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6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6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清一瞅这两个人,高矮胖瘦,嘿,好一对相声演员!此时相声演员眼里满是傲慢的看着徐清,徐清顿时郁闷了,我惹到你啦,真是不过徐清出来穿得低调,和一个农夫差不多。

    “这位是徐清兄,我在路上与他结伴”上官仪介绍到,徐清也不失礼仪见了一礼,对方倒是不理不睬,眼里的轻蔑又增加了一分。徐清也不在乎,倒是身边的徐琪又开始往徐清找肉了,他对上官仪说到:“此事易尔”

    “哦,小弟倒想开开眼界,请初六兄指点”

    徐清猫在人群里喊了一嗓子:“兀那胖子,你说荷包里的钱不对,莫非那不是你的荷包,你冒领的罢!”

    “怎的可能”富人男子环顾一周没找到说话的,下意识说到:“这荷包我早上带出来,里面八两银子还没动过呢!”说完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忙的停住。

    “那打开看看,有没有八两”徐清又喊到,旁边的观众也符合到:“是啊是啊,打开看看”

    “这”富人面露难色:“凭什么打开看,我的荷包!”然后顶开人群,走了出去,指着皮包骨骂到:“狗东西,拿了我的钱,等着官差捉你吧!”然后灰溜溜走了。

    皮包骨连忙道谢,他也不知道谁帮了他,只好一个个拱手作揖。

    “哈哈哈,徐清兄好计谋啊”

    “哼,倒也有几分眼尖嘴利,是个刀笔吏的人才啊”相声演员仍是讥讽道。吏员在普通百姓眼里还算一片天,可是在士人眼里却十分不堪。

    “不不不,徐兄有大才呢,写得一手好诗,我今天与你们看的就是他写的?”上官仪说道。

    “什么?你说那首望岳还有那首浪淘沙?”矮胖男子一脸疑惑道。

    徐清没反驳,算是默认了,其实他心里想说“我抄的”,只是没说出来,他就是想看两个人被打脸是什么样子。

    高矮组合一向只以为自己的诗才颇高,看了徐清那两首诗才自愧不如,而现在“作者”到了面前他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居然是这么个土包子写出来的。

    “徐兄竟有如此诗才,我和上官兄正好参加了诗会,诗会上以秋天为题,不如徐兄也做一篇?”高个儿脸笑肉不笑道。

    “今天我累了,不想作诗”徐清回绝了,凭什么,你要我作我就作啊,你谁啊,我的诗怎么也是千年名篇。

    “哼哼哼,怕是肚子里没货吧?”高个儿讥讽道。

    “不可这样,徐兄的高才我是见过的,诗本重意,不可强求。”上官仪回

    驳道,徐清顿时觉得这半个小弟认得不错,必须给他面子,

    “上官,”在唐代,这样称呼上官仪的恐怕只有徐清

    “嗯?”

    “上官,你们今天作的诗给我看一下。”

    世间有臭脸,当抽必须抽!

    上官仪拿出本折子,唐朝还没有册成的书,折子上面写着的是他们诗会的精品。徐清一看,眉头一皱,啥嘛,原来是繁体字,倒不是不认得,就是看起来麻烦。

    相声演员却看出了别的意味,以为是徐清不喜欢,撇撇嘴没说话,冷哼一声。不过他的直觉应验了,徐清看完之后还真是不喜欢。

    十首诗,三四首写景,五六首写悲,满满的无病呻吟,毫无新意,不知道的以为是酸老秀才写的。

    上官仪问道:“初六兄以为如何?”

    徐清长叹一口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朗诵完,和上官仪拱拱手,牵着徐琪飘然而去,丝毫不顾及剩下两人吃了苍蝇一般的脸色。

    旅途多枯燥,骑驴腚很疼,徐清一咬牙,花半两银子,买了个二手板车,又学了一个时辰,和徐琪,踏踏实实的坐在板车上晃晃悠悠往洛南去。

    洛南原来不是在洛阳南边,而是洛水南岸,从洛阳西上,还有几个县才到。旅途多枯燥,骑驴腚很疼。徐清一咬牙,花半两银子,买了个二手板车,套在驴上,又学了一个时辰,问清了路。便和徐琪踏踏实实的坐在板车上晃晃悠悠往洛南去。

    套了板车的驴明显走得慢了,不过徐清不急,都走了这么久不差两三天。

    令人莞尔的是这驴从山东走到河南瘦了一圈,而徐琪则长白了许多,没了刚来的时候那种病殃殃的样子。

    五天时间,洛南县城的城墙出现在视野中,土砖垒砌起来的城墙在夕阳下金灿灿,大道两边是田垄,只剩下白草,落叶,远远地还有秸秆跺,不晓得是稻子还是小麦,亦或是其他。

    徐清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凭借一口气熟悉这里似的,他想如果这辈子不出意外,这里就是他子孙满堂的地方了,不过他不知道,他的一生注定波澜壮阔。徐琪学着徐清也深吸一口气,说道:“初六哥,我饿了”徐清不肯当她奴婢看待,只当妹妹,徐琪倒也在这些天和徐清关系越来越好。

第13章 洛南县() 
走到城门口,城门口两边歪歪斜斜站着兵丁,立这一个牌子写道,白丁入城一文钱,牲畜另交一文。徐清此时穿的是平民服饰,也就交了三文钱,反正也不多。下午进城的人不多,兵丁也很清闲。徐清从兜里排出摸出十文钱,给一个兵丁问道:

    “这位大哥,县衙不知在哪里?”

