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79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79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国军队终于如排山倒海般相撞了。

    卫国前军持盾兵士接受战车的冲击,兵士死死地的依附在一起,利用盾牌遮掩,每个人都知道盾牌是他们唯一可以在敌军战车冲阵时或许可保命之物。

    奔袭而来的战马看着前方垒起的盾牌只能一往无前的冲锋过去。

    相撞的瞬即,卫国持盾的兵士只感觉手臂振的发麻,有些顶住了战车的冲锋,长矛顿时从缝隙中刺出,锋利的刃口直接刺穿了战马。

    有些直接被冲突,瞬间死伤无数。

    卫国大军背水列阵,所有人都知道背水一战,卫国的兵士成了哀兵,陷之死地唯有死战方能有一线生机。

    卫峥见此局势瞬即跳下帅车,直接抢过鼓手的鼓棒。隆隆沉雷的鼓声响彻历山一带,如万倾怒涛向四面扑击而去。

    卫国的将士们本是哀兵,见闻国君亲自擂鼓,士气大振,所谓一鼓作气便如是当下。

    ……

第135章 长蛇出击() 
——

    战场之上擂鼓大作,长剑兵甲相交铿锵飞舞,长矛长枪呼啸飞掠,天空的箭雨密如蝗虫铺天压境而来,兵器的碰击,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器刃,沉绵的咆哮与嚎叫……

    历山一带都被这最原始的惨烈搏杀气息所笼罩……

    两军冲杀顷刻间陷入厮杀当中,士卒想要活命就得让敌人活不了。

    卫峥目视着战场的厮杀景象,宋军人多势众,己方兵微将寡,实打实的敌众我寡。但他丝毫不为所动,宋军看似强大,此刻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

    否则十万大军就是碾压而来。

    就在主战场交战陷入焦灼厮杀数个时辰之际,宋军的腹背忽然出现了一支军队,无一不是身披黑金甲胄,带铁器刀兵的精锐。

    策马在前的首将赫然便是都领护卫孟贲。

    这是奇袭句渎的三千精锐,莫不是卫国帐下的精锐之兵,卫国真正的王牌劲旅。

    显然,孟贲率领这支奇兵焚烧了宋军的粮草辎重后便折返而来,有卫峥提前给孟贲定下策略,中途绕过了驰援句渎的宋军,而今出现在敌军背后。

    “众将士们听着,君侯就在前方,给我杀过去——!”孟贲不愧是力拔山兮的卫国第一猛士,一吼之下面额青筋暴起,威风凛凛。

    “杀啊——!”

    三千精锐犹若黑云压境,直接从宋军背后奔袭而来,这三千精锐不论是兵制、还是装备的兵器都是精中之精,斗士营帐下的三千精甲可比肩万众大军的威力,从宋军后背冲杀而来,威力绝不可忽视。

    “大王,我军腹背突现敌军——!”宋军的将领惊恐的看着黑压压的军队奔袭而来,目前大军兵锋都一致朝前,这背后的一支敌军奇兵简直要了命。

    顷刻间,孟贲率领的三千精甲杀入敌军之中犹若狼入羊群一般,宋国大军本就涣散,孟贲的兵锋遥指戴偃的中军冲杀进来,这支精锐奇袭之兵顷刻间让对方的阵脚大乱不止。

    另一边的卫峥遥看着宋国中军大乱之中,孟贲这个猛士冲杀进去斩杀敌军如镰刀收割一般,敌军中阵大乱的一幕让他兴奋的吼道:“孟贲之勇,天下鲜有人能及,不愧是本侯帐下第一勇士——!”

    三千精甲冲杀入宋国中军阵列,一个个顷刻间便杀红了眼,没有一个敢放松警惕,四面皆敌稍有松懈就可能死于乱器之下。

    卫峥没有因兴奋而不知所措,孟贲亲率三千精锐驰援而来,更于此刻杀入宋军中阵,别看现在杀威滔天,但三千精锐面对宋国几万大军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帅车之上的卫峥瞬间大吼道:“宋军已然大乱阵脚,传我令,三军即刻变阵扑杀上去……”卫国的将士看着国君持剑出鞘,剑锋遥指前方的敌军:“杀——!”

    一个将领大吼一声:“三军听令,列阵长蛇……”

    战场西部濮水边缘的卫国大军顷刻间转守为攻,军中棋手不断变换旗语,背水列阵的大军立刻变换出新的阵仗,正是长蛇阵!

    卫国的大军迅速调动,变阵,长蛇阵开始形成,犹如巨蟒出击,长蛇阵的机动能力超群,素来以行军、追击而出名,宋军已然大乱阵脚,如今交战的平旷地带更是让长蛇阵如臂挥使一般游刃有余,长蛇阵发挥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长蛇阵两翼的力量最为重要,卫国没有机动性更强的骑兵,但依靠战车依旧可以弥补,再说此时此刻的宋军不可能有反击破阵的能力。

    “首尾至,绞杀——!”卫国将领在阵仗前大吼。

    列阵如长蛇的大军在平旷的战场上顷刻间如巨蟒蛇身横撞敌军,两侧的战车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绞杀着宋军。

    放眼天际俯瞰这片战场,长蛇列阵的卫国军队犹若黑色的巨蟒一般在平旷的战场上无所不敌,而另一边则是孟贲的三千精锐在宋军中阵抱做铁拳,内外夹击之下宋国十万大军悉数间兵败如山倒,根本已无力组织反击,更别说想要破阵了。

    宋王大吼不止:“给我冲——!后退者死——!”

