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7部分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7部分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熙共主北方水星,号为玄冥,负责北方辰星的观测。

    太昊时期在文化上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十二地支。

    传说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勾芒发明的,古时的十二地支读音和写法与现在完全不同,古时的写法和读音是因上古符号文字无法输入电脑,写法暂时空缺,以问号代之:1读“孳zi”,即现在的子时;2读“孬nao”,即现在的丑时;3读“坳ao”,即现在的寅时;4读“娇jiao”,即现在的卯时;5读“臣”,即现在的辰时;6读“广guang”,即现在的巳时;7读“五wu”,即现在的午时;8读“围wei”,即现在的未时;9读“长g”,即现在的申时;10读“酋qiu”,即现在的酉时;11读“渠qu”,即现在的戌时;12读“矿kuang”,即现在的亥时。(据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

    太昊是伏羲女娲政权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史书上曾留有许多记录,但由于天灾人祸的损毁,保留下来的很少,我们也只能从史书的引文和考古中获得少量的信息。

    太昊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卒于太昊四十二年(甲午,前7527),终年六十七岁。遗体葬在宛丘太昊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城北),尊号白帝、帝太昊。

    太昊在位年表

    前7568(癸丑)元年

    前7567(甲寅)二年

    前7566(乙卯)三年

    前7565(丙辰)四年

    前7564(丁巳)五年

    前7563(戊午)六年

    前7562(己未)七年

    前7561(庚申)八年

    前7560(辛酉)九年

    前7559(壬戌)十年

    前7558(癸亥)十一年

    前7557(甲子)十二年

    前7556(乙丑)十三年

    前7555(丙寅)十四年

    前7554(丁卯)十五年

    前7553(戊辰)十六年

    前7552(己巳)十七年

    前7551(庚午)十八年

    前7550(辛未)十九年

    前7549(壬申)二十年

    前7548(癸酉)二十一年

    前7547(甲戌)二十二年

    前7546(乙亥)二十三年

    前7545(丙子)二十四年

    前7544(丁丑)二十五年

    前7543(戊寅)二十六年

    前7542(己卯)二十七年

    前7541(庚辰)二十八年

    前7540(辛巳)二十九年

    前7539(壬午)三十年

    前7538(癸未)三十一年

    前7537(甲申)三十二年

    前7536(乙酉)三十三年

    前7535(丙戌)三十四年

    前7534(丁亥)三十五年

    前7533(戊子)三十六年

    前7532(己丑)三十七年

    前7531(庚寅)三十八年

    前7530(辛卯)三十九年

    前7529(壬辰)四十年

    前7528(癸巳)四十一年

    前7527(甲午)四十二年

第15章 昊嬟(伏羲氏6)() 
在位起讫:公元前7527前7525年。

    生卒年:公元前7569前7525年。

    出生地: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

    立都: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

    年号:昊嬟元年(乙未,前7526)。

    昊嬟,女,姓风,名昊嬟。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六任帝。她的祖辈是四任帝师嬟,父辈是五任帝太昊。

    公元前七千五百六十九年的夏天,汶上帝宫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先帝师嬟因年老病死于宫中,由太昊继承了帝位,二是就在先帝去世的当天晚上,女人街孕妇区的一位孕妇生下了一名奇特的女婴,女婴出生前突然间红霞满天,一瞬间,孕妇区便传来了响亮的婴儿哭声,据说女婴出生时身上罩着一层光环,而且女婴生下来就会笑。人们惊恐,认为女婴是先帝转世,在场所有的女人都齐刷刷地给女婴跪下了。这个女婴就是昊嬟。

    伏羲女娲氏时代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在社会上地位最高,各级各部落的领导人(酋长、族长、社长、村子),大多数都是女人,就连渔猎、耕种、出征打仗也都是以女人为主。此时男人的地位是最低的,身强体壮的男子尚能得到异部落女子的青睐,而那些体弱多病的男人就惨了,他们即得不到外族女子的青睐,也得不到本族女子的关怀,有的男人甚至一生都没有碰过女人。

