定自若的站立不动,心里也知道此刻卫国的满朝文武怕是恨不得活吞了他,非但不能解释,更要让他们憎恶,如此齐王才会深信不疑。

    “卫国如若不允呢?”座上的卫峥淡淡的说了一句。

    “卫侯若是不愿归还侵占宋国西境疆土于宋,外臣无法与我王交代,卫国恐怕也无法与齐国交代,这十五万大军怕是……”苏秦躬身一礼,平静的回答道。

    此话一出谁还不明白?这言外之意,卫国若是要强占宋国的领土,那齐国这十五万大军就有可能从救国之兵变成夺国之兵了。

    苏秦此言无疑彻底触怒了满朝文武,但此刻绝大多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齐国与秦国并强更是中原第一强国,卫已经与秦国毁盟,倘若得罪了齐国乃至与齐国爆发战争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归根结底,齐国分明是有恃无恐而以势压人。

    所谓齐鲁美誉不过是一个笑话尔,此情此景也让卫国群臣明白所谓美誉的代价是鲁国之主愿偏居一隅不与世争雄,将一国命运置于齐国之手。

    而卫国除非效仿鲁国,但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出现在卫国和卫峥身上,即便卫峥想要做个安乐侯,然而卫国地处四战之地的客观条件注定不争则亡的事实。

    这一刻,苏秦带有咄咄逼人之言让群臣面色皆不太自然,而卫峥也顺势改了改面色,在群臣眼中看来此刻的君侯心中怕是已经怒不可制了吧。

    “苏秦啊……”卫峥忽然呵呵的笑道,语气软了不少,群臣似乎看出了国君欲服软的意思,也知道齐国持强凌弱,不软不行啊,那十五万大军都要直奔观泽了。

    “卫侯——!”苏秦旋即躬身道,一副静等下文的样子。

    两个人的演技真是挑不出一点毛病,随苏秦一同前来的齐人自然把这里发生的一切看在眼里。

    而前面的一系列铺垫实际上,都是要为接下来卫峥的话顺势自然的引出来,可谓一点疑虑都没有。

    只见卫峥强笑着说道:“你看我卫国将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城池,如若仅凭特使一言便悉数奉还给宋国,我亦无法对众将士交代,卫国也无法对上下臣民百姓一个交代。这样吧,特使可愿听听本侯的意见?”

    “请卫侯示下——!”苏秦再礼而道。

    “我是这么想的,你看倘若我将陶邑十余城归还宋国,这宋王留待时日修养生息之后难免不保他再次犯境而来,想要真正让卫宋两国止战,弱宋乃上策也。”卫峥笑呵呵的说道:“故本侯欲将所占宋之陶邑在内的五城之地悉数献给齐国,成阳、句渎二城归我卫国,要此二城也是以备宋国不患之兵,倘若宋国将来再犯也有此二城可做缓冲,如此本侯才能对我的将士们和臣民有一个交代,余下甾等城池便悉数奉还给宋国便是,本侯都不要了。”

    卫峥旋即睁目不眨而下意识前倾着身子,俯瞰着殿下的苏秦,道:“特使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群臣一片议论,苏秦也一愣,随同苏秦而来的齐人也愣住了。

    “这……”苏秦在一众议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