    宋军将领知道大势已去,卫军已然愈战愈勇,有着势不可挡的态势,“大王,败了!我们败了,快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大王——!”

    “可恨呐——!寡人中了那厮的缓兵奸计——!”宋王眼看着前方如巨蟒奔袭而来的敌军就要冲破帅帐,再不走就可能战死此地,囤积在句渎的粮草被焚烧殆尽,就算想要来日再战也不可能了,射天杀神的宋王偃也突然心生胆惧,一怒之下竟是挥刀斩了一名士卒,怒吼一声:“撤军——!”

    如临大赦一般的将领闻声立马吼道:“快撤——!”

    另一边,帅车之上的卫峥举目望去,发现宋军全境溃败,已经没有再战的心思,看着宋军举兵败退的景象,卫峥大喜更使劲全力的大吼:“宋军溃败,给我乘胜追击——!三军将士们,前面的宋军就是良田、功名、爵位、美人、富贵、给我杀——!杀——!”

    直到再也无力喊出声,卫峥才收声坐在帅车之上,润了润干涸的咽喉而目视着全境溃败的宋军正被己方追杀,此情此景卫峥难以自制的大笑。

    这一刻,终于落下了心中的石头,没有人知道此刻他的背后早已经浸湿了一大片,十万大军压境而来,兵力数倍于己,更是第一次统军迎敌,没有人比他承担的心理压力会更大的了。

    这一刻身肩的压力随着宋军的溃逃悉数消失,卫峥并非神,此刻终于忍不住仰头狂笑不止。

    因为他知道这一战之后,天下将因卫国而震动,这是象征着战国第八雄主正是崛起的一战,以两万大军战五千乘劲宋之十万部众,卫国更两线作战,如若白起西征大胜凯旋,卫国两线作战,两线大胜,声威必将浩浩荡荡。

    濮阳城。

    “什么?我军大胜——?”河东郡守姜牧下意识的直立身子,眼珠子瞪得滚圆而死死地的凝视着来报的斥候。

    “禀郡守,我军破敌制胜,宋十万大军溃不成军,君侯诏令,即刻命郡守加紧调拨粮草,并倾全郡之力五日内再征集兵丁一万送至前线,不得有误——!”

    姜牧闻斥候密令,旋即道:“速速回报君侯,五日之内粮草辎重、一万增兵必送达前线——!”

    “喏——!”斥候抱拳一拜立刻褪去,姜牧看着斥候离去,不禁自言自语:“胜了……胜了……大胜啊——!”

    ……

    桂陵城。

    此刻的桂陵城已经易主,白起亲率数万大军对此城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连番猛攻终于破城,卫国以阵亡六千五百余兵士,伤近万兵士才啃下这块硬骨头。

    攻城之战从来都是绞肉机,白起领军也不例外,更别说桂陵城本就防备着,即便如此,城已然攻破。

    破城之后便屠城的例子以往都是数不胜数,甚至是惯例,城内的百姓本以为杀红眼的军队破城而入便会屠城,不过此刻,卫国军队控制桂陵城之后并没有出现城内老百姓担忧的屠城景象,白起谨遵卫峥的嘱咐,大军破城而入,首先便是与民约法三章。

    此时此刻,白起正在城内徒步而行,刀兵已息,一部分将士戒备,余下者都在进行尸体处理,城内的老百姓也都在惊颤中出来照理伤员,帮忙清理城池战后事宜。

    城中老百姓对于白起亲自约法三章之事本有顾虑,但随着时间推移也终于相信了,卫国军队控制城池至今都未曾虏虐百姓、更无杀人放火之事,城中的老百姓也渐渐退却心中的惊恐。

    “禀大将军,河东信报——!”

    ……

第136章 祸水东引() 
——(大家记得投推荐票、和把本书放入书架,喜欢本书还望多多支持石慌,拜谢!)——

    身披戎装带属下数员的白起在巡查城内境况之际,一个兵士飞快而来,并送上一份卷轴,道:“将军,河东大捷,这是君侯亲笔密信——!”

    白起一听瞬即接过卷轴打开逐一览阅,静默不语的看完内容之后白起也忍不住面露喜悦,卫峥亲率不足三万大军亲征迎敌宋军于河东郡,旬日前卫峥亲自领着从朝歌赶赴前线的一万余大军中道折转平阳城。

    两人更见了一面,白起曾一度表示放弃进攻桂陵而聚兵合将迎敌宋军,若合兵白起这里有五万大军可以赶至河东再战,加起来便有近八万大军,与宋军不相伯仲。

    但卫峥否决了——!