    “你要怎的”兵丁不动声色收了钱:“县衙就在城里,直走就到了,不过现在大人们都不在哩。”

    徐清道了谢,径直去了客栈,他知道古代县令集司法行政多种职能,有的县令为了清闲,一个月只在几天固定的时候坐堂,而且只限于上午,下午处理私事玩乐。如果有人不按时辰去诉讼,先打五十棍,因为告状三分罪。

    虽然徐清是来领军功赏的,还是一个八品散官,他也不想在私人时间去打扰人家。况且初到洛南,需要打听一下情况,也好决定要不要送礼啊,送多少啊,哪些人得罪不得啊之类的问题。

    夕阳欲颓,徐清和客栈掌柜在咕噜咕噜说话,老板姓邹,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店里没多少人,也就和徐清凑了一桌当然饭前还得徐清出。邹掌柜是本地人,几杯酒下来,对洛南如数家珍般对徐清一一道来。

    洛南县地处黄河流域;一条洛水从北部穿过,开发时间较早。世居境内的“本地人”约有一半左右;其余则因兵燹灾患;时增、时减。

    洛南县因为地处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战乱多,隋末以来困苦不已。

    秦时,洛南属内史地南境。西汉元鼎四年,置上洛县,治所设在商县,属弘农郡。直到开皇三年,废拒阳郡,改拒阳县为洛南县,隶属商州。武德二年,洛南县属上洛郡商州,关内道,说起来还算京郊。

    只是徐清从进城到现在却一点也感受不到繁华的气息,丝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穷困,看来战乱的影响颇大啊。

    徐清打听了一下县衙的事,邹掌柜眉飞色舞十分骄傲道:

    “这洛南县令可是我的本家,论起辈分来我还是他堂叔哩?”

    “失敬失敬”徐清适时的配合一下,奉承两句。

    “只是这邹县令年纪却比我大许多,是开国的时候推举的乡望,当了这一任也就下了”

    原来如此,唐朝开国的时候,为了填补官吏空缺,使用汉朝时候的推举法任了一些地方官,后来开科取士才替下去。

    徐清知道,这县令年纪大了,不求无功,只求无过,反正当了这一任也就拍屁股走了。幸好县内没什么强豪大族,诉讼也不多,老县令也就不愿意多去操心什么经济建设了。

    这徐清就放心了,他心里想到:这种人最好,嘿嘿,送一点点小礼也就打发了,还好说话,自己当个恶霸县令也不会太过被限制,啧啧啧,皇上还真是体贴啊,给了我这么个好地方。

    徐清又与掌柜说了许多话才算完了,以掌柜的话来看,洛南县里没有什么仗势欺人的纨绔,徐清想这不对啊,不符合穿越的套路啊,说好的一个个少爷呢,怎么不送过来打脸?

    第二天,徐清带了一匹布,穿上官服,骑着驴到了县衙。也许是这身官服的原因,县衙办事效率特别快,门子倒得茶还没凉,县令就迎了出来。虽然徐清只是八品,好歹也是皇帝亲封的,别人不由得会高看一眼。

    “徐清老弟,你终于来啦”两鬓满霜的老头子笑眯眯说道,这就是邹县令了。

    “下官有礼了”徐清忙起来见了礼,又和主簿,县丞等佐贰官见了礼。

    “啧啧,徐老弟真是年少有为啊,看面向不到二十吧?”邹县令引这徐清想内堂走去。

    “哪敢哪敢,不过时运来了,一个雕虫小技入了圣听”徐清也客客气气。

    “徐老弟啊,早些天,上面下了文书,说徐老弟入籍敝县,还赏了田地宅子。”邹县令缓缓说道:“老哥不敢怠慢,忙派了吏员丈量土地,又买了一所宅子,我还自己掏钱修理了一番”说完,邹县令已有所指。

    徐清心里呸了一声,老狐狸,那公家的钱做自己的人情,更可恨的是这句话明显示意徐清要拿点东西出来了徐清也不能装傻,只能拿出一块金子,还是他抄寨所得,随身放着,满身肉痛而又一脸感激的递给邹县令。

