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94部分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94部分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乙十五年(癸丑,前1388),子祖乙任命高圉为邠(bin)侯,封于邠(今陕西咸阳市彬县)。高圉姓姬,字侯侔,他的始祖是帝喾的儿子弃,帝尧时封于邰(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号后稷,赐姓为姬。西周的开国帝王姬发就是姬高圉的后人。

    祖乙十六年(甲寅,前1387),他的儿子子祖辛在邢邑王宫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孙子。子祖乙亲自为长孙起名,称作新。子新就是后来的第十七任商王子祖丁。

    子祖乙下令宫廷内外大摆酒宴以示庆贺。

    子祖乙统治时期,商王朝的国运再次复兴各行各业稳定发展,国家经济好转,百姓安心于生产,各诸侯国都如期纳税,出现了国富民强的大好局面。

    子祖乙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今本竹书纪年),于祖乙十九年(丁巳,前1384)病逝于邢邑王宫,终年约75岁,死后葬在商王祖乙墓(地址不详)。尊号高祖乙、中宗祖乙,谥号帝祖乙,庙号“祖乙”。

    祖乙在位年表

    前1402(己亥)元年

    前1401(庚子)二年

    前1400(辛丑)三年

    前1399(壬寅)四年

    前1398(癸卯)五年

    前1397(甲辰)六年

    前1396(乙巳)七年

    前1395(丙午)八年

    前1394(丁未)九年

    前1393(戊申)十年

    前1392(己酉)十一年

    前1391(庚戌)十二年

    前1390(辛亥)十三年

    前1389(壬子)十四年

    前1388(癸丑)十五年

    前1387(甲寅)十六年

    前1386(乙卯)十七年

    前1385(丙辰)十八年

    前1384(丁巳)十九年

第253章 商王子祖辛() 
在位起讫:公元前1484前1370年。

    生卒年:公元前1435前1370年。

    出生地:嚣邑(今山东新泰市东南)。

    立都:邢邑(今河北邢台市)。

    年号:祖辛元年(戊午,前1383)。

    商王子祖辛,姓子,名旦,号祖辛,殷墟甲骨文作“旦辛”。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的十五任王。

    子旦的祖父是商王朝十一任王子仲丁,父亲是商王朝十四任王子祖乙。子旦生于仲丁元年(丙寅,前1435),出生在嚣邑王宫,他八岁时祖父子仲丁就去世了,二十三岁时和父亲一道跟随十三任帝河亶甲迁都于相。三十三岁时又随同父亲子祖乙迁都于邢邑。父亲即位后,有意授权于他,让他主管军队并协助治理朝政。

    公元前1384年,他的父亲十四任帝子祖乙去世,他在邢邑王宫即位,号祖辛,以壬申年(前1369)为祖辛元年。

    子祖辛是在商王朝复兴时期即位,先王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执政期间,既没有战乱之祸,也没有天灾之苦,诸侯臣服,方国朝贡,百姓安居,天下太平。

    和平时期的帝王,他的主要责任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发展生产,搞好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使百姓富裕,国家强盛。和平时期的穷人(奴隶),他们所盼望的只是希望每天都能吃上饱饭,不挨饿、有衣穿。而富人(奴隶主贵族)们所奢望的是每天都能尽情享受人间的奢华。他们拼命地榨取奴隶的血汗,用民脂民膏来满足他们永无休止的欲望。

    子祖辛时期,商王朝虽然仍以农业为主,但手工业生产已经十分发达,如贵族们最关心的玉器生产和造酒技术以及建筑雕刻行业等。当时的玉器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玉器的种类很多,如玉璜、玉玦、玉环、玉璧、玉戈、玉刀、玉铲、玉斧、玉簋、玉豆、玉盘、玉碗等,此外还有玉象、玉虎、玉兔、玉马、玉龟、玉鱼、玉蚕等精巧逼真的动物形象艺术品。此时的造酒技术也已经很高,能用各种不同的粮食酿造出多种口味的美酒,供贵族们尽情的享用。贵族们还互相攀比,修造豪华的宅院,在宫宅和庭院的建筑物上,雕刻各种精美的纹饰和动物。

    子祖辛在位时并没什么大的作为,历史上关于他的记录也极少,显然他当政时也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

    子祖辛五十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五年(今本竹书纪年),卒于祖辛十四年(癸酉,前1370),终年五十四岁。死后葬在商王祖辛墓(地址不详),尊号商王祖辛,谥号帝祖辛,庙号“祖辛”。

