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76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76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峥看到文帛中的内容终于恍然大悟,难怪宋康王会突然发疯的咬过来,原来是公孙衍在暗中运筹帷幄,来了个“围魏救赵”之计。

    这一招绝对是公孙衍出的计策,卫峥对此深信不疑。魏国庙堂人才凋零,除却犀首这个大才也没有人能够有如此洞悉力和出这样的计谋。

    一时间卫峥也不免为犀首这一招叫好,魏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宋国来限制卫国西进扩张之势,如今宋康王这个狂妄之人举兵十万众伐来,这股力量不但强大,宋康王这种疯子有时候比足智多谋的对手更加难缠,因为他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所以你也就想不到他下一步会怎么走。

    再智谋超群的人遇到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也难免应对局促。

    而今如此,宋国举兵伐来,公孙衍这是料定卫峥会被迫命令白起收兵回援,则桂陵可保。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若一战不下桂陵城,双方士气此消彼长,此次更是卫国首次卯足劲的对外用兵,可以预见一旦遭遇挫败对卫峥西进扩张之谋而言简直是沉重的打击。

    如若再次发兵迫境,攻城掠地将会难上加难。

    卫峥慨然叹息而道:“于千里之外运筹在握,不愧是犀首啊——!”

    见此情形的剧辛忍不住说道:“君侯……还是别叹息了罢,应对宋军才是当务之急啊。”

    “怎么?子辛也认为要白起收兵?”卫峥旋即抛开脑中的感慨,面向剧辛说道。

    “而今如此,怕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让白起将军率主力回援,宋国带甲十万众兴兵而来,我军主力陷于桂陵之战而不回援,卫国危矣……”剧辛此言说的也是颇为无奈。

    “卫国可承担两线作战否?”卫峥忽而问道。

    “两线作战?”剧辛一惊,深思片刻才郑重说道:“禀君侯,若倾国出动两线作战勉强尚可,然不可久战,此正直春耕之际,一旦两线作战,国必为苦战之,民必为战苦之,数年变法恐付诸东流,尽耗国力矣!”

    “君侯欲让白将军继续继续攻击城?”璟仓面露大惊,连忙说道:“君侯不可啊,白起率军六万众已然是我卫国主力,即便倾国之力,聚兵也堪堪过六万众,府库之存尽耗不说更劳民伤财,然宋国拥兵十万不说,已然发兵迫境,我军整备不及,仓促间难以聚沙成塔,聚兵成军!”

    “君侯,两线作战实属不智,下下策也。而今时不待我,西进长策当待时而动方为上策。”剧辛进言说道。

    不仅是百司长璟仓捏了大惊失色,就连剧辛都为此捏了一把汗,两线作战太冒险了,一旦有闪失极有可能会有让卫国从此一蹶不振。

    “我如何不知两线作战是风险巨大。”卫峥叹息的说道:“然,此次若西进不得,合纵攻秦之后,再望西境只能望眼欲穿。方今天下大势,列国兼并征伐愈演愈烈,我卫国若想存国不为他人鱼肉就不能偏居一隅,四百里疆土之国终不能成为强国之本,国不能更强,止步不前虽不弱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国强我不进取则弱。”

    “强者强,弱则亡——!”卫峥俯瞰殿下群臣,不为所动的说道:“是故,西扩长策不变!”

    璟仓仍旧不放弃的劝谏道:“可我东境宋国之患如何解决?如若丢了河东一郡富饶之地,即便得西境一郡之地也是因小失大啊。”

    璟仓这个百司长很清楚,河东一郡再大治一段时间就可能是下一个富饶的陶邑,然而看卫峥此刻的决然之色,怕是不为所动,情急之下璟仓这个齐国人忽然想到了自己的母国,不由得眼睛一亮,

    “禀君侯——!”璟仓连忙惊喜道:“可否请求齐国发兵援救?”

    此话一出顿时让愁眉苦脸的百官群臣尽皆眉目一挺。

    是啊,前不久卫齐两国不是才签订盟约的?现在还在火热进行契约、户籍的转交,齐国的公主也还没来,如今卫国有难,齐国发兵驰援正是送给卫国的陪家之礼啊,昔日苏秦可是在大雅之堂昭昭之言,论齐鲁美誉。

    众人都以为卫国破局之策在齐国,卫峥却对此保持淡漠之色,只见他嗤笑一声而说道:“齐国不会出兵!所谓齐鲁美誉,说说即可,当不得真。”

    “不会出兵?”璟仓一愣。

    “齐国盟我,其意图实乃经略秦国尔。”卫峥直切要害的说道:“齐国是要找一个小弟守在家门口守护西境,而不是要一小霸在家门口成为齐国之患。而今如此,我卫国可轻而易举兵数万,诸卿以为此时齐国会怎么想我卫国?”

    如此一说,璟仓哑口无言,卫峥失笑道:“齐国怕是也开始对我愈加戒备了啊,何况齐国内政不稳,亦且不宜出兵,即便要出兵救我也必然会等我库府尽耗、国力耗尽,兵将厮杀殆尽之际,于苟延残喘之时才会出手。别忘了当年齐国围魏救韩国,齐国都做了什么!”

