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战国霸天下 >

第95部分

战国霸天下-第95部分

小说: 战国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不好了,燕国出大事了。我们蓟城的分舵已经被乱军一把火烧了!”

    “你说什么?”这胖掌柜的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乱军?燕都发生什么事了?”

    “掌柜的,这燕王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竟是效仿尧舜让贤之举,禅位王位给燕相国子之做燕国之主,还把近三百多位大臣罢免,让子之重新启用他的亲信,燕太子得知消息震怒之下带着他的军队就从西边打过来了,,对了,打着什么平‘子之之乱’的名号,目下太子的军队怕是已经到了蓟城。”

    “哦,掌柜的,还有一件事情,齐国带数万大军车数千乘说护送公子职入燕,那些被罢免职位的旧臣纷纷拥护公子职,期盼齐国大军入燕国平乱,目下齐国大将匡章将军率军已连克数城,几乎无往不利,肯定会打到燕都。”

    掌柜的一听下意识的直立,“燕国是怕是要大乱了,三十六计走为上,是非之地咱们还是赶紧撤。硕明,赶紧吩咐下去备几路马车收拾东西,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落下一个字儿,燕国不能待了,不能待了。”

    “好嘞,小的这就去招呼。”

    “慢着……”掌柜的又叫停:“那个蓟城兄弟分舵的人去哪儿了?逃出蓟城了吗?”

    “掌柜的,人是逃出来了,正往西边的赵国方向去了,不过大多数财货没来得及收拾,估计被乱军搜刮干净了。”叫做硕明的这个青年忽然一愣,旋即道:“对了,掌柜的,兄弟分舵的人意外收获了一条大鱼啊。”

    “大鱼儿?”掌柜的的疑惑道:“什么大鱼儿?”

    “掌柜的,你绝对想不到,蓟城大乱时秦国质燕的公子和兄弟分舵的人一块入赵国了!”

    “秦国公子?哪个公子?”

    “似乎……哦,是公子嬴稷!”

    “公子稷?哈,咱们这兄弟分舵也算是走运,知道了,下去吧,赶紧的招呼大家快点收拾行李,我们也去赵国避避风,与兄弟分舵会面。”

    “遵命——!”

    掌柜的在屋内来回踱步而走,忽然大喜,“燕国大乱,金饼在望啊!”

    这不是正是大发横财的绝好机会?管他谁打谁?只要在打仗,就能发横财啊。

    这胖掌柜的连忙追了出去,“硕明,知会中山国分舵的兄弟,总舵北运的那批货先囤积中山国,赵国也放一点,狡兔三窟……硕明……硕明??”

    ……

    朝歌。

    十日之后。

    卫国君臣文武汇聚庙堂之上,例行朝会。

    “报……北燕急报……”从殿外就开始大喊的一斥候快步奔入殿内,面向君座上的卫峥单膝抱拳,“……禀君上,燕国内乱,燕王昭告天下禅大位让贤于燕相子之,太子平举兵平乱,燕国旧臣拥护公子职恭请齐国平乱,齐国增兵三万,原护送公子职的齐军大举北伐燕国,连拔河间、武桓、曲逆三城,但公子职却下落不明。”

    信报斥候刚刚禀明,朝堂之上群臣顿时一片哗然,嘈杂的讨论声絮绕在庙堂之上。卫峥乐了,这燕国还真是够乱的,齐国也敢请?这平乱的军队马上就要变成夺国的军队,还夹道欢迎?

    “齐国乘机燕国大乱伐战,燕国怕是挡不住齐国兵锋啊。”璟仓在殿上自言自语:“齐国护送一个公子职,带甲士数万,车乘上千,更让匡章统军,虽以平乱之名,恐怕是引狼入室啊。”

    “热闹了,啊?”卫峥环视群臣笑殷殷的声音响彻朝堂,“热闹啊,我们西境的近邻韩国叫嚣伐秦复仇;西僻之地的巴蜀苴三国大乱不止;秦军劳师远征汉中蜀地;荆蛮楚国也成惊弓之鸟,不断增兵巫郡、黔中。现在燕国又大乱,齐国趁机以平乱之名伐燕……”

    “东、西、南、北,天下四境多热闹,啊?”卫峥笑呵呵的看着众人,“我们中原到反而相安无事了,诸位说卫国是不是太闲了,闲到没事儿了?”

