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谦虚了,徐刺史,你看看这本徐子写得如何?你和徐夫子可是本家,又和他年级相仿”欧阳镇东没有将徐刺史和徐子联系起来,倒是想用徐子的年轻有为讽刺一下徐清。
“这本啊,嘿嘿一般一般,不过如此”徐清笑一笑回到,不都是说的谦虚使人进步么?
“你,你说什么?”欧阳镇东惊怒交加,憋了半天,阴笑到:“徐刺史什么出身?”
“府兵一个”
“哈哈,果然如此,诗梅,原来徐刺史乃是府兵啊,害得我还和他讨论诗文呢!”欧阳镇东转头瞧了一眼黄诗梅,却发现黄诗梅一脸鄙夷的眼神。呃,不应该是和我一起笑的吗,最差也是不高兴啊,怎么
“这本徐子,就是徐大哥的文集,徐大哥这是谦虚呢!”黄诗梅满是骄傲的笑着注视徐清。
“不不不不可能,怎么可能!徐子,徐清?不对,徐子的名字其三个字!”
“可是徐初六三字?吾少也贱,名甚俗也,不想阁下亦知”徐清文邹邹的样子引得黄诗梅笑意盎然。
“不不不,我不信,你怎么可能,一个府兵,怎么可能写出这文章来!”欧阳镇东失了神,嘴里胡乱念叨,落寞地跌跌撞撞走了出去。
“诗梅,他是你表哥?”徐清看着欧阳镇东的背影,似乎觉得有些熟悉,可仔细一想,却又在脑海中搜寻不到那人。
“算不上,见过几次,前几天才从长安来的,没有盘缠才寄居黄家。”黄诗梅将桌上的器具摆开,原来是一套茶具。
“长安?”徐清点点头,又坏坏地问到:“诗梅啊,你觉得你表哥长得怎么样?”
“不男不女,恶心死了”黄诗梅不着眼的笑了笑,将手中的茶具玩的飞快。
徐清心里了然,这才是了,河北是燕赵之地,女子多半喜欢豪旷男子,欧阳镇东一副奶油小生模样,在这里不吃香。这倒是可惜了,若是放到后世,说不定也是男神般的人了。徐清摸摸自己的脸,这些日子过来,他终于弄清了他模样的等级说的好听点——平正。说的不好听点,就是还算是个人吧。不帅不丑,不阴柔,也不英武,五官端正,老实巴交中带了一丝猥琐,平凡中夹杂了不少龌龊。
唐时的茶多制成茶饼,饮用前先碾末,再予烹点。茶经上说煎茶,就是在茶壶中煮水,水沸之后,量出茶末从中心投下,随即用竹搅动,俟沫饽涨满面,再按口味放入葱姜蒜,盐胡椒等调料品,甚至豆子大米,随后便酌入碗中饮用。
所谓茶汤,就是这样喝的,即便到了后世,还有许多地方喝茶的时候,喜欢放“盐姜”,更有益阳擂茶,豆子茶。
徐清在唐朝这边也喝过,后世的什么味道他不知道,但这里的茶汤嘛,味道实在不敢恭维。
徐清见黄诗梅将茶壶、茶托、茶碗、茶瓶、茶碾、茶罗等茶具侍弄得行云流水一般。茶水煮好,三枚寸方的木炭刚好烧完
“徐大哥,大才子,尝尝我煮的茶吧”黄诗梅满意的拿了一碗,将茶碗举到了额头处,恭恭敬敬就奉到了徐清眼前,这就是有名的举案齐眉了。只不过她还不熟悉操作,差点把碗直接推到了徐清身上。
“嗯不错。”徐清面上表现的十分享受,其实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酸苦涩咸齐聚一堂,一股怪味儿直冲鼻腔,就跟第一次吃芥末一样。
黄诗梅听了徐清的话,眼中自信之光一闪道:“真的吗,再来一碗”
“放一放,等下再喝。”徐清连忙摇头:“我是要和你说件正事的呢”
“我知道,不就是要黄家联合沧州周围的商人建一个商会吗?”
“你知道?”徐清的确是想让黄家主导一个商会,以便知道市场行情,以免商人乱改价格来逃税避税。
“没想到吧?”黄诗梅狡黠的一笑。
“啧啧,没想到,诗梅你真是冰雪聪明啊!”徐清的确从心底里想夸黄诗梅。
“哎呀,大才子,比上你家里那位雪儿如何?”黄诗梅拖着下巴,眨眨眼。
“这,人家怀上孩子了,这个你暂时还比不了”徐清知道黄诗梅是一直想“转正”的,她毕竟是世族嫡女嘛,不过徐清却想维稳,所以爆了一个猛料。正妻以有子,那就雷打不动了。
“什么?怀上了!哼”黄诗梅果然嘴一撅,不高兴了。
“嗯咯,别生气哈,过几天我就让你也怀上,不,你们不能一起怀上,不然谁来伺候我?”