    殷墟卜辞中,子祖辛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祖辛在位年表

    前1383(戊午)元年

    前1382(己未)二年

    前1381(庚申)三年

    前1380(辛酉)四年

    前1379(壬戌)五年

    前1378(癸亥)六年

    前1377(甲子)七年

    前1376(乙丑)八年

    前1375(丙寅)九年

    前1374(丁卯)十年

    前1373(戊辰)十一年

    前1372(己巳)十二年

    前1371(庚午)十三年

    前1370(辛未)十五年

第254章 商王子沃甲() 
在位起讫:公元前1370前1345年。

    生卒年:公元前1410前1345年。

    出生地:相邑(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东南)。

    立都:邢邑(今河北邢台市)。

    年号:沃甲元年(壬申,前1369)。

    商王子沃甲,姓子,名俞,号沃甲,又称开甲,殷墟甲骨文作“羌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的第十五任王。

    子俞的祖父是商王朝十一任王子仲丁,父亲是商王朝十四任王子祖乙,十五任王子祖辛是他的哥哥。子俞生于河亶甲二年(辛卯,前1410),是商十三任帝河亶甲迁都相邑后出生的。他十岁时跟随父亲迁都于邢邑。二十岁时开始在父亲朝中为官,后来又辅佐兄长子祖辛治理朝政。

    公元前1370年,商王朝第十五任王子祖辛病死于宫中,传位于弟弟子俞。子俞即位后,号沃甲,以壬申年(前1369)为沃甲元年。

    子沃甲也是一位和平年代的帝王,他即位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朝政的管理,特别是主管财政的大臣,录用时他都亲自进行考查,发现品德不佳者立刻罢免,同时还督促他们健全帐目,记好支出和收入的每一本帐,凡重大开支必须报请商王亲自审批。各诸侯方国的进贡物品也必须登记造册,防止一些官员从中浑水摸鱼,贪污侵占,中饱私囊。

    和商朝历代帝王一样,子沃甲也十分迷信,朝廷里设有专门的巫觋大臣,负责管理宗教祭祀活动,拜天神,拜祖宗,拜山川,拜江河。当然,这也许只是为了迷惑人民大众,更便于巩固和维护他们合法统治的一种手段。他们反复地向人们宣传,说人间的各种大事都是由上天来决定的,比如天气的晴雨呀,收成的好坏呀,人生的祸福呀等等。他们经常举行隆重而丰盛的祭祀向天帝祈福,以表示他们对天神的敬重和虔诚。商朝的帝王十分敬重祖先,商王和贵族们的大小活动都要事先设祭求告于祖先。他们用龟甲和兽骨进行占卜,据说这是勾通人神的重要工具。只要问卜者心诚,就会得到祖宗和天神的帮助。

    沃甲二十五年(丙申,前1345),商王子沃甲突患重病,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到了尽头,便支撑着召集大臣们开会,建议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子更,但是他的侄儿子新不服,据理力争。子新说,按照祖制先王直系的后人才有资格继承王位,大王这样做就是背叛祖宗,就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和天下人的谴责。子沃甲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害怕引发王室内乱,只好把王位传给侄儿子新。他在做出遗嘱之后不久,便两眼一闭与世长辞了。

    子沃甲四十一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御览八十三引史记),卒于沃甲二十五年(丙申,前1345),终年六十六岁。死后葬在商王沃甲墓(地址不详),尊号商王沃甲,谥号帝沃甲,庙号“羌甲”。

    殷墟卜辞中,子沃甲被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沃甲在位年表

    前1369(壬申)元年

    前1368(癸酉)二年

    前1367(甲戌)三年

    前1366(乙亥)四年

    前1365(丙子)五年

    前1364(丁丑)六年

    前1363(戊寅)七年

    前1362(己卯)八年

    前1361(庚辰)九年

    前1360(辛巳)十年

    前1359(壬午)十一年

    前1358(癸未)十二年

    前1357(甲申)十三年

    前1356(乙酉)十四年

    前1355(丙戌)十五年

    前1354(丁亥)十六年

    前1353(戊子)十七年

    前1352(己丑)十八年

    前1351(庚寅)十九年

    前1350(辛卯)二十年

    前1349(壬辰)二十一年

    前1348(癸巳)二十二年

    前1347(甲午)二十三年

    前1346(乙未)二十四年

    前1345(丙申)二十五年

第255章 商王子祖丁() 
在位起讫:公元前1345前1313年。

    生卒年:公元前1387前1313年。

    出生地:邢邑(今河北邢台市)。

    立都:邢邑(今河北邢台市)。

    年号:祖丁元年(丁酉,前1344)。

    商王子祖丁,姓子,名新,号祖丁,殷墟甲骨文称“小丁”、“后祖丁”。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十七任王。