    在伏羲女娲氏时代,对族中男女的居住和活动管理极严,只准许特殊的公共场合可以见面,但必须穿戴整齐,不允许裸露。男人和女人从懂事开始便离开母亲,男人住在男人街上,女人住在女人街上,彼此不能来往,违者处以重罪。这项规定主要是为了杜绝本族男女之间发生性行为。因为早在首任帝伏羲执政以前,燧人氏就已经发现了本族男女通婚对氏族发展不利。人类最初和其它动物一样,本族男女都是混居的,凡有性生活能力的男女,不分老少,相互间可以随意**。这种婚姻历史上称作族内群婚。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族内群婚所生子女,大多数是不健康的,有的还生出一些缺胳膊断腿没鼻子少眼睛的残疾婴儿。开始人们以为是鬼怪作祟,便请巫者画符驱鬼,但折腾了一段时期,并没有丝毫改变。于是,一些部落便采取了极端措施,杀死婴儿,惩罚生孩子的女人。这样一来,本部落的生育越来越少,人口急剧下降,最终有许多部落灭绝了。有的部落虽然没有灭绝,但也只剩下几个男人或几个女人,无法延续后代。这些异部落幸存的男女便走到了一起,组合成新的家族。让他们吃惊的是,他们结合后所生子女都非常健康。

    由此人们认识到,本族男女是不能发生婚姻的,族内群婚会导致家族灭绝。此后,人们便开始限制族内群婚,施行异部落通婚,也就是族外群婚。但是,这种限制并不是很严,因为男女混居,一些男女经不住生理上的诱惑,有时还偷偷摸摸地**,因此女人中也还时常有人生下残疾婴儿。不过,生了残疾儿的女子会被族人歧视的,她们将在痛苦和内疚中走完自己的余生。

    直到伏羲执政掌管天下的时候,这种状况才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伏羲在称帝前曾深入研究过人类生育的血缘关系,认为有血缘关系的同族男女是不能结婚生育的,私通也是不允许的。于是,在他执政后,便以法律形式规定:各部落的男人和女人必须分区居住,本族的男女不准发生性行为,如有触犯的,要严加惩处,决不宽容。这项规定使女人的地位升上了顶峰,男人的身价则滑入了低谷。

    昊嬟是太昊的小女儿,生于师嬟四十六年(壬子,前7569),他是在先祖师嬟去世当天出生的,人们都说她是先皇转世,故而称她为昊嬟。昊嬟从小聪明能干,深得太昊喜欢。长大成人后,太昊便把她留在了身边辅佐朝政。昊嬟果然不负众望,工作十分出色。

    公元前7527年,伏羲氏五任帝太昊去世后,昊嬟被推举为帝。

    昊嬟即位后,仍立都于宛丘,改乙未年(前7526)为昊嬟元年。

    昊嬟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国君,很关心各部落人民的生活。她即位后,多次前往各部落查访,了结民间的生活状况,帮助人们解决了许多生产和生活上的问题。

    昊嬟执政的第三年夏天,因连日暴雨,宛丘洪水泛滥,她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指挥抢救落水的人,在乘竹筏救人时,被急流卷入漩涡,不幸落水身亡。

    昊嬟四十三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仅三年,病逝于昊嬟二年(丙申,前7525),终年四十五岁。她的遗体葬在宛丘昊嬟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境内),尊号帝昊嬟。

    昊嬟在位年表

    前7526(乙未)元年

    前7525(丙申)二年

第16章 少昊(伏羲氏7)() 
在位起讫: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生卒年:公元前7573前7509年。

    出生地:穷桑(今山东曲阜市东北)。

    立都:穷桑(今山东曲阜市东北)。

    年号:少昊元年(丁酉,前7524)。

    少昊,男,姓风,名挚,尊称少昊,又称小昊,亦称少昊伏羲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七任帝。他的祖辈是五任帝太昊,父辈是帝太昊的次子该,也就是史书上说的金天氏。他的母亲是女娲氏族的首领,称作皇娥。

    少昊的母亲皇娥,又名书戚。她的工作是负责对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观测。她观测星辰的地点称作璇宫。每天夜里,她一边观测天象一边用麻纺线织绳,制作准绳。她观测天象使用的器具称作璇玑玉衡。玉衡是一种类似于竹筒的玉器,把玉衡放在眼前,通过玉衡的窥管可以准确地观察到星象的移位情况。皇娥每天夜里观星,寂寞时便吹玉衡的圆孔,玉衡便发出十分悦耳的音乐。因此,有人又把玉衡称作箫。传说乐器“箫”的发明者就是皇娥。

    古时候把观测天象的院子称作天井,故后人又称皇娥为井神,说井神为吹箫女子,民间还有她的画像流传。

    一次偶然的机会,皇娥在穷桑结识了白帝太昊之子金天氏,二人一见钟情。在一个美丽的春天,他们在云水苍茫的西海岸边完成了神圣的交合。皇娥怀了孕,在师嬟四十二年(戊申,前7573),于稚华之渚(即华渚,在今山东曲阜境内)生下了少昊。故少昊又从母姓,称他为戚姓。因少昊生于穷桑,故史书上又称他为穷桑氏,亦称桑丘氏。后来,少昊承袭父亲金星氏的历法,并发扬光大,又被人们尊称为金天氏,金穷氏。

