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107部分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107部分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探的人回来向周恭王报告说,密康公已纳三位女子为妃将近一年了。

    姬伊扈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密康公是畜牲。

    于是他以密康公强占民女,欺君罔上、祸国殃民等罪状,亲自领兵讨伐密须国。

    等到大军压境,密康公晓得事情的严重性,这才感到后悔。但后悔已经迟了,只好硬着头皮组织军队抵抗。这显然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之举。

    密须国很快被西周军攻破,姞姓族人惨遭劫难,除被杀者外,青壮年皆被逮捕收为官奴。

    周恭王认为密康公罪大恶极,便下令将他凌迟处死,其家产全部充公。

    恭王九年(丁未,前914)春,正月丁亥日,周恭王命内史官传达王命,册封毛迁和祝鼽为侯,毛迁始称毛伯。

    恭王十九年(丁巳,前904),由于周恭王姬伊扈不重视军队的建设,使各城镇的武装力量十分薄弱,西戎人认为有机可乘,便反叛西周,组织军队向西周领地发起攻击。西周军兵微将少,无力阻击敌人,被西戎军连续攻占十余座城邑,直逼镐京。姬伊扈得知镐京受到威胁,急忙紧急调各诸侯国军队联合出击,才把西戎军击败,将他们赶出境外。但是,这一场战乱使西周王朝受到了很大损失。

    姬伊扈三十七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西周金文历谱),卒于恭王二十三年(辛酉,前900),享年五十九岁。死后葬在西周恭王陵(今陕西咸阳市境内)。尊号恭王。史书上说“既过能改曰恭”,故谥号恭王。

    周恭王在位年表

    前922(己亥)元年

    前921(庚子)二年

    前920(辛丑)三年

    前919(壬寅)四年

    前918(癸卯)五年

    前917(甲辰)六年

    前916(乙巳)七年

    前915(丙午)八年

    前914(丁未)九年

    前913(戊申)十年

    前912(己酉)十一年

    前911(庚戌)十二年

    前910(辛亥)十三年

    前909(壬子)十四年

    前908(癸丑)十五年

    前907(甲寅)十六年

    前906(乙卯)十七年

    前905(丙辰)十八年

    前904(丁巳)十九年

    前903(戊午)二十年

    前902(己未)二十一年

    前901(庚申)二十二年

    前900(辛酉)二十三年

第284章 周懿王姬坚() 
在位起讫:公元前900前892年。

    生卒年:公元前937前892年。

    出生地:南郑王宫(今陕西汉中市)。

    立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迁都:槐里(即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年号:周懿王元年(壬戌,前899)。

    周懿王姬坚,姓姬,名坚,又作艰。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七任王。姬坚的祖父是周穆王姬满,父亲是周恭王姬伊扈。

    姬坚生于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周恭王元年时(已亥,前922)立为太子。

    公元前900年,周恭王姬伊扈去世,传位于儿子姬坚,号周懿王,以壬戌年(前899)为周懿王元年。

    古本竹书纪年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天再旦”是一种少有的奇异天象,就是天亮以后突然黑了,过了一段时间才再次亮起来。古人把天亮两次称作“天再旦”。实际上“天再旦”就是日出之前所发生的一次日食。根据我国天文工作者通过理论计算得知,公元前899年4月21日晨我国陕西境内曾发生一次日全食。当时的西周王都南郑位于今陕西的汉中市,恰好能见到这次日食,所以古人便把这一奇异天象记录了下来。

    懿王二年(癸亥,前898),北方的狄人入侵西周的发祥地岐山(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东北)。这些狄人称作严狁(古族名、国史,在今山西太行以西至陕西宝鸡市陇县一带),十分凶猛猖狂,他们侵入西周境内,疯狂抢劫周人的财物,还杀死了许多西周的百姓。边关守军出击,反而被严狁军队击败,敌军乘胜追杀西周军,一直攻至岐山。岐山离王都南郑直线距离不足二百千米,岐山的安危直接影响着王都。岐山守军一一面坚守关隘,一面遣快马接连向朝廷告急。懿王姬坚这才惊慌起来,急忙挑选国中精兵,同时征调各诸侯国军队联合出兵,北征严狁,保卫岐山。懿王命虢公统帅六师讨伐严狁,大军进至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一带,与严狁军相遇,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经过数日交战,严狁军被击败,逃归本国。西周军在后追杀,迫使严狁人一直逃往太行山去了。

