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101部分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101部分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前1076年,商王朝第三十任王子帝乙去世,子受以太子的身份继承了王位,号帝辛。以丙寅年(前1075)为帝辛元年。

    帝辛元年,商王子帝辛任命邘侯、九侯、周侯为三公(商朝时权位最高的诸侯)。邘侯就是鄂侯,封在邘邑(今河南沁阳市西北邘台镇)。九侯又称鬼侯,封在邺邑(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西南)。周侯就是西伯侯姬昌,封在岐邑(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

    帝辛四年(己巳,前1072)春,商王子帝辛在黎国(子姓诸侯国,在今山西长治市长治县境内)。东夷诸国再次叛商,子帝辛命太师闻仲领兵征讨。朝中一些贵族大臣藐视商王,对他的私生活进行诽谤攻击。子帝辛怒而作炮烙之刑,用以惩治那些胆大妄为的贵族大臣。

    帝辛五年(庚午,前1071),子帝辛在南单(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朝歌镇南)建造鹿台,“广三里,高千尺”,因建于南单,故又称南单之台。史记,殷本纪载:“(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鹿台是商朝末年一项投资很大的工程,总共修了七年才建成。因国库资金短缺,子帝辛下令向全国各地的贵族增收赋税,而各地贵族又把这些赋税全加在穷苦的贫民身上,使穷人更加贫困,许多人为了生存只好卖身为奴,一时间民怨四起。据说鹿台开工后不久,上天发怒降下灾难,连着刮了十天沙尘暴,国都上空黄尘滚滚,雨土混杂从空中降落,白天就象晚上一样黑暗,人们十分恐慌。

    帝辛六年(辛未,前1070),西伯侯姬昌开发毕邑(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在那里建庙立祠,修筑祭坛,祭拜祖宗神灵。

    帝辛七年(壬申,前1069),西周势力的强大使子帝辛日夜不安,他决定要除掉这个危险的姬昌,于是便以召西伯侯入朝议事为由,将他骗入国都逮捕,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阳县北)。

    帝辛九年(甲戌,前1067),子帝辛出兵讨伐有苏(已姓诸侯国,今河北邢台沙河市西北),有苏国君献女妲己求和。妲己始入宫为王妃。

    帝辛十年(乙亥,前1066)夏六月,子帝辛率领军队前往西部边境畋猎,实际上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场演习是故意做给西周人看的,让他们明白商王朝的军事力量有多么强大,希望他们放聪明点,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帝辛十二年(丁丑,前1064),子帝辛再次率军队在渭沟(今陕西渭南市潼关县北)以畋猎为名,搞军事演*********辛十三年(戊寅,前1063),子帝辛迫于各地诸侯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西伯侯姬昌。

    帝辛十四年(已卯,前1062)春三月,西伯侯姬昌联络数百家诸侯入朝,假意向商王朝臣服纳贡,暗中却加强军事联络,为反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子帝辛并不知道姬昌的野心,还以为他真心服商,便对他进行了一番表彰。但没想到此时姬昌却向他提出申请“专征权”,其它诸侯也都随声附和,积极支持他,说只有仁德的西伯侯才配享有专征权。

    所谓专征权,就是诸侯得到授权后,可以不向商王申请,随意讨伐天下各地诸侯。商王子帝辛明知道授予诸侯专征权,对国家是不利的,但因商王朝连年与东夷人作战,耗损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国库空虚,国力明显衰弱。为了缓和国内的矛盾,子帝辛咬着牙不得不批准了姬昌的“专征权”。显然,此时西周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占了上风。

    帝辛十五年(庚辰,前1061),西伯侯姬昌取得专征权后,更加有恃无恐,他在毕邑(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建立西周军事基地,广招天下英雄豪杰和良臣名将。同时拜商末着名大军事家姜尚(又称吕尚)为军师,命他指挥和操练军队。

    这年春天,西伯侯姬昌与姜尚率领强大的西周军开始讨伐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先后灭掉了耆国(又称黎国,今山西长治市西南)、邘国(今河南沁阳市西北),继而又统兵讨伐崇国(今陕西西安市户县东)。崇国是一个较大的诸侯国,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比较强,但最后还是被姬昌击败,投降了西周。西周的势力范围在逐步扩大。

    就在姬昌统帅军队东讨西杀对外施行军事扩张的时候,西周内部却遭受了天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周民因饥饿而造成混乱,人心恐慌,姬昌认为国都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风水不好,所以才出现天灾。他下令将国都迁往丰邑(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东)。迁都后,姬昌正式称王,始称文王。西伯侯姬昌为了争夺天下扩大自己的疆域,多次发动战争,在国人遭受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不顾人民的死活迁都称王,图霸天下,完全出了他的政治野心。后世儒家和历代帝王却把他吹捧为仁德之君,真是荒诞至极。