    公元前7525年,帝昊嬟因意外事故去世,少昊被推举为帝。他即位后定都于他的出生地穷桑,以丁酉年(前7524)为少昊元年。

    少昊执政时期,除全面继承了太昊时期所创造的一切成就外,还进一步发展了八卦历。少昊有两位重要的妻子。一位是女娲氏族的女子称作“羲和”,一位是西陵氏族的女子名叫“常羲”。羲和和常羲后来发展成为两大部族,是伏羲女娲政权的重要力量。少昊命羲和主日,常羲主月,以璇玑玉衡、窥管诸仪器观测天象和日月运行的规律,调整历法,指导臣民的生产和生活。

    少昊执政时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木星十二岁周期和每年为十二月的新历法。

    木星古时为岁星,它有多种称呼。主要有摄提、应星、经星、纪星、重华星等,又称太岁、太阳、岁阴等,是伏羲太昊主观测星,代表东方春木,苍帝人主之象,主大司农,主五谷,主福。岁星庙位为营室星,又名青庙,玄宫。初为玄女所创。

    木星十二岁为一个周期,每岁之名分别为:(1)(读“杞qi”),(2)(读“顺sun”);(3)(读“强qiang”)(4)(读“昆kun”)(5)(读“七qi”)(6)(读“嘎ga”)(7)(读“扒ba”)(8)(读“掐qia”)(9)(读“擦cha”)(10)(读“仨sha”)(11)(读“丘qiu”)(12)(读“摸mo”)。“方框”暂代无法输入的远古符号文

    岁星与十天干相配称作太岁十天干:岁星在甲名为阏逄,在乙名为旃蒙,在丙名为柔兆在丁名为强圉,在戊名为着雍,在己名为屠维,在庚名为上章,在辛名为重光,在寅名为玄默,在癸名为昭阳。太岁十天干又称作岁阳。

    岁星与十二地支相配称作太岁十二地支:岁星在子名为困敦,在丑名为赤奋若,在寅名为摄提格,在卯名为单阏,在辰名为执徐,在巳名为大荒落,在午名为敦牂,在未名为协洽,在申名为涒滩,在酉名为作噩,在戌名为阉茂,在亥名为大渊献。岁星十二地支又称岁阴。

    少昊的十二月历法规定,每年为三百六十五天。每年为十二月,每月为三十天,计三百六十天;过年为五天,共计三百六十五天。

    十二月历法是少昊的妻子常羲根据观察表木晷影长度变化和月亮圆缺规律而推算出来的。她认为每年十二个月更符合自然规律,而且十二个月正好与十二地支相配,更便于时间的记录。

    山海经与大荒经记载:“常羲生月十有二”,是说常羲创造了十二月历法。远古文字甚少,一字含有多种意思,有些字与现代含义完全不同。有的人不了解真相,望文生义,说嫦娥生了十二个月亮,把远古史实看成是荒诞的神话,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予以纠正。

    少昊在位执政虚记十七年,卒于少昊十六年(壬子,前7509年),终年六十五岁。遗体葬在云阳少昊陵(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尊号帝少昊。

    少昊在位年表

    前7524(丁酉)元年

    前7523(戊戌)二年

    前7522(己亥)三年

    前7521(庚子)四年

    前7520(辛丑)五年

    前7519(壬寅)六年

    前7518(癸卯)七年

    前7517(甲辰)八年

    前7516(乙巳)九年

    前7515(丙午)十年

    前7514(丁未)十一年

    前7513(戊申)十二年

    前7512(己酉)十三年

    前7511(庚戌)十四年

    前7510(辛亥)十五年

    前7509(壬子)十六年

第17章 嬑节(伏羲氏8)() 
在位起讫:公元前7509前7481年。

    生卒年:公元前7531前7481年。

    出生地:泽邑(今山东荷泽市)。

    立都: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南)。

    年号:嬑节元年(癸丑,前7508)。

    嬑节,女,姓风,名嬑节。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八任帝。

    嬑节为纯血缘伏羲氏传人,其祖母辈为昊嬟,父辈为少昊。

    嬑节于太昊三十八年(庚寅,前7531)出生在她的故乡泽邑。她从小就聪明伶俐,智慧超群,在同龄的孩子们中间,出类拔萃,颇受族人称道。长大以后,因其聪明能干,深得族人崇敬,把她推荐给帝少昊。她进入朝廷后,尽心尽意辅佐帝少昊治理朝政,获得了帝少昊的好评,后来被帝少昊选定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7509年,伏羲女娲政权的七任帝少昊去世,嬑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