    “君上,赵国也很闲啊。”剧辛笑道。

    “不不不!”卫峥连连罢手道:“赵国不会闲,赵王赵雍岁年轻却不能小觑啊。寡人估计赵王也在趁机谋利。”

    赵武灵王是个很会打算盘的君主,公子职下落不明?卫峥会心一笑,估计从齐国那里逃到了韩国去了。

    卫峥想了想自己横空出世,这公子职会不会逃到自己的卫国来,但很快就否定了这个念头,卫与齐结盟,公子职不可能逃到自己的地盘上来避难。

    那就是韩国了,如果历史没有多大的变故,正好赵武灵王这个极为会打“政治牌”的君主把公子职给找到了,并送到了燕国拥立其为燕王,公子职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燕昭王了。

    燕昭王置“黄金台”招贤纳士,吊死问孤,与燕国百姓同甘共苦,在后来是广为流传。

    赵雍护送公子职复国,他赵武灵王心中打着的小九九卫峥清楚的很,赵雍这个人恨不得一日就能把中山国给灭了,拥立公子职为燕王这是要交好燕国,为灭中山国而埋下的伏笔,同时也是不愿让齐国北上继续做大。

    卫峥一想到赵武灵王,不由得顺其自然的想到了另一个人,秦国的公子稷,秦质公子稷在蓟城,现在燕国大乱,这个未来的秦国君主,秦昭襄王要么就死在了蓟城,要么就与他母亲一同逃离燕国去赵国避难去了。

    这又被赵武灵王给捡了个大便宜,先是拥立公子职,后来成了燕昭襄王,后又拥立公子稷,后来成了秦昭襄王,可见赵武灵王的眼观之犀利。

    不过赵雍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护送公子职回燕国而让赵国得到了灭中山国的机会,而护送公子稷回秦国确是换来秦赵长平大战。

    本想护送公子稷返秦,让秦国因王储之争而生内乱,也确实内乱了,但也给为赵国埋下了灭顶之灾。

    卫峥心中长叹一声,旋即抛开脑中的思绪,环视群臣而道:“天下这么热闹,群雄玩的这么起劲,卫国怎么能不凑热闹呢?”

    “大争之世,卫国万万不能闲着——!”

    ……

第051章:故伎重演() 
——

    天下这么热闹,卫国也的确不能闲下来,既然去凑热闹,那就要抓准时机更要压准法宝,可不能想赵雍那样把自己坑了。

    卫国的地缘格局注定不能轻易与周边诸国再生战端,卫峥也吸取了魏梁国衰落的教训,在四战之地而四处征伐,一旦失足落水就可能遭到群起攻之的危险。

    魏武侯和魏惠王这两代君主也知道魏国的地缘格局处于先天劣势的状态,两代国君四处征伐抛开好大喜功这一层面,想必也是急于迫切的让魏国摆脱这种不利局面。

    魏国四起征伐采取以战止战的方式无疑是在走钢丝,一直打胜仗还好,但天下没有绝对不败的军队,即使魏武卒号称天下无敌,一朝失足便是满盘皆输。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魏国在马陵道折戟之后,优势的局面急剧下降,马陵道大败的结果便是遭到群雄从四面八方攻来。

    墙倒众人推!

    以战止战过于凶戾,除非永无败绩。

    当今卫国挤入“七雄”行列,继承了魏梁国的七雄的交椅,同样也不得不继承魏梁国的地缘劣势。

    在中原轻易生起战端一不小心则可能重蹈魏梁国的覆辙,有人已经在前面栽了个大跟头,卫峥自然要规避这个坑。

    卫与周边邻国短时间内只能交好,不宜生起战端。

    恰恰相反,卫峥在收敛兵锋之后更要主动与魏梁国修盟,自己不轻易去惹事生起战端,也要谨防他国想要弱卫的动机,起码要防止在出师前寻找个讨伐卫国的名义也不容易。

    与中原诸国交好,互通有无至少五至十年不变,老老实实的呆在中原积蓄国力,再紧紧的抱住齐国的大腿,让他去惹事显威风,捅出了篓子也是齐国这个“大哥”背锅。

    至于吴越之地这块疆土打下来,也只是打下来,这块地白起能不能独自守住至少二十年不易主,匍匐在中原四战之地的卫峥,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直接帮衬,更多只能全凭白起能不能成为江东小霸王而威震一方,远在中原的卫国至多在这段时间内只能曲线救援。

    中原卫国短时间内肯定不能直接伸手过去治理江东,只能靠那位贤人治理,靠白起镇守。

    这天底下除了卫峥恐怕也不会有第二个君主如此放心让臣子远在千里之外拥地自尊、拥兵自重了,假如在千里之外的白起自立一国,身在中原的卫峥根本毫无办法。

    ……

    “旬日以来我日夜思量三国合纵如何能够成势,如何才能不重蹈犀首合纵失败的覆辙……”此时此刻,朝会散去没多久,璟仓、白起、剧辛三人便被招入内殿继续商议。

    “常言道,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剧辛自言自语。

    “说的好!”卫峥当下遥指右丞相而笑看着众人,这句话他已经在臣子面前说过很多次了,“为善交而盟不会善终,为止战而盟不会止戈。与其许以大利而合之,又不如示以警而自联之……”

    卫国想要搞啮桑会盟,把齐国和楚国一块儿拉到宋国境内去谈判,就这么直直的去相邀这两个大国,齐王楚王未必会鸟你,确切的来说是一定不会鸟你,甚至会嘲弄。

    卫峥旋即收敛笑意,“会盟前还需办一件事儿。子辛,你着手准备出使齐国,告诉齐王就说楚国企图在齐国伐燕之际,窥视江淮之地,更欲灭越国。”

