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徐清的嗓音浑厚,神情深沉,声情并茂之下,一时间在场所有人的脑海都浮现出一副萧索孤寂的画面。
沈三从听了此诗,自觉一生都比不上徐清,乘众人都在回味无穷之时,悄悄地退出内园,不知所踪。
“老师在上,弟子蕲新见过老师!”
“噗!”徐清正享受着迷住众人的那种感觉了,蕲新扑通跪下,竟是直接拜了徐清为师,徐清差点呛住。
“上官,这”徐清睁大眼睛问上官仪。
“弟子高月,拜见老师!”蕲新的事情徐清还懵逼呢,高月又拜在了徐清脚下,引得诸位看客,好是一阵惊呼。
“啧啧啧,你们两个倒是动作快,我也想拜初六兄为师啊”上官仪摆摆头开玩笑说道:“可是我现在拜,不就是你们师弟了吗?这可不行好在初六兄和我是兄弟,你们以后得教我师叔!”
徐清哪里敢收什么徒弟啊,扶起两个人说到:“不必这样的,我何德何能啊,快起来,以后也当我做兄弟便是!”
“那,那你也要叫我们作诗”
“行行行”徐清点头说道,想了想,这样只怕是敷衍不了他们,心道,王国维先生,对不起您老了。徐清站在曲江池边的栏杆后,负手而立,缓缓说道:
“凡是写诗,诗人必须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写诗又有两种境界,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乱红飞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参悟前言便可入门,参破后语就有了境界,至于往后,自行探索,或奔放,或婉约,皆可自成一家,尔等谨记。”
徐清说完,留下一地的目瞪口呆,带着荀雪儿,拂袖而去,看似仙人,其实慌张。徐清心道,特么我说的话你们自行参悟哈,我就不负责解读了。
一处角落里,袁天罡问:
“裴老,你也颇懂诗文,你觉得此语如何?”
“开宗立派,不算过”裴寂目光如炬。
诗会的事情几乎瞬间火爆了全长安,大街小巷,酒楼饭店,红楼柳巷纷纷围绕徐初六周边开展活动:
闺中:
“徐公子,他怎么就有了妻室呢?呜呜呜呜”一名待字闺中的女子听了故事,哭的死去活来。
“徐公子的妻室竟然这般有才华,徐公子眼光如此高,我等”另一名女子黯然伤神,几日吃饭吃不下,睡觉睡不好。
小巷:
“徐大才子的名气可真足,连小娃子都知道哩!”一位农妇摸摸自己儿子的头骄傲的说道,因为他儿子刚才念了一首完整的诗!
“我倒是觉得徐大才子写的那首黄狗是最好的!”工地里一个匠人一边干活儿,一边闲聊。
街上:
“走走走,买皮袄去,还有毡帽”一名长袍公子匆匆赶往西市。
“买哪干啥,土里土气的!”另一为少爷不解其意。
“你知道什么,长安第一才子穿的就是这个,大姑娘小媳妇哪个不被这身打扮迷得死去活来,这是今年的流行款!”长袍公子急切的解释到。
一诗名气满天下,满城尽穿皮袄夹,后世的文人如此感叹。
酒楼饭店:
“你们不知道吧,徐才子不仅写诗一绝,还是个将军哩!”
“说书的,莫不是你又徐公子的故事?快说来与我听!”
“话说徐初六脚跨一匹白马,手提一杆镔铁枪,银盔护身,那是威风八面”
“去你的,那不是赵子龙嘛!把钱给我拿回来!”
集市上:
“嘿,大姑娘小媳妇注意啦,这里有徐才子嗑过瓜子儿壳!”一个小贩站在高处招手叫卖,路人纷纷围拢过来,问道:
“哦?是真是假!”
“哪能有假,我做生意,假一赔十!”小贩拿出一粒来,在人群中晃了一下又说道:“上面还有徐才子的口水哩,不信你看啊!”
“呀,徐才子的口水,啧啧,我要了,给我五瓣瓜子壳儿!”
“一百文!”
徐才赛诗会,长安瓜子贵,又有后世的诗人如此感叹。
一处暧昧的小房子里头:
“嗬,一帆一桨一渔舟!”上面的人说。
“亚麻跌一个渔翁一钓钩啊啊啊”下面的人接到。
“啊啊啊啊,姑娘你真是天地一笼统,这里一个黑窟窿啊”
“公子,你的鸟呢,都飞绝了吗?”