    子新的祖父是商王朝十四任王子祖乙,父亲是商王朝十五任王子祖辛,十六任王子沃甲是他的叔叔。

    子新生于商王祖乙十六年(甲寅,前1387),是第一位出生在商都邢邑的帝王。他是商王子祖辛的长子,父亲死时他才刚刚十八岁,父亲考虑他太年轻,担负不起天子的重任,便把王位传给了弟弟子沃甲,意思是等子沃甲去世时再传位给他的儿子。但是子沃甲晚年病重时突然召集群臣开会,提出准备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子新立刻站出来反对,他能言善辩,是当时商王朝的一个很厉害的主。他以自己为先王嫡系子孙为由,据理力争,说的叔父子沃甲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答应死后把王位传给他。

    公元前1345年,商王子沃甲去世,他的侄儿子新坐上了王位,号祖丁,以丁酉年(前1344)为祖丁元年。

    子祖丁即位后,一切仍遵循先王旧制,朝中的官员除个别进行调整外,大体上保持原貌,他在执政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也还算是个守业的帝王。

    不过,王室内部的矛盾却比较激烈。他的堂弟子更(十五任帝子沃甲之子)因为没有坐上王位,一直对子祖乙心怀不满,表面上虽然臣服于他,内心里却暗藏杀机。

    子祖丁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对他严加防范,虽然用他在朝中为臣,但却不让他掌握军政实权,不给他叛乱的机会。

    然而子更并没认输,他仍暗中结交死党,在家中召纳武士,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等到子祖丁晚年病重时,他突然发动叛乱,率领武士入宫,胁迫子祖丁传位于他。子祖丁为了保住自己一族的安全,被迫向大臣宣布传位于弟弟子更。之后因气恼交加,几日后便离开了人世。

    子祖丁四十三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通鉴外经),卒于祖丁三十二年(戊辰,前1313),终年七十五岁,死后葬在商王祖丁陵(地址不详)。尊号商王,谥号帝祖丁,庙号“祖丁”。

    殷墟卜辞中,子祖丁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xx在位年表

    前1344(丁酉)元年

    前1343(戊戌)二年

    前1342(己亥)三年

    前1341(庚子)四年

    前1340(辛丑)五年

    前1339(壬寅)六年

    前1338(癸卯)七年

    前1337(甲辰)八年

    前1336(乙巳)九年

    前1335(丙午)十年

    前1334(丁未)十一年

    前1333(戊申)十二年

    前1332(己酉)十三年

    前1331(庚戌)十四年

    前1330(辛亥)十五年

    前1329(壬子)十六年

    前1328(癸丑)十七年

    前1327(甲寅)十八年

    前1326(乙卯)十九年

    前1325(丙辰)二十年

    前1324(丁巳)二十一年

    前1323(戊午)二十二年

    前1322(己未)二十三年

    前1321(庚申)二十四年

    前1320(辛酉)二十五年

    前1319(壬戌)二十六年

    前1318(癸亥)二十七年

    前1317(甲子)二十八年

    前1316(乙丑)二十九年

    前1315(丙寅)三十年

    前1314(丁卯)三十一年

    前1313(戊辰)三十二年

第256章 商王子南庚() 
在位起讫:公元前1313前1307年。

    生卒年:公元前1379前1307年。

    出生地:邢邑(今河北邢台市)。

    立都:奄邑(今山东曲阜市)。

    年号:南庚元年(己巳,前1312)。

    商王子南庚,姓子,名更,号南庚。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十八任王。

    子更的祖父是商王朝十四任王子祖乙,父亲是商王朝十六任王子沃甲,十七任王子祖丁是他的堂兄。他是商王朝在邢邑出生的第二位帝王。

    子更生于商王朝祖辛五年(壬戌,前1379),从小在宫中长大,亲眼目睹了帝王的威严和权势,因此对王位十分看重。他原以为父亲死后就该由他来继承王位,没想到父亲却把王位传给了堂兄子祖丁,他很失望,对子祖丁充满了敌意。当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就想立马去找子祖丁理论,把王位夺回来。他身边的人晓以厉害,劝道:“王子息怒,此事万万使不得。如果因此弟兄反目成仇,后果将不堪设想,还望王子三思。”他冷静一想,可也是,无论从哪方面比,我都斗不过子祖丁,弄不好可是要吃大亏的。还是先忍耐一时,待以后找机会再说吧!

    此后,子更逐渐变得聪明起来,表面上竭力讨好子祖丁,暗中却与一些朝中大臣结成死党,发展自己的势力。他还使人四处寻访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