    说到这里,卫峥又调转视线落在璟仓身上,“璟仓,你呢就去楚国,你去楚国就不用带符节了,也不用带卫国使臣的名义前去,就以拜访探亲为由,让卫国的一些商社冒充一下你的亲戚,噢,就让晋闲商社配合你,随后想办法把一个消息传入郢都楚王的耳朵里。”

    想了想,卫峥嘿嘿笑道:“让楚王得知,齐国想要拉拢卫国欲占江淮之地灭吴越,楚王得知定会把你招入宫中询问此事,第一次质问你就假意虚以为蛇一概不认,倘若楚王问话卫国右丞相去齐国是干什么,你就以亲迎绫妫公主为由,正好,齐国的公主应该来了吧。”

    “于是楚王定会有第三问,你便如实的承认,并向楚王解释,卫加入齐国征伐吴越是真的不假,却实乃无奈之举,蛮越三夷之地距离中原天高地远,卫国根本没兴趣,可齐国要卫国与他一并南下,卫国与齐又有盟约,能不答应嘛,所以只能答应了!”

    “璟仓啊,大要如是,具体应对就需要你随机应变了。”

    讹楚诓齐,

    剧辛和璟仓微微一滞,这又要故伎重演啊,这就是所谓的“示以警而自联”的精髓?尤其是剧辛,感觉这味道熟悉的很,当初讹魏诓齐不就是这样的嘛,这边卖了那边,那边也把这边给卖了。

    也怨不得卫峥要用这样的计谋,自楚威王时代起,楚齐淮泗之争便是宿愿难消,两国互有芥蒂,互相警惕对方,加上现在的乱局卫峥两头讹人,大有可为。

    总之,现在的战国乱世,说真话别人未必信你,说假话反而深信不疑,也是积怨累累导致互不信任的结果,才会让纵横家游刃有余。

    前戏布置下去了,啮桑会盟就不会告吹,正好当下的乱局,齐国在伐燕、楚国增兵巫郡、黔中,这齐国、楚国都是百口莫辩。

    你齐国要是解释说在打燕国不可能南下,楚国肯定不信了,定以为这是个幌子,燕国虽然大乱,但毕竟是正统的周天子分封之国,正儿八经的嫡系诸侯国,不是巴蜀、吴越能比的。

    三晋、秦楚也不会容许齐国灭燕,所以肯定是个幌子,明面上是伐燕,暗地里谋取江淮吴越才是真。

    同样的,楚国方下也在西境剑拔弩张,齐国也肯定不幸,绝对认定楚国就是在打障眼法,秦国在远征巴蜀无暇顾及山东局势,这不正是你楚国谋取吴越之地的大好机会?你说没有这回事?信你才怪!

    “是不是很有意思?”卫峥解释了一遍,笑看着三人,剧辛和璟仓两人面面相觑不语,卫峥又笑道:“不管有没有意思,我们去宋国的啮桑搭个台,坐看齐楚两国怎么虚伪的应对,这处戏码,子辛你可要好好把关啊,差不多火候你就索性开门见山的把话挑明了。”

    “建议三国合纵分了吴越之地,省得互相猜忌来猜忌去的,弄得两国为此心力憔悴,你呢做个‘蠢货’在中间要江东一郡,北边归齐国,西边、西南边全划给楚国,不行就拉倒。你这样的建议肯定被齐楚两国认为你是愚蠢至极。”

    “于齐楚两国而言定会以为,既然有卫国在江东做个南北缓冲要地,江东虽然是最好的一块的,但这个法子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日后在图谋江东也未尝不可。”

    众人微微点头。

    显然,在齐楚两大强国眼里,卫峥不自量力的横插一脚入主江东,这里距离中原天高地远的,在齐王和楚王眼里,江东一郡不过是暂时揣在卫国手里,这块地最终要么齐国的、要么是楚国的,来日找准机会从卫国手里取了,简直如探囊取物。

    而卫峥早已决定好了一切,一旦打下了这块地,他就抱着放养二十年的决断,让白起坐镇江东拥兵自重,并且迁移一批国人和努力过去开发,再送一批精锐装备下去之后就不管了。

    他相信白起能够守得住,自己也不可能在邦交上无动于衷,而齐楚两国也绝对不会想到卫峥有这样的魄力放心的让一个臣子远在天涯拥兵自重、坐地自尊。

    在外人看来,白起若在江东,和自立一国没什么区别。

    甚至,已经想象到了今后会有各种离间他和白起的计策。

    卫峥打下这块土地根本就没想着在二十年内能为中原卫国提供什么,江东一郡是卫国的霸业之基,短时间内彰显不出来,一旦等到将来卫国的疆土延绵至此与江东连接,威力必将彰显。

    ……

第052章:无中生有() 
——

    入秋之际,天下四境可谓一片大乱,西边乱了,北边乱了,南边的吴越之地爆发战乱也不远了。

    剧辛和璟仓两人分为两路人马,这两人当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