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5部分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5部分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椤9攀分蟹伺葱置梦槭凳羯窕按怠

    公元前7744年,伏羲以一双精致的狐皮为聘礼,前往凤州(今陕西宝鸡市凤县)与女娲完婚,时年伏羲三十一岁,女娲十六岁。

    公元前7724年,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数百个部落联合罢免了燧人氏的最后一位大酋长,推举伏羲为帝。

    于是,伏羲立都于榆中(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正式建立伏羲女娲氏政权。

    伏羲以木德王天下,帝号罗奉。

    罗奉元年(丁丑,前7724),伏羲在榆中接替天齐建木的祭天权,燧人氏自此退位。

    罗奉二年(戊寅,前7723),伏羲在榆中不周山重建天齐表木,名此山为方山,又名日魁山。表木名大风雨表。以共工氏为上相,主管不周山上的天齐表木观象台,主持大风雨表的观测,用八索判断方向(地维)为历法天象总管,掌握祭天权,其权位仅次于伏羲。

    罗奉三年(己卯,前7722),伏羲以木星为主观测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的斗柄“梗河”与大角、摄提、角宿(青龙第一宿)为天下春季之始。以日表八索为定表游表,确立勾股弦周天历度为三百六十度。以每月为三十六日,每年为十月,每年三百六十日。以大风雨表测八方风,定八极,四时,八节。每时九十日日,每节四十五日,总共三百六十日。

    罗奉四年(庚辰,前7721),伏羲首设柱下史,以管理历法和天象。首次命人在居住区外围筑墙,始为城,为都;并在城中设灵台,以为祭祀中心。首次立巫政管理制度,设官分政。以龙纪官,命大庭氏为居龙氏,主管建筑;命薮魁氏为水龙氏,主管水利;命阴康氏为土龙氏,主管农牧,兼任中官黄龙氏,主管民政;命混沌氏为降龙氏,主管法律;命昊英氏为潜龙氏,负责制造甲历;命朱襄氏为飞龙氏,负责制造书契。

    罗奉五年(辛巳,前7720),伏羲以共工氏为上相,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为左监,昊英氏为右监。命栗陆氏居北,为冬官,号黑龙氏;命赫胥氏居南,为夏官,号赤龙氏;命昆吾氏居西,为秋官,号白龙氏;命葛天氏居东,为春官,号青龙氏(又称苍龙氏);命阴康氏居中,为中官,号黄龙氏。

    罗奉六年(壬午,7719),夏四月初三日,天降暴雨,一连下了三十天,女娲所居住的凤州被洪水淹没。伏羲、女娲组织族人乘葫芦舟漂流逃亡至麦积山,避难于仙人洞,直至水势减小时才通过山地转移,逃往秦岭太白山,向太白族人求救。

    罗奉七年(癸未,前7718)伏羲族人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重建女娲故居凤城。

    罗奉八年(甲申,前7717),伏羲迁都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并在此修筑城垣。但不久又因洪水逼迫离开陈仓,率族人沿秦岭东迁至骊山、华山一带,进入华胥氏族的领地。华胥氏居住在今渭南市华县一带。伏羲女娲氏居住在华山牛鸠原、枣香河一带。

    罗奉九年(乙酉,前7716)伏羲在枣香河畔建都,称帝王村。女娲则居住在离此不远的栗家原。同时在枣香河东西两岸建盘东寨和盘西寨,在盘西寨栽植梭罗神树,以祈求太平。

    罗奉十年(丙戌,前7715)女娲迁居于焦村原西华,以乾头塬台坝为祭天中心,在西华之西另设西章天象台,实测推算日月失序。三百六十日为一年,日数不足,便把每年增加五日,为年与年之间的过度期,称作过年。

    罗奉十二年(戊子,前7713),伏羲女娲迁居于王屋山。这年的正月二十三日,日全蚀和月全蚀同时发生,天地黑暗,万民皆惧。女娲认为是天道不满所致,她亲临王屋山顶峰,设坛祭天,采山上石洞中五彩石布成东西南北中五宫阵容,于中宫积柴草引火燎祭离火太阳,以表对上天的诚意。果然没多久日蚀和月蚀便完全解除,日月运行如初。于是女娲向伏羲建议重新颁布了补天历,规定新历每年仍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日,过年补天五日,全年合计三百六十五日。同时还下令在王屋山下重建凤城,再立大风雨表。天柱复生,四极重立,通天表木又成,因坛而背方州,因圜而抱圆天,盖天观测系统又重新运作起来。后来古人把这件事神化了,说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淮南子,览冥训)。好事者便据此把这一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成了神话。

