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荡秦 >

第3部分

荡秦-第3部分

小说: 荡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云赶紧抱拳道:“这都全靠百将提携。”

    “哪里,这全都看个人的造化。”陈武收起剑,拍了拍刚才敲的砖石,满意地点点头。姬云知道,这座烽火台是陈武领着人建的,是这几十里长城上最坚固最高大的一座,甚至得到了蒙恬将军的亲自夸奖。这让陈武很是满意,虽然嘴上不说,但大家都知道他为此有多骄傲。

    “百将建的这座烽火台,恐怕是这长城上最好的一座了。”姬云也拍拍烽火台的墙壁,恭维道。这也怪不得姬云拍马屁,在长城这一个多月,他可是看尽了穿越前不曾见到的丑陋姿态。为什么后来秦国会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一落千丈?为什么进入南越地区的五十万秦军去而不返?为什么六十万大军在巨鹿打不过项羽十万联军?恐怕这也是其中的缘由之一,当年人人尚战、个个争先的百战之师,早已被看似盛世之相的大秦帝国消磨得差不多了。

    “说笑了,说笑了。”陈武钻进烽火台里面,往顶上走去,姬云也跟了进去。“对了,还有件事想问你。”

    “百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姬云定当竭尽全力。”

    “看你的为人处事,似乎是大家子弟,为何沦落到这边疆来了?要说你是犯了什么罪也就罢了,可你面上干干净净,也没个刺字,我倒是有些搞不懂了。”陈武和姬云爬上了烽火台顶,两个负责值岗的秦军士兵赶紧立正行礼,陈武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拘谨,随即找了个墙垛坐了下来。

    姬云没有坐下,而是靠在墙垛上,朝南方看去,那边也是连绵的群山,只是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比北边的山要温暖一些。只不过对于陈武的问题,姬云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吧?况且就算是这么说,对方也不会相信啊。什么大家子弟,这不过是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义务教育而已。

    “怎么,有什么难言之隐吗?”陈武哈哈大笑起来,引得那两个值岗的士兵也朝这边看来。

    姬云尴尬地笑笑:“没有,只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也不强人所难,你若是不方便说也没关系。”陈武还想说点什么,却被那值岗的士兵打断了:“百将,你看那边。”

    陈武和姬云顺着士兵的手指往东方看去,一杆“蒙”字大纛迎风飞舞,猎猎生威。

    “是蒙将军?”姬云来到这里之后还没见过蒙恬,因此有些不敢确定。他对蒙恬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北击匈奴”这一秦朝时期最重要的军事行动在后世的评价颇高,原本没什么功勋的蒙恬也因此成为了后世汉族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是,走吧,咱们可得赶紧去迎接。”陈武站起身来,吩咐道:“赶紧擂鼓传令,通知各营!”

    那士兵抱拳领命,三步并作两步跑下了烽火台。

    厚重的鼓声响起,连成一片,敲散了山谷中的薄雾,叫醒了大部分还在沉睡中的秦军士兵。

    姬云跟在陈武后面走着,他发觉自己竟然有些微微发抖,心里也紧张得很,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参加教师面试的时候,而且还远不如如今这么强烈。毕竟自己马上见到的那个人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在这个以勇武著称的人面前,这点紧张应该是正常的吧?姬云这么安慰自己,很快就下了烽火台,朝蒙恬来的方向走去。

    其实姬云想得有点多了,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什长,基本是不可能有机会见到北将军蒙恬的,在姬云的上面,不知还有多少将军参事,他离着蒙恬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和陈武一起赶到高阙塞的点将台之时,校场里已经站满了士兵。陈武拍拍姬云的肩膀,让他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去,自己也走向了自己的位置。

    努力踮起脚望了望点将台,姬云才发现自己离得实在有些远了,根本看不清台上的情形,一会儿就算蒙恬站上最高的地方,自己恐怕也看不到什么。有些失望地摇摇头,姬云走回了自己的队伍,身边的人都向他打着招呼,他也只是点头微笑回应。

    “大哥,怎么了?”姬云的手下牛承见他不太开心,出口问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咱们离蒙将军太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站到前面去看。”姬云挠挠头回答道。

    “那可就难了,现如今胡人也跑了,又没什么仗可以打,哪有什么升官发财的机会。”牛承耸耸肩,“不过这样也好,干满两年就回家娶妻生子,我才不要打什么仗,万一不小心把小命丢了可划不来。”