“谁稀罕伺候你了”
“哈哈哈,换我来伺候你好不好?”徐清说着,拿起茶具,想要喝一个泡茶。
谁知黄诗梅却不愿意,拦住徐清道:“不要,这让别人知道了,那还得了”
“没什么,我家里一日三餐都是我做”
黄诗梅听了这话,眼睛瞪的贼大,似乎看见了石狮子天上飞似的。
煮水,泡茶,喝茶,听说茶道钻研至极,也就剩下了这三个最为本真的东西。
泡好了茶,徐清看见了熟悉青色茶汤,给黄诗梅倒了一杯,自己倒了一杯,一口下肚,咂咂嘴,还不错。虽没有后世的炒茶清香,也有些醇厚吧。
“这这也许就是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吧?”黄诗梅想起了徐清题的三行字问道,
“不是,这是泡茶,然后喝茶”
与聪明人说话,话只要说一半,与聪明人做事,事只要做三分。徐清想建立商会,只和黄诗梅提了一下加入商会税减半,州兵护送之类的一些简单的政策,黄诗梅立即心领神会,办事去了。
难怪当官的都要挑个好秘书!还是美女的
第138章 言商(4)()
新的税收商税是这样收的:
商队进城,先让干事检查商队,将货物的数量登记上,马匹骡子需要交一文钱治安税。收上来的治安税,徐清用来请几个拾粪老头,打扫完街上的粪球,他对满街黄白之物的景象实在是深恶痛绝。
登记完了货物之后,发一个小牌子,而且这牌子不能丢,没有这个不准出城。丢了也还可以补办,只不过要交上账簿核对。
商队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实名注册,如果实名注册了,那以后进城只需要将货物账簿交上来,不再检查了。而且拥有一块永久性的出城令牌,优先进城出城。如此一来,就可以节省出许多时间,先机即商机,不耽误买卖。还可以让持此令牌的商人,倍有面子。
买卖的时候,会有巡街的维持市场秩序,相当于城管。也会有一队干事巡街,负责检查价格,以便等会儿出城的时候收税。
进城走南门,出城走东门,南门登记的账单,半个时辰内发到东门。
等到出城之时,再检查一次货物,少了的就算卖出去的。再和干事们统计到的价格一合计,算出应该缴纳的税额。
可是,要是商人不进城呢?不进城,我在外面完成交易,你凭什么收我税?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有偏法,上亦有邪门。对付企图在城外交易以逃避缴税的商人,前人就有许多办法,何况徐清?
出城之时,徐清再发一块令牌,持此令牌,沧州境内畅通无阻,一文钱不再收。若是没有此令牌,那就得检查检查,顺便再补交一次税款了
对于单纯想过路的,也至少需要在各县打好文牒。
若是还有人想投机,绕过关口城郭,翻山越岭,徐清也有办法。商队一般来说比较庞大,不易隐藏,两支商队想要完成交易想要隐藏,更是难上加难,只要被徐清的城外巡街发现了,立即以聚众闹事捉起来!
要是有人在账簿上动手脚怎么办?
敢欺瞒官府,简直罪恶滔天!下狱,没收全部财产,并处罚金
徐清如此雄心勃勃要建立新的商税制度,不单单为了给自己创收,还为了用这一个小小的支点,撬动整个华夏的历史走向。
农业,也许让人安安分分,醇厚朴实,却难以抬起头来看世界。唯有商业,才能让人迸发出冒险精神,探索欲。望。如果历史上一定要有一次残酷的殖民运动,那就让被殖民的土地,全部在华夏之外吧!
另外还有,凡是加入沧州商会的,都减免一半的税收。减免的一半,也不会回到商人手里,而是缴纳入了商会。
这一笔钱,算是保障金,若是哪家商队在外。遇到了天灾人祸,损失惨重,就可以动用这一笔钱接济一二,让人过得体面。其次,这一笔钱还可以给商人们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如免费马草什么的。
反正这一笔钱也是该交的税,交给谁不是交,还能从中得到不少小甜头,何乐而不为?
为了活络商业,对于那种出售余产的小农,徐清选择免税。一则能够收聚民心,二来也能让农夫们生产的“原料”价格降低。
同样的,加入商会的商队,也有他们应该遵循的义务,比如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只能根据商会的规矩来定云云。这些事情,徐清不用操心,自有黄诗梅去主持。
因岗而设人,徐清招五十干事百人巡街,都是有计划了。
干事的分配,进城十人,出城十人,街上统计十人,海兴黄骅南皮三县各五人,还有五人随时替补。
海兴黄骅南皮三县暂时还不会按照新的税收制度来收税,驻扎五个干事,也不过是初步将商税和其他税区分开来。
百人巡街,进城十人,出城十人,城内三十,城外三十,还有二十应急。
若是放在以前,收的商税还不够养活这百五十人呢。即便是如今,按照徐清统计的理想税收,也才堪堪够这才五十人的用度。
眼光要放长远啊!