    这年冬十二月,西伯侯姬昌迁都称王欢庆胜利的锣鼓还没有结束,地处西周东北部的昆夷(古族名、国名,在今山西太行山以西)突然向西周军发起进攻,迅速攻占西周数个村镇,姬昌大怒,立刻亲率大军迎敌,双方进行了数日的恶战,西周军虽然击退了昆夷军队,却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

    同年,姬昌为了瓦解商朝,大肆招降纳叛,凡反叛商朝的大臣都给予重用和封赏,商朝辛甲等部分大臣见西周势力强大,暗中投奔了西周。姬昌便把辛甲封于长子(今山西长治市长子县西南)。

第272章 商王子帝辛(2)() 
帝辛十六年(辛巳,前1060),西伯侯姬昌召集部分所属诸侯,命令他们共同出兵讨伐昆夷。在诸侯联军的强大攻势下,昆夷国被灭亡。姬昌残酷地屠杀了昆夷许多百姓。昆夷残余部分都逃往太行山以东遥远的北方去了。同年,姬昌还命次子姬发在西沣河东岸开发建设镐京(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西北),在那里建造了豪华的宫殿和高大的城墙,是西周初着名的都城。

    帝辛十七年(壬午,前1059),西周在镐京建筑贵族子弟大学,称作“辟雍”。西周时共有五座贵族子弟大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堂。除中堂“辟雍”外,还有南堂“成均”、北堂“上庠”、东堂“东序”、西堂“瞽宗”。

    帝辛十八年(癸未,前1058),周文王命人在镐京附近建造灵台(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沣河东岸)。关于灵台,史书上说法有两种。一说为离宫,“於论鼓钟,於乐辟雍。”(诗?大雅?灵台)一说为天文观测台,孔颖达疏说:“天子有灵台,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周文王所建灵台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不过,汉朝以后的灵台则为专用的天象观测台。

    帝辛十九年(甲申,前1057),周文王姬昌病死于镐都。姬昌生于商王武乙十三年(丙寅,前1135),姬昌的母亲名叫太任,太任在梦中与一个高大的巨人交合,醒来便怀了孕,一次她上猪圈解手,便把孩子生在了猪圈里,这个生在猪圈里的孩子就是姬昌。姬昌三十四岁(已亥,前1102)袭侯爵,为西伯侯,为侯四十一年(庚辰,前1061)时始称文王,在位执政虚记共四十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九岁,死后葬在毕邑周文王墓(今陕西西安市户县境内)。他死后传位于次子姬发,号武王。

    帝辛二十年(乙酉,前1056),周武王姬发拜军师姜尚为相父,授以丹书(帝王发布命令的诏书),把西周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他。

    帝辛二十一年(丙戌,前1055)春,子帝辛在朝歌城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检阅。就在这一年,峣山(在今陕西商州市西北)发生了山崩。老百姓说,好端端的山无缘无故就崩塌了,这是亡国的征兆,商汤将要灭亡了。这一年,许多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旱情极为严重,泾水、渭水、汧水这三条河流(三川)都已经枯竭了。

    帝辛二十二年(丁亥,前1054),周武王继续推行军事扩张政策,派遣西周的军队讨伐黎国(子姓诸侯国,在今山西长治市黎城县东北)。黎国是商王族的侯国,周武王出兵讨伐,实际上就是在向商王朝示威。此次出兵正是为向商王朝大规模进军做准备。

    帝辛二十五年(庚寅,前1051),商王朝的内史大臣向挚因对商王子帝辛不满,私自带着商朝的地图,法律文书等重要文件,与家人投奔了西周,子帝辛闻讯气得怒不可遏。

    帝辛二十六年(辛卯,前1050),在商朝放牧的原野上出现了夷羊。传说夷羊是古代的一种神兽、怪兽。夷羊出现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将要灭亡。

    帝辛二十九年(甲午,前1047)冬十一月,周武王姬发以相父姜尚为军师,自己亲自领兵东征。他在孟津(今河南洛阳市孟津县东北)召开诸侯大会,有大小数百家诸侯参加。大家都建议立刻讨伐商纣王,武王姬发认为时机还没成熟,下令班师还朝。同时通知各诸侯国整装待命,如果接到出征的命令应立刻起兵,贻误战机者军法处置。