    秦朝统一六国之前,确实有斩敌首领功的制度,也有不少关中子弟因此得到了爵位,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但统一之后国内安平,根本就没有什么仗可以打,这个制度慢慢地也就荒废了,南下百越的秦军还好,基本都是故关中的子弟兵,而北上戍边的士兵,一开始也全是关中兵,但打完匈奴专攻为守之后,戍边的士兵大都是后来从六国征发的民众,待遇自然不如关中子弟那么好,因此很多人其实并不愿意和匈奴人随便开战,只希望守好两年边就回家。

    只是这些人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因为水土不服死在了边疆,退役回家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梦而已。

    一声悠扬的号角声在校场上响起,这代表着蒙恬进入了校场之中,所有人立刻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原本闹哄哄的校场竟然一下子安静得像是空无一人般。虽然这已经不是姬云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场面,但他依然从心底里感觉到一种震撼,这校场里起码有上万人,竟然能够做到令行禁止鸦雀无声,可见蒙恬将军的治军能力。

    姬云仰起头,费力地往点将台上望去,只能看到一个壮硕的身影走上台。

    “将士们!”难以想象,在这种空旷的地方,蒙恬将军的声音还能像用了扩音喇叭一样传遍整个校场。蒙恬将军的声音有些沧桑,常年的征战让他的说话的时候不自觉地往外传递着威严和坚韧。“看起来大家的精神头都很足嘛,是不是最近的训练量太少了?”

    姬云没想到蒙恬竟然会和大家开玩笑,校场上的士兵们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没关系,看到你们有这样的精神本将军很满意!”蒙恬在点将台上来回踱步,“因为明天我们就要开赴塞外,给胆大妄为的胡人迎头一击!”

    蒙恬将军的话无疑是一记重拳击打在了众多将士的心上,就像是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水里,原本安静的校场慢慢变得吵闹起来。

    “安静!”蒙恬突然大喝一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紧紧地盯着他,“怎么?你们这样的表现是怕了么?”蒙恬停下动作,静静地看着校场上的将士,太久没有打过仗了,这些人都习惯了这种还算安逸的生活,突然把他们送上战场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自己必须要想办法把他们内心里的兽『性』给激发出来。校场上依然雅雀无声,这种时候可没人敢当出头鸟。

    “你知道你们这样的表现像什么吗?像一群懦弱的绵羊!怪不得那些胡人都这么叫我们!”蒙恬将军继续在将士们的心上种下仇恨的种子,“就在三天前,胡人竟然偷袭了长城!整整两千将士死在了他们手中,当然,他们也付出了五千人的代价,但是!”蒙恬将军猛地一顿,“就因为他们的损失比我们大,我们就能饶了他们了吗?就能把他们这种阴险的偷袭弃之不顾了吗?就能把逝去的两千兄弟抛诸脑后了吗?”

    校场依然安静,蒙恬摇摇头,突然从剑鞘里拔出剑来,猛地『插』进点将台的木桩里:“回答我,能不能!”

    “不能!”一万将士一起呼号,震天动地。

    “大声点!”

    “不能!”姬云觉得自己脚下的大地都在震动。

    “很好,这才有了点大秦勇士的样子!”蒙恬嘴上这么说,但语气里依然满是嘲讽,“你们知道吗?这次明明是胡人的偷袭,为什么反而损失这么重?”他的眼神从站在前面的将士们脸上慢慢扫过,每一个和他眼神接触的人都立刻挺了挺胸膛。

    蒙恬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因为他们攻击地那段长城下面有一个村庄,那场战斗村子里的女人们都参加了!”震惊的神情爬上了每个人的脸。

第4章 长城下(3)() 
没有给士兵反应的机会,蒙恬继续问道:“你们觉得你们连那些女人都不如吗?”

    他的话平静如水,却把每个士兵都点燃了。

    “杀!”

    “杀!”

    “杀!”

    三声高呼,将士们彻底爆发了,姬云也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有这种热血冲头的感觉。古来为将者,基本都有煽动将士情绪的能力,曾经姬云对此一直难以完全理解,但今天蒙恬的表现彻底将他征服。

    蒙恬将剑从木桩里拔出来,高高的指向天空:“大秦勇士,勇往无前!”

    “北方将士,战无不胜!”

    “北方将士,战无不胜!”

    “北方将士,战无不胜!”

    “好,这才是我的蒙家军!”蒙恬最后吼了一句,转身下了点将台,和等在下面的几个副将一起走进中军大帐。在千人主的安排下,校场上的士兵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姬云还沉浸在蒙恬的激昂讲话当中,第一次真正地和这些传世名将接触,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但似乎牛承却并不满意,在姬云身边轻声嘀咕:“『奶』『奶』的,还有两个月我的徭役就到期了,这时候还要打仗!”

