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双谍传奇 >

第307部分

双谍传奇-第307部分

小说: 双谍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静静地说:“曾先生,本部那边,对这个计划有一些了解吗?”

    曾绍武摇摇头,“没有任何了解。关站长说,上面,责成国防部各系统,都要侦察这个‘星辰’计划。这也是关站长交给我的任务。”

    左少卿轻声说:“好,曾先生,现在让我们把这件事重新梳理一下。第一,中共那边,确实制定了这么一个计划?”

    曾绍武一点头,“肯定的,已经从其他渠道得到证实。”

    左少卿不动声色地盯着他。但她只是平静地说:“好。所以,第二,这个消息除了你刚才说的那个人提供过,还从其他渠道……”她的目光一动不动地盯在曾绍武的脸上。

    曾绍武立刻说:“没错。在那个人之前,我们就从中共内部得到这个情报了!”

    左少卿心里立刻想到了“水葫芦”。这说明,曾绍武说的这个情况也是准确的。

    她说:“好,第二,情报基本得到证实,对不对?”

    曾绍武点头说:“对,至少是间接证实了。”

    左少卿竖起第三根手指,“第三,中共的这个计划,是最近制定的,对吗?”

    曾绍武说:“是的,肯定是最近!”

    左少卿目光炯炯地盯着他,又提了一个问题,“曾先生,第四,中共的这个计划,是针对我们的?针对保密局?”

    曾绍武想了一下,说:“似乎不光是针对保密局的。上面感觉,有可能还针对其他情报系统。这才是最叫人担心的。国安、中二、中六,都在香港有据点,只是不如我们的力量大就是了。你说,中共那边,会把这些点都端了吗?”

    左少卿静静地说:“我感觉,那种可能性不大。再说,中共的人如果动武,香港警察也不会坐视不管。现在,我们继续往下梳理。那么,第五,这个计划,和我目前研究的亚非会议有关系吗?”

    左少卿这句话,让坐在对面的曾绍武很意外。他渐渐地瞪大了眼睛。可以看出来,他的大脑正在飞快地旋转着,随着左少卿梳理的思路往下思索着。

    旁观而言,左少卿并不知道台湾的保密局的“一号”行动,将要对中共代表团乘坐的飞机采取行动。但曾绍武是知道的。他立刻意识到,所谓的“星辰”计划,极有可能和亚非会议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虽然他现在还想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冷静地说,这也是郑介民与叶公瑾密谈时所提到的疑虑。

    想到这里,他就站起来说:“左少,你说的这个情况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能很重要,我要尽快向关站长汇报。”

    左少卿却摇着手止住他,“曾先生,我不建议你现在就汇报。因为情况不明。如果你汇报的时候,不能把这件事说清楚,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我建议你尽可能搜集更多的情况,等比较有眉目的时候,再汇报,可能更好。”

    曾绍武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你说的对,说的对。如果弄清楚一些再汇报,会更受上面的重视。我懂你的意思。”

    曾绍武到底是一个老资格的情报人员,经验很丰富,考虑问题自然而然地要瞻前顾后。他望着窗外略想了一下,就回头说:“左少,我感觉,你现在研究的有关亚非会议的情况,可能也很重要,是不是这样?”

    左少卿其实早已想到了这一点。只是她目前如在雾中,还有许多看不清楚的地方。她还知道,有些情况,曾绍武一定知道,但不会告诉她。她必须自己分析其中的隐情,并且还要谨慎地掌握分寸。毕竟,这是国共双方的一次暗战,而她是属于共方的。她不能做有损共方的事。

    想到这里,她平静地说:“曾先生,你说的对,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建议,你现在要谨慎地观察和分析,然后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曾绍武心里十分认可这个建议,立刻用力向她点点头。

    这天的夜里,曾绍武准备离开的时候,别有深意地盯着左少卿,说:“左少,我们刚才说的,都是绝密情报,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曾绍武的这句话,让精明透顶的左少卿顿时警觉起来。

    这个时候,在香港,还有一个人也警觉起来,就是她的妹妹右少卿。

    此时,九龙西教友会的祈祷堂里,灯光昏暗。数十名低头祈祷的教友,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人和女人。他们双眼蒙眬地注视着祈祷台上摇曳的烛光,随着牧师的念诵,默默地祈祷着。