    邹县令眼睛由小变大,这可金子啊,银子虽然能兑换到金子,可一般人兑换了那些干什么?普通百姓终生见不到银子的有,稍微富裕一些的终生见不到金子的也有,邹县令倒不是这么没见识,只是好歹一块金子,还是没人送给他过。先是大义凌然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继而又是一副就算折煞老夫也不能驳了徐清面子的样子,满是不愿的收下了金块。徐清虽然心里恶心,但是脸上不露声色,配合这邹县令的演出。

    一番互捧互吹之后,邹县令心满意足的让户房主簿带他去清点土地。比起土地,徐清倒是比较关心他的两个没见面的仆从,像后世撕快递之前的心情。

    徐清接了在客栈徐琪,又把板车套上,倒是客栈掌柜吓了一跳,他不想徐清居然是个官,没敢要徐清的房钱,还提了几尾干鱼送了徐清。徐清摇摇头,却没拒绝,心里感慨官与民隔着一层天啊。

    户房主簿把一个类似户口本东西给了徐清,上面写着徐清的田亩住宅。又是示意了好久,徐清才看出来他眼里那邀功请赏的意思,又给了一两多银子。

    人情世故,对于还是大学生的徐清来说,经验不多,他心里暗暗下决心,要多学多看。户房主簿收了钱,借口公务繁忙,没和徐清出城,叫了一个脚夫领着徐清二人出城。

    又是一阵翻山越岭,害的徐琪大骂徐清是骗子,因为昨天徐清对她说了以后再也不用赶路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对,徐清刚想剽诗来着,感觉到景色不对啊,黄突突的山,没有一点绿意,虽是晚秋也不该如此啊。

    正当徐清满是疑惑的时候,脚夫转过一个土包山,一条小路出现在徐清眼里,顺着脚夫所指看过去,都是荒凉不已的田地,远处几幢破草屋聚集在一起,甚至七倒八歪的,有的连门都没有,只有一块乌黑破布遮着。徐清傻眼了,这是让我来当逍遥地主的,还是支援山区扶贫扶困的啊

第14章 我的房,我的婢女() 
徐庄,和一片盐碱地隔了一座小山,现在有七户人,四十五口人,其中有十几个孩子,都是隋末躲避兵乱从外面迁过来的,十多年下来不饥不饱就在这里扎根下来了,周围种了一百多亩耕地。

    前些天一纸令下来,他们的地就被朝廷送给了一个叫徐清的官人,以后的租子不交给朝廷,都算徐清的。

    徐清从小路走近庄子,从脚夫的话里听出来这么一些信息,打了赏,

    又问道:“我的宅子在哪里?不会是那些茅草屋吧,啧啧啧,那可得冤死我了。”

    “嘿嘿嘿,大官人说笑了,您是贵人呢,怎么能和我们泥腿子一样住。”脚夫笑的朴实无华,他接着绕过庄子,又走了一里多路,一所古朴的宅院映入眼帘,大门上还有徐府两个端庄的大字,不知谁人所提,一条人高的土砖围墙,里面露出来的,青砖灰瓦整整洁洁。

    “以前有个富人得了好运,于是听过风水,在这里捐了一座小庙,前几年还有个老和尚,没什么香火,老和尚也没能传下衣钵,于是就荒废了。”

    “县太爷叫人把这里的佛像恭奉出去了,又休整了几天,就成了一座新宅子”徐清又赏了几个钱给脚夫,脚夫恭恭敬敬告辞。

    “嘟嘟嘟”徐清让徐琪牵着驴,独自上前敲门

    “有人吗?”

    “笃笃笃没人在家吗?”

    敲了半天,门后面传来一阵小跑,一个女声在里面回到:“家里主人不在,有事等主人回来”

    “主人?嘻”徐清乐得:“你们主人回来了,快快出来迎接”

    “休要胡说,我家主人是官身,你得罪了吃罪不下。”

    徐清打心眼里越来越想见到这两个婢女了。

    “有官府文书为证,做不得假”

    门后面又是一阵悉悉索索。

    “那你你从围墙扔进来,我要看看才开门”

    徐清示意徐琪把文书拿过来,卷了一卷投射进去了。不知一会儿,大门缓缓打开一半,里面探出来一个圆脸脑袋瓜子,怯生生打看了一下。然后和另外一个婢女迎了出来,直接在徐清面前行了一礼,看来她们已经在门缝里看清楚外面了。

    “恭迎老爷回府”两女脆生生说道。

    徐清看着两个婢女不由失望了一番,与他想象的小美妞不同,这俩婢女一个微胖,是刚刚第一个出来的圆脸姑娘。另外一个比较瘦,和徐琪一般样子,只是高了不少。

    “初六哥,这里以后就是我们家里了吗?”徐琪跑到徐清被后面悄悄问道。

    “小姐好”两婢女又是齐齐喊到,她们以为徐琪是徐清的妹妹,其实徐清也确实这么对徐琪的,不过徐琪倒是吓得缩了回去。

    “起来吧,带我们进去,这驴放哪里?”俩婢女小心应承着,主动牵了驴。

    走进大门,又是一堵墙,与大门相聚五六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