    “嘘!”姬云赶紧拦住还想说些什么的牛承,“这话就别再说了,要是被其他人听见,告你一个扰『乱』军心你就完了!”

    “那有什么!”牛承混不吝地说道,“反正都一样!”

    姬云摇摇头,拉住牛承:“那可不一样!你要是被军法处置了就是死路一条,而打仗的话却还有机会活下来不是吗?”

    “到底我都懂,我只是不愿意冒这个险而已。”牛承苦丧着个脸,一脚将脚下了的一颗石子踢飞,“大哥,你这是刚到军营,还没经历过和胡人的战斗,所以才会抱有期待,我可不一样,我已经和胡人打了好几场仗了!”

    牛承的话很有道理,姬云只能点点头,虽然自己现在是什长,但其实只是运气好而已。牛承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真正地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也是他们运气实在差,这么多场仗都没能斩敌立功,因此还只是大兵头一个。

    两人回到营地里,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牛承『摸』了一把自己的嘴:“大哥,我给你讲啊,当初从我们牛家村出来做戍卒的一共有五个人!”牛承张开右手在姬云眼前笔画,“整整五个人啊,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了!”

    牛承的脸『色』有些暗淡,看来是讲到伤心事了。姬云点点头:“是在战场上死了?”

    “也不全是,牛武是在路上病死的。”牛承叹了一口气,“当时除了我,还有牛大壮,牛癞子和牛文牛武兄弟,牛武才不过刚满十七岁而已,就被亭长抓住充了数。”

    秦朝的男子每个人理论上都是士兵,从十七岁到六十岁,每个人都要服徭役,只不过运气好是就在当地担任两年的郡国兵,运气不好的就有可能前往北方担任两年的戍卒。其实一开始戍卒都是从犯了罪的人里挑选,但北方军士消耗太大,到后来不得不从满了服役之期的贫苦人家里抓壮丁,后来领导农民起义的陈胜和吴广就是奉命前往渔阳的戍卒。

    “从南边到北边,路途遥远,道路又艰险,大家都觉得基本没有回家的可能了,忧愁之下牛武一病不起,最后竟然一命呜呼了。牛文看自己的弟弟死了就打算逃走,结果被求盗抓住,也丢了脑袋。最后到达长城的,就只剩下我和牛大壮、牛癞子三个人。”牛承靠着身后的木桩,仰起头来,看着天空。

    姬云拍拍牛承的肩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牛承咳嗽了一下继续说道:“刚到长城就我们就遇上了战斗,跟着大部队一直从上郡打到河水边上,可是我连胡人的面都没见过,倒是一路上看见不少秦人的尸体。”

    “怎么会这样呢?”姬云大惊失『色』,这可和历史书上讲的不一样,蒙恬出塞之后可是将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直接赶出了河套平原。牛承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跟着大部队一直跑,也不知道在跑什么,最后在河水的对岸看到了胡人,将军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渡河,牛癞子就是这个时候掉进河水里淹死的。”

    牛承皱着眉头沉默了好久,似乎是在回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后缓缓吐出一口气:“过了河我们就和胡人接触上了,但因为我在后面,没能冲上去,只能现在后面看着前面的人厮杀。牛大壮脑子有点问题,从小都天不怕地不怕的,从地上捡了一把刀就扑了上去,可是连一刀都没砍出来就被胡人一刀砍死了!牛大壮啊,他可是一个很强壮的人啊,竟然在战场上一点作用都没有就死了!后来胡人就退了,我们稀里糊涂地就赢了。”

    牛承苦笑着摇摇头:“然后我们就开始在高阙塞修长城,期间又和胡人打了几场规模很小的战斗,我参加了几次,都运气很好,每次都活了下来。唉……”牛承最后这一声沉重的叹息,想一堵墙一样压在了姬云的身上,让他也变得沉重起来,确实,后世人经常对古代的冷兵器战争充满了幻想,将男人的激情和热水倾注其中,却往往忽略了战争背后残酷的死亡,对于有些人而言,那不过是冷冰冰的数字而已。

    姬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个好人,但能够为了就学生舍生取义,能够为了报答那两个老人和公子哥对抗,能够为了一只兔子和士兵打架,大概应该算是吧?那如果要上战场的话,面对和自己无仇无怨的敌人,自己能下得去手吗?

    “所以你只想好好的等到时间到就回家?”姬云问道。

    牛承重重地点点头:“我家里还有妻小老母,不知道这两年她们过得怎么样,有没有被人欺负,星儿有没有学会说话。”牛承的眼里满是溺爱,脸上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