    懿王三年(甲子,前897)受“天再旦”的影响,周懿王姬坚总觉得南郑国都对自己不利,便决定将国迁到别处去。一些大臣建议迁回镐京,但懿王却不同意,他亲自选定了镐京西北的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他认为那里地处岐山与镐京之间,是最佳的建都之处。于是下令在全国征调工匠,采办建筑材料,择日开工营建新都。

    懿王四年(乙丑,前896)秋,犬丘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造好,姬坚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天再旦”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他感觉在南郑多呆一天他就多一分危险。迁都后,他把犬丘改称槐里。

    南郑自周穆王二年(前975)开始立都,至今恰好八十年。从此它便结束了曾经有过的灿烂和辉煌。

    懿王五年(丙寅,前895),鲁历公姬擢去世,在位执政三十七年。死后传位于弟弟姬具,号鲁献公。

    懿王六年(丁卯,前894),由于多次遭受外敌入侵,姬坚领悟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军队就要挨欺负,既不能约束国内的诸侯,也无法抵御强大的外患,只能卑躬屈膝任人宰割。于是他下令加大国防建设的投资,征招国中青壮年参军入伍。他任命虢公为主管军队的最高领导,扩大军队编制,加强军事训练。

    西周军很快强大起来,姬坚亲自检阅了这支威武之师,忽然间就产生了征讨四方称霸世界的野心。于是这年秋天,他命虢公率师北伐犬戎(古族名、国名,在今宁夏固原市北)。当时犬戎人安分守己,并没有丝毫侵犯和得罪西周之处。姬坚仅凭个人的好恶便无故兴师讨伐,激起了犬戎人极大的愤怒,他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英勇作战,把西周军打得大败而归。征伐犬戎的失败,唤醒了姬坚对外扩张的美梦,也打消了他称霸天下的野心。

    懿王七年(戊辰,前893)冬,西周遭遇了特大的自然灾害,暴雨和冰雹袭击了王都槐里,有许多家畜和家禽被冰雹打死,继而寒流猛增,天气奇冷,连嘉陵江和汉水都封冻了。有的人来不及防寒,竟被活活冻死。太平御览八十四引史记载:“周孝(懿)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显然,作史者把这场空前的自然灾害与周厉王的出生联系在一起,认为周厉王是位亡国之君,他一出生就给西周带来了灾难。

    姬坚迷信得很,他因为在即位元年就发生了“天再旦”,便怀疑南郑国都对他不利,不惜民力,大兴土木营建新都。他以为迁都以后就会万事如意大吉大利了,没想到的是新都对他仍怀有敌意,首次出兵远征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归,致使劳民伤财,民生怨恨。紧接着又降临了百年罕见的天灾,把王都打成了一片狼籍。他感到十分恐惧,认为是上天在和他做对,自己很难逃脱老天爷的惩罚。于是他终日担心天神会来索取他的性命,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精神错乱,寝食俱废。到第二年春天就病死了。

    姬坚三十八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九年(西周金文历谱),卒于懿王八年(已巳,前892)春,终年四十六岁。死后葬在西周懿王陵(今陕西咸阳市境内),尊号周懿王。史书上说“温柔贤善曰懿”,故谥号懿王。

    周懿王在位年表

    前899(壬戌)元年

    前898(癸亥)二年

    前897(甲子)三年

    前896(乙丑)四年

    前895(丙寅)五年

    前894(丁卯)六年

    前893(戊辰)七年

    前892(己巳)八年

第285章 周孝王姬辟方() 
在位起讫:公元前892前886年。

    生卒年:公元前937前886年。

    出生地:南郑王都(今陕西汉中市)。

    立都:槐里(即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年号:孝王元年(庚午,前891)。

    周孝王姬辟方,姓姬,名辟方。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的第八任王。他的祖父是周昭王姬瑕,父亲是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伊扈是他的长兄,周懿王姬坚是他的侄子。姬辟方与懿王姬坚同龄,都出生在穆王四十年(甲申,前937)。姬辟方出生时,父亲已经63岁,他的母亲是父亲最为宠爱的少妃,因此父王对他也是十分宠爱。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个最小的儿子竟能坐上王位。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突然去世,因为东宫虚位没有太子,王室内部围绕着王位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议。周懿王的长子姬燮是偏妃所生,自幼狂傲任性,一向不为懿王所爱,而元妃又一直没有生育。他和元妃商议打算过几年从偏妃的儿子中选一名品德好的过继给元妃,然后立为太子。但这件事还没来得及实施,他便撒手人寰了,临终前又没指定合法继承人,这就给宗族大臣们留下了麻烦。一些大臣认为,先王不立姬燮为太子,是因为他少才无德,不具备为王的资格,应该重新推选王族中有德望的人为王。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推选王叔姬辟方为王。这样,姬辟方便幸运地坐上了王位。