    当年韩国申不害变法十五年,练兵十万精锐,魏国惊恐韩国继续做大,于是魏攻韩国而欲弱其国,庞涓亲率魏武卒精锐兵临韩都新郑,韩国操练的新军和十多年积蓄的国力全部拼的一干二净之际,齐国才发兵驰援。不但让韩国从此一蹶不振,连带着于马陵道之地的一场大战把庞涓斩落马下,魏国精锐之武卒全部折戟于此,魏国也从此一蹶不振。

    一下子弱了三晋中的韩魏两国,至此齐国于中原一家独大。

    有这样历史前科的齐国,卫峥怎么会期盼他会在此刻关键时期出兵驰援?其势必会效仿当年的戏码,等卫国撑不住了才会出手。

    卫峥已然想的明白透彻,当下要破宋国犯境的危局,还是要靠自己,余下皆靠不住。

    “河东一郡守军几何?”卫峥忽然问道。

    “濮阳驻军带甲四千,河东一郡倾尽全力可举兵两万,仓促之际可聚兵整军一万上下。”

    “朝歌带甲兵士几何?”卫峥第二问。

    “带甲兵士五千上下,我斗士营帐下精锐本有一万,白将军带走七千,三千精锐留于朝歌,河西一郡倾尽全力可聚兵四万,仓促之际可聚兵整军一万五千之众。”

    “宋国只给我五日时间,来不及,只能仓促带甲两万五上下……”大殿之中的群臣尽皆一语不发地望向殿前来回踱步而自言自语的卫峥。

    “两万五千……何以胜敌宋十万众?”卫峥又说道,似是自问又似对群臣询问。

    片刻,群臣看踱步而走的卫峥戛然止步,陡然转身面向群臣:“本侯诏,白起阵前大军如期推进,不得有误!另,右丞相剧辛总揽国政,即刻起速整朝歌大军,本侯不日随大军东进迎敌亲征,不得有误。”

    “君侯要亲征?”剧辛大睁眼目而道。

    “我卫国目下之统兵帅才只有白起一人,而今于西境统战,东境迎敌之统帅惟我无出其右尔。”卫峥环视群臣,百官面容浮现凝重之色显然对此次卫国面临的危机无比担忧。

    “诸卿无需多虑,我已有迎敌奇策。上大夫(璟仓)务必确保西境一线大军粮草辎重供应,万万不能在粮草供应之事拖累大军,朝议之后即刻赶至平阳;右丞相总领国政,坐镇朝歌;东境大军后勤自有郡守姜牧配合我,诸位各司其职,各尽职守,当此时刻需同心同德方能共赴国难尔——!”

    又补充道:“本侯虽为一国之主,可别忘了我乃师承鬼谷门,善兵谋略更甚治国,统军作战之能更甚领一国。”

    卫峥处事而临危不乱,更调度有方,璟仓等群臣的忧虑之心终于有所退却。

    “卫国无忧——!”

    最后只此一句,不容置疑的语气更让群臣信心莫名大增。

    卫峥转身便离廷前大殿而去,群臣当即同拜而齐声道:“臣等谨遵君诏——!”

    ……

第131章 统军亲征() 
——

    一句“卫国无忧”,卫峥言简意赅的四个字让焦虑惊惶的群臣心中莫名大定。

    卫国突然遭此大难,恐怕压力最大的非君侯莫属,国君尚且如此,做臣子的压力再大还能大过国君么?

    翌日。

    着常服的卫峥站立不动而微微仰头,双臂大开舒张而闭目不语。

    宫中几个侍女正在为其逐一更衣,旁侧挂着的赫然是一套甲胄,宫中侍从逐渐为其披盔戴甲,卫峥一身常服替换成了一席戎装。

    朝歌城的万众部将已然开始聚沙成军,今日卫峥便要带着这支军队星夜兼程直奔卫国东境。

    此番宋国举兵十万犯境而来,卫峥不让白起回援,只能以两万有余的部众应对数倍于己的宋国大军,形式不可谓不严峻,非用奇谋、奇兵、奇策不可克敌制胜。

    有道是兵不厌诈,以少胜多的例子并非没有,卫峥帐下目前仓促调动大军虽然只能聚兵不到三万众去应对宋国扑来的十万大军,敌众我寡虽形势严峻却也未必不能胜之。

    卫峥也有属于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气魄,更有傲骨。连宋康王这种几乎在战国天下中排不上号的人物都不能制服摆平,今后何以与诸雄去争天下?

    闭目不动的卫峥平静而道:“来人,传殷妃来见………慢着——!”一声叫停而睁目转头望向止步的侍从,又道:“殷妃现在宫中何处?”

    “禀君侯,夫人正在宫苑!”婢女低首如是回道。

    按照周礼规定: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为三、妃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显然,侍女声称“夫人”而答卫峥的问话,说明狐殷在后宫的地位处于第二级。

    待一席戎装披肩完成、腰悬佩剑之后,卫峥一手掌心搭在剑柄之上,边走边道:“本侯诏,集宫中百余名宫女即刻起连夜赶至河东郡,不得有误——!”