    身在西境猛攻桂陵的白起却时刻担忧河东战事,而今大捷信报一来,不但欣喜心中的大石也得以落下。

    白起收敛了思绪,立即道:“传令下去,伤员尽数留待城内养伤,姚尤,我给你五千兵马留守桂陵。”

    “喏——!”

    “余下大军休整一夜,明日破晓随我东出——!”

    “喏——!”

    卫峥的密信正是要他先放弃西进攻魏地,战机和局势瞬息万变,此番宋军大败,卫峥更是以不到三万大破十万宋军,西境白起这一路大军又攻破了桂陵城,两路大军皆大胜尽收囊中。

    一向在列国眼中都是弱国的卫国,突然如此强大,群雄必将为此震动,尤其是齐国,别看现在齐卫刚刚达成联盟,但卫峥忽然展现出如此强大一面,齐国不可能会对这个家门口的卫国无动于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局势超出了掌控而生新的变数,卫峥也很无奈,只能随机应变了。

    事情因宋国而起,破局之地必然是宋国。

    卫峥让白起率大军兵锋转向河东,这是要以进为退。

    ……

    三日之后,白起率领五万大军与卫峥汇合,顷刻间卫国东境大军直破九万众,近十万大军,卫国几乎再次倾尽国力而出兵,号称十万精兵。

    剧本一下子便翻转过来。

    此刻正直午时,卫国大军安营扎寨与历山脚下原宋军扎营之地,卫峥和白起两人徒步在历山东部的雷夏湖沿岸。

    白起随行在卫峥右侧,深思片刻便道:“兄长,此番命白起率军而来,是要改变长策,西扩转东扩而掠宋疆土?”

    “掠宋地不假,但我不敢要啊,左手夺了宋国的土地转手便要丢出去。”

    如此一说反而让随行的白起狐疑不解,“夺了地又不要?兄长……白起愚钝——!”

    卫峥轻笑一声,远眺湖面长叹道:“时不待我,因时而变。”收回视线转而落在白起身上,又道:“此次宋国这个变数已经让我不能蛰伏下去了,两线作战而两线大胜,我卫国不足五百里地却能东征西讨而战无不胜,齐必忧我。”

    如此一说白起倒也了然,显而易见,如今卫国西进掠魏疆土,已取桂陵城,仓促迎敌宋国犯境之兵,以不到三万众大败宋国十万大军。

    宋王偃虽然是个庸主,但宋国大败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等于是在告诉齐国,西进中原咽喉之地已经出现了一个小霸,你管不管?

    卫峥继续道:“而今我乘胜追击,举兵近十万东征宋国,若是此次于富饶之宋地拓土开疆数百里,于齐国而言待我卫国假以时日定会成为齐国西进中原的最大阻碍,乃至成为齐国霸业的强大威胁。”

    “此番我大军攻宋实乃为下一步请齐国出面调停而走的第一步棋。”卫峥一语道破玄机,又笑道:“如今齐国内政不稳,不宜对外用兵此为其一;其二嘛……”

    说到这里,卫峥忍不住一笑,道:“起弟可能有所不知,这宋王戴偃就是条疯狗,除非你把他打怕了下一次才不敢来咬你。而疯狗更不能以常理度之,疯狗更是逮着谁就会咬谁,此番我制服这条疯狗,下一步便是引导他去咬齐国。公孙衍小施以微计就能让他扑上来咬我,为何我不能再施一计让他去咬一口齐国?嗯——?”

    卫峥看着若有所思的白起与自己一同随行,又笑道:“疯狗不但不知天高地厚,还很记仇!”

    “如何祸水东引?”白起直接问要点。

    “齐国……有雄霸天下之资,亦有傲视天下之心,齐威王虽不失为一代雄主,然齐国终归小家子气了,齐赵西北之争;齐燕北境之争;齐楚淮北之争……”卫峥说着慨然一叹,补充道:“齐国……终归不如秦国,虽并强却差了火候,本可为强盗却偏要为贼而行偷鸡摸狗之事,无秦国放眼天下的气概却为窃取邻邦寸土之地而高兴万分,如此强国不足道也。”

    说到这里,卫峥旋即语气一转,笑眯眯的对白起轻声说道:“如若我此次把宋国西境疆土悉数打下来,我占一点点,在奉还给宋国一些,再把其中最富饶之陶邑献给齐国,如何……”

    白起闻此一言旋即转目看向了卫峥,后者此刻一副笑眯眯神色阴谋的味道简直扑面而来。

    卫峥说道这里了,白起心中越来越明朗,顿时顺着卫峥的话推演下去,道:“而今我卫国展现如此强大,齐国必然忌惮我,如若我再把富饶宋地之陶邑吞并,齐国更加忌惮我进一步做大。而倘若我将陶邑奉上献于齐国,强己身而弱彼卫,齐国面对如此大礼必然动心。”

    白起若有所思的继续说道:“齐国一旦不客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