    罗奉十三年(己丑,前7712),伏羲获白龟于白龟山(今河南平顶山市)。他细心观察龟甲的分布,深入研究河图、洛书之间的内在联系,悟出了太极原理,始作太极图。他发现龟背甲骨中五环八,背甲十三,腹甲九,裙边甲二十四,背圆,腹方,四足撑天地,遂明大道。于大隗山玄元洞(今河南郑州新密市)推衍八卦,重为六十四卦。是年,伏羲东巡狩登泰山观天下,举行封禅大典。封天下三天三镇:西天西镇昆仑山,中天中镇王屋山,东天东镇泰山。天下文明肇于三镇,孕于土,始于圭,成于文。命泰水名大汶河,命皇策大典为坟。

    罗奉十四年(庚寅,前7711),葛天氏作歌八阕,歌颂伏羲氏族东迁创业的史迹。其歌分为八个章节,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谨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初民自雍州(玄鸟大雷音氏所生之地)而游牧定居,植五谷,谨勤于伏羲所立的测天道(天常)之法,因此达到并完成伏羲帝所规定的测天道力度的要求,敬授民时,不误农耕稼穑,取得万象政绩,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

    罗奉十五年(辛卯,前7710),伏羲移居宝丰(今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宣布王屋为天下之中,山名中条山。水为中河,地为中原,表为中央,建木棱罗。

    封女娲于汝阳(今河南洛阳市汝阳县),统领中州。其族人居于汝水与娲水之间。

    封弇兹氏于磁山,居磁州(今河北邯郸武安市)。

    封雷祖氏于兖州泽,居住在兖州(古济水与黄河之间,今河南荥阳市至山东东营市一带)。

    封华胥氏于华山,居住在华阳(今陕西泰岭以南)。

    罗奉十六年(壬辰,前7709)伏羲迁居于泌阳盘古山(今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西)。

    罗奉十八年(甲午,前7707)伏羲病逝于桐柏鸡公山(今河南信阳市南80公里),终年六十八岁,遗体安葬在盘古山(今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盘古镇)。尊号羲皇。后世又被追尊为泰皇、人皇。

    伏羲在位年表

    前7724(丁丑)元年伏羲在榆中接替天齐建木的祭天权前7723(戊寅)二年伏羲在榆中不周山重建天齐表木,名此山为方山前7722(己卯)三年伏羲以木星为主观测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前7721(庚辰)四年伏羲首设柱下史,以管理历法和天象前7720(辛巳)五年伏羲以共工氏为上相前7719(壬午)六年女娲所居住的凤州被洪水淹没前7718(癸未)七年伏羲族人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重建女娲故居凤城。

    前7717(甲申)八年伏羲迁都陈仓前7716(乙酉)九年伏羲在枣香河畔建都,称帝王村前7715(丙戌)十年女娲迁居于焦村原西华前7714(丁亥)十一年

    前7713(戊子)十二年伏羲女娲迁居于王屋山前7712(己丑)十三年伏羲获白龟于白龟山前7711(庚寅)十四年葛天氏作歌八阕,歌颂伏羲氏族东迁创业的史迹前7710(辛卯)十五年伏羲移居宝丰前7709(壬辰)十六年伏羲迁居于泌阳盘古山前7708(癸巳)十七年

    前7707(甲午)十八年伏羲病逝于桐柏鸡公山

第11章 女娲(伏羲氏2)() 
在位起讫:前7707前7653年。

    生卒年:前7759前7653。

    出生地:凤州(今陕西宝鸡市凤县)。

    立都:凤城(令河南济源市西北)。

    年号:女皇元年(乙未,前7706)。

    女娲,凤姓,名女娲,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二任帝。

    女娲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出生在凤州。她16岁时,伏羲以一双精致的狐皮为聘礼向她求婚,二人结成了夫妻。此后他们便住在了凤州,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罗奉元年(前7724)伏羲在榆中称帝,女娲仍留守凤州。

    罗奉六年(前7719)夏天,凤州发生了大洪水。当时伏羲、女娲都住在凤州,他们组织族人乘葫芦舟逃亡到秦岭的太白山下。后来,他们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又重建家园。

