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44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44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张仪看向卫峥所在方向的时候,卫峥还有苏秦亦是率先把目光落在了魏国大帐之处,第一眼便看到了张仪,后者吃惊的是没想到师弟苏秦竟然……竟然和卫峥在一块?

    惟见三双目光互相对视,张仪的双目有惊诧,卫峥苏秦二人则是笑意使然,皆以目会意。

    末了,卫峥入帐下之前便是俯首率先朝老魏王行一礼,举止得体而不卑不亢的言道:“魏王——!”

    这就是卫侯!

    老魏王的目光落在卫峥身上许久不曾移去,那个围我大梁,夺我城池的人便是他?诸国君主亦是倍感惊诧与好奇,鼎鼎大名的卫国国君,天下人都知道他年轻却也不知道如此年轻,此番前来会盟的六国当中,唯独赵侯赵雍和卫侯卫峥的年龄最是年轻。

    老魏王一语不发,并未回应,不免有些失礼,卫峥倒也不介意,旋即又面向赵国的君主:“赵侯……”

    “卫侯——!”同样即位没几年的年轻赵侯赵雍回礼道。

    “赵侯真乃英雄气概,弱冠之年便领一国,三年前令尊肃侯蹦,列国举兵数万意图灭赵,赵侯年纪轻轻便亲率大军拒敌于国境之外,委实不得了,此行不远千里能见如此英雄,卫峥深感不虚此行。”

    现在的赵雍,要说年龄怕是目前会盟的六国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不过十七岁而,如今诸国的国君当中,要说让卫峥真心敬重的人怕是只有这最年轻的赵雍。

    惟见赵雍礼道:“卫侯谬赞,赵雍才疏志小,只求赵国无恙!”

    如此年轻便有如此城府,换做他人或许看不出什么来,但卫峥却是知道眼前的赵雍今后的赵武灵王,开启了华夏民族骑兵时代开端的胡服骑射,岂是才疏?欲灭强秦岂是志小?

    “赵侯切不必自谦,赵有如此明主,再有肥义这等忠勇老将军相佐,肃侯泉下有知定当甚慰,赵国无患矣——!”

    卫峥笑着回答,两位年轻的国君相互攀谈,列国诸君乍一看两人似乎颇为意气相投。

    就在这时,老魏王也过来了,徒步而来沉雄而道:“卫侯,近来可好?别来无恙啊!”

    卫峥、赵雍一见老魏王来,两人予以一礼,卫峥笑道:“谢梁王体恤,卫峥感佩,今日能见如此之盛况,承蒙梁王相邀而来,感激不尽。”

    两人寒暄,看起来倒也是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但在场的诸君谁不知道卫峥三围大梁,出天下分魏的咄咄之言?硬生生的从魏国身上扒下一块肥肉,使其割地两百余里有余,献大城小邑无数。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今天下,战国大争,哪两国之间没点新仇旧恨的。

    “呵呵——!”老魏王一笑置之,环视一遭面向卫峥笑道,“卫侯啊,吉时临近,还有列位,今日便承此之际一同登台,六国相王,何其壮哉——?”

    老魏王又面向诸国君主笑道:“从今之始,天下便又要多出几个王了,呵呵——!”

    “魏王且慢——!”就在诸国国君准备携手登相王台之际,卫峥忽然说道,刚刚转身的老魏王旋即回头看向卫峥,后者不卑不亢的礼道:“卫国羸弱,近日凭遭内乱,国小势微,无王之时,岂敢称王?”

    此话一出,诸君无不投来疑惑的目光,老魏王皱着眉头看向卫峥。你小子人都来了,现在要放我等鸽子,你是要唱哪一出啊?

    “卫侯何出此言?”这时,伴随在老魏王身旁的公孙衍质疑道:“六国相王,会盟东都,卫国可是答应了啊,岂能出尔反尔,又如何向天下列国交代?”

    “犀首此言差矣——!”卫峥看向公孙衍,微笑礼道:“若出尔反尔,卫峥岂会身临东都?”

    “吸——”双手相握附于身前的老魏王斜视着眼睛瞥向卫峥,道:“那卫侯此举,究竟意欲何为啊?”

    卫峥一笑,不卑不亢的回道:“卫峥胸无大志,卫国国小羸弱,亦且无王之时,不敢求其名,只求国尚能存,百姓免遭涂炭,故无意登台冠冕。然,我不称王尊彼为王!”

    此话一出,不少人微感诧异,其中公孙衍和张仪最盛,尤其是张仪,看向卫峥是心中若有所思,公孙衍亦是不语而立,谁也不知谁心中在想什么。

    老魏王似是一声叹息,道:“可惜了称王的大好机会!既然卫侯无意登台冠冕,本王亦不强人所难,六国相王不成,那就五国相王。”

    末了,只见卫峥再礼,时间一过,吉时已到。

    只见一宫侍打开绢锦,朗朗上口的说道:“吉时已到,恭请魏王、韩王、赵侯、燕侯、成侯(中山成公),登相王台——!”

    “礼乐,起——!”

