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双谍传奇 >

第282部分

双谍传奇-第282部分

小说: 双谍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少卿向柜台里面伸了一下手,说:“请你问一下你们经理,或者老员工,他们会告诉你。”她又说:“我一向用这个印章动账。”

    年轻的银行职员走到另一张桌子前,把印章交给一个戴老花镜的职员看。那人看了看印章,又看看柜台外的左少卿。他随即起身,在几个铁皮柜里翻寻了一遍,终于拿出一个账册来,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终于,老职员翻到其中一页,就指给年轻人看。他又翻转手里的印章,显然正在和账册上的印章做着比较。

    这个时候,正是左少卿和柳秋月最紧张的时候。如果印章不符,她们不仅拿不到钱,可能还会有大麻烦。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她只有再次求助张雅兰了。

    鼻子尖上挂着老花镜的职员小声和身边的年轻职员嘀咕了几句,就慢慢走到她们面前,不动声色地看着她们。然后说:“两位同志,您的账我们已经查到了。不过,这个账已经许多年没有动过了,账里又有一些特殊情况,所以,我要先向经理报告一下,然后再给您办理。”

    左少卿平静地说:“老同志,是一些什么特殊情况?”

    老职员仍然不动声色,“对不起,我要先向经理报告。两位请稍候。”说着,他就拿着印章和账册进了里面一扇门。

    老职员的这个说法令人生疑,也令人畏惧。他给人的感觉是,他正要借这个机会去给派出所打电话。左少卿不能不想到这一点。但她现在没有办法,只能等。她回头向柳秋月笑了一下,示意她镇静。

    几分钟后,一个身穿中山装的中年人跟在老职员的后面出来。他走到柜台旁,手里拿着那枚印章,和气地说:“我是这里的经理。是你们两位要用这个印章查账?”

    左少卿轻声说:“是,有什么问题吗?”

    经理笑着说:“我想问一下,怎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动过这个账呀?”

    左少卿说:“过去一直在国外。这次回来,就是要清理这个账。”

    经理点点头,“噢,是这样。那么,请两位到我的办公室来吧。这个账里有一些情况,我需要向你们做一些解释,还有一些手续要办理。请吧。”他这么说着,就打开柜台边上的一扇小门,示意左少卿往里走。

    经理的这个手势,很容易给人“请君入瓮”的感觉。但左少卿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她领着柳秋月进了那扇小门。

    经理的那间办公室,正是当年杜自远的办公室,里面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左少卿环顾周围,心里又是一阵波动,过去的情景,又雾一般漫上她的心头。

    经理客气地请左少卿和柳秋月在沙发上坐下来。他又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她们对面。此时,那个老职员和年轻职员则怀里抱着一些账册和单据,也走进办公室,在门口的一张圆桌旁坐下来,安静地看着这边。

    这个情况,让左少卿略略地安下心来,看来确实是要办一些手续。

    经理笑容满面,温和地问:“您贵姓?”

    “姓左。这位姓柳。你是不是还要看一下我们的证件?”左少卿说着,就把自己的证件递给他。

    经理看过证件,双手还给她,说:“左同志,是这样,这个账户里不仅数额比较大,而且比较复杂。您在国外,可能不知道。头一个问题是,过去用的旧币要兑换成新的人民币,比例是……”

    左少卿笑着向他摇摇手,“经理同志,旧币兑换新币的事,我们已经知道,比例也知道。请您按规定办吧,我们没有意见。”

    经理笑了,“那好,这是第一件。第二件是,这个账里有一笔美元,还有一批黄金,数额也比较大。按照上级的规定,外汇和黄金都要上缴国家,我们只能按汇率和黄金的国家定价,给您折算成人民币,您看……”

    hr

三百九十九、 现金() 
左少卿意识到,她不能事事同意,应该表示反对才合理。

    她笑着说:“经理同志,我并不想动这笔美元和黄金,想留待以后再说。”

    经理认真地说:“对不起了,左同志,这是上级的规定呀。”

    左少卿摆出据理力争的样子,说:“但是,这是我的私人财产呀,怎么处理,应该是我的权力吧。”

    经理就摆着手说:“我也非常对不起,这些确实是国家的规定。过去您不在,没有您的签字,我们不能随便动,所以还保留着这些外汇和黄金。现在您来了,我们就必须按国家的规定办了。”

    “我没有其他选择吗?”左少卿放缓了口气。

    “没有其他选择。这些都是国家规定,所有外汇和黄金都由国家统一管理。”

    这么一个情况,左少卿需要转圜,就把目光转向柳秋月,微笑地看着她。

    柳秋月极其聪明,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此前她一直很紧张,脸色比较严肃。此时就顺势一甩手,做出很不高兴的样子说:“我不管,反正是你决定的,将来有什么麻烦,也是你去解释,不关我的事。”说着,就把脸扭到一边。'

    左少卿就把脸转向经理,笑着说:“我们家里有一些麻烦事,可不可以商量一下,给我保留一部分?”