第一天新税收制度实行,徐清站在城门楼子上观看。进城的时候,稍有阻滞,但商人们也没说多话,不过是登记检查而已,以前盗匪猖獗的时候,也要检查的。以前检查的时候,总要被人揩油。而这一次不一样,商人们主动送上东西,那检查的人却道:
“不要,我们是有纪律的”
城门上的徐清数了一上午,确定不会再有商队的时候,止住了傻笑。除去那些附近村庄来兜售农产品的“个体户”,剩下有骡子有车的商队,大大小小竟然有二十余队!徐清完全想不到他的免税政策会让这么多商人齐聚沧州。
一支小商队差不多是由五六个商人凑在一起的,正所谓一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唐朝行商的也差不多是如此打算。一次远行,不算路上人吃马嚼,纯利润总要五六两。也就是说,徐清一天,靠着收税,也差不多会有五六十两到上百两银子的进账。
如果你把这话和徐清说,徐清会板起脸反驳道:“这都是公家的,什么进不进账”不过徐清心里却是乐得开花的,一天五十两,一年就有一万八两啊!我偷拿一点,就拿个零头,八千两,不过分吧?
重新收税之后,商人数量肯定会减少许多,这一万八千两,就要打一个对折。再加上还有淡季一说,还有徐清的一些减税制度,一万八千两收上来,肯定就是对折对折再对折了,有个三千两就算是大吉了。
税收在徐清眼里,其实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徐清的商队——远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马尼德。
“等赚够了钱,就去黄家提亲,把黄诗梅小月正式按上名分”徐清掰着手指数钱的时候,一个小厮来报:
“东城门那边,商人闹起来了!”
徐清火速带了人赶往事发地点。为了让这类纠纷处理得更加专业和测试商税司的应变能力,这一次徐清没有带自己的亲兵卫,而是选择带手下的那几十“城管”。
巡街着盔甲,持短棒,十人一队,队长才有一把横刀,比民兵还要低一级。
徐清驰往东门,远远看商队的旗号,应该有三四队人马。城门半开,守门的巡街和干事不肯放行,那些被堵在里面的人埋怨顿生。徐清刚停脚,韩子棒和小四就来了,朝徐清施了一礼,面露惭愧。徐清回了一揖,道:“不用多说,事为先”韩子棒和小四互相看了一眼,再施一礼,支开人群,找两方主事人去了。徐清带的几十巡街也和徐清道了一句话,跟上去了。
“安静,听我说,我是商税司副司,尔等有话,都和我说吧”小四站在前面,大声呼喊到,几天不见,小四已经隐隐有了官威。
“大老爷,沧州不是不收税吗?怎么又突然开始收税了”
此事徐清早对小四他们有交代,理由是,赋税乃国家之本,不可久废。其实徐清在新税收制度实行之前,也想过公布一下的,可想到现在信息流通太弱,即便是公示了也没多少人看,所以就直接实行了。
“赋税乃国家之本,岂能久废?前些日子,沧州粮价飞涨,刺史体恤沧州百姓,才免了商税以促进外来商粮的。”小四本回到。
“那也应该和我们说一声啊,这一声不响就重新收税,哪里受得了!”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语气里饱含不满之情。
韩子棒听了大怒,喝到:
“放肆,刺史大人什么人,你是什么人,刺史大人想要收税还得请教你不成?”
那人果然老实了,道:“小人不敢”
小四接着说:“哼,莫说是十价抽一了,就是收你一半,又能如何?”
在沧州这片地,确实是徐清说抽多少,就抽多少,没有人敢说不是。就算抽得太多,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风评,因为徐清总有一个借口——重农抑商。当然,徐清是不会这么干的。
可那些商人不知道啊,他们畏惧的道:“小人知错这这就缴税”
“可这新税如何征收,我们不懂啊”一名老商队头领道,几十年带商队的经历,也没有听说过“十价抽一”是什么东西。
小四清清嗓子:
“好吧,我和大家说一下”
小四和韩子棒都通算法,韩子棒略胜一筹,但韩子棒老成一些,小四干练一些。所以小四带巡街人员,以便处理应急事务。韩子棒带干事,以精巧统计,防止有人在账簿上动歪心思。
徐清悄悄在众人身后听了小四对“十价抽一”的解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