“嘿嘿嘿,一览一览什么来着?哦!呼”
而此时的徐清,大门紧闭,把那块刚挂上去的“洛南县伯”牌子都给收起来了,真正的关门闭客。
日子总会冲淡一切,因为未来的日子总会充满惊喜和不期而遇。
徐初六的狂潮被一场大雪给冻住,虽然以后的日子里常常还能听见议论徐初六,唱和读他的诗,但已经不那么狂热了。
另一场盛会,寒士最大的晋升阶梯,朝廷的抡才大典,唐朝开国第一次科举考试,即将在这个大雪纷纷的冬天,在千年古都长安,盛大举行!
早就住在了长安的各大学子,纷纷开始互相打气,跃跃欲试。一日,徐清看来家的人渐渐少了许多,重新将“洛南县伯”的牌子挂上。不到半日,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徐清正在外院玩雪呢,顺手就开了门。只看到一名学子,穿着薄衫长袍,冻的瑟瑟发抖。但眉眼间仍不失倔强,傲骨铮铮的立在寒风之中,有如一颗古松。
那学子递过来一张同样单薄的纸,说道:
“学生孙伏伽,一首小诗,请徐大人指点。”
徐清心里一惊,原是“头号状元”孙伏伽,赶忙迎了孙伏伽进去,热汤炭火,又给他加了一件皮裘,才和他坐下详谈。
第88章 头号状元()
猛虎不为雪低头,折身俯体嗅蔷薇。不被严寒说打败的人,遇到温暖,不管怎么,还是会有所感动吧?孙伏伽被冻得迷迷糊糊,无意中才看见“洛南县伯”的牌子,于是心里一横,写了首拜门诗,管他是死是活,试着最后一次了!
此时孙伏伽坐在一间热烘烘的房里,身上披着厚厚的皮袄,脚泡在暖暖的水桶里,不禁感慨啊,爽透了。
“咕噜”孙伏伽肚子一阵叫唤,低着头不好意思起来。徐清见状,叫下人去拿了几盘东西来吃,孙伏伽虽饿,但也吃的斯斯文文的。
好不容易吃饱了,孙伏伽脑袋里面忽然一想,咦?我是怎么进来这里的。貌似投了一首拜门诗,就被人拉了进来,又是穿衣,又是泡脚的,以前没有过啊?这是哪儿来着?好像是,洛南县伯府这洛南县伯为何对我如此照顾,完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洛南县伯不是让我做那违法之事吧!孙伏伽心里大叫苦:这次我的一世清名要毁啦!
孙伏伽慢慢吃东西,一边观察着周围,见到下人对那皮袄男子颇为尊敬,难道那人是伯爷?不,不对,伯爷怎么会亲自见我咦,那皮袄男子怎的一直盯着我看?看我的眼神还是那样的炙热,传言长安里头有许多青楼都有龟公,难道?莫非我的清白耶!
“孙伏伽是吧?”徐清口啖这蚕豆,问到。
“嗯咯”孙伏伽一阵后怕怯生生回答。
“敢问尊台甫?”
“吾少也贱,只有贱名,无字”
“哦?好好”徐清笑笑说道:“为何今日突然拜访,是有什么事吗?”
“唉,说来惭愧,我早年原本是隋朝一小吏,混得倒也衣食无忧,隋亡之后便没了糊口的活计,听闻天子招收寒士,我便闯了过来看看”孙伏伽想起自己的经历,唏嘘了好半天,心里想到,算了豁出去了,此人对我有救命之恩,龟公也好,杀人也好,我便做一次报了他的恩,以后的事,再说吧
“不知考试还有几天?”
“三日之后就是了”
“那好,你暂且住下吧,一应伙食住宿保你无忧”
“恩公,还未请教姓名”孙伏伽心头一暖问。
“徐清”徐清扔下两个字,出去了。
“徐清,徐清,徐清不就是长安第一才子徐初六嘛!难怪!”孙伏伽震惊之余念到:“盛名之下无虚士啊,更难得的是竟然这般亲和”
晚间,徐清在书房拿着一块绢布剪啊剪,缝啊缝,他这些天一直想给荀雪儿做个手套的,正玩得不亦乐乎呢,孙伏伽敲门进来了。
“徐大人”孙伏伽施了一礼,徐清远远的虚扶一把,算是回礼。
“状额,孙伏伽,来得正好,你看看我这缝的怎么样”徐清拿了一个手套,送到孙伏伽手里。
“徐大人,在下不懂针线”孙伏伽不敢接,心里嘀咕,不知徐清为何在弄女子的事,却又不敢疑问。
“也是,好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徐清拿回手套自己带上试试。孙伏伽犹豫了一下,最后问到:
“我想问问徐大人,缘何救我,以前从没人肯这么优待我”
“嗯你觉得呢?”徐清低着头玩套。套,昏暗的灯光下,孙伏伽连忙摇头说道:
“徐大人,在下实在想不通”
徐清邪魅的一笑,道:“孟子说的怜悯之心不够吗?若是不够,那再加一条,你三日之后,必中状元!”徐清得斩钉截铁,随后又自顾自的说道:“你来问这个,是怕我以后让你做违背道义的事报恩吧?”