    姬辟方即位后,号孝王,以庚午年(前891)为孝王元年。

    姬辟方不忘被犬戎击败之辱,于孝王元年命申侯领兵,大起六师西征。

    申侯是申国(姜姓封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西北)的国君,他虽然受命领兵出征,但内心却不愿去打仗。他认为出兵征讨犬戎是不义之战,只能使两国的百姓遭受无谓的伤亡。

    于是,他向周孝王建议说:“从前我的祖先娶了郦山氏之女,生下一个女儿,嫁给了西戎的胥轩为妻,后来生了个儿子名叫中橘(战国时秦国和赵国的祖先)。中橘因为母亲的缘故归服了周朝,使周朝西部的边境不受侵犯。现在我又把女儿嫁给了中橘的后人大骆(为西戎的一个分支),生下了嫡子赢成。如果大王能保证让我的外孙来继承大骆的嗣位,申、扈两族就能保证让西戎人顺服,使西周西部边境永远安宁。”

    那么,申侯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呢?

    原来,大骆庶生的长子叫作赢非子。赢非子从小就喜欢养马,他养的马匹个个精良,人见人爱。有一次他往犬丘(即周王都槐里)贩马,无意间撞见了刚刚即位的周孝王。周孝王见他精明能干,便把他留在了王都任主管畜牧的大臣。申侯担心日后周孝王会让赢非子回国承嗣,与他的外孙争位,故此才有以上建议。

    孝王姬辟方当即承诺,不会放赢非子回国,也不会支持赢非子回去与申侯的外孙争夺国君之位。于是,申侯便出面与西戎讲和。西戎果然接受了申侯的调解,同意与西周息兵言和,并且表示此后永不侵犯西周边境。

    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就这样被申侯化解了。

    孝王二年(辛未,前890),西戎遣使入朝,献良马百匹。孝王十分高兴,重赏了来使,并回赠了许多粮食和布匹等礼物。

    孝王三年(壬申,前889),姬辟方命赢非子为王室养马。

    赢非子的先祖是大费,大费是氏族联盟时代舜帝的大臣,赐姓为赢。大费的后人一直在夏商两朝为官。商朝末年,大费的后人赢恶来为纣王大臣。赢恶来是位勇猛而有神力的将军,因为他忠心辅佐纣王,被周武王所杀。赢恶来的族人被周武王强行迁徙到西犬丘(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他的后人便在那里发展起来,成为西戎的重要一支。

    赢非子的父亲就是申侯的女婿大骆,是西戎的一个部落首领。

    西周王朝时,马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交通工具,无论战时还是平时,都需要大量优良健壮的好马。但西周马的发展一直缓慢,许多优质马都靠从外地买进。此次西戎进献的一百匹马,大部分都是母马。姬辟方为了发展王朝的马匹,让赢非子前往汧(今陕西宝鸡市陇县西南汧山)、渭(今甘肃定西市陇西县西北鸟鼠山)之间,为王室养马。

    孝王六年(乙亥,前886),赢非子为王室养马三年,马群大增,为西周王朝创造了一笔很大的财富。孝王姬辟方因其养马有功,将他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号称秦赢。后来,赢非子一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秦国。到战国时期,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最后,秦王赢政灭掉山东六国,统一华夏各族,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姬辟方四十六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七年(西周金文历谱),卒于孝王六年(前886),终年五十二岁。死后葬在西周孝王陵(埋葬地址不详),尊号周孝王。史书上说“慈惠爱亲曰孝”,故谥号孝王。

    周孝王在位年表

    前891(庚午)元年

    前890(辛未)二年

    前889(壬申)三年

    前888(癸酉)四年

    前887(甲戌)五年

    前886(乙亥)六年

第286章 周夷王姬燮() 
在位起讫:公元前886前878年。

    生卒年:公元前915前878年。

    出生地: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立都:槐里(即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

    年号:周夷王元年(丙子,前885)。

    周夷王姬燮,姓姬,名燮。中国王族分封时代西周王朝的九任王。姬燮的祖父是周共王姬伊扈,父亲是周懿王姬坚,周孝王姬辟方是他的叔祖。

    姬燮生于周共王八年(丙午,前915),是周懿王的庶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