    公族宗老曾经遍寻卫国境内精选出来的百余名少女大多留待宫中至今作为宫侍婢女,曾是及笄之年,而女大十八变怕是更加美丽了罢,此次这些少女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这一招奇兵正是卫峥送个戴偃的一套“迷魂阵套餐”。

    以两万余众从正面迎敌宋军十万众,胜算无几,想要以少胜多非使用奇兵奇策不可克敌制胜。

    戎装着身的卫峥从内殿来到了宫苑,行走在九曲回廊之上,前方的湖面亭台之内,狐殷一袭白裘美艳动人。

    不过,渐渐接近的卫峥看到此刻的美人艳丽的容颜之上被一抹愁色絮绕,双眸尽显愁色而望向水中鲦鱼,始终未曾有一言,静静而立于亭,好似怅然若失不已。

    狐殷身旁的两个侍女发现卫峥的到来连忙行礼道:“拜见君上——!”

    狐殷被这声音终于吸引回神,一身戎装着身的卫峥入其眼帘,美人微微欠身道:“臣妾见过君上——!”

    卫峥微微抬手一挥,所有的侍女识趣的退下,亭台之内只有两人。卫峥娴熟的将其揽入怀中,柔声问道:“美人为何愁眉不展?可有心事?”

    狐殷并未立刻作答,过了会儿才说殷殷道:“今日朝堂之事妾身有所耳闻……”

    卫峥一听美人欲言又止之态,不用她继续说也恍然大悟了,愁眉不展原来是朝议的事情,宋康王那疯子闹的如此之凶,满朝文武,朝野上下早已人尽皆知。

    狐姬之女在卫国朝野本就名声不好,在此之前就被扣上了媚君惑王的狐妖之名,而今如此,宋举兵十万众犯境而来,更口口声声言为了得到狐姬。

    红颜祸水、倾国倾城的名头怕是更加甩不掉了。

    显然,愁容不去的狐殷已然认定宋伐卫国而来,这飞来横祸皆因她狐姬而起。

    “君上……”狐殷见卫峥未曾言,忍不住又道,却欲言又止。

    卫峥低首看向怀中仰目视来的狐殷,忽然嬉笑一声,道:“这件坏事因美人而起,自当由美人去收场!”

    此话一出把本就愁眉不展的狐殷吓得花容失色,显然是以为卫峥这是要把她送至宋国以化解刀兵犯境之危,一时间面色惨然,见此状的卫峥心中一愣,知道她会错意了,旋即摇头失笑连忙解释道:“美人误解我的话了,你是我的女人,不说卿国色天香之容貌乃倾国倾城,即便是一丑女只要是我的女人,就只能是我的女人!”

    “真的——?”怀中狐殷目不转睛的看着仰望而来,双眸似水已然欲泪而起,方才的确是吓坏了。

    卫峥前言让狐殷以为要把她送给宋王,着实把她吓得不轻,宋王偃的暴虐之名人称“桀宋”,舍人韩凭之悲剧更是让宋王偃的暴虐之名盛若空前,狐殷不敢继续想下去。

    “戴偃那厮,匹夫竖子尔,暴虐无道,残暴嗜杀,射天杀神,必遭天谴!”卫峥如此一说便低首看向楚楚可怜的狐姬,艳丽动人的双眸似含欲出的泪珠更是楚楚动人,怜悯之意油然而生,卫峥柔声安慰道:“美人不必自责,亦不必心忧,宋举兵迫境而来不是你的错,宋攻我皆因被人利用,国有此难不过是必然之举。”

    卫峥忽然一笑,柔声道:“再说了,宋伐兵而来,不正说明美人惊艳拥倾国倾城之容貌,本侯所有岂非我之福缘尔!”

    狐殷顿时娇声娇媚道:“君上~~人家打到家门口来了,君上还有心思说笑~~~”

    “所以此次破敌,还需美人助我!”卫峥旋即说道。

    “妾身一介弱女子如何助君上?”狐殷很是疑惑道。

    卫峥神秘的笑道:“我自有妙计,美人只需随我一同赶赴河东郡,坐观你夫君是如何破敌制胜,看我如何把戴偃那厮打的落花流水即可。”

    “妾身听君上的便是。”美人殷殷之声应允而道,也非常好奇。

    “启禀君侯,大军以整备妥当——!”就在这时,卫峥的贴身侍卫孟贲来到宫苑禀告。

    “传我令,即刻出发——!”卫峥头也不回的说道。

    “喏——!”孟贲领命离去,卫峥再次看向狐殷柔声道:“此番行程有些急促颠簸,让你受些苦了!”旋即起身挽着美人一同离宫,而大军也浩浩荡荡的涌出朝歌,直奔河东一郡而去。

    从朝歌都城而出的一万五千带甲兵士在连夜奔袭之下两日时间便进入了濮阳城,要不是此次随军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