    奏乐一起,五国王侯皆相互立于三十六阶相王台之下,老魏王居中敞开双手,左右各为赵侯、韩王,韩王外侧是燕侯,赵雍外侧是成侯。

    有趣是的,赵侯和成侯互相牵手,却在几年后赵国竟灭了中山国,当真是有趣。

    卫峥站立不动而举目望去,五国国君相互牵手在礼乐作伴之际,一同登台,颇为壮观!

第71章 博弈纵横() 
——

    冕,大夫以上之冠也,冠之尊者莫如冕,冠冕是天子、诸侯及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最尊贵的礼冠。

    如今五国相王,祭祀典礼以告天。

    相王台之上,魏、韩、赵、燕、中山等五国君主携手相邀,共登台相王。

    五国国君,魏王的表情冷漠,韩王的表情淡漠,赵侯的表情沉默,燕侯的表情喜悦,成侯的表情窃喜。

    五国国君先后戴上王之冠冕十二冕旒。

    “请天子特使登台告天受冕——!”

    “天子赐胙肉——!”昭文君对此已经轻车熟路,曾经的齐魏徐州相王就是他主持的,今天也是他。

    “魏王、韩王、赵侯、燕侯、成侯听诏——!”

    “魏、韩、赵、燕、中山会盟东都,互为王——!”

    “奉天命、承德运——!”

    “天子欣闻,赐胙以贺——!”

    末了,昭文君将五块胙肉郑重的分别递给五王,诸王面向封王台而共举胙肉,昭文君立而不动,再道:“拜天——!”

    相王台之下五国汇聚而来的人群齐声高呼祝贺,场面宏大之至,五国互相王,从此便是王。

    “燕王——!”

    “赵王——!”

    “魏王——!”

    “成王——!”

    “韩王——!”

    相王台上,五王笑意使然,燕国、中山国的国君今日称王,莫不欣喜,倒是赵国的王,赵雍有些拘礼,赵雍深知如今赵国羸弱,如今有了王号却难有王之实,回到赵国之后仍旧以“君”自称,直到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国力大增,有了王的实力才正式以王者自居之。

    “五国相王——!”站在卫国帐之下的卫峥遥看相王台之上,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天下,从此又要多出几个王了!”

    ……

    卫峥的出现终究没能改变这段历史,中间虽然因为他的存在而有所波折,但最后还是以五国相王而结束。

    祭祀告天一结束,六国五王和卫侯,这六大王侯却是没有马上离开东都洛阳。

    卫国营帐。

    卫峥此刻正在一人而弈,然而却并对怎么落子,他的样子似乎是在有意等人。

    “启禀君侯,魏公孙衍求见——!”

    一侍卫进帐禀报这消息,但并未让他感到意外,反而听之嘴角不禁浮现了一抹弧度,心中不免一笑,这公孙衍果然还不死心,旋即道:“有请——!”

    片刻,犀首公孙衍入帐面朝卫峥拜首道:“外臣公孙衍,拜见卫侯——!”

    “吆——!”卫峥闻声举目望去之际故作惊讶的一愣,旋即起身前来,笑眯眯的说道:“犀首免礼免礼!请入座——!”

    “衍冒昧前来打搅卫侯,失礼,失礼——!”席地而坐的公孙衍再拜礼道。

    “哎,无妨——!呵呵——!只是不知先生前来所欲何为啊?”再次坐下的卫峥看向对望而坐的公孙衍,又笑道:“犀首要来,其实本侯早已知晓。”

    见公孙衍略感惊讶,卫峥似有似无的笑道:“诸国互相王,本侯来而中道退出,让犀首失望了,卫虽未曾称王却也尊五国为王。先生此番前来,让本侯猜猜,定是为了合纵而来。”

    “卫侯洞若观火,衍深感钦佩!”公孙衍说道。

    “呵呵——!”卫峥连笑道,看着端来酒水的侍从,待得离去才说道:“犀首竭力合纵诸国,其用心之险恶,其策简直完美,竟是让卫国进退两难!”

    此话一出,公孙衍面色微顿而略显尴尬,瞬间知道这个初次见面的卫侯绝不能被他的年轻外表所欺骗,这是个洞若观火的存在,甚至让公孙衍感觉比秦王都难对付。

    心中一动,公孙衍反问道:“衍有一惑不解,不知卫侯为何必料定我会前来?”

    闻此言,卫峥指了指眼前的棋盘,笑道:“犀首且看这盘棋局——!”

    公孙衍旋即低目,略感诧异道:“卫侯喜对弈?”

    卫峥笑呵呵的说道:“时常一人而弈,如今为局所迷,不知犀首可指点一二?”

    时常一人而弈?公孙衍一听这话心中倍感惊异,言外之意便是无人能敌?好大的口气啊,难道你卫侯自恃无人能敌了?心想着目光依然落在了棋盘之上,边看边道:“这黑白棋子纷争始于天元,于中腹相互围剿,卫侯一心只为夺取其势、其时,却放纵而不绞杀之,卫侯果然深得鬼门绝学,衍叹服之至。只不过这白棋已成死子,卫侯为何不提子呢?”