    商王子帝辛不敬鬼神,不畏天命,不受祖宗礼法的约束,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治理天下,这种叛逆的行径遭到了朝中守旧派大臣和大多数贵族的反对。一些老臣纷纷上表对他进行极为尖锐的批评。一些诸侯依仗独霸一方的军政实力公开叛商,向他施加压力。而此时东夷集团又不断出兵袭击商朝边境,对商王朝构成重大威胁。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子帝辛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主张,也为显示自己的王威,他采取了对外征讨对内镇压的政策,多次派兵东征,历经数年艰苦的战争,终于平定了东夷的叛乱,同时在国内严明法制,坚决打击那些守旧的顽固派。他先后诛杀了商容、祖尹、微子、箕子、比干等大臣,又杀死了几位势力强大拥有重兵的诸侯首领,从而激怒了所有的奴隶主贵族。他们联合起来与野心勃勃的周武王勾结、发誓要铲除商纣王,灭掉商王朝,然后拥立周武王为天子。

    帝辛三十年(乙未,前1046)春二月,周武王率全副武装的军车(戎车)三百乘,战将(虎贲)三千员,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大小数百镇诸侯,军队数十万,向商王朝发起了总攻。已经六十六岁的商王子帝辛毫无惧色,他调兵遣将先后出动七十万大军与西周联军血战。最后双方大战于牧野(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西南),由于商族内部叛变,临阵倒戈,与西周联军里应外合,致使商军大败。子帝辛与部下奋勇杀出一条血路,逃回朝歌城,七十万大军所剩无几。

    西周军又使重兵围困朝歌城,都城危在旦夕。

    子帝辛仰天长叹,于是登鹿台自焚而死。

    子帝辛三十六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一年(商末周祭祀谱),卒于帝辛三十年(前1046)冬十二月,终年六十六岁。死后葬于纣王墓(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西岗乡河口村),尊号商王帝辛,谥号商纣王。

    商王朝自成汤元年(前1617)起,至帝辛末年(前1046)止,共历三十一任王(帝),传国五百七十二年。如果从灭夏后(前1600)算起,商王朝积年数应为五百五十五年。

    帝辛在位年表

    前1075(丙寅)元年

    前1074(丁卯)二年

    前1073(戊辰)三年

    前1072(己巳)四年

    前1071(庚午)五年

    前1070(辛未)六年

    前1069(壬申)七年

    前1068(癸酉)八年

    前1067(甲戌)九年

    前1066(乙亥)十年

    前1065(丙子)十一年

    前1064(丁丑)十二年

    前1063(戊寅)十三年

    前1062(己卯)十四年

    前1061(庚辰)十五年

    前1060(辛巳)十六年

    前1059(壬午)十七年

    前1058(癸未)十八年

    前1057(甲申)十九年

    前1056(乙酉)二十年

    前1055(丙戌)二十一年

    前1054(丁亥)二十二年

    前1053(戊子)二十三年

    前1052(己丑)二十四年

    前1051(庚寅)二十五年

    前1050(辛卯)二十六年

    前1049(壬辰)二十七年

    前1048(癸巳)二十八年

    前1047(甲午)二十九年

    前1046(乙未)三十年

第273章 西周王朝() 
西周王朝,中国王族分封时代第三个奴隶制王朝。

    西周王朝的始祖名叫弃,弃的父亲是高辛氏的后代帝喾。弃的母亲是炎帝后裔有邰氏之女姜嫄。传说姜嫄在矿野里踩了巨人的脚印便怀了孕,之后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她以为这是个不吉祥的孩子,便把孩子丢弃在村中狭窄的道路旁,想让过往的动物把他踩死、咬死或吃掉。可是马牛猪羊等都绕开孩子走,孩子安然无恙。她又抱着孩子想把他丢在附近的一片林子里,但林子里有很多人,她怕被人瞧见,只好悄悄离开。她又抱着孩子来到河边,趁着附近没人,便慌慌张张地把孩子丢进了湍急的河里。早春的河水十分寒冷,她想,孩子在河里即便不淹死,也得冻死,这一次孩子是死定了。可是,奇迹发生了,就在她丢下孩子的一刹那,河面突然飘起一块浮冰,恰好托住了孩子;紧接着,天上又飞来许多鸟儿为孩子遮挡阳光。姜嫄大惊,认为这孩子定是天神所赐,将来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便又走进河里把他抱上来。她把孩子抱回家悉心照料,后来把他养大成人。因姜嫄当初曾几次三番想丢弃这孩子,便给孩子起名叫弃。

    弃从小就喜欢研究各种谷物的种植和栽培,长大后就当了唐尧政权主管农业的大臣。唐尧因弃德才兼备,多次创造发明,有功于国家,将他封在邰邑(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号后稷,赐姓为姬。这时候,中国远古历史已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一些较大的家族已经开始实施父子相传,祖宗世系可查。

    西周王朝的先祖称作先周(西周的先祖)。先周从始祖周侯弃到西伯侯姬昌,共传十五世:姜嫄生弃(后稷),封于邰,为一世。

    后稷传子姬不拙,为二世。

    姬不拙传子姬鞠,为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