    经理摇摇头,“真的很抱歉,都得上缴,请您多担待。”

    左少卿犹豫了一下,就点点头说:“那么,就这么办吧。还有什么事?”

    经理说:“还有第三件事。这个账上,还有一些在国外的投资,比如投资伦敦的股票,投资香港的外汇,等等。过去,这些投资都收回了,但一直没有人签收,所以,还悬在账上,需要请您一笔一笔地签收。这件事,需要费一些功夫。”

    左少卿这下子想了起来,当初,叶公瑾把杜自远关押在许府巷,就是要他收回这些投资。现在来看,这些投资确实都收回了,只是叶公瑾没有来得及签收罢了。

    她笑着说:“这件事我知道,解放前就都收回了,是不是?”

    经理笑着点点头,“正是这样。”

    左少卿说:“当时比较乱,家里人都忙着别的事,就把这件事给耽误了。经理同志,这些外汇,是不是也要上缴?”

    经理再次笑着点头,“是的。”

    左少卿挥了挥手,“算了,都按国家规定办吧。”又回头说:“秋月,你不要不高兴,也只能这样了。”

    柳秋月一挥手,“我不管,只要给我钱用就行。”

    经理听到这个话,就向坐在门口的两个职员做了一个手势。那两个职员立刻开始忙碌起来。

    接下来的这个过程很漫长。两个职员把算盘打得噼啪响,一会儿填单据,一会儿跑到桌边打电话,一会儿又跑出去拿账册,或者发电报。然后就把一张一张的单据送到经理面前,让他签字。经理签完了再交给左少卿。左少卿就在单据上仔细盖了印章,然后递给柳秋月看。

    每张单据上的数字都很大,让柳秋月心里非常震惊。但她却总是撇着嘴,一副不屑的样子,把看过的单子向桌上一扔。

    整整两个小时后,所有清账的手续才全部办完。'

    左少卿转向柳秋月说:“秋月,你也别生气了,所有的钱,都转到你的名下,这样行不行?”

    柳秋月就说:“我要现金!现在就要!”

    左少卿就转向经理,说:“麻烦您,把所有的钱都转到她的名下。另外,再取一万块钱的现金,好不好?”

    经理连连点头,“行的,没有问题。”

    又过了半个小时,一个新开出来的存单和十捆十元面额的大票,都整整齐齐地放她们的面前。左少卿看也不看,就把那张存单收进自己的口袋里,只把那十捆钞票到柳秋月面前。

    柳秋月当仁不让,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帆布包,将那些钞票整整齐齐地放进去。

    经理笑容满面,搓着手和她们一一握手告别。

    左少卿看出来,这个账户清理完毕,一定是他的一大成绩。

    左少卿和柳秋月离开这家银行,在门外叫了一辆三轮车。

    坐在车上,左少卿笑着说:“秋月,没想到,咱们还挺顺利的,是不是?”

    柳秋月也捂着嘴直笑,“姐,我可挺紧张的。我好担心他们会给派出所打电话。”

    “我也是。不过那位经理也挺高兴的。”

    “姐,你不知道,以前这个账上的钱,只是一个数字,既不是存款,也不能用来放贷。现在,他的银行里一下子增加了一大笔存款,他当然高兴了。”她拍了拍怀里的帆布包,“姐,咱们现在有一万块钱了,好重的呀!”

    “这下,咱们的经费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姐,是一万块呀,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柳秋月开心得脸都红了。

    说起来也是难怪。今天的人,对一万块钱已经不太当一个事了。可在当时,却是一笔真正的巨款。还要过许多年之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上终于出现一小批富人的时候,他们才被称作“万元户”,由此就可以知道,一万元对柳秋月来说,意味着什么了。

    这个时候,左少卿拿出那张存单,递给柳秋月。

    柳秋月用指尖点着数了一下,张大嘴说:“姐,一共有十七万多呀!叶公瑾可真存了不少钱。其实,咱们有这一万块钱就足够了。”

    左少卿笑着说:“不给他留着。算是他对咱们的支援吧。”

    柳秋月笑着说:“这下,我想买的东西就都可以买了。”

    左少卿也笑着,“买吧,需要什么就买什么。”