    “哈哈——!”卫峥罢手笑道:“犀首错了,此棋制非围,乃五子相连即为胜出,故彼此既要竭力让己方五子相连,亦要阻拦对手五子相连。”

    公孙衍一愣,望向了笑容不变的卫峥,心中顿感疑惑重重,其言颇有深意啊。

    卫峥又说道,只见他遥指棋盘:“本侯为局所迷之处便在于此,方今天下犹若此棋局。我卫国如棋盘天元之地,卫之地界居天下中,四战之地亦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无险可守之地。方今天下七雄之中秦、齐、楚为三强各居西、东、南。三强莫不想涿鹿中原,齐西进中原则必通观泽、马陵道而入卫地,天下首强,秦国也,秦不惧三晋独惧东齐,秦若东出略齐,必先略我卫地。”

    卫峥似有似无的笑道:“犀首啊,我卫国这一亩三分地,天下诸雄都想要啊,你说卫当如何存国?”

    “衍不解,卫侯既然摆此棋局又道于衍这一番话,莫不说明卫侯对天下大势尽了于胸,既如此又如何拒绝互王?”

    “犀首以为,诸国合纵攻秦,能胜否?”卫峥忽然反问道。

    “诸国联合,兵五倍于秦,民十倍于秦,粮草辎重十五倍于秦,必胜!”公孙衍说道。

    “哈哈——!”卫峥一听忽然大笑,旋即道:“秦必胜——!”

    “卫侯如何以为秦能胜?”公孙衍道。

    “诸国互相王而竞相盟!”听公孙衍这么说,卫峥似是自言自语,举目瞭望而长叹一声:“犀首亦知五子相连之难便在于阻其连者,何况当今天下,诸国各怀异心,试问犀首,哪国甘愿真心互盟?你的主子更是恨不得想要把我除之而后快,前些日魏又夺韩国五城、赵国,赵王虽弱冠之年却不简单,赵国庙堂上下更是恨不得一日灭掉中山国,三晋况且如此,其他如燕国莫不是一丘之貉。”

    “犹连鸡,又如何俱止于栖啊?”卫峥忽然感慨的说道。

    连鸡?公孙衍一听卫峥这样的比喻而面色一滞,没有想到弱卫之主竟敢将诸国互盟比作一群鸡拉帮结派?

    听了卫峥这番话语不由得让公孙衍一愣,言道:“以卫侯之雄略,竟是置其卫国之国运而拜于秦国之手,卫侯当真以为是明智之举?”

    “弱国有弱国的生存之道!”卫峥无所谓的耸耸肩,笑看向公孙衍说:“我把宝压你身上,卫国必灭。压在秦国之手,或可存国,这都是拜你犀首所赐啊,为了合纵攻秦之目的而取悦老魏王,把我卫国当作成就你功名的牺牲品,不愧是犀首。”

    “幸好,我这块宝啊,要的人有很多,齐国也想要。”卫峥补充道。

    言下之意便是,你公孙衍欲图谋卫,大不了我举国向齐称臣。大家都是明白人,也都知道合纵除了抗秦,本身也是拒齐的,卫国东临齐国,西壤魏国,其地必争。齐国绝不容许卫国被灭而西境屏障消失。

    “卫侯过于自信,有道是国运如棋,不到那一日胜负终将难料……”公孙衍一笑,看向卫峥道。

    “国运如棋……”卫峥拿着手中的黑棋自言自语,看向公孙衍亦是毫不犹豫的落下棋子,道:“……左右摇摆,举棋不定者,乃必为局所惑,如今棋早已置入局,若悔棋,当初落子意义何在?卫既然与秦盟好,若悔盟,当初互盟意义何在?”

    “衍,难以置信。此等言论竟会出自卫侯之口,以卫侯之雄略,又岂会信奉一纸盟约之誓?”

    “呵呵!盟书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有朝一日将其撕毁。”卫峥一笑而面向公孙衍毫不掩饰的说道,大家都是纵横家,即便说的信誓旦旦公孙衍也绝不会相信卫峥这样的人会被一纸盟约所羁绊,不撕毁盟约只不过是代价和收益还没达到那个要求。

    卫峥顿时收敛笑容,补充道:“只是先生的分量还足以让本侯撕毁这卫秦之盟,承如犀首所言,胜负难料。先生既然以为秦国必败,而本侯坚信秦国必胜。那么,卫国的命运,本侯的命运便交给合纵攻秦如何?秦胜,则卫国存,卫秦联盟更是牢不可破!秦若是败……”

    “秦不会败——!”卫峥忽然笑道。

    “卫侯话已至此,决议把卫之国运定于秦国,衍,无言以对!”公孙衍摇头一叹。

    “我们走着瞧——!”卫峥面挂笑容举杯示意,公孙衍不再多语,知道多说无益,旋即邀举杯回敬。

第72章 寂寥无敌() 
——

    公孙衍走了,不过走的时候却是面色凝重,今次与卫峥见面,对其雄略及其魄力颇为惊叹,深知若是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