    右少卿几乎是这些祈祷者中间唯一的年轻人。她每天在这里祈祷,已经有四五天了。她不敢再去界限街41号。那里刚刚丢了一个重要人物,任何意外出现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她只能在这里等顾尚宾,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比较好的消息。

    她已经告诉郑远山,她现在就在香港。不知台湾那边,会不会派人来找她。

    当她看见顾尚宾从侧门进来的时候,她感觉这件事似乎有点希望了。

    她注意到,顾尚宾站在门口,正不动声色地向祈祷的人张望。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右少卿的脸上,并且默默地凝视着她。

    半个小时后,他们在教友会外面的侧廊里见面。顾尚宾仍然用一种疑惑的目光注视着她,却许久没有说话。

    他其实早就向关锦州汇报过右少卿的情况。但那一次,正是因为郑远山的事,关锦州把他训斥了一顿。今天,关锦州从台北回来,却主动向他问起右少卿的事。

    关锦州确实在台北汇报工作时,听说郑远山是一个叫右少卿的女人送出海的。

    这件事就叫人十分可疑了。不仅关锦州,就是潘其武也感觉,郑远山能够逃出香港,是中共方面特意护送的结果。所以,他们对郑远山的审查,是严而又严。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想知道,这个右少卿究竟是什么人。

    结果,在这两件事之间,就出了一点他们想不到的小差错。

    右少卿告诉郑远山,她叫右少卿。潘其武是知道这个右少卿的,也知道她潜伏在武汉。但是,右少卿第一次与顾尚宾联络的时候,告诉他的,却是她在武汉使用的名字,潜伏地点在鄂城。顾尚宾虽然在本书里张嘴闭嘴都是右少卿,其实说的,却是另外一个名字。

    关锦州也因此没有把顾尚宾嘴里的右少卿和救援郑远山的那个右少卿联系起来。但他对这个女人却有了一些怀疑,甚至怀疑她是中共方面的人。

    他叮嘱顾尚宾,“你留住她,对她考察一下。弄清楚她究竟是什么人。”

    所以,顾尚宾站在教友会外面的侧廊,隐在柱子后面,对右少卿说的是,“你的情况,我已经向上面汇报了。对你怎么办,还要再过一段时间。你现在就留在香港,和我保持联系。需要你做什么,我会通知你。”

    右少卿明白,这是要对她做进一步的审查。

    她问:“现在需要我做什么?”

    顾尚宾严厉地瞪着她,“你不要瞎问!现在也不是你瞎问的时候!你每天还是到这里来,要像一个虔诚的教友。需要你做什么,我会通知你。”

    不过,右少卿可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也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在香港呆着。傍晚时,她静悄悄地跟在顾尚宾的身后,发现他去了一家叫“就记电料行”的商店,并在那里一直呆到深夜。

    右少卿注意地观察周围。她感觉,这里和界限街41号一样,也是香港情报组织的一个据点,或者是一个联络点。

    这个时候,她还猜不到这里正在发生的事。但是,她确实对顾尚宾的行动产生了怀疑。她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警觉。

    这个时候,远在北京的陈主任,也遇到了意外的情况。“星辰”计划已经启动,但现在,却发生了一件几乎使“星辰”计划夭折的情况。

    许多年以后,关心并且研究“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的人,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他们相信,周恩来总理原来是准备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前往万隆参加亚非会议的。只是后来得到情报,国民党特务要对“克什米尔公主号”实施爆炸破坏,他才“临时”改变行程,乘坐另外一架飞机去了万隆。

    但事实上,负责制定周恩来亚非行程的陈主任,从来就没有这个想法。他后来制定“星辰”计划时,更没有考虑过让周恩来总理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四百三十九、 亚非行程() 
万隆会议,或者说“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的起始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五日,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致函周恩来总理,代表五个发起国——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来、巴基斯坦,邀请中国政府参加四月中旬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二月十日,周恩来总理收到了印尼政府方面的正式邀请书。他当天复电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告诉他,中国政府决定参加此次亚非会议。

    二月十二日,陈主任通过国办,要求外交部为周恩来总理的此次亚非行程提供参考方案。他要求,外交部对这个方案也必须严格保密。

    许多年以后,也就是二〇〇五年一月十日,外交部第三批解密档案对外公开。在这批档案里,就有外交部当时提供的周恩来总理赴万隆行程的参考方案。

    外交部提供的行程方案有两种,摘抄如下:

    1、乘飞机赴万隆,有两种办法:

    甲:包租印度飞机,自昆明巫家坝机场经仰光至新加坡或直至雅加达。

    乙:先乘中国飞机,自昆明飞至缅甸北部城市曼德勒。再乘缅甸飞机经仰光飞至新加坡。最后再乘英国、印尼或荷兰的飞机飞至雅加达。

    2、走滇缅公路:

    自昆明至腊戍的滇缅公路全长共1157公里,坐汽车需五天。到腊戌后,乘缅甸飞机至仰光或继续飞至新加坡,再到雅加达,共需六至七天时间。

    外交部在以上行程方案之下,还特别注明:滇缅公路在中国境内长964公里,大半是山路。汽车(卧车)一般可以行驶,但雨天爬高山不方便。吉普车则通行无阻。卧车如日行七小时,每小时三十公里,则五天可到。如速度稍加快,则四天可到。这一段路治安无问题。滇缅公路在缅甸境内长193公里,道路平坦,一天可到。缅甸当局对交通线防卫很严。但公路通过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民间散有枪支,并且可能有我国的逃亡反动分子活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从以上行程方案来看,外交部也从未有过让中国代表团经香港,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前往万隆的想法。

    陈主任仔细研究了这两种方案。他最后确定的方案,是第一种乘飞机的甲乙两个方案的结合。即:乘坐中国飞机,自昆明巫家坝机场飞往仰光,再飞往新加坡。如有可能,则直飞雅加达。

    陈主任就此事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秘商。刘亚楼当即表示,要等回去认真研究后再答复。

    几天后,空军司令部给陈主任的答复让他很失望。答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昆明至仰光,我国没有国际航线。空军飞行员也未飞过这一航线,与缅甸地面联络也有困难。

    第二,空军最好的飞机是苏联生产的“伊拉舍尔”军用运输机。如供我国代表团使用,需进行改装,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可能来不及。

    第三,“伊拉舍尔”运输机加油问题难以解决。因为缅甸飞机使用的是英美航油。“伊拉舍尔”运输机使用的是苏联航油。

    答复在最后说:由于以上问题,空军执行这一飞行任务,有一定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陈主任的脸色变得很严峻,心里也有些踌躇起来。既然乘飞机经仰光前往万隆的办法行不通,那么,剩下的办法就只有走陆路了。

    从这时起,中国代表团赴万隆参加亚非会议的准备,虽然几经中央讨论,但行程问题,始终是经陆路去仰光,再乘飞机去雅加达。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个陈主任从来没有想到的问题:周恩来总理生病了,并且很重。

    三月十二日,正在工作中的周恩来突然感到腹中剧痛。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立刻把他送进北京医院,专家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当天夜里,周总理被送进手术室开刀。手术后,周总理就一直在北京医院里静养,直至三月二十八日才出院。

    从周总理住院那天起,陈主任就开始牙痛,痛到忍无可忍。连一向稳重的“向部”也变得焦躁起来。他一进陈主任的办公室,就皱着眉头在屋里转来转去。这让陈主任的牙痛病更加严重起来了。

    “向部”说:“老陈,你再考虑一下,还有没有别的途径可以出国?”

    陈主任捂着脸,说:“无论是乘飞机还是走陆路,缅甸都是唯一的通道。这还是在抗战时期形成的!没有其他的路了。”

    陈主任的这个说法,表明他从未考虑过经香港出境。

    “向部”又问:“其他途径,哪怕绕一点路也行呀!”

    陈主任忍不住笑了起来,“咱们唯一的国际航线,就是北京到苏联伊尔库茨克的。那可要绕一个大圈呀!让那些外国人听说了,还不得笑掉大牙!”

    “向部”就不说话了。他其实也知道这个情况。

    陈主任拍着桌子说:“民航局是干什么的!怎么弄到现在,只有一条国际航线!咱们应该有几十条国际航线才够用!”

    “向部”笑着说:“这个建议,只有你向总理提了。”

    陈主任摇了摇头。他知道,即使提这个建议,也是以后的事,对眼下的情况没有一点帮助。

    陈主任忧虑的另外一点是,他听说,已经有中央领导建议周恩来取消这次万隆之行。如果真的取消了,他的“星辰”计划就也有可能夭折。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卫生部每天一次,告诉他有关周恩来总理的病情。

    三月二十八日,周恩来终于可以出院了。在出院前,北京医院的专家特地对周恩来的病情进行了会诊。

    专家会诊的结果认为:“伤口恢复很好。惟闻总理近期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