    罗奉十二年(前7713),她与伏羲带部分族人迁居于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济源市城区西北约90公里),在那里开辟新的领地。

    罗奉十五年(前7710),伏羲封女娲于汝阳(今河南洛阳市汝阳县),统领中州。

    罗奉十八年(前7707)伏羲去世,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建都于汝阳,帝号女皇,以乙未年(前7706)为女皇元年。这一年女娲53岁。

    女娲即位后对执政的一些官员进行了部分调整。

    封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流域,居沁阳(今河南焦作市西南)。

    封下相柏皇氏于王屋,居柏香(今河南济源市东南)。

    命共工氏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治水。

    命朱襄氏为史官,居襄城(今河南许昌市西南),主造书契。

    命昊英氏为历官,居伊水鸣皋(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主修甲历。

    命栗陆氏居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今河南夏邑县),负责水利建设。

    命骊连氏于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葛天氏于长葛(今河南许昌长葛市)、阴康氏于太康(今河南周口市太康县),共同主管农业生产。

    命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今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主管化俗。

    命乌明氏于东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主管建福。

    命视默氏于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主管灾恶。

    命纪通氏、仲起氏、阳侯氏、宿沙氏四族为中官土正。纪通氏居王屋(今河南济源市西),主管中表;仲起氏居嵎番(今山东日照市),主管海陆;阳侯氏居阳谷(今山东聊城市南),主管江湖;宿沙氏居东平(今山东泰安市西),主管海盐。

    命春官羲仲为木正,居青丘(今河南沧州市青县)。夏官羲叔为火正,居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秋官和仲为金正,居秦岭太白山(今陕西宝鸡市太白县东南);冬官和叔为水正,居龟蒙山(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东)。

    另外封尊卢氏于鸿卢水(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混沌氏于昆吾屯留(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大庭氏于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有巢氏于朝城(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无怀氏于裴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

    女皇二年(丙申,前7705),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这是中国远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战争。

    双方大战的结局是共工氏失败,率部族西奔,怒而袭击祭天圣地不周山(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顶,砍倒了天齐建木,割断了八索准绳,定表向东南倾斜,表绳断绝,八维失准,象征王权的祭天中心遭到了严重破坏。女娲又命骊连氏率族人与祝融氏族联合攻打共工氏,将共工氏一族赶往祁连山以北。

    由于天齐表木遭到破坏,天象观察和天气变化的预测都不能正常进行;结果这年夏天大洪水来临,人们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突然而来的洪水吞没,许多族人都葬身于大洪水中。

    当时女娲等人居住在高地得以幸免。她立刻组织族人砍伐树木,绑制简易木排,下水迎救被困的人。他们奋战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数百名青年男女,这些获救的青年都向她磕头致谢,尊称她为圣母。

    女娲率族人与洪水搏斗的这段历史,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被神化了,被演绎成了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说:共工氏与女娲争帝,女娲命祝融氏领兵攻打共工氏。

    共工氏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

    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

    但是,山林是兽类的领地,它们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

    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凶猛的野兽和大鸟杀害,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经过这场浩劫,人类幸存者已经很少。

    为了使人类能再次发展增多,女娲便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来。

    她先捏了个男人,又捏了个女人,然后向他们吹口气,他们就变成了人。

    女娲让他们结为夫妻,他们便双双向女娲跪拜,尊她为始祖。

    女娲高兴极了,便继续一对一对地捏起来。

    黄土人在她面前不断地增加。

    她不停地捏。捏呀捏,从日出捏到日落,又从黄昏捏到了早晨。她不吃也不喝,忘我地工作着。也不知过了几天几夜,只看见她周围有几百上千个全身赤裸的男女在向他跪拜。

    她觉得这样子很不雅,便抓了一把树叶向他们抛去。于是这些黄土人身上便多了件树叶串成的衣裤。她满意地向他们挥挥手,让他们奔往各地安家立业繁衍子孙。

    女娲累了想休息一下,但眼前仍然还有一大堆黄泥。她有些不耐烦,不想再用手一个一个地去捏了,便抓起一根cuda的草绳,论起来抽打黄泥。

    黄泥雨点般四处飞溅,瞬间变成了无数的男女,密密麻麻跪成一大片向她磕头,尊她为祖宗。大洪水后,中国人就是这样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