孙伏伽发了愣,不知说什么好,倒是没想到徐清说他“必中状元”,再者说今天从进徐清门开始,所有事情仿佛如梦一般,他迷惘了。
徐清见此又道:“也没什么别的事,日后你做了大官,只希望你多为寒士发声,多为百姓做事啊”孙伏伽这人也是有名的谏臣,也是一位严于执法的“包青天”,救了孙伏伽,一时因为对他的尊重,另一方面徐清也能留下一条后路。徐清不想犯条子,只不过以后遇到了白虎堂那种事情,就有了一条“白路”可走了。
“徐大人真是君子啊”孙伏伽听了十分感动,没想到徐清声明显赫,高官厚禄还不忘提携寒士,不由落泪:“今后在下若真能帮到徐大人,徐大人尽管开口,在下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嗯,你先住下吧,日后希望你能记住今日的话。”徐清倒是不客气的收了这份人情票子。
孙伏伽退后,徐清把玩手中的手套,觉得有点丑点,但是带着很实用,想着先做个样品吧,等下让雪儿自己再做一套精美的算了。
徐清“砰”的闯进荀雪儿的房间,想吓她一跳的,却发现荀雪儿和小月在说什么体己话。
“啊!”二女大叫,看清楚是徐清了,顿时腮红如霞,也不知在议论些什么。
“徐大哥,你吓到人了”荀雪儿委屈的说到。
“额,对不起哈哈”徐清打了个哈哈,从怀里掏出一双手套:“雪儿,你看看这个,我给你缝的”
“噗嗤”荀雪儿和小月看着这个左歪右拐,还有不少线伸出来的东西,一时没忍住,笑出声来。
“笑什么,我可试了好几天,今天才做出两个整的出来”这次换徐清委屈了,虽然这只是样品,但是也是他的心血啊,好努力的呢。
“好了,原来徐大哥这几天关在书房里头,就是为了做这么个玩意儿啊,这是做什么的啊?”
“来来来,我教你带上。”徐清拿住荀雪儿的手给她套住,说到:“这个带上之后,就可以保护手不被冷着了,知道了吧,你手经常冰凉冰凉的”
一边的小月看着徐清体贴的样子,眼神中不由得黯然起来,但是想起刚才荀雪儿与她说的那些话,又有了三分期许,三分羞赧,默默地退出房间,任徐清二人在灯前恩爱。
说了好久,荀雪儿知道了徐清的用意,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做了。徐清嘿嘿一笑,“呼”,吹灯!可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噗噗噗”
一名下人在门口说道:
“老爷,宫里来人了,说是让您连夜进宫”
“徐大哥,那你就先去吧,今天我正好那个”
第89章 主考官()
据史载,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令京官五品以上,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也让官员以“孝悌有闻”““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德智体美劳十科举荐人才。
到了唐代,吏部举办科举,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对这两科的认同度最大,如“王牌专业”一般。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常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话。
话说徐清大晚上被李渊从卧室里拉了出来,顶着夜色进宫。抱着一肚子怨气到了太极宫,说了一通废话之后,李渊最后让太监宣布了一件事:
“徐清有文采,诗文极佳,诗风清丽,诗理有哲,可称宗师也。吏部科考主考病辞,经裴寂推荐,着徐清领公功考员外郎一职,主持进士科考试。”
“当代宗师?主持考试?”徐清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只听见李渊亲自补充了一下:“本来是想问问你的意见再做决定的,可裴寂把你的诗都给朕看了,十分不错,你当的这个主考。”
“臣毕竟年少啊”徐清无奈的说道,这个主考的事,该怎么弄他还不知道啊。
“年少有年少的好处,朕叫了杜如晦帮你,明面上他也是主考,你大可放心”李渊说道。
“臣领旨”徐清听了杜如晦在,心里安定下来,杜如晦可是个老干部,好干部。不知考试流程的问题解决了,可这李渊为什么要叫我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