    但是,左少卿和柳秋月这么高兴,远在台北的叶公瑾可就不高兴了。这些可都是他的私房钱呀。

    大约一个星期之后,叶公瑾就得知了这个让他痛心的消息。但是,这个让他痛心的消息也让他确信,他以前对左少卿的判断,都是准确的。

    到了这天的下午,柳秋月口袋里装了整整二百块钱,都是十元的大票,腰杆直直地去了夫子庙废旧五金交电商店。用今天的话说,她这是要去“淘宝”了。

    柳秋月进去的这个废旧五金交电商店,是由几间高低不齐、阴暗混乱的旧房子串通而成的。墙边立着摇摇欲坠的木头架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电器、零件、电线和许多说不出名堂的东西。中间有几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散乱地堆满了各种线电元件和五金配件。所有的东西,都是肮脏、陈旧、残缺不全、落满了灰尘的。

    柳秋月在这些架子和桌子之间穿梭着,寻找她想要的东西。

    她一直走到一个屋角。她昨天来的时候就注意到,墙边的架子上放着一台立式的收音机,这是一台亚美牌型五灯收音机,正是她想要的那一种。

    抗战时,她随着姨妈一家逃难到武汉。在汉口,她进了军统办的线电训练班。其中有一节课,就是通过收音机学习短波电台的收信机部分。使用的教具,就是这个亚美牌型收音机。她的老师对这台收音机有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最顶级的收音机。甚至在世界上,也可以排在前列。老师也对这台收音机做了极其详细的讲解。这一堂课,让柳秋月对这台收音机有了很深的了解和记忆。

    即使她今天回忆起来,有关这台收音机的各种功能,也仍然记忆犹新。

    这台亚美牌型超外差五灯收音机,是上海线电有限公司于一九三五年开始生产的。但它的内部电路则是由美国公司设计的,使用的电子管是美国r公司专门为这台收音机定制的。

    这套电子管在行业内被称为“亚美旁特”。它的本意是美国公司为中国公司生产的“贴牌”产品。这和今天的中国公司为外国公司生产“贴牌”产品刚好相反。但时至今日,“亚美旁特”这四个字,已经成为对这套电子管的赞誉,表明它的质量,确实上乘。

    柳秋月看中的,是这台亚美牌收音机的短波频段,以灵敏清晰着称。

    但是,柳秋月看见的这台收音机却是坏的,它的价格也只要十五块钱。现在,柳秋月口袋里有了整整二百块钱,她理直气壮地向站在屋角柜台里的老板走过去。

    秃顶的胖老板俯身在柜台上,正在看着一份报纸。

    柳秋月判断,他大概已经有五十岁了。在他有点浮肿的脸上,最显眼的,就是他大大的眼泡,和他小小的亮晶晶的眼睛。

    他已经注意到这个年轻的姑娘正在向他走过来。他拿下嘴上的烟,用探询的目光看着她,判断她是不是一个真心的买主。

    柳秋月走到柜台前,笑着问:“老板,贵姓?”

    胖老板向她点点头,说:“免贵,姓涂。有看中什么东西了吗?”

    柳秋月回头指了指架子上的收音机,“涂老板,怎么,那个收音机是坏的?”

    他向那边看了一眼,说:“是,是坏的。”

    柳秋月说:“为什么不修一下。如果是好的,我想买。”

    hr

四百、 采购() 
涂老板撇了一下嘴,“姑娘,这里的东西件件都应该修,可是谁修呢。”

    “老板,你有螺丝刀吗?我想打开来看一看,到底什么地方坏了。”

    “看样子,你很懂这个了。”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螺丝刀,“我说姑娘,你要是能把它修好了,我就便宜卖给你。”

    柳秋月抓起螺丝刀,说:“涂老板,我先看一下吧。”

    柳秋月拿着螺丝刀回到架子旁,把那台立式的“亚美”收音机搬下来,然后打开收音机的后板。她立刻就看出来了,是其中的一只电子管烧坏了。这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这个管子极其稀少,又极其珍贵,很难找到。

    她只好离开这台收音机,把螺丝刀还给涂老板。看到胖老板询问的眼神,她说:“没有办法了,是管子坏了。除非有管子,否则,没有办法。”

    胖老板笑嘻嘻地看着她,“姑娘,那个架子上还有别的收音机呢,干吗不挑一台?能听见响儿不就行了吗?”

    柳秋月摇摇头,“不,我只想要这种收音机。”

    她离开了胖老板,继续在商店里转着,想寻找其他她需要的东西。'

    她意外地在墙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